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种求解TSP问题的改进遗传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算法(GA)是基于生物进化论的一种全局优化搜索算法,是求解TSP问题的一种方法,但它存在如何较快地找到最优解并防止"早熟"收敛的问题.结合TSP问题最优解一般包含城市与其最近城市的相连的特点,提出了贪婪两点插入变异算子,改进了启发式杂交算子,并根据个体适应度与群平均适应度根据个体的适应度赋予不同的变异概率,使得较好的个体探测路径,较差个体开发新个体.对初始群体作局部优化提高其质量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最优个体连续几代一直保留,则采用局部微调算子使子代中的最优个体跳离局部解.通过实验分析,改进的算法能较快的收敛到TSP问题的已知最优解;其测试结果与国际标准测试库TSPLIB中的最优路径相比,或接近或优于.  相似文献   

2.
汤云峰    赵静    谢非    李鑫煌    林智昌    刘益剑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21,(3):049-55
针对基本遗传算法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存在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 在适应度函数中增加带有惩罚项的平滑度函数; 引入精英保留机制,保留每一代最优个体; 自适应调整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使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随进化次数变化而变化. 利用MATLAB在两种障碍物地图中与其他两种算法进行仿真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路径规划的应用中有效减少了机器人的转弯次数,提高了逃离局部最优路径的能力,寻优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3.
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粗糙集属性约简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遗传算法在全局优化问题中出现的早熟收敛和后期收敛速度较慢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粗糙集属性约简方法。该算法基于自适应交叉概率算子和变异算子,根据进化代数和群体的适应值,动态调整各个个体的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优化了各个个体被选择的概率。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明显地改善全局寻优能力,并大大加快了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爬山算子和适应值共享的改进遗传算法,将局部搜索算法与遗传算法有效结合,增强了遗传算法的搜索能力.爬山算子以黄金分割法为基础,依次对个体每一维进行优化.数值实验证明,改进后的新算法优于当前一些较好的遗传算法.新算法既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又能以较大概率搜索到优化问题的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5.
针对遗传算法容易过早地收敛于局部最优解,即早熟问题,本文分析了产生早熟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体相似度的概念。通过个体相似度选择进行交叉操作的父代个体,同时给出一种新的自适应调整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的策略,并以求Schaffer’s F6函数的最大值为目标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遗传算法跳出局部最优值的能力大于标准遗传算法和文献[12]算法,平均函数值也高于两者。因此,在全局收敛性上,该方法要优于标准遗传算法和传统自适应遗传算法,能够有效地避免早熟问题的发生。该研究适合于实际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6.
将遗传算法应用于钢框架结构优化设计时,在实际的应用中,基本的遗传算法存在着收敛速度慢和稳定性差等缺陷.为克服这些问题,采用了改进的适应度函数和约束处理方法、自适应的交叉、变异概率和最优保存策略,提高了遗传算法的效率和可靠性.算例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对离散变量结构优化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大跨度铁路桥梁健康监测中的传感器优化布置问题,建立了基于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引入二重结构编码方法改进了遗传算法的个体编码方法。在最优保存策略中,采用自适应的部分匹配交叉和逆位变异方法,随适应度值的大小自动改变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确保布置结果收敛于全局最优解,克服了其他遗传算法应用于大型桥梁结构时收敛速度慢且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加快了收敛速度。最后以某铁路钢桁梁斜拉桥健康监测系统的传感器优化布置为例,验证了该算法较基本遗传算法和广义遗传算法具有较好的全局寻优能力、计算效率和可靠性,所提方法可应用于实际铁路斜拉桥健康监测系统的传感器优化布置。  相似文献   

8.
在智能组卷中,为了避免简单遗传算法收敛速度慢及局部收敛的问题,引入了一种改进遗传算法.该算法利用不断淘汰相似个体,并不断补充新个体的方法,达到了扩大搜索空间,稳定群体的个体多样性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只要试题库中的试题数量适中,试题完备,分布合理,由该算法产生的试卷就能满足用户的各项需求指标.  相似文献   

9.
针对遗传算法求解图着色问题需多次产生初始种群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采用比较机制,淘汰不可行的基因,然后使用动态的适应度函数,使得有效个体以较大的概率存活到下一代种群中,从而达到无需多次产生初始种群的目的.与传统框架下的算法相比,新算法求得最优解的时间至少缩短了51%,且具有从一个局部最优解快速跳到下一个局部最优解,最终收敛到全局最优解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结合自然规律以及遗传算法的特点 ,提出了具有年龄结构的遗传算法的框架以及实现。该算法能够通过对个体基因不同年龄的不同操作 ,克服遗传算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过早收敛问题。该算法有效地保持群体的多样性 ,使遗传算法顺利地收敛到全局最优值。通过实际的例子说明 ,这种方法克服过早收敛问题并且相对于简单遗传算法提高了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1.
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在函数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改善传统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以及局部收敛问题,根据种群适应度的集中程度,以种群的最大适应度、最小适应度以及适应度平均值这3个变量为基础,设计了改进的自适应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来调整整个种群的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种群适应度集中程度的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函数优化中,仿真结果验证了其具有"快速收敛"的特点,且在很大程度上可避免遗传算法的早熟现象.  相似文献   

12.
标准遗传算法在解决像斜拉桥这类复杂结构的损伤识别问题时会出现提前收敛,即所谓“早熟”的现象。为了避免此现象的发生,提高损伤识别的效率与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分层遗传算法的斜拉桥主梁损伤识别方法。采用索力变化作为优化目标函数,将3种具有不同遗传算子的标准遗传算法与变量微调和灾变策略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灾变特性的分层遗传算法,以实验室独塔斜拉桥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分层遗传算法成功的避免了标准遗传算法“早熟”现象的发生,能快速有效的完成斜拉桥主梁各种损伤的识别;同时对此方法进行抗噪性分析发现,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噪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列举了排课问题中的软约束条件和硬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新排课方法.该方法合理安排了高校排课过程中的各种资源,对传统遗传算法做了改进,采用了自适应的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改善了排课的收敛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传统遗传算法在求解车间调度问题过程中存在"易产生非法解"、"早熟"、"收敛过慢"等问题,使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运用多色集合理论改进的遗传算法.一方面,通过引入围道布尔矩阵来建立车间调度的约束模型,将遗传求解的范围缩小在围道矩阵内进行,以此提高求解效率;另一方面,针对车间调度的双层约束问题,运用单层遗传编码方式进行表示,可以有效降低遗传操作的时间与空间复杂度.最后,通过具体实例的程序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PID控制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PID控制器。该方法设计了基于性能指标的适应度函数、自适应的交叉概率、变异概率,引入移民的遗传算法,从而有效地抑制了早熟和维持种群多样性,保证了得到的优化参数为最优参数。该方法为非线性被控对象的控制提供了一种最优参数控制器设计途径。仿真结果证明:利用改进遗传算法设计的控制紧闭环性能优越,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16.
钢框架优化遗传算法的若干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遗传算法应用于钢框架结构优化设计时,在实际的应用中,基本的遗传算法存在着收敛速度慢和稳定性差等缺陷。为克服这些问题,采用了改进的适应度函数和约束处理方法、自适应的交叉、变异概率和最优保存策略,提高了遗传算法的效率和可靠性。算例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对离散变量结构优化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遗传贪婪混合算法解决背包问题,提出利用补偿算子来解决算法较早收敛于局部最优解的思想,有效抑制算法的早熟收敛。在算法的交叉操作中加入确定性策略,在算法的变异操作中加入非确定性策略,以确保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性能较佳,可以满足解决背包问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基本遗传算法求解优化问题的过程中存在着收敛缓慢、早熟现象以及求解的质量不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高遗传算法的求解质量,提出使用正交试验法优化遗传算法中的主要参数,即:种群规模N、交叉概率pc和变异概率pm. 通过使用正交试验法确定遗传参数,大大提高了算法的收敛性和求解质量. 仿真结果也表明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参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生物免疫遗传算法收敛性的一般讨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免疫遗传算法收敛性质的研究非常缺乏,提出了利用随机过程理论和引入遗传吸收率、散射率
参数进行分析的方法.通过数学建模证明了免疫遗传算法所形成的种群序列的强马尔可夫性, 利用遗传吸
收率和散射率的计算,证明了在时间趋于无穷的情况下,该免疫遗传算法的概率弱收敛性.采用遗传吸收
率、散射率和小生境技术对于防治早熟概率的详细计算和对混沌算子的分析,得到了该免疫遗传算法实际
收敛效果的量化表示.研究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简化分析计算过程,对于算法效果的改善、算法运行时的
参数选择具有较好的指向作用.  相似文献   

20.
In order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and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of steelmaking-continuous casting(SCC) production process, especially with complicated technological routes, the cross entropy(CE) method was adopted to optimize the SCC production scheduling(SCCPS) problem. Based on the CE method, a matrix encoding scheme was proposed and a backward decoding method was used to generate a reasonable schedule. To describ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olution space, a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model was built and used to generate individuals. In addition, the probability updating mechanism of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model was proposed which helps to find the optimal individual gradually. Because of the poor stability and premature convergence of the standard cross entropy(SCE) algorithm, the improved cross entropy(ICE) algorithm was proposed with the following improvements: individual generation mechanism combined with heuristic rules, retention mechanism of the optimal individual, local search mechanism and 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algorithm. Simulation experiments validate that the CE method is effective in solving the SCCPS problem with complicated technological routes and the ICE algorithm proposed has superior performance to the SCE algorithm and the genetic algorithm(G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