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全明 《人民黄河》2004,26(2):24-24,26
在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过程中,郑州市邙山金水区黄河河务局工程管理以确保防洪安全为中心,以提高工程抗洪能力为重点,着力构筑标准化堤防。为稳定开展河道工程管理工作,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做好防洪工程基础建设工作;②做好河道工程管理工作;③加大水利执法力度;④加强科学技术管理。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水利事业正处于加快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新的治水思路对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建设卫河标准化堤防是保证卫河防洪安全的工程保障体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和建设水生态文明新理念在治河工程中的具体体现。通过对卫河堤防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卫河堤防工程标准化建设的思路,并对卫河标准化堤防建设内容、对策和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河流众多,河流的治理关乎到人们的生存和生产,对于河流的管理不可疏忽大意。要对河流进行一个良好的利用,首先就对河道的堤防除险加固工程有一个良好的安全管理。河道堤防是人们为了保护好河岸两旁不受河水暴涨所带来的危害而进行的建设。河道在建设的过程中以及建设后期都需要安全管理,才能让河道堤防除险加固工程更好的为人们服务。那么,如何对河道堤防除险加固工程进行安全管理,也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4.
河道堤防工程安全是两岸地区不受洪水威胁的重要保障.根据堤防工程安全的影响因素,建立其评价指标体系,以浑河沈阳城市段为例,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左岸堤防的安全综合性评估,得出各段堤防工程的安全性,为水利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中,堤防工程的应用,能有效控制流域内水土流失。通过区域水土流失野外调查、室内调绘、资料分析等方法,探讨了藏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中堤防工程布设位置及配置模式,建立了岷县藏河流域堤防工程与生态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对促进流域治理与保护环境的协调发展具重要的指导价值,对保护河堤两岸耕地及保障河堤两岸居民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的生活以及生产过程中,水资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而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由于水资源在自然状态下的利用效率极其有限,而且还有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对人们生产生活的稳定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对于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就成为了重要的建设内容。在建设水利堤防工程时必须高度重视施工的质量,才能使堤防工程充分发挥其防涝减灾的作用。本文将对水利堤防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堤防工程关系河道防汛工作,对保证民生及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就辽宁省境内河流进行情况及河道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堤防工程管理中所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旨在加强河道堤防工程管理与建设,保障辽宁省防汛工作的全面开展与实施。  相似文献   

8.
河道堤防工程是关系沿河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的一条生命线、保障线。只有加强堤防工程的维修养护,保证堤防工程的完整、坚固,提高堤防工程的防洪防洪能力,才能确保这条生命线的安全运行,以达到保护两岸千百万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安全的目的。现就舞阳河道堤防工程维修养护方法作以浅析。维修养护是河道堤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正确的维修养护方法是保证堤防完整、坚固,提高防洪能力的有效措施。文章结合舞阳沙河的工作实践,对河道堤防维修养护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东莞市运河综合整治石马河流域塘厦段工程项目,开展城市运河水域清淤岸堤治理与工程管理研究。针对目标区域水利基础建设严重滞后,工程管理不健全等问题,基于研究河段地层底部砂层存在渗透稳定问题,易产生冲刷和渗透破坏等工程不利地质条件,选取石马河研究河段的典型桩号进行河道断面的扩挖、清淤、河道护岸及两岸堤防建设设计,经过各段的工程措施以后,研究河段均能达到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并针对石马河“安全河、清水河、景观河”的目标定位完善了工程管理体制,确定了管理内容与管理范围,为相关水利河道整治工程的建设与运行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王显生 《治淮》1994,(2):30-31
堤防工程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它不仅是防洪除涝、治理大江大河不可缺少的重要水利工程,也是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堤防管理十分必要。 一、堤防管理中的问题 安徽省淮北大堤一条线标准化管理实施几年来,沿淮广大干群共同努力,扎实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的维修加固、除险清障、绿化育林取得了很大成绩,堤防管理面貌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1991年淮河特大洪涝灾害损失严重,水毁恢复、除险加固工程任务繁重,同时,由于水利法规法制建设刚刚起步,日常管理工作还未走上法制化,因此,一些地方管理  相似文献   

11.
堤防是一种束水建筑物,传统的堤防建设大多采用硬质护岸,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探索在保证河道防洪安全的同时又能改善河道周围生态环境的堤防建设新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文章结合丹江荆紫关镇老河坎下游河段防洪治理工程,采用现场勘测、理论分析和水利计算等方法,对堤防生态建设方案进行了系统设计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跨河线路工程一般跨越河流,塔基侵占行洪面积,壅高上游水位,改变局部流态,给河道行洪和两岸堤防安全造成影响。洪水在塔基的墩部及防护部位产生局部冲刷,危及塔基自身安全。为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和塔基安全运行,对跨河线路工程开展防洪影响评价,是保证河道行洪和堤防安全以及线路工程安全运行的关键,也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对线路工程建设审查的重点。通过防洪综合评价,彰武—新兴隆220 kV线路工程跨柳河段的建设与河道的防洪标准相适应,工程建设的位置及设计标准符合有关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13.
堤防工程精细化管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堤防工程作为重要的水利设施,在历年防汛任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日常的管理上,与水闸、泵站相比,堤防管理相对较为粗放。洪泽湖大堤作为江苏唯一省管堤防,管理单位在组织制度、检查维护、涉堤建设、水行政执法、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尝试,提出了堤防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为类似工程管理起到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堤防工程管理工作面临的各种问题,在梳理分析试点地区标准化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堤防工程标准化管理内涵,以工程状况、安全管理、运行管护、管理保障、信息化建设5个维度组成五元结构模型,剖析了堤防工程运行管理工作要素,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以工程安全为底线、以提升能力为目标初步构建了堤防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我国城市规划带动了水利堤防的发展,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基本保证。筑堤是防御洪水,确保居民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河堤约束洪水后,将洪水限制在行洪道内,使河道内流量增大,行洪流速增加,也有利于行洪道内排沙。堤防还可以抵挡风浪以及抗御海潮。堤防按其修筑的位置不同,可分为河堤、江堤、湖堤、海堤以及水库、蓄滞洪区低洼地区的围堤等,为国家城市建设规划提供条件。文章论述了水利堤防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展现的特点和技术要点,并进行充分分析,合理创新,为我国水利堤防事业增添动力。  相似文献   

16.
陈辉  李益  翟铎  丁乾 《江苏水利》2023,(5):69-72
马汊河作为滁河流域主要的分洪道,近年来工程管理单位持续加强精细化、标准化建设,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以马汊河堤防工程为例,总结归纳堤防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要点,介绍堤防工程标准化管理的主要举措,分析了短板不足和提升措施,为类似堤防工程的标准化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陈东朝 《中华建设》2016,(4):100-101
正在水利堤防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日常缺少维护,导致堤防工程出现了一些渗漏问题,影响了水利工程的质量。所以,我们要加强水利工程堤防建设的管理力度,加大对水利堤防建设的投入力度,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社会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以上的观点,本文  相似文献   

18.
姜珊 《治淮》2023,(8):42-44
<正>护堤护岸林是指在河道、湖泊堤防、岸线两侧种植的,保护堤岸安全的林木。护堤护岸林既是防洪工程的重要屏障,又是生态堤防建设的重要内容。护堤护岸林具有特殊性,在其管理中主要涉及林业和水利两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由于所适用的法律规定内容不一致以及相关管理部门权限交叉等因素,在实际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妥善解决。本文以淮河水利委员会沂沭泗水利管理局(以下简称沂沭泗局)直管河道万亩护堤护岸林工程为例,探讨护堤护岸林管理相关政策依据并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1堤防加固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含义 堤防加固工程是防洪工程建设的一种工程措施。使堤防工程体系得到完善.从而提高堤防工程整体的抗洪灾能力.达到抵御设计洪水标准的能力。根据中央指示,长江流域开展了大规模的堤防加高加固及“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建设。在堤防加固工程建设过程中暴露很多问题,其中尤为明显的是堤防加固工程建设管理落后、信息化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20.
水利工程整体来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水利工程作为我国的重要水利事业,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是决定水利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水利工程项目实施中,切实做好建设与管理工作是所有水利工作者的共同目标。阐述了在水利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旨在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