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网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亲水”式生态护堤固岸技术,在黄河中下游郑州河段河道整治工程中,构筑河道坝垛根石及河床立体防护网,并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回访。  相似文献   

2.
小浪底水库运用对开封河段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浪底水库初期运用,清水下泄,必将对下游河势及防洪工程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游荡性河段的影响更大,根据开封河段的河势、工情进行分析研究,以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3.
柳石结构丁坝一般需要抢险才能稳定,多数少抢险坝垛结构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本文认为长管袋褥垫沉排坝是丁坝较为理想的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4.
武汉河段为长江中下游16个第一类重点整治河段之一,水力冲刷条件复杂.通过实测资料分析三峡建库前后的来水来沙变化,并进行河道与航道演变分析,再依据已有航道整治工程实践经验,系统总结出提升航道等级必须要因势利导、相机实施整治工程,复杂水力冲刷下河槽与航道等级提升后的航槽衔接方法分为防护型衔接和建设型衔接2类.防护型衔接主要分为守护现有底坡边滩和稳定改善汊道航槽状态2种衔接措施,建设型衔接主要分为塞支强干、维持一汊通航和控导汊道分流、选择2汊通航2种衔接措施.  相似文献   

5.
汊道兴衰、洲滩的演变与其水沙输移特性密切相关.以沙市典型分汊浅滩河段为例,从河段水沙输移特性出发,结合水流泥沙、河道地形等实测资料,分析其河床演变特点,并根据三峡建库后水沙条件变化的特点利用数学模型预测了该河段的汊道和洲滩发展趋势.研究表明:所建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该河段的水沙输移特性及洲滩的演变规律,因而具有较好的预测功能,三峡水库蓄水后河段洲滩动态变化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这对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其它分汊浅滩河段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黄河冰凌灾害风险评估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VIKOR扩展法的评估方法,并将其应用到黄河宁蒙河段的巴彦高勒—三湖河口、三湖河口—昭君坟和昭君坟—头道拐3个分河段的冰坝灾害风险评估中。依据传统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VIKOR)的基本思路,结合区间灰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各时间段各分河段的评价值,用动态区间灰数加权平均算子进行集成,得到各分河段的整体评价值,最后建立可能度矩阵,利用排序公式对各个分河段发生卡冰结坝的可能性进行排序。结果表明,昭君坟—头道拐河段最易发生卡冰结坝,巴彦高勒—三湖河口河段、三湖河口—昭君坟河段次之。该结果可为黄河宁蒙河段的防凌防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水利技术32 0爆破技术在破除黄河冰坝中的应用研究杨松林 ,刘景周  ( 1— 1)………………………………………………………………………………河南三门峡库区塌岸成因分析卢桂兰 ,陶永霞  ( 1— 4)……………………………………………………………………………………………用地质雷达技术对堤坝隐患无损探测的分析李 祥 ,李方才 ,徐 辉  ( 1— 6 )……………………………………………………………………黄河开封河段新结构坝技术探析王良玉 ,孟昭岭 ,朱松立  ( 1— 9)……………………………………………………………………………………  相似文献   

8.
针对平原分汊河道的特点,建立水流运动平面二维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离散控制方程,能较好处理平原多汊河道的复杂边界.通过湘江下游香炉洲、冯家洲河段流速、水位及分流比的计算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说明该模型的建立和边界处理方法合理,可用于河段治理方案的计算研究.  相似文献   

9.
考虑到黄河水文信息的灰色特性和评估者的心理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后悔理论的灰关联评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黄河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和头道拐3个河段的冰塞灾害风险评估中。首先定义了欣喜-后悔值函数,并计算各河段的欣喜-后悔值;然后以欣喜-后悔值最大原则建立优化模型,得到属性权重向量;最后以各河段的欣喜-后悔值大小进行排序。结果表明,三湖河口最易发生冰塞,巴彦高勒、头道拐次之,这个排序结果可为黄河防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山区河流受水沙条件和河流形态影响,植被洲滩发育丰富,显著改变局部河段的水沙运动及其演变特征。基于室内洲滩模型自然生长植被的水沙试验,探讨了植被与泥沙补给对洲滩河段水流结构及冲淤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植被茎叶加大对水流扰动,减缓水流流速,上游补给泥沙在植被周围形成小型沙丘,以波状输移为主;大量来沙条件下,泥沙多落淤洲头及洲尾,促使洲滩的快速发育;淹没植被枯萎,茎叶凋落,加剧洲头及洲滩两侧坡脚冲刷;植被与上游来沙显著影响洲滩汊道分流特性,加沙和植被茎叶部分促使左汊分流比降低。因此,山区河流植被与上游泥沙补给调整洲滩汊道过流能力及发育过程,对植被洲滩河段的水沙运动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实测1∶10 000水下地形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不同断面间距(200、400、800、1 600和3 200m)计算了三峡水库蓄水后坝下游宜昌至枝城河段的河道冲淤量,分析了宜枝河段常测固定断面布设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河段布置的51个常测固定断面基本能控制地形变化,有较好的断面代表性,可不进行断面加密;河槽槽蓄量采用锥体法和梯形法计算差异很小,两种方法均能满足要求;槽蓄量计算若要达到一定的精度,在弯道、汊道、河道急剧放宽和束窄的河段断面间距不宜过大.通过比较宜枝河段不同断面间距全河段河槽冲淤量(包括枯水、平滩和洪水河槽),认为对宜枝河段而言,断面间距不大于2倍河宽即能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黄河冰凌灾害风险评估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前景理论和集对分析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并应用到黄河宁蒙河段的冰凌灾害风险评估中。定义了前景价值函数和概率权重函数;计算了宁蒙河段各分河段的联系向量距离并以其总偏差最大化建立了优化模型,求解了准则权系数;以各分河段相对于正理想方案的贴近度大小进行排序。结果表明:青铜峡—石嘴山河段较易发生冰塞,三湖河口—头道拐河段不易发生冰塞,此结果可为这些河段的防凌防汛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土工合成材料在河道工程抢险中,弥补了石料、木料、秸料、麻袋、铅丝等传统抢险材料的不足,具有反滤、排水、防护、加筋、防渗透破坏、隔离等作用,有不同的组合方式,主要应用于裂缝抢险、堤防坍塌抢险、墩蛰抢险、坝垛坍塌抢险,具有技术可行、经济节约、贮运方便、应用便捷等优势,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复杂地形长河道水流形态的数值模拟在模拟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本文以遂宁城区河段为例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采用网格加密、热启动等进行处理,计算结果表明,数学模型计算值能与试验值较好吻合,这将为河段水流形态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对鹅头分汊河段进行了分析.鹅头分汊河段多汊并存,洲滩易变,航道条件较差.三峡工程蓄水前后,长江中下游鹅头分汊河道一般都实施了航道整治工程,整治原则以稳定洲滩、保持分汊为主.但由于鹅头分汊河段均处于周期性调整过程中,对于不同演变阶段,河段碍航特性存在差异,工程治理重点和效果也不同.演变初期的汊道,周期性调整动力较强,洲滩演变剧烈,整治思路以稳定分流格局为主,但整治工程往往不能立刻发挥效果,需要反复强化;处于演变中期和末期的汊道,整治工程更着重局部航道条件的改善,一般治理效果较好,但仍需重视河段周期性调整动力及三峡工程蓄水后河段河床冲淤特性,加强观测,及时采取措施,巩固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16.
明代开封消费市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开封消费市场呈现繁荣局面,消费市场体系较为完善,商品种类繁多。这种繁荣加速了开封周边地区农产品的商品化,促进了开封与周边地区特别是朱仙镇的经济互动,推动了当地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但是,明代开封消费市场是封建性的,其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以藩府人口为主的寄生人口集团,且劳动力市场内部缺乏像同时代的苏杭地区那样的工矿业雇工,因而不可能产生资本主义萌芽。随着藩府人口的减少,清代开封的消费市场大不如明代。  相似文献   

17.
沙市河段为长江中游典型长顺直微弯分汊河段,河床演变复杂.对该河段水流变化规律、河床冲淤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来水来沙及河床形态对河道水沙输移的影响.河床冲淤由来水量、来沙量和河床形态共同决定,但河床形态与流量过程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河床冲淤特性,放宽段河床冲刷深度与单宽流量变化率之间较好的相关性便体现了这一点.考虑来流及河床形态的决定性作用,对该河段的主流摆动特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汊道兴衰交替是河床演变的主要特性.  相似文献   

18.
开封地区电力通信监控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保开封地区各种电力信息稳定、迅速、准确的传送,需要提高通信系统的管理水平,建设电力通信监控系统。分析开封地区电力通信监控系统的结构、软硬件设备配置和组网原则,规划建设方案,以便达到通信设备顺利接入整个电力监控系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从地理位置、历史灾情方面分析论述了黄河郑州铁路桥至东坝头河段是河道整治的重点河段,然后,根据治河原则,探讨了该河段的整治导线及其参数,及治理的可行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梅山连拱坝右岸13号拱渗流量增大的情况,利用典型坝垛排水孔水样检测成果,分析了右岸坝基渗流水水质、析出物的化学成分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进而评价了右岸坝基帷幕防渗状态,并给出了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