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基于AT83C26芯片的接触式IC卡功能系统的实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介绍了接口芯片AT83C26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实现了并验证了AT83C26与IC卡座的软硬件接口设计,描述验证了IC卡功能的上下电流程。  相似文献   

2.
IC卡是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AFC)系统中的车票介质,IC卡用芯片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除了IC卡的特殊应用环境要求IC卡用芯片具有较小的体积及环境适应性外,更重要的就是IC卡用芯片的安全性。文章阐述了IC卡用芯片的安全是IC卡安全性的基础,对在AFC系统中产生安全问题的几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从芯片的设计阶段起就采用的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第二讲典型的IC卡应用系统 IC卡由于其高存贮量、高保密性,应用领域十分广泛,除覆盖了传统磁卡的全部功能外,还拓展到许多磁卡不能胜任的领域。那么,一个典型的IC卡应用系统是怎样组成和工作的呢? 一张IC卡从制造到销毁的整个过程为IC卡的生命周期。IC卡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制造阶段:由IC卡生产企业完成,包括制造集成电路芯片,将芯片封装到塑料卡基中,装上引出脚。卡片外可印刷图案和说明文字,对于证件卡还可印制持卡人照片。IC卡出厂前还需在芯片中写入生产厂商代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高精度电能计量芯片(ATT7022A)构造三相IC卡预付费电能表的设计方案.简要介绍了ATT022A的主要功能、技术参数、内部结构、接口方式等.重点论述了三相IC卡预付费电能表的设计方案、硬件配置、软件设计、工作原理和技术性能.该电能表可以精确测量电网参数及用户的电能使用状况,通过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数据,通过IC卡实现与售电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5.
IC卡的秘密     
智能卡(Smart Card)是指在一张给定大小的塑料卡片上面封装了集成电路芯片,用于存储和处理数据、所以智能卡在国内又称IC卡。 IC卡的概念是70年代提出的,法国BULL公司首创IC卡产品,并将这项技术应用到金融,交通,医疗,身份证明等多个方面。IC卡的核心是集成电路芯片,一般用3μm以下半导体技术制造。IC卡具有写  相似文献   

6.
为了节约通信费用,许多单位均使用IC卡电话机。IC卡电话管理信息系统由单位财务处对IC卡电话进行集中管理,采用Delphi开发工具,以Access作为数据库。该系统由管理子系统和自助子系统组成,管理子系统实现数据管理、IC卡管理和查询统计等功能,自助子系统实现IC卡自助加费、查询功能。  相似文献   

7.
阳富民  朱丽云  李俊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13):2463-2465,2468
首先对IC卡接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IC卡接口芯片TDA8007进行了研究,然后分析了嵌入式操作系统Nucleus的设备驱动设计的两大关键技术——中断机制和设备管理机制,最后,结合IC卡接口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Nucleus驱动设计的特点,实现了一个结构清晰的IC卡接口芯片的设备驱动程序。  相似文献   

8.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设计一种公交IC卡实名制系统已经成为一种可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ZigBee的公交IC卡实名制系统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采用新一代SOC芯片CC2530作为整个系统ZigBee节点主控芯片,多个ZigBee节点构成拓扑网络收集IC卡信息,每个子网最终通过ZigBee协调器和GPRS构成的网关连接远程数据库,实时更新数据库信息;通过C/S客户端管理IC卡,实现公交IC卡实名制;文章方案也可以进行二次开发,加入公交车位置、公交车传感器数据等信息;测试表明,远程数据库中IC卡信息能够准确更新,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节约通信费用,许多单位均使用IC卡电话机。IC卡电话管理信息系统由单位财务处对IC卡电话进行集中管理,采用Delphi开发工具.以Access作为数据库。该系统由管理子系统和自助子系统组成,管理子系统实现数据管理、IC卡管理和查询统计等功能.自助子系统实现IC卡自助加费、查询功能。  相似文献   

10.
射频识别读写设备应用设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主要结合对射频识别原理和组成的分析采用符合ISO/IEC 14443A标准的Philips公司MIFARE技术的MFRC500射频集成电路芯片、ATMEL89C5l单片机芯片及辅助电子元器件等来实现射频卡读写设备的设计。该设计首先对射频IC卡读写设备原理进行分析,再根据其原理完成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功能实现,最后在此基础上配置相应的通信协议,来具体实现射频IC卡读写设备的各种操作接口以供射频识别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信息广场     
上海推出东方智能信用卡在上海市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经半年努力,开发成功东方智能信用卡计算机网络系统。该系统覆盖了浦东发展银行全市营业网点,并已正式投入使用。市政府迁入人民大道新大楼后,全体政府人员也将使用东方卡。本次推出的东方卡是具有信用透支功能的IC芯片和磁条复合型智能信用卡,它包容了信用卡、储蓄卡、支付卡、预付卡等多种卡的功能,是目前国内功能最强的金融卡。与一股金融IC卡相比较,东方卡具有以下特点:1.是国内第一张具有信用功能的金融IC卡。东方卡同时具有联机信用和脱机信用,信用分…  相似文献   

12.
IC卡ABC     
一、IC卡的定义 IC卡是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的简称,也有人称其为灵巧卡(Smart Card)、芯片卡(Chip Card)或智能卡(Intelligent Card)。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ISO 7816标准中规定的IC卡是指在由聚氯乙烯(PVC)或聚氯乙烯酸酯(PVCA)材料制成的塑料卡内嵌入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等IC芯片的数据卡。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芯片集成化程度和存储器容量有了很大提高,已经可以使CPU和存储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从而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嵌入式系统中IC卡读写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IC卡的发展、分类和特点,并且基于Motorola公司的DragonBall VZ328芯片的嵌入式开发平台,提出了一种有效地实现IC卡与串口进行数据通信的设计方案,其中包括硬件接口的设计、传输速率的设置以及软件设计流程等方面的说明。通过定义不同的数据格式和软件方面相应修改,即可实现不同种类的IC卡应用。  相似文献   

14.
漫话IC卡     
IC卡是集成电路卡的简称,也有人称其为灵巧卡、芯片卡或智能卡。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标准中规定IC卡是指在由聚氯乙烯或聚氯乙烯酸酯材料制成的塑料卡内嵌入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等IC芯片的数据卡。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芯片集成化程度和存储器容量有了很大提高,已经可以使CPU和存储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从而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IC卡按其连接方式可分为Ito方式、多针方式和非接触方式三种。IC卡根据其内部是否包含微处理器,又可分为智能卡和存储卡两类。具有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的智能卡可谓是目前最小的个人计算机,它是由法国人…  相似文献   

15.
采用AT29C010A-TSOP和XC9536-VQ44芯片,设计具有N字节口令保护的并行大容量IC卡的方法。并针对此IC卡存储部件的通用CPU接口,给出了实现口令保护的简单硬件电路和CPU访问该IC卡的流程。  相似文献   

16.
在70年代,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一种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即IC卡,人们又称它为智能卡(Smart Card).IC卡按功能可分为三种:存储卡、智能卡、超级智能卡.IC卡是由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芯片组成,并封装成便于人们携带的卡片.它具有暂时或永久的数据存贮能力,其内容可供外部读取,或供内部处理和判断之用.在芯片内还具有逻辑处理功能,用于识别和响应外部提供的信息和芯片本身判定路线和指令执行的逻辑功能.超级智能卡还具有自己的键盘、液晶显示器和电源,实质上是一个卡式微机.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IC卡各类芯片的基本功能及其应用。并对IC卡芯片的制造、可靠性及加密性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IC(Integrated Circuit)卡以其超小的体积、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技术以及特殊的保密措施和无法被破译及仿造的特点,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次非接触式IC卡的设计采用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MF-RC500为读写电路主芯片,完成IC卡与PC机之间的读卡、写卡操作,对非接触式IC卡进行数据读取、数据写入、数据保存等操作.  相似文献   

19.
记者2月26日获悉:清华同方股份公司与韩国三星公司和以色列OTI公司合作,共同研制成功了首张符合中国金融IC卡现状的单CPU的双界面IC卡,成为世界上拥有双界面IC卡的少数几个厂商之一。双界面IC卡是根据应用需要,粜接触式与非接触式接口功能于一个芯片的组合智能卡。该卡有着卓越的兼容性,核心技术操作系统ZTCOSDI为清华同方公司独立开发,而且用户可以基于公司  相似文献   

20.
接触式IC卡接口原理与不同实现方式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接触式IC卡读写原理;结合一个基于不同读写芯片、可以同时操作6片接触式IC卡的系统,对包括并行通信、半双工串行通信和I2C通信的几种不同接口形式的IC卡读写芯片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