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油田注水系统腐蚀危害最大的细菌主要是厌氧型细菌SRB。南部油田注入水的严重结垢为SRB的滋生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产生了所谓的垢下细菌腐蚀。本文通过对南部油田注水系统在用杀菌剂、新型杀菌剂PS-106和PS-108进行评价,优选出适合的杀菌剂,进一步增强的注水系统的防腐效果。  相似文献   

2.
油田注水杀菌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油田常用的控制细菌的方法,重点阐述了杀菌剂在油气田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指出了油田注水用杀菌剂研究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油田生产中的细菌危害与杀菌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常常要使用多种有机化学药剂,加上其他环境条件(如温度、pH值、无机盐、溶解氧等)的适宜,往往会造成钻井液、完井液、压裂液、污水、注水的细菌污染,为了保证油田生产的正常进行,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细菌的危害。本文介绍和讨论了油田生产中的细菌危害及其杀菌技术,指出新型杀菌剂应向一剂多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渤海P油田注水细菌滋生情况,采用细菌绝迹稀释法考察了不同类型的杀菌剂的杀菌效果,室内试验表明,季磷盐与双季铵盐类杀菌剂均优于现场在用杀菌剂,当加注浓度为20 mg/L时,双季铵盐类杀菌剂可以将现场注水中的SRB,TGB及FB控制在油田标准以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油田开采过程中,垢和细菌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原油的正常生产的运输,从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在油田注水过程进行适当处理,降低损失。就化学阻垢剂及化学杀菌剂在油田注水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介绍了他们的分类及阻垢、杀菌机理,以期能够对其实际应用起到帮助。  相似文献   

6.
我国油田注水用杀菌剂经过近40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文章对胍类杀菌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作了全面总结,指出了胍类杀菌剂在油田注水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油田注水用胍类杀菌剂研究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冀东油田回注水处理所存在的水质悬浮物和细菌含量超标问题,评价研究了回注水处理用净水剂、絮凝剂和杀菌剂;优选的净水剂和絮凝剂配伍性好,在柳一联应用后,使得回注水的悬浮物去除率由72.7%增加到93.9%,杀菌剂在南堡应用后,可将SRB菌、FB菌及TGB菌全部杀死,达到油田回注水的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各大油田油气采收率逐渐下降,各油田均选用污水处理回注工艺以降低油气开采成本。但污水中含有大量细菌,为保证油田回注水达标,需向污水中投加杀菌剂。本文以榆树林油田污水为研究对象,筛选效果最佳杀菌剂,并调整浓度进行评价实验,旨在优化原有加药制度,保证生产系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在油田开采及生产中,存在诸多种影响采油的细菌。而这类细菌会导致金属腐蚀、管道堵塞、削弱化学剂作用等问题,进而影响到油田的正常生产和运行,造成经济损失。所以,必须重视杀菌剂在油田开采中的应用。从油田杀菌剂的作用机制出发,系统探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应用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葡萄花油田注入水杀菌剂的筛选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葡萄花油田注入水杀菌剂的室内筛选实验,对杀菌剂与各水质处理站注入水的配伍性及杀菌效果进行筛选,有效提高葡萄花油田注水水质,防止管道堵塞、腐蚀,提高注水量,保证油田的连续生产。  相似文献   

11.
前大油田注水系统防腐防垢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大油田注水系统腐蚀、结垢问题十分突出,开发了适用于前大油田注水水质的JYSJ-Q型杀菌剂、JYHZJ-Q型缓蚀阻垢剂,并通过试验确定了配套加药工艺.经现场应用,有效缓解了注水系统的腐蚀结垢问题,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确地认识和预测油田含水上升规律,是实施油田稳油控水,提高油田整体开发效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X油田为一生物礁地层圈闭的块状底水裂缝型油田,油藏边地水能量充足,油水粘度比大。开采特征主要表现为见水早,含水上升速度快。本文根据油田PVT和动态数据对含水上升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整体压锥能显著提高油井产量、降低含水,有效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对指导本油田制定稳油控水措施及同类油田开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乔丹 《云南化工》2019,(4):162-163
在油田注水开发的后期,油井的含水率随注水量增加而升高,注水井与采油井的连通状态发生动态改变,产量进入快速递减阶段,因此必须动态监测油水情况,实施有助于提升油田采收率的措施和工业技术,才能减缓产量递减速率,使油井维持长期稳定生产能力,获取油气产能的最大效益,达到开发后期油藏生产指标。本次对开发后期油藏开采工作中所面临的难题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以提高剩余油的开发率,达到油田开发指标。  相似文献   

14.
王咏梅  刘田 《化工时刊》2002,16(2):22-25
中原油田回注污水中生长着大量硫酸盐还原菌(SRB)及腐生菌(TGB),而采用1227、异噻唑啉酮、有机硫化合物、有机铜盐、溴有机化合物等杀菌剂,灭菌效果差,在室内合成了ZCS-32型(双十二烷基二甲二苄基氯化锡铵)杀菌剂,试验结果表明:ZCS-32新型杀菌剂是一种适合中原油田回注污水的优良杀菌剂。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的深入,油田采出污水水质变化幅度和处理难度不断增加,采用常规处理难以达到油田注水标准.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以陕北某低渗透油田采油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斜板混凝沉降-过滤法对该采油污水进行处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无机聚合物絮凝剂WXT-766与有机阳离子助凝剂WT-831复配使用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在这种处理工艺条件下,可使处理后污水含油质量浓度降至5.0 mg/L、悬浮物质量浓度降至3.0 mg/L、悬浮物粒径<2.0 μm,达到了低渗透油藏注入水水质指标.  相似文献   

16.
结垢现象在油田采油、输油、注水和热采中普遍存在,它同腐蚀一样严重威胁着油田的正常生产,随着油田注水开发到后期,采出液含水量升高,回注污水量大,若处理后的水质未达到注水标准,各种结垢会引起注水压力上升,严重影响油田生产。本文从结垢的形成过程、机理、影响因素、危害以及预测等多方面对油田结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自我国各大油田相继进入勘探开发后期之后,注水开发成为油田开发的一种重要手段,主力油层水淹的情况随之也越来越严重,水淹层的解释技术就成为储层解释的重要环节。针对大庆油田外围地区的低渗透裂缝性储层,总结其水淹规律,应用测井相应特征对水淹层进行识别,并且对结果加以验证,从而达到对生产开发提供技术性支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贝尔油田注水开发一年后,已初见受效迹象,本文利用动态监测资料和生产数据,通过对油层吸水情况,油井产液量、产油量、含水、沉没度等动态变化资料的整理,分析了注水受效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对目前油田注水开发的初步认识和建议,为油田下一步开发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9.
水质净化和稳定目的在于将油田采出污水处理为可满足回注要求的净化水。首先对该污水处理站来液水质进行取样化验分析,明确了水质超标项。其次通过室内实验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水质净化及稳定技术进行研究,进行了缓蚀杀菌剂与净化剂的筛选实验,选出最佳的药剂种类和加剂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净化和水质稳定技术适合该污水站的污水处理,处理效果较好,具有较强的现场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庆油田水驱开发相继进入高含水阶段的现状,聚合物驱作为水驱后接替开发方式,大大减缓了大庆油田的产量递减.基于大庆油田水驱后聚合物驱的发展现状,模拟大庆油田S区块的油层条件,采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方法,进行了水驱后聚合物驱注入方式的优化研究,主要研究了聚合物恒速恒浓、恒速梯次增浓、恒速梯次降浓和增速梯次降浓四种注入方式的驱油效果,通过对比采收率指标,最终确定了水驱后聚驱的最优注入方式为增速梯次降浓,为大庆油田S区块水驱后聚合物驱注入方式的优选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