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2年8月4日辽阳市东部山区发生了短历时特大暴雨,致使山区各河段发生了历史性较大洪水。以暴雨洪水调查资料为基础,阐述洪水成因及洪水过程、洪水总量,确定暴雨洪水的重现期,为减灾措施,为灾后重建道路、桥梁、河道治理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把随机微分运用到河道的行洪过程分析与计算中,通过考虑金沙江中游某河段行洪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建立随机微分方程模型,模拟河道出流过程,并用该河段某水文站的实测流量值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统计参数有较好的拟合性,随机微分模型有较高的精度与准确性,模型在河道调洪验算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本文为河道洪水验算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考虑河道洪水验算过程不确定性的洪水计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华县城南新区水处理厂所在河段水文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结合地区实用水文手册,分析项目建设可能给河道防洪、河岸防护、安全度汛、工程管理等方面造成影响。结果表明:河段两岸防护能够抵御施工期的洪水冲击,满足行洪要求;工程区河道行洪畅通,在设计洪水标准下,防洪墙顶高于设计洪水位,不会对污水处理厂和上下游居民造成威胁;工程区所在河段设有防洪墙,不会出现河槽摆动现象,冲淤相对平衡,河道平面形态相对稳定;工程区河道存在施工弃渣堆砌现象,弃渣抬高河床,缩窄河道,影响河流稳定,建议对其进行清除,保障河道行洪安全,维护河流稳定。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大量详实的水文资料和河道整治后的大断面资料,根据株树桥水库建库后的实际情况,分析计算了浏阳市城区河道整治后的河段洪水水面线,为各级防汛指挥部门防洪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河下游河道在人类长期抗洪斗争和河道历史演变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两个平面形态宽窄不同的河段.本文根据实测资料,论述了宽窄河段形成的历史背景,宽河段洪水传播及水沙运行的规律;分析了1950-1985年285场洪水在宽窄河段内的冲淤关系及宽河段的水沙运行对窄河段内防洪、河道冲淤的影响,提出了水库调水调沙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鞍山市太子河段堤防整治工程为例,对不同工况下的河段水位和流速变化情况运用水动力模型EFDC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河道整治工程大大提升了堤防的调蓄与排涝能力,能够有效降低洪水水位并满足防洪要求;可为河道防洪治理规划和安全防汛调度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何志美 《陕西水利》2010,(2):117-119
介绍了秦巴山区河道重点河段洪水面推算方法。文中以甸阳县双河镇河道洪水洪面的推算为例,具体采用堰流的计算方法确定第一横断面的水位与流量关系,再用Escoffer图解法,通过列表绘图定量的得出重点防洪部位在各种洪峰量级的洪水面位置。为确定秦巴山区河道重点河段的集镇度汛预案在不同洪峰流量应撤离的范围、户数、人数,提供科学可行的理论,同时也为秦巴山区的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防洪标准。  相似文献   

8.
黄河小浪底河段古洪水期行洪断面的论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地区构造活动,地貌演变特征,河段的稳定性分析,以及现代河道断面变化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大量钻孔资料和河床淤积层年代测定资料,恢复上小浪底河段距今2360a古洪水期行洪断面,为古洪水流量演算提供了必要而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河下游河道冲淤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三门峡水库投入运用以来36年下游河道的实测资料,分析了各种水沙条件下黄河下游河道的冲淤特性,总结了低含沙非漫滩洪水、中含沙非漫滩洪水、较高含沙非漫滩洪水、高含沙洪水、一般含沙漫滩洪水及非汛期河道的冲淤规律和各河段的相互调整关系,指出了各河段冲淤最严重的洪水类型,确定了各河段冲淤平衡的临界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库调水调沙过程中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河道防汛是每年防汛工作的重点,通过对偃师河道近年来发生洪水造成的小流量高水位现象成因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和了解该河段洪水形成条件和变化规律,探求灾害成因,为以后防御特大洪水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1.
子牙新河尾闾段河流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实测水文、泥沙资料 ,对子牙新河尾闾段的河道阻力、冲淤特性、河口水沙及潮汐运动规律进行了全面分析。认识到近年来上游径流减少、河槽萎缩、滩地严重阻水、近海泥沙大量回淤河口及挡潮闸下引河 ,这是目前海河流域入海河流尾闾段普遍存在、影响防洪安全的重要问题。作者对子牙新河尾闾段行洪能力、滩地糙率及引河段淤积态势进行了分析研究 ,提出了利用潮汐动力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改善尾闾段河道淤积状态 ,提高河口排洪能力。  相似文献   

12.
黄河垦利十八户控导工程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和庄至西河口位处黄河河口河段,近年来由于来水偏少,河床淤积,导致河势发生变化,对河口地区防洪安全和油田生产影响很大。在对该河段河道特性及河势演变分析的基础上,对现状整治工程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比较选定了十八户控导工程布局方案,以达到控导主流,使原有工程发挥效益,减轻洪水威胁,稳定清水沟流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颜国红  胡春燕 《人民长江》2008,39(24):10-13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主长1 893 km,由于河道冲淤变化、堤防长年失修、以及上游建库拦沙作用等影响,导致河势变化复杂、局部河段崩岸严重、航道淤积阻塞等问题,对中下游防洪与航道安全以及沿岸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1998年大洪水过后,由国家投资完成了以堤防加固为主的护岸工程建设,但由于规划中的后续综合整治工程尚未实施,不利于中下游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总体效益的发挥。同时,受三峡等上游水库拦沙造成的清水下泄引起的河道冲刷与江湖水沙变化关系的影响,亟待加快后续规划项目的实施,通过加强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确保长江中下游河势稳定、防洪与航运安全,以及沿江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黄河兰州段防洪及渠化河宽的模型试验与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季日臣  郭晓东 《人民黄河》1998,20(12):22-24
针对黄河兰州段的防兴及渠化问题,在对河道地形、河相关系、水流河床演变进行分析后,确定了河道整治试验的重要参数,即洪水最小整治河宽。在此基础上,对该河段进行了模型人数值计算,试验及计算结果与原型河段实测资料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渭河下游河道输沙特性与形成窄深河槽的原因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得出:含沙量200kg/m^3以上的洪水,河道排沙能力强,500m^3/s流量的排沙比可达100%;含沙量100-200kg/m^3的洪水,800-1000m^3/s流量的排沙比才能达到100%,河槽排沙能力低,主槽淤积机会多,数量大,对河道不利;高含沙量小水,主槽淤积严重;高含沙量大洪水淤滩刷槽,形成窄深河槽。河岸抗冲稳定性较强,并经常出现高含沙量大洪水,是形成渭河下淤窄深河槽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嫩江江桥-大赉河段洪水演进不平衡问题,首先分析了1998年前后江桥和大赉两个水文站的径流变化规律;然后引入河道洪水演进损失系数,建立了基于分段马斯京根方法的江桥-大赉河段的洪水演算模型;最后利用1998年后洪水资料,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率定了河道洪水演进参数和洪水演进损失系数,并分析了参数和损失系数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由于受1998年大洪水的冲刷以及河道两岸冲毁的影响,嫩江江桥-大赉段河道洪水传播速度加快,同时在演进过程中洪水向河道外满溢,导致上下游水量不平衡。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fluvial processes are considerably complicated in the braided reach of the Lower Yellow River, and the lateral or transverse channel deformation process is especially pronounced. The state-of-the-art of simulation techniques for the channel deformation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wa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nd such a conclusion was drawn that existing mathematical alluvial models only can simulate the longitudinal channel deformation and cannot simulate such the lateral deformation as lateral erosion and failure of bank. Then a new two-dimensional (2D) composite model was developed herein, consisting of a 2D flow and sediment transport submodel and a riverbank-erosion submodel. This model not only can simulate the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channel deformations, but also can be used to simulate the fluvial processes of natural alluvial rivers with complex bed morphology. Through using the proposed composite model, the flood routing and channel deformation processes during the August 1982 flood were simulated. The maximum stage along the reach and the discharge hydrograph at the outlet so obtained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ed data. Simulated results of the channel deformation processes showed that during the flood season, the main channel scours and the flood plain deposits; during the dry season, the main channel deposits and banks of the floodplain retreat due to lateral erosion by the flow and failure under gravity. Such results accord with the annual varying law of bed scouring and deposition in the braided reach.  相似文献   

18.
从长系列资料看,上游来水量无趋势性增大或减少,来沙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明显减少.入洞庭湖三口分流分沙呈减少趋势,尤其以藕池口衰减最为突出. 1998年大水造床作用明显,上荆江滩槽皆冲,以冲滩为主;下荆江表现为冲槽淤滩,总体呈淤积状态.还对重点河弯,如沙市、石首河段,自1998年大水以来的最新演变情况作了详细分析,主要特点表现为沙洲移动、主流线摆动,顶冲点普遍下移,崩岸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9.
根据泥沙动床模型试验结果,探讨了黄河下游不同洪水洪峰流量下断面的冲淤及形态响应、洪峰含沙量对河槽塑造过程中水流运动、泥沙冲淤、主槽形态及过流输沙能力影响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断面响应与洪峰流量大小、历时、来沙系数及初始断面形态有关,大漫滩与一般漫滩洪峰流量对断面塑造特性有明显的不同,弯顶断面和顺直断面具有不同的冲淤特性,研究得到大漫滩、一般漫滩及不漫滩洪峰流量下断面的响应模式,建立了典型断面形态参数对一般漫滩及不漫滩洪峰流量下水量、来沙系数参数响应的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20.
复式河道一维洪水演进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复式河道的特点,建立复式河道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采用四点线性隐格式离散圣维南方程组,在动量方程中通过对主槽宽度进行修正,很好地解决了漫滩瞬间流量波动问题。通过2006年汛期调水调沙期间的实测资料对黄河下游白鹤—孙口河段洪水演进过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计算的洪峰变化过程比较符合实测情况,洪水传播时间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