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泉 《个人电脑》2004,10(4):38-40
“风貌流逝,容颜不老”,尽管人人心中都有这样的美好愿望,无奈谁也赢不了跟时间的赛跑,只好以“到此一游,拍照留念”将美好事物留驻记忆中,如今,借助于功能强劲的数码相机和使用成本逐渐下降的数码冲印技术,我们能更方便地捕捉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数字化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世纪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数码产品越来越多,蚕食了传统影像  相似文献   

2.
我们已走过“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如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跨进了以信息为本位,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为表现形式的“知识经济”。网络正主导一个新文明的形成,重塑社会生活的新空间,教育作为开创一切事物的原动力也发出了时代的声音。然而中国数字化教育与国际间的差距是时代的差距,要克服二者之间巨大而无形的  相似文献   

3.
“冲击波”的余波还未散尽.“震荡波”又让我们的数字化生活彻底震荡了一会——病毒成了我们数字生活中最危险的敌人。阻断敌人的最好的办法不外呼加载—道抵御防线和拥有一套有效的“医疗设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电脑的健康.让我们在数字化的世界里体验乐趣。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生活     
本期“DF触觉”没标题?别误会,因为咱们的栏目名称正好可以作为这篇文章的标题,所以小编我这次就偷懒啦。^_^ 作为编辑,我也时常问自已,究竟怎样才算“数字化生活”。很显然,MP3、手机和DC等小玩意儿并没有足够的力量让我们的生活真正数字化。但当看到下面几款产品的时候,我才发现“数字化生活”已经触手可及。[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未来通道     
COMDEX Fall’98不仅仅是厂商们的舞台,也是业界评论家和权威人士预测未来、体验未来、指点江山的依据——数字化“奇迹”带来生活革命在今年的Comdex大会上,来自各个领域的众多厂商纷纷展出了自己的新型数字化装置和设备,这些由数字化技术的飞速进步所产生的“奇迹”。将成为引发未来人类生活革命的导火索。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赋予了这些数字化设备更强的功能,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几年以后,一位商人在乘坐飞机时在杂志上发现了竞争对手的机密,这时他可以利用随身携带的HP Capshare910把文章扫描下来,接着又用Nokia 9000il移动电话在飞机飞行模式之下把文件传回公司。离开飞机之后,他甚至还可以  相似文献   

6.
在上期的节目中,我们已经对数字化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那么,数字化究竟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关系,它将怎样改变我们的世界呢? 第一部分--数字化对生活的改变   主持人:当我们坐在沙发上、听着 MP3播放出的美妙音乐、欣赏着刚刚用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的时候,可能有些人还没有意识到,但是数字化时代已经悄悄向我们走来了。但是我们未来的数字化生活将决不会是如此简单,我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在数字化时代,这句话将会成为绝对的真理。 郭元龙:谈到数字化产品如何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习惯,应该有…  相似文献   

7.
在数码风尚一夜之间席卷全球之后,人们的生活也迅速为之而改变。作为这场数码革命的先行者,数码相机在今天这个数字化信息时代里已经担当起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在它将我们身边一幕幕的“精彩”化成永恒之余,如何对这些数字化的“精彩”随时随地进行快捷、高效地照片输出,也逐渐成为时尚人士开始思考的又一新课题,这就促成了今天悄然兴起的“即拍即打”。  相似文献   

8.
网络电话,顾名思义是与互联网有关的一种新的通讯方式,也被称之为IP电话。相对应地,英语中称作“Net Phone”、“IP Phone”或“Telephony”。中国网事第一告 1997年底,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在中国面世,一时洛阳纸贵。“数字化生存”成了时髦的文化话题,众多迷恋网络的人更是欣喜异常,仿佛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找到了理论依据。1998年底,《数字化犯罪》一书出版,所谓“数字化”的生活也可能是一个犯罪行为,数字化又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焦点。或许是尼葛洛·庞帝等大师有先见之明,在写书  相似文献   

9.
石良武 《办公自动化》2000,(6):50-51,62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并因此使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具备了更多的数字化特征,也带来了人类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巨大变化,这种由数字技术和数字化产品带来的全新的更丰富多彩和具有更多自由度的生活方式称之为“数字化生活”。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化生存方面,今天我们依然处于如何将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元素尽快数字化的“初级阶段”,离当前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主流的,对数字化信息的深化处理,差距还非常之大。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化的建设发展,数字技术迅速 并且广泛地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曾经还是平躺于实验室里的数字化虚拟场景,如今已被数码、数字等概念蜕去了神秘的面纱,基于最新数字技术的数码产品,数字化浪潮目前正在以磅礴之势席卷全球,使我们迅速地从工业社会迈向了信息社会,于是所谓的“数字化生活”便这样开始了……  相似文献   

12.
曾几何时,数字化生活是平躺于实验室里的虚似场景,还依旧停留在对未来美好前景的憧憬和向往的梦幻之中。然而,时至今日,数码、数字等概念已经蜕去神秘的面纱,取而代之的是基于最新数字技术的数码产品,把科技带到你身边。 对于这场建筑在互联网之上的革命,数字化浪潮目前正以磅礴之势席全球,使我们迅速地从工业社会迈向了信息社会,于是我们所谓的“数字生活”便从这里开始了……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数字化时代”、“网络”等等新生词汇在1999年正式跳出电脑业成为大众使用频率最高的流行语之一。仿佛一夜间所有人都已经提前享受到了网络时代的“自由、平等、多元”。作为一个IT业者,我们需要的不是这种简单的乐观主义情绪,而是应该仔细思索网络传媒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变化如何具体实现以及这种变化背后有怎样的文化含义? 我们看到,由北京易得方舟中文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中文在线(ChineseAll.com)以“21世纪网络新文化”为号召,并为这一口号做出了务实的阐释。与一般的图书或者文学类网站不同,“中文在线”突出文化的品位和思想深度,其宗旨是在全球文化大融合的网络时代,在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同时,大力弘扬以中国文  相似文献   

14.
IT界和家电界的两个旗帜性厂商Microsoft公司和Sony公司的最新合作,预示着两个领域中一场新革命的到来,也昭示了家电与IT未来融合的大趋势。无论是Microsoft在其Windows XP中所追求的“体验”,还是Sony-直所倡导的“在Sony实现你的梦想(Do your Dream in Sony)”,它们的中心思想都是让人们轻松享受数字化技术,让数字化技术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2001年12月Sony公司在国内市场推出的VAIO(Video Audio Integrated Operation)笔记本电脑,正是这种思想的结晶。《微电脑世界》评测实验室在对VAIO笔记本电脑进行评测的同时,也领略到了它“数码影音整合操作系统,Video Audio Integrated Operation”的风采,体验到了VAIO给数字化生活带来的愉悦。在此我们将使用VAIO进行数字影音编辑制作时的轻松和快乐带给大家。  相似文献   

15.
数字校园的故事 在“晒客”、“笔替”、“博文”等词语纷纷成为汉语新词汇的今天,人们已然不再记得只是在刚刚过去的一两年间,我们还在为“数字化校园”释义、重新释义(见本刊2006年第4期)。当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存在方式,教育的信息化,以及作为其基础的环境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人们看来也是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新一代”是年长的人们称呼青年人的一种方式。“新一代“的特征是:易接受新鲜事物,敢于创新,喜爱追求新时尚,愿尝试新环境…凡是带有“新”字的事物或方式总会受到这类群体的欢迎。 现在,我们这新一代生活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数字化。既然生逢数字化时代,自然是恨不得一切生活方式、一切交流方式、一切行动方式、一切思维方式都转化成二进制代码加以处理,而且声音数字化、图像数字化、流程数字化、通讯数字化..... 根据时代的要求孕育出了一系列的数字化产品,数码相机自然在这些产品之列。数码相机的最大好…  相似文献   

17.
曾几何时,我对“数字化 "充满了某种神秘的感觉,总以为 "数字化 "是那些搞市场运做的人士精心编造的概念,只是用以吸引人的注意力罢了,其实离我很远,也令我难以捉摸。   曾几何时,我对“数字化 "充满了崇拜的感觉,总以为“数字 "是一种很厉害的东西,简单的 0和 1就可以编织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绚丽世界,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的乐趣。   也曾几何时,我对“数字化 "产生了一种轻蔑和不屑一顾的感觉,总以为 "数字化 "能算什么,离开它我照样坐地日行八万里, 3乘以 7照样等于 21。   直到现在,当我以一种自以为很平常的心态去…  相似文献   

18.
网络开阔了无限的虚拟世界,不必出差就能在网上成交生意,不用出国就能交到海外朋友,不需出门就能搜集到所需的资料,这在实体世界很难办到。就是因为网络,我们的生活有了改变。数字化的进展将决定国家与国家间的差距,数字化进展快的国家,将拉大与数字化落后,甚至没有进展的国家,这就是所谓的“数字落差”。所幸,个人并不受此限制,在落后国家中的个人,只要能接触到网络和数据,就与在先进国家的个人一样有发展的机会。网络是个媒介,好的一面是能在网上“表现”自己,也可以在网上“找资料”,例如我们都知道的最好的搜索网站goog…  相似文献   

19.
怡平 《微电脑世界》2002,(15):47-48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使许多传统的生活方式受到了挑战。同时数字化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也需要我们勇于探索和尝试,从中可以真正享受到数字化技术带给我们的种种乐趣。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的上一个20年,戴森曾通过《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曾预言:数字化将会在生产者和消费者、政府和公民、大众传媒和接受者之间造成权力平衡的深刻转移。在互联网的下一个20年,我们需要一个“3.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向大家预告,从2015年开始的未来20年内,数字化将在生产者和消费者、政府和公民、大众传媒和接受者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