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的贺传皎、王旭、邹兵三位规划专家在2012年第5期《城市规划学刊》上发表题为《由"产城互促"到"产城融合"——深圳市产业布局规划的思路与方法》一文,认为传统产业布局规划立足于产业需求,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组织,往往忽视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的协同,普遍存在"重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一体化为建设"大保定"带来了很多机遇,但路网通达程度不高严重制约了区划内部小城市之间的联系,保定行政区划以外的附近区域与保定间的"断头路"问题也影响了京津保一体化,只有构建"大保定"才能够促进京津保一体化发展。在"大保定"建设过程中,除了要提高路网的通达程度,还需要将保定的发展思路从"一城三星一淀"扩展为"一核三群一线"。"一核"即"一城三星"思路下的保定,"三群"即保定群、涿州群和定州群,"一线"即由"三群"构成的城市链。通过以线带面推动"大保定"全域发展。此间也要对"三群"进行合理地微观设计,"保定群"要从"一城三星"扩展为"一城四星","涿州群"要按照"弧段+C环+发展线"的发展思路进行设计,"定州群"要发展为"琵琶型"城市团。  相似文献   

3.
第三次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简称"人居三")将于2016年10月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召开。作为联合国讨论人类居住与城市问题的主要平台,人居大会在联合国的发展议程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可以肯定的是,"人居三"要把人居问题、城市权利问题提高到全球意义上一个新的高度,为此各国政府、地方当局和国际机构应该把21世纪的城市挑战,作为其优先工作中的首要事项。中国已于2015年2月向联合国"人居三"大会秘书处提交了"人居三"中国国家报告,报告中就中国城乡住区发展的20年回顾、中国政府对人类住区发展的基本主张、中国城乡住区发展的行动计划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归化城是现今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代,归化城的蒙古族民间手工艺是伴随着归化城城镇的建设发展起来的.归化城城镇的发展,促进了金银铜器制造、皮毛加工等蒙古族民间手工行业的进步.18世纪至鸦片战争这一时期,归化城的蒙古族民间手工艺发展模式较为丰富,从17世纪汉族"雁行"手工工匠春去秋回往返于蒙汉两地,18世纪内地破产手工业者入住归化城建立手工作坊,到旅蒙商的不断发展都以其不同的形式促进了蒙古族民间手工艺的勃兴.  相似文献   

5.
2007年夏秋之际,成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进程翻开了新的篇章。成都将运用“全域成都”的理念和“三个集中”的原则,完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产业规划等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逐步形成“一城两带六走廊”的格局。“一城两带六走廊”是指:一城即中心城,两带即龙泉山脉和龙门山脉,六走廊即中心城-华阳-正兴、中心城-双流-新津-蒲江、中心城-温江-邛崃、中心城-郫县-都江堰、中心城-新都-青白江-金堂、中心城-龙泉。  相似文献   

6.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山城一体已成为山城空间发展的硬性指标和迫切需要。文章基于拓展传统图底关系理论内涵,突出山体在城市空间特色塑造中的重要地位,把山体作为显性要素,以山为图、城市建设区为底,针对济南"山——城"空间肌理,从山体与城市、山体与街区及山体与建筑三个维度分析了济南山城一体空间的图底关系,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探索了济南山城一体空间架构,并分别提出了城倚青山、山中有城和城在山中的城市发展控制策略,指出济南山城空间发展应以不可动的"图"引导"底"的建设,最终实现"图"和"底"的最佳耦合及山城空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仁锋博士在2010年第6期《城市规划学刊》上发表题为《城市观嬗变与创意城市空间构建:核心内容与研究框架》一文,阐述了20世纪末,全球主要大城市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合创意产业园、创意社区的快速崛起,加速了创意城市建设进程,而当前对"创意城市"存在理性认识的模糊不清和实践中的"求急求效"建设方式,这必将造成城市发展的既无科学根据又缺乏合乎逻辑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智慧城市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当代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掀起智慧城市建设浪潮。2015年,我国智慧城市的数量近400个。以作为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的中新广州知识城为研究对象,基于智慧城市"以人为本"的价值归属,分析其智慧城市建设历程与现状特征,从智慧人群、智慧环境、智慧交通三个方面进行建设实践评价,并解析原因,进而对中新广州知识城智慧城市建设给予科学、智慧的发展建议,希望有利于推进知识城的发展,也为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编制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私家车时代的到来,我国城市面临交通堵塞、交通安全、交通噪声、交通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转变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理念,优化城市用地结构,构筑高效集约的现代城市交通体系,已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面对我国城市交通在快速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产城一体"规划理念将有助于破解城市交通发展的瓶颈,也有利在"产城融合"背景下,关注城市用地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编制,并为绿色交通环境的构建和集约出行方式的倡导提供积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由于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间的脱节,人口规划和市政建设等配套体系的相对滞后,虽也引进一些优质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但在人员配置尤其是仪器设备装置等方面依然存在难以满足的需求,导致产业规划和人口布局脱钩,就业地与居住地间的空间分离——"产城分离"现象加剧。因此,居住与就业、产业与城市功能、产业化与城市化、人与自然这四方面的融合理念,是实现"产城融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以张家港市作为“国家第一批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多项荣誉为出发点,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以创建和谐社区、统筹城乡发展目标为背景,通过杨舍镇乘航办事处这个区域为切入点,分析了影响农村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品质的原因,提出了提升乘航片区居民文化生活品质的对策,为构建和谐新港城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城市品牌与城市规划战略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随意性城市发展,带来直接和潜在以及短期和长期损失难以弥补。要依据科学的定位塑造城市品牌,避免环境恶化等矛盾激化,增强现代技术的集聚效益和城市历史的传承。在对城市品牌的内涵界定和在我国兴起城市品牌的背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城市规划与塑造城市品牌的内在联系及其交互作用,提出了适应塑造城市品牌的需求进行城市规划理念创新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城市品牌的定位塑造和城市规划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让城市资源通过城市品牌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后折衷主义"--城市的文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的文脉暗保持城市特色的重要设计因素,从城市形态学的角度讲,不同的城市,在它的形态构成方面均需注重其城市的历史文脉特点和延续性问题,但实现文脉延续的手段和方法却不尽相同。本文在论述了哈尔滨城市、建筑文脉的形成过程之后,着重探讨了在城市更新、改造中风格、文脉的延续、继承与创新之间存在的问题,从形态学的角度提出了在传统城市中进行建筑创作的一些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已诞生100多年的"田园城市"理论对于当前我国新建开发区的开发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的"摊大饼"式空间扩展以及城乡分离等问题出发,在梳理"田园城市"理论的核心思想以及探讨其对开发区建设指导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在"田园城市"理念指引下开发区的理想构图,即城市组团、城市综合体、都市绿地系统和都市农业、快捷交通体系以及开发区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城乡统筹、社会管理、政策制定等方面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绿化广场是开敞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 ,是城市文化与精神文明的重要象征 ,是增加城区公共绿地的重要途径 ,是城市艺术的焦点 ,它集中表现了城市面貌 ,应调动一切手段 ,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6.
论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编制实践中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现行城市规划体系框架下,城市设计与规划的层次关系、法律地位、编制及审批办法等问题,提出了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体化、城市设计具有双重地位和属性、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层次对应的三个基本理念,由此进一步提出城市规划编制实践中的城市设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为:将城市设计纳入规划编制体系运行;城市设计作研究性的基础工作,其成果纳入规划成果进编制和审批;城市设计作为专项规划单独运行等三种不同方式进行的规范运作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给整个城市增添了一些生机,随之而来也给人们带来一些困扰.本文从城镇化的现状和问题入手,阐述了城镇化、城市化给我们带来的"城市病",并根据当前全国的城市化规律和特点,提出应选择多样性、复合型及均衡发展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东营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严重破坏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城市生态公园作为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东营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以"生命之源"为主题,运用生态设计的手法,将自然文化资源与生态要求相结合,规划出中心景观区、文化教育区、生态休闲区、植物观赏区和体育健身区五个功能分区,形成"一轴、两环、五片区"的空间布局结构,营造一个具有地域文化和生态特色的城市公园环境。  相似文献   

19.
城市绿地系统与自然条件相协调是城市特色构建的重要方面,笔者针对长春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展开城市特色的应用研究,使整长春市的城市绿地系统与平原地区自然山水相契合,在城市特色形成中发挥绿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笔者针对近代长春伪满洲国“新京”这一独特历史时期的城市规划,追溯了欧洲巴洛克城市和近代城市规划理论对“新京”规划建设的强烈影响,分析了引入这种规划形式n的意识形态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