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以新观点系统地研究了利用先期形成的露天采空场进行内排土开采急倾斜矿床的主要科技问题,作者认为露天采空场是一种宝贵的和特殊形式的技术成因资源,如在其中合理地分别堆置不同种类的剥离岩石,则可建成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技术成因矿床,作者推出了采空场可能得方向的科学分类;通过对开采程序的模拟和立足于市场经济条件的技术经济论证,揭示出矿床自身的开采技术条件(如矿体厚度,走向长度,表土厚度等)和外部因素(如矿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顿巴斯煤田各矿井现上水平留有大量开采条件复杂且极不利于旱采的呆滞煤量煤层,根据顿巴斯煤田水采矿井的生产经验,作者提出了采用水采来解决这一问题。并分别针对旱采矿并矿山地质条件复杂的缓倾斜煤层和急倾斜煤层提出了水力开采综合设施工艺流程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金川二矿区深部开采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川二矿区随关开采深度逐渐加深,地应力呈线性增大,面临着诸如巷道,采场稳定性及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突出问题,作者提出,为安全,高效地开采金川二矿区深部矿段,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统筹规划开拓工程和开采顺序,使各开采盘区均衡下降,改善围岩受力特性,提高锚杆支护系统的强度。  相似文献   

4.
深部开采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采场周边巷道围岩支护失效、巷道破坏等问题。为改善支护效果,采用声波测试技术研究阿舍勒铜矿深部采场开采过程中的巷道围岩损伤规律,着重分析与采场不同距离处巷道围岩损伤程度的差异。结果表明:深部采场开采扰动对周边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有明显影响,随着开采扰动次数增加,各测孔处的巷道围岩损伤均出现了不同程度增长;采场开采过程中,随着与采场距离的增大,开采扰动对岩体的损伤逐渐减小。阿舍勒铜矿深部采场开采下盘应力集中区距下盘采场边界距离为20~25 m;距离采场下盘最终边界25 m处的测孔开采扰动累积损伤增量小于开采前损伤量的20%。采场开采扰动前,巷道围岩松动圈与巷道位置无关,阿舍勒铜矿50 m中段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为1.4~1.7 m;开采扰动后,采场附近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为1.6~2.0 m。研究成果对于改善矿井支护效果、降低支护成本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孔元丽 《矿业快报》2004,20(6):25-28
针对南山矿凹山采场已进入开采末期,提出对凹山采场实施强化开采、充分回收利用境界外矿体、开采利用凹山采场次贫矿及固体排弃物,提高凹山采场生产能力,保证南山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露天矿矿田开采中,废石剥离和有用矿物开采所需能量,是确定采矿作业制度的最重要指标,它比剥采比指标的包络范围广和对生产条件的变化更为敏感。作者提出了单位所需能量计算式,并用曲线图说明了剥采比与能耗这两个指标的动态变化特点。论证了采矿作业制度参与采矿技术条件变化的关系,采矿工艺系统与技术基础的关系以及确定合理采矿作业制度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7.
大庄子金矿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庄子金矿的矿体属于缓倾斜中厚矿体,试验采用矿房矿柱两步回采嗣后充填采空区的方法开采,并取得了成功,该采矿法先回采5m宽的矿柱,对矿柱采场的空区用尾砂胶结充填,然后回采8m宽的矿房,矿房采场的空区用尾砂充填,作者详细地介绍了采场结构和回采工艺及所取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试验成功的采矿法现已在大庄子金矿全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作者从塑料网本身的特性、开采条件以及经济效益等几方面探讨了铺一采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煤层的赋存条件,采用理论分析、UDEC数值模拟对特厚煤层上行开采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并确定合理的上行开采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上部可采煤层赋存条件差,该矿井采用上行开采非常必要。理论计算结果表明,6号煤层采用一次采全厚整层开采会对上部煤层造成破坏,技术上不可行,可采用预采顶分层(采高6m)上行开采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新观点系统地研究了利用先期形成的露天采空场进行内排土开采急倾斜矿床的主要科技问题.作者认为露天采空场是一种宝贵的特殊形式的技术成因资源,如在其中合理地分别堆置不同种类的剥离岩石,则可建成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技术成因矿床;作者推出了采空场可能利用方向的科学分类;通过对开采程序的模拟和立足于市场经济条件的技术经济论证,揭示出矿床自身的开采技术条件(如矿体厚度、走向长度、表土厚度等)和外部因素(如形成先期露天矿时可能达到的最大降深强度、各项费用指标和生态要求等)对常规露天开采方法和采用内排上的露天开采方法应用效果的影响关系,确定了后者的合理应用范围。文章最后指出,采用内排上的露天开采方法在开采急倾斜长大矿体的科斯托穆克什、奥列涅戈尔、安诺夫和库尔斯克磁力异常区各露天矿均有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综放开采由于采高的加大,导致采场前方顶煤中瓦斯渗透性与分层开采有较大的差异,针对目前综放开采瓦斯渗透性理论存在的问题,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综放开采的实际,通过引入等效弹模,裂隙不均匀系数及有效应力对已有岩体渗透系数表达式进行修正,从而给出综放开采采场前方顶煤中瓦斯渗透系数的数学表达式,并给出现场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2.
针对垛式、仓库式、综放等特采工作面的采出量用水分、灰分和含矸改正后的统计产量的不合理性,根据正常开采和特殊开采的工作面之间存在的统计方法和煤层结构、煤层顶底板条件的相似性,提出以正常开采工作面的采出量和统计产量为基础选择学习样本,运用拉格朗日插值法来计算特采工作面采出量的方法,从而为特采工作面采出量计算提供了一条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局厚及特厚煤层赋存情况,全面分析了利用大采高液压支架一次采全高,铺设假顶分层开采、放顶煤开采及倾斜分层上行充填法开采的优缺点,并对合理选择开采方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4.
建(构)筑物下大条带协调式全采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乐亭 《煤炭学报》1995,20(6):632-636
建筑物下大条带协调式全采方法是先采用大条带跳采,采后地表产生较小的(约30%)沉陷变形,而后仅用半数工作面即可联合开采剩余条带,最终实现全部开采,地表产生剩余的(70%)沉陷变形量。此方法具有条带法开采和多工作面联合开采的优点,又同时克服了它们的某些缺点,明显地减少了地表沉陷变形值和采动影响次数,是保护地面建(构)筑物十分有效的开采措施。  相似文献   

15.
作者指出σ=γh公式中的σ-h并非线性函数关系。本文从两个角度讨论σ随h非线性变化特性,并将其运用于深部开采的矿柱尺寸和采场稳定性计算。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某院提交的《攀钢矿业公司朱,兰两矿采场中深部开采初步设计》的分析研究,结合采场生产现场实际,提出了解决兰山采场中深部开采几个重大技术难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田取珍  刘吉昌 《煤炭学报》1994,19(2):140-150
本文将倾斜长壁仰斜、俯斜开采的老顶岩层视为倾斜弹性板。当板的长短跨度之比>2时,板的荷载主要由短跨边来承担。据此,笔者沿工作面推进方向截取单位宽度的倾斜岩梁建立了老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力学模型。分析表明,仰斜开采时的周期来压步距和支承压力小于俯斜开采,两者的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有明显的差别,矿压显现程度仰采较俯采严重。证实了仰斜开采时直接顶稳定性较差、顶板事故较多主要是岩层受层向分力作用和煤壁片帮所致。当层向分力与工作面推进方向一致时,直接顶的稳定性较好,反之就差。从顶板管理的角度出发,作者提出了在有条件的矿井应优先选择俯斜开采。  相似文献   

18.
长壁重复开采岩层移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长壁开采岩层移动特点, 建立起采时力学模型和采后力学模型, 分析研究了长壁重复开采岩层移动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条带开采技术回采福利院下压煤的经验,采出率55.4%,采后两年多地表建筑影响轻微,条带开采的成功应用,为我矿今后建筑物压煤开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条带开采技术回采福利院下压煤的经验,采出率55.4%,采后两年多地表建筑影响轻微,条带开采的成功应用,为我矿今后建筑压煤开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