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张杂谷米糠为原料,研究了微波辅助提取张杂谷米糠多糖的工艺优化以及提取的米糠多糖对SD肥胖大鼠肝脏自由基代谢的影响。选用三因素三水平的中心组合设计,以料液比、微波处理时间、微波处理功率为影响因素,以米糠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建立了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张杂谷米糠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13;微波处理时间为95 s;微波处理功率为310 W。在此条件下张杂谷米糠多糖得率预测值为2.85%,验证试验得率为2.83%,预测值和验证试验值基本一致。提取后的张杂谷米糠多糖能提高肥胖大鼠肝脏内的T-AOC能力;降低MDA含量和INOS活性,表明张杂谷米糠多糖提高了营养性肥胖大鼠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对其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齿苋多糖铁合成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马齿苋中提取马齿苋多糖,在碱性条件下,马齿苋多糖水溶液与三氯化铁反应合成马齿苋多糖铁配合物,并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马齿苋多糖铁中铁(Ⅲ)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马齿苋多糖铁为红棕色无定型粉末,易溶于水,在100℃以下可以稳定存在,在pH3~12内不沉淀,不水解,马齿苋多糖铁中铁(Ⅲ)的含量为18.21%。马齿苋多糖铁具备开发为口服补铁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选用脱脂米糠提取水溶性多糖,进行羧甲基化修饰,期望通过改性处理提高其功能活性。将米糠多糖与单氯乙酸(MCA)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将得到的终产物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检测,其证明在未改变原有基团的条件下成功完成羧甲基修饰。试验结果表明,米糠多糖羧甲基化修饰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2℃、反应时间2.5h、NaOH溶液浓度1.20mol/L、MCA剂量3.20g,在该条件下可以得到反应产物取代度的最大值,为0.99。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酶法协同超声波处理对米糠多糖提取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对米糠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探讨了米糠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纤维素酶与中性蛋白酶复配使用(质量比1∶1)以及超声波处理有利于米糠多糖的提取。提取米糠多糖的最佳条件为:复合酶加量3.1 mg/m L,酶解时间2 h,超声功率198 W,超声时间20 min,料液比1∶30,提取时间3.2 h,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米糠多糖得率达到5.3%。米糠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和一定的抗油脂氧化活性,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均表现出较好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5.
香菇多糖铁(Ⅲ)配合物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法从香菇中提取香菇多糖;在弱酸性条件下,香菇多糖水溶液与三氯化铁反应合成香菇多糖铁(Ⅲ),测定了其理化性质,结果:香菇多糖铁(Ⅲ)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中性.在pH值为3~12范围内不沉淀、不水解.香菇多糖铁(Ⅲ)的水溶液中几乎不存在游离的铁(Ⅲ),表明铁(Ⅲ)与香菇多糖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在37℃和模拟液体中香菇多糖铁中的Fe3+易被抗坏血酸还原成Fe2+.香菇多糖铁(Ⅲ)有望开发成为较好生物利用度的强化铁的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型口服补铁剂.  相似文献   

6.
研究蒲公英多糖铁的制备工艺及其理化性质。将蒲公英多糖与氯化铁反应制得蒲公英多糖铁(Ⅲ),测定一般理化性质和铁含量,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并以蒲公英多糖铁的产率和铁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蒲公英多糖铁为无定型红棕色粉末,易溶于水,与Fe~(3+)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不存在游离Fe~(3+),在空气中可以稳定存在,蒲公英多糖铁中铁(Ⅲ)含量为22.7%。蒲公英多糖铁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蒲公英多糖与柠檬酸三钠质量比2︰1、反应温度60℃、反应液pH 8。  相似文献   

7.
本工作以米糠为原料,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确定米糠多糖的合理制备工艺,在氢氧化钙溶液浓度0.1%,提取时间3h,液料比15:1,提取压力145kPa的条件下,多糖得率最高;通过Douglas法测定了经纯化的米糠多糖中戊糖的含量为54.05%。  相似文献   

8.
研究米糠多糖铁脂质体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通过正交设计优化最佳工艺。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米糠多糖铁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优化设计研究大豆卵磷脂/胆固醇质量比(质量比)、米糠多糖铁/大豆卵磷脂质量比(药脂比)和超声时间对包封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质量比为4∶1,药脂比为1∶1,超声5 min的条件下,脂质体对米糠多糖铁包封率最高。工艺验证结果显示此工艺条件下的平均包封率为87.473%(RSD值为0.643%,n=3)。  相似文献   

9.
米糠多糖存在于稻谷颖果皮层中,在提取过程中,常混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影响多糖的纯度。本文比较了Sevag法、三氯乙酸法、酶法、酶-Sevag法及酶-TCA法对米糠多糖脱蛋白的效果。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蛋白质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的比较得出酶-Sevag法效果优于其它方法。选取酶的添加量、pH值、Sevag试剂添加量、脱蛋白次数为四因素,各取三个水平,以蛋白质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为指标,做L9(34)正交实验确定酶-Sevag法的最佳脱蛋白工艺。结果显示:最佳工艺为酶的添加量为2.0%,pH为6.0,Sevag试剂用量为1/6糖液体积,脱蛋白次数为1次,在此条件下蛋白质脱除率可达76.89%,多糖损失率仅为13.45%。因此,酶-Sevag法是一种有效的米糠多糖脱蛋白方法,本文可为米糠多糖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迟海霞  涂宗财  陈钢  张露  王辉 《食品科学》2010,31(24):168-171
为了提高米糠多糖的得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取正交试验,以米糠多糖得率为指标,对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 柠檬酸联合提取米糠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同时采用红外光谱仪扫描分析,波长范围为4000~500cm-1,观察吸收峰,确定其基团类型。结果表明:米糠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1h、超声温度50℃、超声功率100W、pH5.0,在此优化条件下,米糠多糖的得率有大幅提高,最高可达6.69%;红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该法所提取的多糖和热水浸提所得多糖的红外光谱图基本吻合,主要官能团没有差异。米糠多糖的结构不会因为超声波、酶法和柠檬酸的联合使用而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