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对河、铁路压煤区的概况,河、铁路压煤区地质采矿条件,开采深度、开采煤层距河床和铁路间距离的了解,具体分析了覆盖破坏的覆岩岩性及结构对地表移动和覆岩破坏的影响,深部开采对浅部含水层疏干及煤层厚度及倾角对开采条件的影响,阐述了对石头河、铁路下压煤开采条件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开采采场矿压控制问题,根据某煤矿地质条件及工作面布置方式,采用物理相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总结了近距离煤层上煤层开采完毕后,采空区下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矿压显现规律,进一步分析了采空区下采场覆岩运动规律;由于上煤层开采造成上覆岩层垮落,老顶岩层完整性受到破坏,采空区下煤层开采时,工作面采场覆岩构成"块体-散体-块体"的复合老顶结构,从而使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形成"小-大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的矿压显现规律.  相似文献   

3.
新阳煤矿近水平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显项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新阳煤矿二叠系山西组3#煤层7321综采工作面矿山压力的连续观测,研究在薄煤层运用窄轻型支架和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条件下的矿山压力特征,分析了顶板的运移、损伤、破坏规律及在上覆煤层采动影响下的矿压显现规律,为确定此类煤层的综合机械化开采工艺参数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 《煤矿开采》2011,(6):84-86
在近距离煤层下行开采过程中,由于上煤层开采造成上覆岩层垮落,覆岩岩层完整性将受到破坏,采空区下煤层开采时,工作面采场覆岩将形成整体完整性较差的松散结构,具有来压不明显、动载系数小等特点.通过某矿的矿压监测数据分析其来压规律,并为类似矿井矿压规律研究及围岩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煤炭技术》2017,(4):78-80
以南阳坡矿极近距离煤层下煤层开采为工程背景,针对下层煤开采过程中工作面围岩破碎剧烈、顶板冒落严重、煤壁片帮多发、巷道稳定性差等问题,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分析上层煤开采对下层煤工作面覆岩的稳定性特征的影响,对其矿压特征、工作面围岩稳定性状况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下煤层工作面覆岩破坏的规律和下煤层工作面顺槽稳定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平煤八矿铁路下采煤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平煤八矿井田范围内,国家Ⅱ级铁路孟平支线斜穿井田,造成铁路保护煤柱面积大,铁路压煤量多,井田开采无法规划布置。通过对地质条件、覆岩破坏高度、地表移动变形值及下沉速度等参数的分析,论证了国铁下上行开采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坚硬顶板综采工作面因在煤层掘进后易形成较长空顶距离,不利于工作面的开采及支护结构的维护。本文以四台矿81220工作面地质和开采条件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对坚硬顶板综采工作面覆岩应力分布规律、覆岩沉降及破坏规律进行分析,对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支架工作阻力进行现场监测,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松散承压含水层下压架突水灾害的防治问题为工程背景,结合皖北祁东煤矿7131工作面的开采条件,研究了承压含水层下重复采动对覆岩破坏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松散承压含水层下某一煤层工作面在初次采动条件下存在压架突水危险时,若其他邻近煤层先开采使得该煤层回采处于重复采动状态,覆岩结构完整性降低,承压含水层的载荷传递作用会受已采煤层的开采扰动而减弱,该煤层工作面回采时覆岩不易发生如初次采动条件下的整体破断,压架突水危险性降低。基于重复采动对覆岩破坏特征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松散承压含水层下采煤的"释压开采"方法,即可将不具有压架突水危险的煤层作为"释压层"先开采,弱化承压含水层对下部岩层的载荷传递作用,破坏压架突水灾害的发生条件,从而避免承压含水层下采煤压架突水事故。  相似文献   

9.
周广飞  华心祝  钱彪 《煤矿开采》2012,17(3):9-12,51
基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复杂采空条件下的工作面开采进行模拟,分别模拟不同推进距离对工作面基本顶塑性破坏区及围岩支承压力分布的影响,得出了采动过程中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和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煤层顶板开始与上覆破坏岩层导通时的推进距离;工作面最易发生压架事故的位置。模拟结果表明,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较为全面地揭示复杂采空区下基本顶塑性破坏特征及破坏范围,围岩支承压力分布特征,有利于选择、优化设计方案,根据上覆煤层的采空条件,合理布置下部煤层工作面的开采位置。  相似文献   

10.
开滦赵各庄矿井田上方村庄密集,铁路、市镇与村庄压煤交错重叠。目前,这个年产300万吨煤炭大型矿井的全部生产水平,均已进入村庄、市镇及铁路压煤区。由于该矿煤层露头及其以北是高山,井田西翼压煤村庄只能向南搬迁,其中自道子大队已搬迁过两次。此外,由于煤层向南倾斜,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采动引起的波及范围不断  相似文献   

11.
韩必武 《煤炭技术》2007,26(11):65-67
通过对潘一煤矿西二采区缩小防水煤柱块段13-1煤底分层赋存条件及其顶板岩性特征的研究,顶分层覆岩破坏规律的分析与研究,上覆松散含水层及基岩风化带的划分与评价,以及顶分层试采工作面出水及压架原因分析与研究,论证了本底分层块段缩小防水煤柱上综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以神宁集团新建矿井清水营煤矿为实例,介绍了大倾角煤层首采工作面(110201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及其设备的配套选型、回采工艺、工作面自动化系统等。探讨了大倾角软煤层条件下采场的预测预报技术,这对于宁东矿区类似地质埋藏条件下采场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大同矿区的煤柱现状及开采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详实的资料分析了大同矿区煤柱的现状,并对煤柱进行了分类,在分析现有煤柱条件及可利用的技术措施后,提出了针对大同矿区煤柱开采的初步对策,为大同矿区煤柱的开发利用提供可借鉴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兴县矿区斜沟煤矿浅埋深坚硬厚煤层开采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兴县矿区8#煤层赋存条件、生产条件以及矿井产量要求,通过煤岩体物理力学试验、相似矿井开采类比、矿压显现数值模拟研究和专家系统采煤方法评价分析,认为8#煤层埋藏浅、煤质较硬,采用大采高综合机械化开采方法是可行的;确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选用支护阻力较大的大采高液压支架,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利于在兴县矿区进行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煤矿区煤层气三区联动立体抽采理论与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煤矿区煤炭与煤层气2种资源的安全高效协调开发,基于煤炭开发时空接替规律,将煤矿区划分为规划区、准备区、生产区3个区间,分别采用地面钻井排采、地面与井下联合抽采以及本煤层钻孔抽采等不同的瓦斯抽采技术以保证煤炭安全高效生产。根据煤矿安全生产容许最高瓦斯含量数学模型、煤层瓦斯压力数值模拟模型和煤层气立体抽采优化专家系统,创立了三区联动的区域递进式立体抽采模式(晋城模式),提高了煤炭资源采出率,实现了煤矿瓦斯井下抽采和地面原位抽采2个独立产业模式的有效衔接,解决了煤层气开发与煤炭开采的时空矛盾。  相似文献   

16.
采煤技术及采煤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福林  薛峰 《煤炭技术》2006,25(8):59-60
介绍了采煤技术的发展、采煤工作的现状及目前采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倾斜长壁采煤法以及放顶煤采煤技术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采煤方法的选择原则以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煤矿区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和总结晋城、两淮和松藻3个矿区地质条件及煤层气与煤炭开发时间顺序、空间布局、技术途径的基础上,初步提出3种典型地质条件下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模式及其适用条件,为相似条件下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放顶煤技术是适用于煤层较厚、煤质松散的煤层开采的一种方法。残煤开采是将过去已开采区留下的煤柱、不可采的煤柱,再进行复采。文章就放顶煤技术在残煤开采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做一般性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收集本区及周边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矿区开展有针对性野外地质调查,并综合分析了该区的地质构造特征,探讨区内的赋煤条件,采用地质理论预测矿区深部有二叠系下统童子岩组含煤地层赋存,且有3层以上可采煤层,具有较好的找煤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