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松辽盆地北部高分辨率地震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分辨率地震处理技术是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有效方法。本首先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高分辨野外实际资料和静噪进行分析,指出了影响分辨率的主要因素是面波和高频干扰,并就如何压制这两类干扰波,拓宽频带,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争取最大有的效频宽,提出了一套有针对性的以区域面波去除、零相位谱均衡、频谱调整加强滤波、子波整形、相关排序叠加、分频去噪等为主的高分辨率地震处理技术,产通过4000多km的实际资料处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区块地震资料的噪声特点,针对地震资料存在的浅层多次折射、面波、多次波、工业干扰等噪声,提出使用视速度滤波、内切滤波、相关系数滤波、F—K滤波等处理方法衰减噪声,提高有效波的信噪比。叠前去噪是进行噪声压制的主要处理手段,叠后去噪是对叠前去噪的补充,从而使地震资料信噪比明显提高,改善了剖面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3.
去噪技术在新疆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准噶尔盆地地震资料的噪声特点 ,针对地震资料存在的浅层多次折射、面波、多次波、工业干扰等噪声 ,提出使用视速度滤波、内切滤波、相关系数滤波、ZMU L T等处理方法衰减噪声 ,提高有效波的信噪比。叠前去噪是进行噪声压制的主要处理阶段 ,叠后去噪是对叠前去噪的补充 ,从而使地震资料信噪比明显提高 ,改善了剖面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区块地震资料的噪声特点 ,针对地震资料存在的浅层多次折射、面波、多次波、工业干扰等噪声 ,提出使用视速度滤波、内切滤波、相关系数滤波、F -K滤波等处理方法衰减噪声 ,提高有效波的信噪比。叠前去噪是进行噪声压制的主要处理手段 ,叠后去噪是对叠前去噪的补充 ,从而使地震资料信噪比明显提高 ,改善了剖面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5.
地震数据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在苏北盆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北盆地火成岩的侵入造成屏蔽效应,所产生的多次波给下伏深层弱反射带来严重的影响,导致地震勘探分辨率较低。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分析了该区地震资料的特点和处理的技术难点,给出了一套实用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重点阐述了合理利用叠前去噪、组合多次波衰减、叠前串联反褶积、精细速度分析与多次剩余静校正及叠后子波处理等处理方法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技术问题。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的成果剖面上,各反射层位的波组特征清楚,层间信息丰富,波形自然稳定。与老剖面相比,利用高分辨率处理技术所得到的地震剖面在分辨率、信噪比、波形特征等方面都有明显改进,能够较好地满足地震资料反演解释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探采集技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九五”期间,胜利油田开展了高分辨率地震采集技术方法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通过采用地质雷达、双井微测井等新方法,形成了一套表层结构调查方法;通过研制系列高分辨率激发震源,拓宽了地震子波的频带宽度,增国了有效波的高频成分;通过选择适合的激发参数来抑制虚反射,提高了震源能量转换效率;通过研究不同检波器类型、检波器埋置方式对地震采集信号的影响,采用抗干扰高灵敏度加速检波器和选择适合的接收因素,能够接收宽频带的地震信号;通过对干扰波的能量分析,认为激发后产生的各种噪声是影响地震记录信噪比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在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过程中减少噪声和压制干扰波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地震波基础理论以及地震数据采集技术的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于胜利油田探区特点的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野外采集技术方法。应用实例表明,在高集噪比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拓宽地震采集信号的有效频带,使野外采集的地震资料在2000ms处的反射波主频达到100Hz以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小波包相关阀值去噪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王振国  汪恩华 《石油物探》2002,41(4):400-405
在地震勘探中,随机口音是一种频带较宽,严重影响有效波信噪比的干扰波,一般的一维去噪方法效果都不理想,小波包变换是一种时频分析的方法,在分析中,高频方面优于小波变换,它结合相关阀值,能有效地在地震勘探剖面中消除随机干扰。分析了小波包优优于波变换的基本原理,以及小波包在地震记录中的分解,相关阈值去噪和地震记录重构,进行了实例分析对比,说明了小波包相关阀值法去噪优于其它去噪方法,且该方法计算速度快,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8.
自适应相干噪声衰减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去除噪声是必需的地震数据处理过程。由于地表条件和地震波激发、传播以及接收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时常引起地震记录上出现各种相干干扰波。本文主要针对地震数据处理中地震剖面上存在的各种相干噪声,提出了时问一空间域自适应相干噪声衰减技术,以进行信噪分离。这种方法把噪声在整个处理平面上的视速度近似看作常量(正值或负值),可以有效地消除地震剖面上的线性噪声、面波以及多次波等,并且对信号的保真度高。本文方法是复杂地区低信噪比地震数据处理的一种理想的噪声去除方法,具有运算速度快、压制噪声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刘麟 《江汉石油科技》2007,17(2):16-19,30
江汉盆地地表条件和表层结构复杂,导致在地震资料上出现各种噪音干扰。通过对江汉ZJ地区二雏原始地震资料噪声特点的分析,针对地震资料存在的浅层多次折射、面波、工业干扰等噪声,利用GRISYS系统去噪方法,对叠前和叠后资料进行处理,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叠前去噪是进行噪声压制的主要处理阶段,叠后去噪是对叠前去噪的补充,当参数选择不恰当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深海地震资料叠前去噪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琼东南深海三维地震资料为例,全面分析深海地震资料特点,深入分析深海干扰波的类型和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干扰波,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开展针对深海地震资料叠前去噪处理技术研究。通过研究深海地震多次波压制、水鸟干扰压制、涌浪干扰和异常振幅压制等处理方法,总结出针对深海地震资料的叠前去噪技术,为今后的深海地震资料处理工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盒子波技术在下扬子地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江苏下扬子地区中古生界勘探中地震资料信噪比非常低的特点,为此开展中古生界地震勘探盒子波攻关试验。首先对该区干扰波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利用盒子波技术分别从切比索夫加权组合、时频谱分析等方面进行信噪比的定量分析和噪声识别,以得到优化的野外组合方法,来压制干扰并确定出合适的野外采集方案。通过新、老资料采集、处理对比分析,盒子波技术综合应用研究取得良好效果,是压制各种干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叠前干扰分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中,虽然叠后去噪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于是人们把研究重点转向叠前去噪。目前噪前去噪技术方法不少,而最实用的仍然是单道滤波。本文提出的干扰分流技术,能实现面波,声波,不正常道,野值等干扰的理想分流,保护了低频有效成分,改善了其它频率成分的信噪比,而且计算量小,与单道滤波相当。  相似文献   

13.
克拉玛依油田四2区大部分三维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浅、中、深层资料信噪比极低,面波、脉冲等干扰严重,在记录上几乎看不到有效反射信息,猝发脉冲噪声现象严重,三维地震资料束线多、变观现象严重。另外,地震资料多次波不发育,给处理带来了较大困难。采用FOCUS及GRISYS两套地震资料处理系统,进行叠前去噪、DMO叠加去噪、叠前F-X域预滤波、反褶积试验、三维RNA技术提高剖面信噪比以及PR分裂一步法偏移等处理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舞阳凹陷原始地震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出一套适合该区特点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方法。主要应用了叠前地震资料噪声压制,地表一致性处理,压缩于波展宽有效波频谱,高精度同相叠加,叠后f-x域信号方向约束去噪等处理技术,取得了很好的处理及地质效果,最终处理结果有较好的波组特征,断面清楚,断点可靠,在地震解释构造图上,断层的分辨率增高,断裂展布更符合地质规律。  相似文献   

15.
浅谈地震资料处理中的提高信噪比处理技术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及分辩率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最基本问题。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关键技术环节为:①压制噪声,突出有效信号;②力求实现同相叠加;⑧处理好分辨率与信噪比的关系。针对上述关键技术环节,文中从噪声分类、干扰波压制、噪声衰减、同相叠加等方面论述了提高信噪比处理中的几项关键技术,比较了每种去噪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对部分方法在使用中的参数选择做了描述。最后,通过实例说明,针对不同类型的噪声,应采用不同的去噪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舞阳凹陷原始地震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出一套适合特点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方法。主要应用了叠前地震资料噪声压制,地表一致性处理,压缩子波展宽有效波频谱,高精度同相叠加,叠后f-x域信号方向约束去噪等处理技术,取得了很好的处理及地质效果,最终处理结果有较好的波组特征,继面清楚,断点可靠,在地震解释构造图上,继层的分辨率增高,继裂展布更符合地质规律。  相似文献   

17.
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油田勘探储层解释对地震资料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常规地震资料处理手段已难以适应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需要。为此,针对原始资料的特点,探讨了高分辨率处理中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并研究出一套实用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重点阐述了合理利用叠前去噪、振幅保真、反褶积和剩余静校正处理等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技术问题。在大庆油田三维地震区块的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成果剖面中各反射层位波组特征清楚,层间信息丰富,波形自然稳定,断层走向清晰,断点干脆,能够较好地满足地震资料解释的要求。该实验区的解释成果也表明,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及处理流程设计正确、合理,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地震勘探目标逐渐向深层和地表复杂地区转移,这就给地震资料处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地震资料信噪比问题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关键。由于地震数据中既有有效波,又有噪声,要将噪声从地震数据中去除掉,怎样来判别噪声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模式识别理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在好的估计噪声模型的基础上,自适应噪声衰减不但能有效地衰减干扰噪声,同时能很好的保留有效反射波的低频成分。  相似文献   

19.
几种叠前去噪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叠前去噪是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重要步骤。由于各种规划干扰或同噪声具有不同的特性,所以必须采用不同的去噪方法。西方综合利用f-x域最小拟合法,波场延拓法,分频定向滤波法及CT变换等叠前去噪方法,有效地消除了折射波,直达波,面波和声波等随机干扰及规则干扰,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20.
海拉尔盆地和12井三维地震工区的地表结构复杂,不仅发育折射波、面波、强能量噪声等原生干扰波,而且发育多次折射波等次生干扰波。去除此类干扰波是确保有效波成像的关键。因此,有针对性地应用锥形滤波去噪和分频噪声压制技术去除了和12井区的原生、次生干扰波,有效提高了该区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