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尾水管的设计关系到水轮机机组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所以具有优异水力性能的尾水管对于水轮机组至关重要。以尾水管扩散段外形尺寸优化设计为目标,使用SolidWorks建立标准尾水管扩散段模型作为参照组。改变扩散段顶板和底板的型线及扩散段加支墩的三个系列模型作为对比组。在试验中,分别使用EFD计算三个工况下的水力性能。试验表明:扩散段顶板型线的改变降低了尾水管恢复系数,同时增加了水力损失:扩散段底板的型线改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尾水管恢复系数,水力损失有小幅度的增加;加支墩的尾水管的扩散段恢复系数显著提高,支墩偏心的模型水力损失与标准尾水管阶接近。在实验基础上,改变底板型线和增加支墩,建立优化模型。优化后的模型相对于其它模型,水力性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传统水力设计与流线法设计进行比较,并且对进行高比转数轴流泵水力模型的设计如何进行流线法的相应应用进行一定的描述,提出应用流线法而设计的水力模型相对于传统水力设计的水力模型的先进陛。  相似文献   

3.
我国浅部煤炭资源逐渐开采枯竭,很多煤矿相继进入深部开采作业阶段。针对平顶山十矿深部煤层处在高地应力和高孔隙压力下实际情况,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水力割缝技术本煤层卸压抽采煤层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水力割缝技术与破煤机理,建立了水力割缝开采深部煤层气平面应变有限元模型,得到了钻井前后、水力割缝前后有限元模型的地应力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范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力割缝技术可达到使近井地带充分卸压的目的,应用水力割缝在深部煤层气开采中卸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针对船用反应堆的实际特点,在充分研究欠热沸腾传热的基础上,建立堆芯热工水力模型,研制了船用堆芯稳态热工水力分析程序。程序可用于分析船用反应堆正常工况和某些事故工况下的堆芯热工水力特性。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城市雨水管网排泄压力增大,传统计算设计无法满足排水要求,本文在总结了雨水管网设计流量、水力计算等重要设计参数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雨水管网设计的步骤与方法,并提出提高城市雨水管网排水能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缩微技术在城市煤气档案工作中的应用北京市煤气公司档案室罗泽元城市燃气的供应是城市公用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业企业的生产。我公司自1958年成立以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目前承担着首都地区煤气管网系统的运行、管理、抢修、维护...  相似文献   

7.
城市供热管网由于其管网特性与动力设备以及热用户的阻力不相等,引起了整个管网系统的水力失调,为了使管网系统达到水力平衡,本文将利用流体网络模拟软件对供热系统进行模拟计算,对管网系统进行控制调节以达到理想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8.
水平井水压致裂裂缝非平面扩展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广清  陈勉 《工程力学》2006,23(4):160-165
水平井筒附近应力场分布复杂,往往造成水力裂缝转向,但目前对于水平井筒附近水力裂缝空间转向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为了研究水平井筒附近水力裂缝的三维延伸规律,基于最大拉伸应力准则和拉格朗日极值法建立了水平井筒附近水力裂缝空间转向模型,用于分析三向地应力和井筒内压作用下水平井筒水力裂缝的起裂位置和扩展形状。根据此模型,编制了数值计算程序。针对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在真三轴水力压裂模拟装置上采用岩石试样进行了物理模拟,模型计算结果与物理模拟结果基本一致。通过模拟计算和物理试验,得到了井筒附近水力压裂裂缝空间转向的基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井筒附近水力裂缝的空间转向确实存在,裂缝转向前的距离随井筒方位角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大致在3倍井筒直径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集中供热管网的供热规模也在不断的增大,几百万平米供暖能力的管网已经很平常,由此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水力失调就是一种常见的典型问题,管网运行的水力平衡调节是供热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调节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用户的供热质量及供热公司的经济效益。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有效地消除系统水力失调,保证热网正常、经济合理的运行,成为供暖行业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任熙 《流体工程》1997,25(11):24-27
结合试验研究和流场测试的成果,利用沉降理论提出了一个新的水力旋流器分离模型-“锥段模型”。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经验证在低浓度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集中供热事业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城市供热发展较快,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就我国目前供暖系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如水力失调、系统积气、系统失水及系统压力不稳定等做了简要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柳春光  张安玉 《工程力学》2007,24(3):142-146,125
在地震发生后,供水管网一般处于渗漏工作状态。为了评价城市供水管网的抗震能力,需要进行震后带渗漏供水管网的水力分析,对震后供水管网的流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建立了震后带渗漏供水管网的水力分析模型,通过连通性分析和连续性方程求解,计算得到震后节点的供水量和节点压力,进而评价供水管网的地震功能。另外,以某供水管网为例,演示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供水管网的抗震设计、城市供水系统的抗震能力预测、提高震后救灾恢复的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PDC(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在强研磨性地层中破岩时,其钻齿在刮切破碎岩石的同时与岩屑、岩石剧烈摩擦,产生的局部高温加快了钻齿的磨损失效,这会极大地缩短整个钻头的使用寿命。因此,探究温度对PDC钻头磨损的影响并改进其水力结构对提升单个钻头的进尺深度和降低钻井经济成本有显著意义。为此,通过钻齿切削实验来验证其温度与磨损之间的关系,并在考虑井底钻井液流动状态及其与钻齿之间对流换热的基础上,建立了PDC钻头井底热?流?固三场耦合模型,分析了井底钻井液与PDC钻头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针对原有的PDC钻头水力结构提出了优化措施。结果表明:1)在钻齿切削过程中温升现象十分明显,说明温度是影响PDC钻头磨损的重要因素;2)PDC钻头井底流场呈热?流?固耦合状态,且钻井液流动状态对其钻齿换热的影响大,这为钻头水力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方向;3)通过调整喷嘴的流量及角度等水力结构,降低了钻齿的平均温度,可有效改善PDC钻头的磨损情况。研究结果对强研磨性地层中钻头的优化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上海市市南供电分公司生产调度楼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一些设计情况,并作了经济综合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5.
目前常规的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热平衡调节技术对管网实际流量进行调节来缓解水力失调现象,但由于缺乏对换热过程的分析,导致调节效果不佳,因此该文提出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热平衡调节技术。通过计算水力失调度来判断区域热平衡状态,并构建供热管网传热方程,计算供热管网在调节过程中得到的热量值。通过构建自力式流量平衡阀,对热量值进行调节,解决管网失调问题,并在试验中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调节性能的检验。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采用提出的方法对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进行调节后,管网的水力失调度更接近1,达到了较为理想的调节效果。  相似文献   

16.
辅助水力机械系统是水电站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维护水电站正常运行意义重大。因而在设计水电站辅助水力机械系统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从而保障水电站辅助设备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维护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基于此,本文将论述水电站辅助水力机械系统的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17.
《新材料产业》2013,(12):59-62
“全世界的城市都在试图复制硅谷,希望能像它那样出色地培育出无数创业公司、发展上千亿美元市值的科技公司。但到目前为止,只有一座城市成为了硅谷真正的竞争对手,这就是北京。”2013年7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一篇文章作出了这样的评论。北京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已令世界瞩目!世界看北京,北京看中关村!  相似文献   

18.
随着浅部煤炭资源逐渐枯竭,我国煤矿相继进入深部开采阶段。针对平顶山十矿深部煤层处在高地应力和高孔隙压力下,对水力割缝技术应用于深部本煤层抽采煤层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水力割缝破煤机理,建立了水力割缝卸压抽采深部煤层气平面应变有限元模型,得到了钻孔后和不同方向割缝后的应力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范围。钻孔后近孔地带应力平均下降66.6%,但在孔周区域产生应力集中区,应力降影响范围250—300mm。不同方向水力割缝后应力平均降低程度不同,与水平成40°割缝方向能达到卸压的理想效果,应力平均下降75.7%,应力降影响范围达3500mm。分析结果表明,水力割缝技术可达到使煤层钻孔地带卸压的目的,并且能够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起到一定防治作用,可为深部本煤层卸压抽采煤层气选择最佳割缝方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水利工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加上工程最大,在施工方面有些困难。水力机械设备在水利工程中占据着尤为关键的地位,防水,供水、发电及灌溉工作都离不开相应的机械设备。随着科技的进步,水力机械越来越先进,对其技术要枣也越来越高,今后,应不断对水力机械的新技术进行研究,以促进水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环状给水管网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目前城市给水管网存在的水力不平衡现象,讨论了环状管网水力计算的方法,建立了环状管网水力平差的计算模型及基本关联和基本回路矩阵的生成方法,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并对实际工程做了水力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