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黑龙江移动的网络管理系统在网络维护工作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网管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网管系统的数据存储方案介绍三种主流的数据存储方式,结合黑龙江移动网管系统的特点,提出了适合未来发展的网管系统数据存储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分析了综合网络资源管理平台与传输线路资源管理系统、专业网管系统等系统接口功能及其技术实现方式,研究探讨了系统之间数据一致性问题,并从数据一致性管理和ESB技术应用两方面入手,提出了改造综合网络资源管理平台及互联系统之间接口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数据网络运行的实际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系统软件架构、总体结构设计、系统结构配置等几个方面给出了数据综合网管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在系统实现部分,本文讨论了系统需求、逻辑结构和实现功能.通过本文研究,明确了数据综合网管系统建设的总体思想和实现方法,为电信运营商建设综合网管系统提供实际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信息通信技术》2017,(2):67-72
为缩短故障分析时间和保证数据存储的可靠性,文章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通信集约化网管方案。新方案介绍网管系统的现状,分析基于云计算的通信集约化网管系统虚拟化技术和分布式存储技术。通过系统应用证明新方案不仅缩短了故障分析时间,提高数据存储的可靠性,还降低了网管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5.
主要根据移动增值业务的特点,结合增值业务综合网管系统对于业务管理的要求,给出了综合网管系统架构数据管理的方案与建议,为了兼顾效率与系统数据的准确性,也提出以规范要求的数据上报与综合网管自身分析验证结合的数据采集方案。  相似文献   

6.
石岚 《广东通信技术》2007,27(12):40-44,62
从综合网管的定义和地位出发,讨论了电信综合网管系统中数据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数据的特点,并介绍了一种应用在电信综合网管系统中的数据管理方案,说明了该模型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了网管系统在国内目前的发展情况及趋势,分析了广电IP网管系统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综合数据网管的迫切需求,借鉴电信等其他行业综合网管系统建设的成功经验,遵循TMN、TMF、OSS/J等国际规范,规划了广电综合数据网管系统的总体构架和核心功能,为广电综合教据网管系统的建设提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个基于IMA的HFC数据接入网的网络管理框架,它采用Proxy方式,网元级网管向下沿用SNMP模式,向上采用基于IMA的ATP通信,在网管系统上通过JDBC共同驱动MySQL数据库达到数据的整合.详细阐述系统的功能设计,并给出方案的开发环境和关键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个基于IMA的HFC数据接入网的网络管理框架,它采用Proxy方式,网元级网管向下沿用SNMP模式,向上采用基于IMA的ATP通信,在网管系统上通过JDBC共同驱动MySQL数据库达到数据的整合.详细阐述系统的功能设计,并给出方案的开发环境和关键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0.
首先简要介绍了网管建设的驱动力以及语音网综合网管建设的重要性,接着重点探讨了山西网通语音网综合网管系统的建设方案,最后把该方案与传统的语音网管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比较.  相似文献   

11.
针对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以流式的方式访问大文件时效率很高,但是为解决海量小文件的操作特别是频繁访问重复的小文件时效率比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中式管理的缓存优化方案.该方案通过对缓存的小文件进行集中式管理,采用一种新的数据一致性管理机制,提高海量小文件的读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地提高了小文件的读取效率,减少了小文件的访问时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使用服务质量管理的确保时态与安全的时态、安全实时反馈控制体系结构。探讨了在无确定工作量和数据访问模式下为事务提供截止时间丢失比例和时态一致性保障的QMF方法,并通过动态调整基于反馈控制环中测量性能差错上的系统行为.采纳反馈控制器要求的自适应修改策略动态调整工作量以达到用户期望的时态、安全保障的实时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13.
庞善臣 《电子学报》2012,40(8):1497-1502
资源约束是工作流正确实施的一个瓶颈问题,因此工作流系统的资源建模及模型正确性验证方法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基于Petri网和工作流建模方法,提出了一种资源约束的工作流系统的形式化建模和分析技术,定义了资源空间(RS)、资源子网、资源工作流网和资源工作流网完整性(soundness)的概念,建立了资源调用视图以及Petri网影射模型,得到了资源工作流网保持完整性判定的一个充要条件.该方法将系统资源建模和过程建模合成到一个模型中,解决了工作流系统资源和过程分别建模给系统的正确性验证带来的困难,为工作流系统资源状态的可视化和进行有效的系统验证提供了模型依据.给出的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A location management scheme in wireless networks must effectively handle both user location update and search operations. Replication and forwarding are two well-known techniques to reduce user search and update costs, respectively, with replication being most effective when the call to mobility ratio (CMR) of the user is high, while forwarding is most effective when the CMR value is low. Thus, based on the user's CMR, the system can adopt a CMR threshold-based scheme such that if the user's CMR is lower than a threshold, then the system applies the forwarding scheme; otherwise, it applies the replication scheme. Applying different location management schemes based on per-user CMR values introduces undesirable high complexity in managing and maintaining location- related information stored in the system as different system support mechanisms must be applied to different users. In this paper, we quantitatively analyze a hybrid replication with forwarding scheme that can be uniformly applied to all users. 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 of the hybrid scheme is that it can determine and apply the optimal number of replicas and forwarding chain length on a per-user basis to minimize the communication cost due to location management operations while still being able to use the same 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 to execute location management operations in a uniform way for all users. We develop a stochastic Petri net model to help gather this information and show how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statically can be used efficiently by the system at runtime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number of replicas and forwarding chain length when given a use user's profile. We show that the proposed hybrid scheme outperforms both pure replication and forwarding schemes, as well as the CMR threshold-based scheme under all CMR values.  相似文献   

15.
七号信令监测系统中采集的大量数据信息需要在多个分布式站点进行同步,本文为其数据的同步提供了一个实现方案。该方案基于Oracle的高级复制,利用多级物化视图实现,在保证数据一致性、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了上下级数据的快速刷新。  相似文献   

16.
张珏  田建学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12):130-132
针对传统网络安全技术的缺陷,提出了网络隔离技术,网络隔离的目的是保护内部网的安全,而网络互联的目的是内外网进行数据交换。对于这两方面之间存在的矛盾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隔离的数据安全转发的技术方案。构建基于DES算法的消息认证系统,该系统对传输的原始数据进行DES算法加密,通过比较内外部处理单元中传输数据的消息的一致性,来判断数据的完整性。采用带缓冲区的双通道实时开发技术,改善了系统的安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内、外网络断开的情况下实现动态、实时的数据安全转发,从而实现内外网之间的真正安全的物理隔离。  相似文献   

17.
万抒  甘迎辉 《通信技术》2014,(7):815-820
安全评估是贯穿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重要管理手段,是制定和调整安全策略的基础和前提。结合服务、主机的重要性和网络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基于入侵检测系统(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报警信息和流量感知信息,采用自下而上、先局部后整体的方式评估网络系统的整体安全态势。采用网络熵的方法评估节点服务性能的变化情况,根据链路性能下降程度,有效地界定不同强度和不同种类的网络威胁行为对网络信息系统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而对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态势进行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和数据逻辑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比WLAN设备厂家OMC原始数据和WLAN网管系统的数据,按照数据的可用性、有效性、一致性等方面分析现网中省级WLAN网管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及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的温湿度监控系统方案,选取Scnsirion公司生产的数字温湿度传感器SHT75实现温湿度测量.测量精度可编程调节,控制湿度检测精度在±4%以内,温度检测精度在±0.4℃以内;采用模糊控制技术监控温度和湿度,减少了系统的状态切换;采用ASP.NET和AJAX及VML等技术相结合实现温湿度的网络监控,实现了Internet环境的远程监控与管理方案,以及传感器测量数据的异步传输,使系统的响应速度提高了20%,对于存在多个节点和测量频率较高的领域,这种方法更能显示其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