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顾韵芬  高岩  李丹 《纺织学报》2008,29(2):81-85
 为丰富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史的研究,从服饰技术成果融入、服饰制度形成与完善、服饰等级观的出现等方面分析金代女真族服饰文化的融合表现,梳理归纳了4种民族间服饰文化交流的互动形式:榷场互市贸易、朝贡与回赐、外迁与内聚、战争与抢掠占有。从横向研究金代女真族服饰文化的整合性发展,认为金代女真族服饰文化整合性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跳跃性、渐进性和强势性等特性,对现阶段研究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发展历史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潘山 《毛纺科技》2020,48(1):97-98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基础物质资料,是历史文明发展的痕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神财富。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种类多样、地域特征鲜明,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中的核心构成部分之一。《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一书对中国55个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逐一进行介绍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分布地域、人口数量、历史沿革、生产及生活状况、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背景资料,以及服饰用料、造型、纹样、搭配等内容,分析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在此基础上,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同时,探讨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方式,为保护少数民族服饰及服饰文化做出重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六枝梭戛长角苗服饰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一部分,无时无刻不显露出传统文化丰厚的底蕴,是整个中华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体现。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承和传播民族服饰文化遗产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加强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播和保护。文章通过对六枝梭戛长角苗服饰的考察和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结合梭戛长角苗的民族特色、地理位置、生活习惯等,对其服饰、头饰、服饰工艺、图案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服饰文化的数字化传播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汉民族服饰文化发展的简述,阐述了汉民族服饰发展的特点以及导致没有自己民族服饰的几个原因,并得出传承文化、尊重历史、保护服饰文化遗产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服饰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产物,有着古老而又源长的发展历史。服饰文化体现出了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对于我国现代化服饰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民族服饰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物质在影响人类生活日常,更是作为一种文明而在影响着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尤其是在这个服饰过于张扬的社会,如何去弘扬民族服饰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值得探究。本文主要针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展开讨论,进一步提出创新传承民族服饰文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玥 《纺织报告》2020,(2):109-110
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强烈的外在表现形式,如若将民族服饰文化中的元素如图案、色彩、面料、装饰等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有利于丰富现代设计的民族文化内涵,增加服饰的艺术美感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激励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壮族服饰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是民族服饰文化应用到现代设计中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7.
李凉凉 《纺织报告》2020,(1):120-121
惠安女服饰作为闽南的传统服饰文化,尽管已经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但是由于封建思想的残留及文化内涵没有在当地得到推广,这个充满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的传承之路面临了危机。为惠安女服饰寻求一个适合市场推广的途径,不失为实现惠安女服饰文化可持续传承的一个途径。将中国各类民族服饰、民俗文化服饰依据市场需求进行再设计,让更多的民俗地域服饰适应时代潮流,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8.
王涵 《西部皮革》2023,(9):108-110
纹样元素是瑶族服饰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极具民族服饰特点。文章深度挖掘了瑶族服饰元素与文化特征,并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研究了瑶族纹样元素在现代服饰中的创新与应用,旨在使广西瑶族刺绣纹样服饰设计与现代服饰潮流相融合,并以此进一步促进瑶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广西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丰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审美价值,作为地方高校,把地方民族服饰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是时代和民族赋予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本文阐述《民族服装服饰研究》课程性质与意义,并从《民族服装服饰研究》的课程性质、目的与常用的课程教学方法相结合,探索广西地区内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融入《民族服装服饰研究》课程的教学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关于壮族服饰文化的研究现状主要取得三个方面的进展:古代对壮族社会调查、族源中涉及服饰整理与阐释、壮族服饰形式及文化内涵的研究、壮族服饰细节专题的研究。对壮族服饰文化的研究目前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和亟待拯救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壮族地区的民族服饰进行田野考察后,基于在当代社会中壮族服饰的境遇,探索出传承发展壮族服饰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顾韵芬  张姝 《纺织学报》2009,30(1):102-106
以史料和考古发现为依据,研究金代女真族服饰文化涵化的不同特征阶段、产生因素和反应态度。金代女真族服饰文化涵化可以概括为推行汉化;实现舆服制度;由简到奢;舆服制度的完善;服饰等级观念确立,提倡节约、淳朴、质直的旧风;限制汉化,强制实施女真化等特征阶段。促进服饰文化涵化产生有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因素;而面对服饰文化涵化有接受、适应和抗拒等反应态度。  相似文献   

12.
徐倩倩 《西部皮革》2022,(1):103-105
魏晋时期作为胡服"汉化"与汉服"胡化"的重要交融期,同时也是中华文化认同构建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于魏晋服饰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对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魏晋时期服饰为载体,探究其文化基因构建的意义,并深入探讨魏晋服饰文化基因的提取方法,随后揭示了魏晋服饰文化基因提取背景下的设计应用领域.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3.
东汉末年,人们的观念开始转变,后世所珍视的“人的自觉”的社会思潮正是这一时期社会环境的真实反映,对于服饰的关注在这时大大地增加。魏晋时代开始将人的内在与外在统一起来进行审美,这种思想上的转变自然地,并潜移默化地在服装中体现,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政治对服装的敏感作用,服装必须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相契合,这在今天的潮流指向中也有明显和真实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王莎 《纺织报告》2020,(1):68-71
以实际调查的形式研究了鲁锦图案,并对鲁锦图案的背景和发展、编织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革新,从传统的鲁锦编织模式入手,分析了传统的手工编织形式和科技编织形式,并将其应用于不同风格的针织服装中。通过对鲁锦图案在针织服装中的特点及其在针织服装中的创新应用进行分析,提出了鲁锦图案在针织服装中的应用、针织服装鲁锦图案的个性。通过一种新的理论方法和创新的角度,将传统鲁锦的民族情怀和具有现代质感的针织服装的美感结合起来,达到一种新的视觉效果,使针织服装设计具有高品质、时尚、绿色的特点,解决了针织服装单调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借助我国魏晋时代的文化特色设计开发出的系列新型织物,使传统文化在现代产品设计中赋予新意.在材料选择上,设计引入了新型纤维--竹浆纤维,并将竹浆纤维纱与棉纱交织,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文中还具体介绍了"魏晋古风"系列产品开发设计出的9种织物及其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6.
纵观中国历代女子服饰,唐代女子服饰无疑是最亮眼的一朵瑰丽之花.唐代女性在其政治开明、国富民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度里,服装追新求异,诞生了无数女性形象,是女子服饰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也为后人设计唐代风格服饰提供了广阔的素材.本文从分析唐代女性服饰的典型特征、服装样式和审美入手,以影视剧中的经典唐代女子形象为案例,分析影视...  相似文献   

17.
李佳敏 《西部皮革》2022,(1):130-132
北朝服饰在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国服饰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后世服饰的发展无不受其影响.因此,对北朝服饰进行细化研究,对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服饰和中国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北朝服饰研究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属于服饰通史研究的一部分,进入21世纪后北朝服饰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题研究迅速发展,从最...  相似文献   

18.
汉服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社会的不断变迁和发展下,汉元素成为一种新型的时尚潮流。在遵循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汉元素的分解与重组可以将传统的服装元素融合到现代服装中。以汉元素的复兴为依据,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是探索汉元素在现代服装中全新的发展领域和未来道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唐代男服和韩国统一新罗男服的形制和特点,并以两国阶级的划分为基础,按男子服饰的构成和类别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同时就唐代男服对于新罗男服的影响和新罗服饰对于唐代服饰的接受与继承,以及两国男服之间的差异性、交融性和分化性等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