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节能与环保》2005,(10):54
全国第一座加氢站有望年底前在北京海淀区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成,该加氢站将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氢能源燃料电池客车提供能源。以氢为燃料的电动汽车今年年底将进行载客试运行。2005年年底我国研发的3辆氢能源燃料电池客车将投入北京公交384路“永丰站——人民大学”线路中示范运行,到2008年,大概有8到10辆氢能电动客车编入公交线路。  相似文献   

2.
毛宗强 《中外能源》2010,15(7):29-34
2010年5月在德国埃森召开的"第18届世界氢能大会"上,来自美国、德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的代表介绍了各自国家最新的氢能进展。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大会并发言指出:中国要制订国家氢能规划,加大对氢能的投入,扩大氢能示范和应用,加强氢能的国际合作。美国能源部Nancy L Garland博士和Michacel Mills介绍了美国氢能的总体情况,指出:目前美国每年生产5000×104m3氢气,拥有氢气管道3000km以上,现有氢燃料电池轿车230多辆,氢燃料电池公共汽车130多辆,加氢站约200座。在燃料电池商业化方面,美国仍存在着技术上和经济性方面的障碍。在2007~2010财政年度,美国通过立法和各类货款、补贴,进一步加大了对氢能的扶持力度,美国能源部多次联合其他机构,召开氢能基础设施研讨会,就降低燃料电池成本、氢能政策、税收、碳税、氢能信息和教育、燃料电池革新方向,以及新的商业模式等进行讨论。目前,美国加州是美国最积极推进氢燃料电池技术与示范的州,该州预计于2016~2018年,其氢燃料电池轿车数量将达到54300辆,并计划进一步发展氢能高速公路。德国国家全资公司NOW公司总经理波霍夫博士等人介绍了德国的氢能进展。主要内容包括:德国准备到2015年,共建造1000座加氢站,将为10×104辆氢燃料电池车提供氢气;德国在氢气来源方面,2020年以前主要来源于副产氢气和天然气制氢,2030年以后主要依靠煤制氢(集合CO2捕集)、风能制氢、生物质能制氢等。日本为了尽快研发、推广燃料电池车,采取了全额投入经费的办法,委托日本产业省(METI)的全资公司VEDO公司负责管理"日本氢能和燃料电池示范项目(JHFC)",该项目的目标之一,就是到2025年,在全日本建立1000座加氢站。  相似文献   

3.
正8月15日,一辆加满氢燃料的新能源客车缓缓驶出中国石油北京销售公司福田加氢站,标志着中国石油在京首座加氢站正式投入运行。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氢能车辆燃料加注的保障单位之一,福田加氢站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占地面积1 700 m~2,日均加注能力为600 kg,每日可加注氢燃料电池客车50~60辆。同时,这座加氢站也是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科技冬奥"氢能出行"课题的成员,承担着为冬奥会氢燃料电池客车和氢燃料电池卡车的能源保供重任,是向世界展示"绿色冬奥"形象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4.
正10月11日,经济日报记者在海南召开的2018年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高峰论坛上了解到,2018年是我国氢能源产业发展的元年,有计划的集群攻关逐步形成,各地运行示范点增多。预计到2050年,我国氢燃料电池车和氢能发电可实现大规模应用;氢能将成为能源结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一直被视为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当前,氢能产业化进程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与会专家和业界代表。有望改善能源结构当前,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达六成以上,带来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3月发改委、司法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在2年内对氢能立法。氢能将成为中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2050年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占比约10%,氢气需求量约6000×10~4t,年经济产值超过10万亿元。全国加氢站10000座以上,交通运输、工业等领域氢能普及应用,燃料电池车产量520万辆/年,固定式发电装置2万套/年,燃料电池系统产能550万套/年。  相似文献   

6.
正按照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实施计划》,到2023年,规划上海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现"百站、千亿、万辆"总体目标,加氢站接近100座并建成运行超过30座,加氢网络全国最大,形成产出规模约1 000亿元,发展规模全国前列,推广燃料电池汽车接近10 000辆,应用规模全国领先。"光伏+氢"的产业化应用将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面对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等压力,发展氢能已成为能源转型共识。自我国将氢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氢能产业已经成为资本市场和产业经济关注的重点。虽然我国氢能产业已初具雏形,但在顶层设计、核心技术、产业配套方面仍需迎头赶上。近期,氢能源成为各地产业布局的新亮点,不少地方纷纷推出氢能产  相似文献   

8.
2月10日,上海申能能创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深化氢能产业布局,完成对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轮战略投资。本次投资是对氢产业的又一重要布局,也将为氢晨科技2020年新产品的批量上市提供有力支持。投资完成后,申能能创公司将继续深化与上海交通大学、临港集团的战略合作,充分利用自身的氢能基础设施、加氢站平台、氢能物流资源,打造“车站联动”的可靠商业模式,共同推进绿色氢能源的生态化应用。  相似文献   

9.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加氢站作为向氢燃料电池汽车提供氢气的基础设施,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中十分关键、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截至2018年,全球加氢站数量达到369座,其中日本、德国和美国三国合计198座,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我国正常运营的加氢站有24座,运营数量占全球总数的6.5%。我国加氢站建设起步较晚且发展滞缓,主要面临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政策、技术标准体系、建设运行成本以及城市规划、用地政策、行业管理、核心技术储备等方面的制约。国家应加强加氢站的产业规划和建设布局,完善加氢站的行业准入及管理制度,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优化技术标准体系,促进加氢站的建设和发展。随着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成熟,加氢站也将随之得到不断发展,预计2020年加氢站数量将达到100座,2025年后加氢站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2030年加氢站数量可达1000座。鉴于加氢站与加油(气)站合建的模式可以有效整合运营管理团队,降低加氢站建设运行成本,解决用地问题,简化建设审批流程,预计今后加氢站与加油(气)站的合建站将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全球氢气能源化利用程度不高,主要用作炼油和化工原料。在全球能源革命与转型背景下,氢气作为能源利用的发展空间开始显现,其中氢燃料电池是其终端利用的重要方向。氢气制取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氢能和氢燃料电池。美国在氢能产业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法律、政策和科研计划框架体系,形成了国家战略引导、能源部主导技术研发以及各州因地制宜推广的产业发展局面。日本的氢能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其氢能规划目标宏大,发展路线图系统详实,提出了2030年的具体量化发展目标。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总体处于起步阶段,燃料电池生产相关技术与设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当前国内氢气主要来自煤制氢,"灰氢"变"蓝氢"面临技术及经济性挑战。综合考虑能源革命战略以及国家相关规划,未来中国氢能产业将分三个阶段逐步推进。为保障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应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氢能产业发展规划;过渡时期要重视蓝氢与绿氢供应协同,建立蓝绿结合的发展模式;重视氢燃料电池及储氢等关键技术攻关;进一步完善氢能产业相关技术标准、检测体系;发展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安全。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10月26日上午,在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环山大道的中国石化樟坑加油站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机构负责人共同见证了南海加氢站投运仪式,这是全国首座油氢合建站,也是国内首座"油、氢、电"混合服务网点。当天,南海区的8个加氢站宣布正式投运。"南海目前在氢能产业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上海节能》2024,(2):365-366
<正>1基本信息产品名称:镁基固态储运氢车规格型号:MH-100T产品类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类生产企业: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2 企业介绍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是我国领先的氢能科技企业,提供35 MPa和70 MPa加氢站成套设备及加氢站EPC工程和运维、镁基固态储氢装备及相关配套工程等服务的氢能全产业链定制化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上海市品牌引领示范企业、上海市独角兽(潜力)企业、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等多项荣誉。  相似文献   

13.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在全球方兴未艾。目前,韩国正致力于发展氢能源领域。为创建氢经济发展生态系统,重点是增加氢动力汽车的生产和使用,构建制氢和储运全流程,扩大燃料电池的生产。政府的愿景计划得到了工业企业的大力支持,其中,HyNet联盟计划在2022年前兴建100座加氢站,现代汽车集团宣布“FCEV愿景2030”计划,到2030年投资7.6万亿韩元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及产能的扩张;POSCO集团计划到2050年建立500万t氢生产体制。如果相关计划顺利实施,预计到2040年,氢气将占到韩国国内能源消耗的5%,经济将增长43万亿韩元,同时创造42万个就业岗位,并大幅减少细颗粒物和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14.
中国首座为燃料电池汽车服务的加氢站.近日在上海安亭国际汽车城正式开业。作为国家“863计划”的一部分,安亭加氢站主要为上海市使用燃料电池的轿车和公交车提供压缩氢气。目前上海市已有数十辆燃料电池车投入使用.计划到2010年将实现大幅增量。由于目前燃料电池车尚未投入商业运营,所以氢气的价格还没有确定。  相似文献   

15.
正氢能源技术在能源领域将产生颠覆性影响。近年世界各国都已认识到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在能源转型中的重要性,很多国家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把氢能产业提升到国家能源战略高度,制定氢能发展战略。一旦借助石墨烯、纳米超材料等的电解制氢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氢燃料大规模甚至完全替代化石燃料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毛志明 《太阳能》2014,(7):55-55
<正>第20届世界氢能大会(WHEC 2014)于2014年6月15-20日在韩国光州金大中会展中心成功召开。由于大会组织者失误,本届会议仅有来自世界各国的近400名代表出席了开幕式,而2012年则有1200多位代表参加加拿大的WHEC2012开幕式。WHEC 2014会上,各国代表介绍了自己国家的氢能进展。值得注意的是,氢燃料电池车发展迅速,明年将开始进入市场,多个汽车企业计划明年生产1000台燃料电池轿车,预计2020年将进入商业化上升期。为此,各国都有加氢站计划。  相似文献   

17.
氢作为一种来源广泛、清洁无碳、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理想互联媒介,也是实现交通运输、工业和建筑等领域大规模深度脱碳的最佳选择。随着全球氢能发展步入新一轮机遇期,国家引领、企业合作、产业协同已成为世界氢能发展的大趋势。新时代我国氢能产业要担负起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使命。通过在京津冀地区开展氢能综合利用示范,打造氢气制取、储输、燃料电池全产业链体系,逐步培育氢能消费市场,有助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能源供给和消费革命。  相似文献   

18.
正6月28日,"长三角氢能基础设施产业联盟(YHIIA)"成立大会在上海正式召开。氢能是世界公认的终极清洁能源,具有能量密度高、低碳环保等优点。今年,氢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规划》也于5月底正式发布。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已经入新一轮"热身赛",是新一轮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市场前景广  相似文献   

19.
《上海节能》2021,(4):F0002-F0002,402
4月15日上海世博展览馆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由上海市节能协会、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专委会、上海市能源互联网创新联盟、长三角氢能基础设施产业联盟、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八届上交会"畅享氢未来——氢能发展论坛"在这里举行。来自上海市发改委、经信委、住建委、交通委、科委、商务委、氢能产业专委会成员单位代表近百人齐聚一堂,围绕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与2023年上海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现"百站、千亿、万辆"总体目标,以"绿色发展、生态环保"为终极任务,共话氢能发展新业态。  相似文献   

20.
正4月15日上海世博展览馆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由上海市节能协会、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专委会、上海市能源互联网创新联盟、长三角氢能基础设施产业联盟、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八届上交会"畅享氢未来——氢能发展论坛"在这里举行。来自上海市发改委、经信委、住建委、交通委、科委、商务委、氢能产业专委会成员单位代表近百人齐聚一堂,围绕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与2023年上海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现"百站、千亿、万辆"总体目标,以"绿色发展、生态环保"为终极任务,共话氢能发展新业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