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壳聚糖吸附铜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铜离子浓度、壳聚糖的加入量以及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对壳聚糖螯合吸附铜离子能力的影响。实验表明,铜离子浓度约在0.0085M左右时可以达到最大吸附百分率。吸附百分率随着脱乙酰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大脱乙酰度值约60%左右,超过此值吸附百分率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SiO_2杂化膜制备及其对铜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硅偶联剂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作为前躯体和交联剂,与壳聚糖通过溶胶-凝胶反应制备了壳聚糖/SiO2纳米杂化膜.用红外光谱对杂化膜进行表征,并研究杂化膜的溶胀性能、耐酸性能及不同的因素对杂化膜吸附重金属铜离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图显示杂化膜内有新键产生,引入了Si-O-Si结构.壳聚糖/SiO2纳米杂化膜溶胀性能降低,耐酸性能提高,吸附铜离子性能提高.当壳聚糖/SiO2纳米杂化膜中SiO2的质量分数为6.8%时杂化膜吸附铜离子性能最好.室温下溶液pH值为5、铜离子浓度为0.05 mol/L、时间为60 min时,杂化膜CSH1对铜离子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3.
铜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铜金属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考察了该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以铜离子为模板,以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进行聚合,聚合产物用盐酸进行洗脱,得到铜离子印迹聚合物.利用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铜金属离子印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静态和动态法分析研究铜金属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结果表明,与非印迹聚合物吸附剂相比,铜离子印迹聚合物对铜离子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识别能力,吸附选择性系数较高,可望在分离富集领域获得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脱乙酰度95%的壳聚糖为原料,通过丁二酸酐酰化、氯化钙交联后对壳聚糖的改性,制备出吸附性能更好,稳定性更好的酰化壳聚糖交联微球。并研究了酰化壳聚糖交联微球对Cu~(2+)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酰化壳聚糖交联微球对铜离子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吸附的最佳条件是:微球对铜离子吸附时间为60 min、pH值为6.0。在吸附过程中,ΔG~θ值在13.58~11.28 kJ·mol~(-1)之间,ΔH~θ=11.61 kJ·mol~(-1),ΔS=76.82 J·K~(-1)·mol~(-1),表明酰化壳聚糖微球吸附水中Cu~(2+)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熵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壳聚糖微球上引入孔隙和多胺化基团,以Cu2+为印迹分子、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离子印迹技术制备多孔多胺化壳聚糖印迹微球(AP-CSMIP),研究其对Cu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AP-CSMIP对Cu2+的吸附条件为:pH=5.0,300mg/L的Cu2+溶液25mL,吸附剂投加量为0.07g,振荡吸附8h,吸附量可达到48.46mg/g;AP-CSMIP对Cu2+的吸附更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由化学反应控制,而非扩散控制;与非印迹吸附剂相比,AP-CSMIP的吸附量大大提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人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水资源的污染中,重金属的污染受到广泛关注。而吸附法由于操作简单、成本较低而被广泛应用。针对铜、铅离子,以氧化石墨烯和壳聚糖为材料,利用两者的协同效应制备出了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海绵(GCS)。对复合海绵的微观形态以及基本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同时比较研究了铜、铅离子溶液的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发现:制得的新型复合海绵具有微孔结构,吸水能力良好,对铜、铅离子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在最优条件下,Cu2+和Pb2+的平衡吸附量分别可以高达1114.7mg/g和4855.8mg/g。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复杂体系重金属废水中目标金属离子的高效选择性去除,基于微流控和离子印迹技术,制备了离子印迹壳聚糖吸附微球,通过批量吸附实验验证和DFT分子模拟佐证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吸附微球的吸附特性,探究了目标重金属离子与吸附微球的相互作用机制和靶向结合原理。研究结果表明,离子印迹壳聚糖微球在优化的恒温震荡吸附条件(35 ℃和160 r/min,Cu离子溶液初始浓度400 mg /L、pH = 6)下,可在48 h内到达吸附平衡,对Cu离子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17.76 mg/g。此外,吸附速率和等温吸附实验结果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证明离子印迹壳聚糖微球对Cu离子的吸附过程是伴随着电子转移的单层化学吸附过程。而基于印迹模板的离子尺度效应和高电负性、以及目标金属离子与吸附微球分子单体间强结合能,能够实现离子印迹壳聚糖吸附微球在二元和(或)三元共存体系中对Cu离子的快速识别捕获和吸附分离。该研究结果可为新型高效吸附微球的研发和性能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了从复杂的实际废水中选择性地分离重金属离子,以生物质甘蔗渣为基质,通过环氧氯丙烷将聚乙烯亚胺键合到甘蔗渣表面,以铜(Ⅱ)为模板离子,戊二醛为交联剂,利用表面印迹技术,制备了铜(Ⅱ)离子印迹聚合物。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Zeta电位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其等温吸附和动力学吸附行为,探讨了pH和共存离子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pH 4时,印迹聚合物对铜(Ⅱ)的吸附在4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最大吸附量为36.10 mg·g-1,且该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选择性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表面铜离子印迹聚合物对铜(Ⅱ)具有很好的选择性。这为从复杂的实际废水体系中选择性地分离重金属离子铜(Ⅱ)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功能单体4-VP和MAA的协同作用,通过本体聚合法、沉淀聚合法和悬浮聚合法对Cu2+、Pb2+印迹,分别制备了B-IIP、P-IIP和S-IIP 3种离子印迹聚合物(IIP),并系统地考察了聚合方法对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形态、结构、热稳定性以及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方法产生的形貌变化对IIP的吸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沉淀聚合法制备的P-IIP是一种粒径均一、分散性好的规则球体,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优良的结合能力,6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对Cu2+、Pb2+的吸附量分别为18.56、50.56 mg·g-1。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对镍离子(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壳聚糖对镍离子(Ⅱ)的吸收条件进行研究,探索脱乙酰度、粒度大小,溶液的pH值和镍离子(Ⅱ)起始浓度等方面对壳聚糖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对镍离子的吸附具有Langmuir吸附特征,其吸附最佳条件是壳聚糖脱乙酰度大于90%,镍离子(Ⅱ)溶液pH值为7.5-8.0。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Schiff碱铜离子螯合物的合成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初步确定生成了目标分子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铜离子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金属之一,如何检测出超低浓度的铜离子是人们一直关心的课题。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纳米粒子荧光探针,利用荧光光谱法比较了Cd2+、Co2+、Ni2+、Pb2+、Mg2+、Zn2+、Ca2+、Cu2+对该纳米粒子荧光探针的荧光淬灭效应。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子荧光探针对Cu2+具有很敏感的检测作用,其检测浓度达到1.0×10-11mol/L。  相似文献   

13.
Cu2+强化Fenton反应氧化降解2,4,6-三氯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强化Fenton反应氧化降解水中2,4,6-三氯酚的效能,在Fenton体系中加入另一种过渡金属离子Cu2+.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二价铜离子本身不具有类似亚铁离子催化分解过氧化氢氧化有机物的能力;将铜离子引入Fenton反应体系后,能明显提高2,4,6-三氯酚的氧化降解速率,强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增加TOC的去除率以及氯离子的释放;较低投量的铜离子就能有明显的强化作用;自由基抑制剂甲醇、叔丁醇对反应的完全抑制说明羟基自由基仍然是铜离子参与的Fenton反应中的主要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14.
以废旧报纸作为纤维素原料 ,合成螯合树脂 ,用以提取废水中的铜离子。为了提高螯合树脂对重金属离子的提取率 ,在螯合树脂上引入乙酰乙酸基 ,并对其吸附水溶液中铜离子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螯合树脂对铜离子有良好的吸附能力 ,可以重复利用多次 ,在同等条件下 ,重复使用的提取率均不低于 85 %  相似文献   

15.
利用废报纸合成树脂并提取废水中的铜离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废旧报纸作为纤维素原料,合成螯合树脂,用以提取废水中的铜离子。为了提高螯合树脂对重金属离子的提取率,在螯合树脂上引入乙酰乙酸基,并对其吸附水溶液中铜离子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螯合树脂对铜离子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可以重复利用多次,在同等条件下,重复使用的提取率均不低于85%。  相似文献   

16.
Underthepressureofincreasinglystrictenvironmen tallawandthestimulationoftechnicaladvancement,hy drometallurgyofcopperhasgotenormousdevelopmentworldwide[1 3] .Nowtotalthroughputofcopperbyhy drometallurgyisincreasingby 2 5%annually .In 1998,thetotalthroughputachie…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铜(Ⅱ)对过氧化氢氧化对—甲氨基苯酚硫酸的催化作用,利用该反应测定了环境样品中的微量铜,试验了测定铜(Ⅱ)的各种条件及外来离子的干扰情况。实验表明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8.
探讨以稻草为骨架材料制备纤维素,通过改性制得一种离子交换剂的方法及其对重金属离子Cu~(2+)的去除条件和吸附容量。结果显示:制备的这种改性纤维素对Cu~(2+)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pH≥6时,对Cu~(2+)的吸附容量为10.59mg·g~(-1),用5%的氨水溶液可以洗脱再生。  相似文献   

19.
以磷酸锡晶体作为吸附剂,应用批量吸附法,研究了pH值、吸附时间、初始浓度、温度、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去除水溶液中Cu2+的影响,通过热力学分析及电位滴定实验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磷酸锡对Cu2+的吸附量随着pH(3~6.5)以及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数据用Langmuir方程拟合效果最好,20℃时饱和吸附量达到48.69mg/g.根据吸附自由能Es(kJ/mol)可知,吸附机理属于化学离子交换,即磷酸锡中的H+与溶液中的Cu2+发生了离子交换反应.该反应是一个自发的、吸热的过程,升温有利于吸附.在模拟海水中,高盐强度对磷酸锡吸附Cu2+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幅度不大.当NaCl浓度达到0.6mol/L时,吸附量为21.87mg/g,是淡水介质时的93.3%,表明磷酸锡适用于去除养殖海水中的Cu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