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农村有线广播是我国广播事业中具有特殊作用的组成部分,也是联系丁家万户的重要信息渠道。目前有线电视的迅速发展,一些乡、镇、村也开通了有线电视。故也为有线广播发展带来了机遇。广播和电视共缆传输,可使有线广播在农村牧区继续发展。经过各地区的实践证明,调频广播和有线电视共缆传输是一种很好的传输模式和发展方向。有线电视传输频率和调频广播的传输频率是在一个相接的频段上。故只要有线电视传输的信号质量好,调频广播的信号质量肯定也好。根据各地的应用,进一步证明原来有线广播传输靠专用线路或利用电话线路(轮替传输的方…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县各乡镇、村"重电视、轻广播"的现象日益突出,使农村有线广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构建农村广播公共服务体系,有效发挥广播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是摆在广播电视工作人员面前的新课题。本文试分析了调频广播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如何使得有线广播在农村得到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农村有线广播事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机内容,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随着乡镇有线电视的迅猛发展,有线电视与有线广播两网合一,共缆传输,是提高广播收听质量,减少重复投资,降低维护费用的最佳选择,也是今后广播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南通市港闸区CATV-FM共缆传输始于2005年,到目前为止,所有乡镇全部完成共缆传输改造任务。因音质好,故障少,维护成本低,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有线电视在农村迅猛发展,多套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深受农民群众欢迎,有线电视的崛起使传统的有线广播受到严峻的挑战,不少地方广播入户率和通响率下降,个别地方的有线广播长期不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线广播还要不要发展,要发展走什么路子,是有线广播重新建网,还是与乡(镇)有线电视共缆传输,这是县乡(镇)有线电视、有线广播网络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对县乡(镇)有线电视与有线广播共缆传输的必要性、优越性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在近50年内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有线广播在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宣传工具,有着广阔的农村市场。长期以来我国对广播事业作了很大的投入,有很好的管理体系和线路网络。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有线电视的发展,我国许多地区陆续建起了不同规模的有线电视系统。目前,我国有线电视网建设已由城市向农村发展,怎样通过发展有线电视提高和完善有线广播,做到广播电视同步发展,江苏省广播电视厅根据中国的国情和本省的实际,1994年专门发文,要求有线电视和有线广播同步发展,共缆传输。我们在广播电视…  相似文献   

6.
1概述近年来,有线电视已在广大农村悄然起步,在不少地区已经形成热潮。农村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共缆传输、共同繁荣,是既定的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技术性政策。怎样借助有线电视的发展,巩固和提高原来的有线广播,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在农村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全程共缆传输上作了一些实践尝试,现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2全程并缆传输技术方案调频信号干线传输(光缆和电缆),音频功率信号分配入户的技术方案,综合了全调频和全音频共缆传输方案的优点,保持原来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广播,音频入户被…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有线电视系统建设中,采用有线电视与有线广播共缆的方式,可以在建设有线电视的同时,带动有线广播的建设,促进广播事业与有线电视共同繁荣。这一点已在广大广电工作者中有了共识。但如何进行共缆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不少农村广电工作者感到比较陌生。本文就...  相似文献   

8.
海安县有线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全县各乡镇已通过光缆全部实现联网。在有线电视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在总前端采用调频方式传输6套广播节目进入有线电视网外,有关乡镇广播电视站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有线电视音频广播共缆传输共同入户的办法,促进了农村有线广播的巩固和...  相似文献   

9.
有线广播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的方式 ,目前在国内推行的有两种 :一种是调频广播信号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 ;另一种是采用广播音频信号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利用调频广播信号与有线电视共缆 ,需要购置调频发射调制设备 ,用户收听需要购买调频音箱 ,一次性投资较大 ,农户负担较重 ,适应于经济发达地区和农村有线广播基础较差的地区发展。采用音频信号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的方式 ,相比之下 ,投资少 ,负担轻 ,适合农村有线广播基础较好的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地区推广发展。在不增加设备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农户现有的广播喇叭 ,可大大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10.
有线广播从传输方式而言 ,主要为音频传输、音频共缆传输和调频共缆传输三种。传输介质有裸铁丝、音频电缆、光缆三种。近几年来 ,随着有线电视的迅猛发展 ,光纤技术在有线电视传输中的应用 ,县市到镇乡、村完成了二级光缆联网工程。如何在这张有线传输电视网络中普及发展农村广播 ,已成为业内人士共同关注的焦点。调频广播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不失为有线广播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新路子。诸暨市广播电视局从 1 999年在阮市、直埠两镇进行了调频广播和有线电视共缆传输 ,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的试点 ,效果很好。通过近 5年的努力 ,到目前为止 ,全市 1…  相似文献   

11.
调频广播和有线电视共缆传输是一种好的传输模式和发展方向,它为有线广播在农村牧区继续发展提供有利的传输条件。本文介绍了调频和有线电视共缆传输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短讯     
乡镇有线电视共缆传输方式的选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乡镇有线广播的巩固和发展已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如何使乡镇的广播和电视同步发展,使之发挥其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必须抓住当前有线电视发展的大好时机,积极稳妥地发展乡镇有线电视,采用有线电视与有线广播共缆传输的方式,以电视带广播,促进乡镇有线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广播事业的特点出发,广大农村的有线广播网历来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重要桥梁,在许多地区还保留着有线广播网。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有线电视的迅猛发展,广大农村的有线电视接收也已逐渐普及。为了在广大农村的有线电视与有线声音广播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提高农村“两个”覆盖率,国家广电总局已明确规定:“有线电视  相似文献   

14.
谈乡镇调频共缆的二级传输□宗翔(江苏省宜兴市广播电视局214206)有线电视和调频广播的共缆传输,推动了农村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的共同发展,巩固了农村有线广播阵地。对乡镇而言,若采用一级调频,则不便于村级使用广播,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实行调频共缆的二级...  相似文献   

15.
农村有线广播是县(市)、镇(乡)党委政府向农民传达政令、指导工作、组织生产、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工具。本文结合防军镇广电站调频广播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的实践,就农村有线广播滑坡的原因、地位作用、发展有线广播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求广播电视协调发展,共同繁荣。1 农村有线广播滑坡的原因(1)农村有线广播一般使用铁丝线低压传输,加之管理法规不健全,随意剪断广播线,造成广播中断。在农村电力线路整顿中,有的电工遇到广播线就拆就剪,造成整个村的广播线路瘫痪。(2)原来的农村广播传输线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在近五十年内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有线广播在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宣传工具,有着广阔的农村市场。长期以来我国对广播事业作了很大的投入。有很好的管理体系和线路网络。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有线电视的发展,我国许多地区陆续建成了不同规模的有线电视系统。目前,我国有线电视网建设已由城市向农村发展,怎样通过发展有线电视提高和完善有线广播,做到广播电视同步发  相似文献   

17.
1 引言 农村有线广播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宣传工具,也是广大村民获得时政、科技、文化信息的重要渠道,镇党委和政府离不开广播,农民兄弟更是欢迎广播。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有线电视得以快速发展,网络覆盖面越来越广。而由于有线广播大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网,许多线路已经老化,急需进行网络更新。为了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重复投资,广电工作者提出了广播采用调频方式传输,广播电视二网合一,共缆传输的技术方案。可以肯定,广播与电视调频共缆是必然趋势,是重振农村有线广播雄风的捷径。  相似文献   

18.
有线广播与有线电视共缆,利用有线电视系统传送有线广播节目是避免重复投资,搞好市(县、乡镇)容建设管理,一线多用提高有线广播生命力,使电视、广播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我们在广播电视系统的支持和配合下,开发了有线电视和有线广播兼容型 CATV 系统的产品,较好地解决了有线电视和有线广播共同发展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了农村乡镇建立共缆传输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继广播事业发展以来,农村有线广播普遍建立起“控制台 扩音机 铁线 高音喇叭”的有线广播网络体系,有线广播在一定历史时期起到了宣传的重要作用。随着有线广播网络的老化,致使网络损耗大、故障率高、安全系数小,加之受到各级政府对广播事业投入的逐年减少等因素制约,特别是来自有线电视快速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农村有线广播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保证从中央、地方到农村千家万户信息畅通的重要途径。近几年由于村镇建设快,新建房屋多,乡镇撤扩并,加上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有线广播入户率下滑严重,有些村的广播喇叭形同虚设,成了“哑巴”。而从广播作用的现实需要上,巩固和发展有线广播是十分必要的,农民了解国内外时事政策、天气预报、农技知识、经济信息,特别是镇上村里的事,主要还得靠广播。由于有线电视的迅速发展,已进入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