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珠宝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和实验人群,前期通过资料收集及脚印图的测试,确定真正的高弓脚受试者人群,探索引发高弓脚的多方面原因。采用自然抽样的调查方法,获取珠宝系全体学生的脚印图以及脚部各部位尺寸,本次调查人数共606人。受试者人体中高弓足占到21.57%,严重高弓足占到11%,严重高弓足并伴随拇外翻占到4%,鞋码数集中在37码,跖围集中在一型区域。本次标样楦的制作是以严重高弓脚并伴随拇外翻为最终受试者,考虑到在跖围、放余量、后容差等方面的需求制作符合其脚型规律的标样楦,以满足受试者脚部需求。  相似文献   

2.
利用三维足部扫描系统和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35名18-27岁之间的中国当代青年女性进行足部三维扫描和足底压力测试,分析中国当代青年女性的脚型特点以及足底压力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当代青年女性脚型结构与全国成年人脚型规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2、实验得到的当代青年女性的跖趾围长与脚长间的回归方程为"跖趾围长=98.264+0.525脚长",即脚长每增加10 mm,跖趾围长增加5.25 mm;3、脚底后跟部位和前脚掌第二跖趾、第三跖趾部位是行走过程中的主要受力区域;4、行走过程中左右脚足底压力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Infoot三维扫描仪,对50名左脚脚长在232~237 mm之间的女性在校大学生进行三维脚型扫描。按照不同扫描姿态分为半负重、无负重和全负重,分析26个脚部尺寸在不同负重状态间同一只脚的脚型变化规律以及相同负重状态下左右脚间的脚型差异情况,并为女鞋鞋楦的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负重状态下脚型测量的结果不同,并将影响鞋楦长度、宽度、高度以及围度的设计;2)同一负重状态下青年女性的左右脚在跖趾部位的尺寸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制鞋设计工作者,必须具备比脚做鞋的基本技能。也就是说,根据脚上测得的几个主要尺寸,选择合适的鞋楦之后,才进行鞋样设计,以便确保成鞋符合脚型、穿着舒适和美观大方.与鞋楦选择有关的脚型尺寸,主要是脚长、脚跖围和脚宽。测量脚型时,以不抵脚(长度)、不卡脚(宽度)和不勒脚(围度)的数据为准,必要时需划下脚样。其操  相似文献   

5.
脚型测量是制楦的基础,但当脚处于不同状态时,脚部尺寸也存在差异。采用Infoot三维扫描仪,对50名脚长在252~257mm之间的男性在校大学生在半负重、无负重和全负重状态下,进行脚型扫描。运用Delcam软件,对扫描所得的脚部模型的27个关键部位尺寸进行测量,分析同一只脚在不同负重状态下的脚型变化规律以及左、右脚在相同负重状态下的脚型差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负重状态下的脚型尺寸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并将影响鞋楦长度、宽度、高度以及围度的设计;相同负重状态下,青年男性左、右脚尺寸之间,普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选取北京、上海两地18~50年龄段的女性作为分析对象,分别测得北京地区、上海地区样本805例、656例,其中包括姓名、年龄、籍贯、职业以及脚型数据等。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北京、上海女性脚型为1~2型之间的覆盖率分别为42%和38%,同时还可以发现,北京地区大于2型的脚型较多,为33%,而上海地区小于0.5型的脚型比例占42%,甚至大于合适型所占比例。由此得出:北方女性脚型的跖趾围长要大于南方女性,并提出生产销往北京(北方)的鞋靴以2型或仍然以1.5型为主,销往上海(南方)的鞋靴应以1型为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皮鞋帮底结构做到美观合理,符合脚型规律,设计时应根据不同款式的要求,通过计算数据来确定各部件的大小,这样,就更有利于逐步统一设计标准,适应皮鞋生产标准化的发展趋势。一般讲来,鞋帮各个部位的尺寸大小与脚长、楦底长、楦跖围宽成正比关系。其中后帮高、后中帮高与脚长成正比例关系,其余各部位的长、宽则与楦底长、楦跖围宽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8.
对1965-1967年北京市、上海市、福建省等地不同职业女性人群,以及2014年上海市、福建省年龄20~50岁职业女性脚型的脚长、跖趾里宽、脚长与跖趾里宽比值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对比了1965-1967年与2014年2个时段上海市、福建省女性人群脚型,以及2014年上海市、福建省经常穿着70mm以上鞋跟高跟鞋与正常穿鞋的女性人群脚型的相关数值。结果显示: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人群的脚长与跖趾里宽比值差别不大,故女鞋楦设计中,脚长与跖趾里宽比值可以不按照地区、职业不同而变化;长期穿70mm以上鞋跟高跟鞋的女性脚长,与跖趾里宽比值与正常穿鞋的女性的差值达到0.48,建议在高跟鞋楦的设计上,应给予充分的考虑。  相似文献   

9.
采用Infoot~?足部三维扫描仪跟踪测试了35名儿童的脚型结构,其中肥胖儿童14名,正常儿童21名,跟踪测试持续3年,每年1次。分别选取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的10组脚型特征部位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探究肥胖与正常儿童的脚型差异以及三年的足部发育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相同年龄下,肥胖儿童足部各特征部位参数均显著大于正常儿童;(2)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出现明显差异的脚型结构特征部位点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多。(3)儿童脚长与身高呈正相关,脚型围度向数据如跖趾围长及基本宽度与体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弓太生  费锐  赖军  梁高勇 《西部皮革》2010,32(10):32-35
本文阐述了成鞋合脚性的概念和内涵,介绍了两种人体脚型测量方法。详细分析了脚型三维测量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国内外发展状况。并从脚型特征角度探讨了脚长、跖围和锺心位置等对成鞋合脚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