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吨位土层锚杆扩大头技术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高吨位土层锚杆扩大头技术在深圳某基坑支护中的设计及施工要点。锚杆抗拔力检测和基坑位移观测结果表明:高压喷射扩大头土层锚杆的抗拔力高,变形小,可靠性高,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2.
岩土地质抗浮锚杆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青岛市王家下河社区安置项目,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岩土地质条件下抗浮锚杆的受力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证明在风化岩层上覆薄弱土层的地基条件下,上部土层的锚杆抗拔力设计值为通常情况下锚杆抗拔力设计值的42.9%.  相似文献   

3.
对扩大头锚杆工法的原理、重要工艺、类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锚杆抗拔力的计算公式,并对锚杆抗拔力试验检测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扩大头锚杆在地下工程抗浮的应用起到一定的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4.
土层锚杆蠕变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工程中,往往注重锚杆的荷载变形行为,很少关注其时间效应行为。我们做了2根土层灌浆锚杆的拉拔蠕变试验,并对锚杆拉拔的蠕变特征进行了分析。首先利用锚杆拉拔蠕变曲线画出了等时拉拔力-位移曲线,然后计算各时刻等时曲线的割线刚度,并分析了刚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锚杆抗拔的流变力学模型,并由此得到了长期抗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求导出锚杆拉拔的长期抗拔力。结果表明,锚杆的长期抗拔力约为瞬时抗拔力的85%~90%。  相似文献   

5.
土层灌浆锚杆的蠕变损伤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蠕变行为是土层锚杆拉拔的重要特征之一。根据砂浆锚杆的抗拔蠕变试验 ,研究了锚杆抗拔的力学模型 ,计算出了模型中的力学参数和砂浆锚杆的长期抗拔力。另外 ,就锚杆拉拔损伤效应问题进行了讨论 ,引入了变形损伤效应和时间损伤效应的概念。结果表明 ,时间效应对于锚杆抗拔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在粉质粘土中砂浆锚杆的长期抗拔力比瞬时极限抗拔力下降 1 4~ 1 3。  相似文献   

6.
东莞市胜豪广场工程基坑边坡支护锚杆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土层锚杆在基坑边坡支护中的应用,从方案选择、抗拔力计算、抗拔钢筋选择和稳定验算等步骤介绍了锚杆的设计过程,并通过抗拔试验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现有的锚杆承载力计算公式对楠竹加筋复合锚杆和钢筋锚杆的极限承载力进行试算,结果表明,大部分公式对于楠竹加筋复合锚杆的计算结果偏大,而对传统的钢筋锚杆较适用。对以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在对各种土层锚杆承载力计算公式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影响锚杆抗拔承载力的因素,提出通过扩大锚杆截面和改良锚固方法可以提高锚杆抗拔承载力的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压旋喷是一种较成熟的地基处理技术,将高压旋喷技术与地质钻机有机地结合起来可形成一种自带钢绞线的新型锚杆。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三根该新型足尺锚杆抗拔破坏试验的情况,并与二根足尺传统锚杆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旋喷自带钢绞线锚杆利用高压旋喷技术在软弱土层中可形成抗拔力较大的锚固体,利用特殊工艺在旋喷加固土体的同时可将钢绞线直接带入预设土层中,克服了传统锚杆不能在软弱土层中施工的局限性,而且根据需要还可在设定的土层中形成扩大头(即变截面),这样可大大增加锚杆的抗拔力,试验成果对研究高压旋喷自带钢绞线锚杆的受力机理提供了较完整的资料,对该锚杆在工程上的推广应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土层锚杆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提出一种适用于实际工程支护设计的数学方法。通过对土层锚杆支护理论及受力机理进行研究分析,结合锚杆支护在地铁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基于锚杆抗拔承载力试验及锚杆轴力的监测数据,采用统计归纳的数学分析方法,对几种设计理论与实测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采用粘结强度影响系数法对土层锚杆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进行设计的数学描述,给出了相应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10.
扩孔锚杆的扩大头部分增大了锚固体与土体的接触面积,以及锚杆受拔时土体对扩大体的支承作用,使得锚杆抗拔力得到较大提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新型伞状抗拔锚的制作及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锚杆的不足,结合带扩大头桩锚的优点,设计出一种新型伞状抗拔装置,该装置主要由伞状锚头(可在土层中张开)和张拉锚索组成,在制作成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3组拉拔试验,其中2组用于比较伞状锚在锚头处灌浆与无浆的承载性能,1组用于比较其与竖直抗拔桩的承载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新型伞状锚的抗拔性能要优于传统的竖直抗拔桩,且锚头灌浆伞状锚的抗拔性能最好。结合试验过程进一步对伞状锚的受力机制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伞状锚的抗拔力主要来源于锚头兜住的土柱重力和兜住土体与未兜住土体之间的剪切摩擦两部分,由此提出伞状锚极限承载力特征值的估算公式,从而为伞状锚的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杆状支护系统的耦合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锚杆/锚索等杆状支护系统在土木工程界的应用很广。但到目前为止,杆状支护物与被支护体之间的耦合机理却尚未十分清晰,有关支护效果的可靠合理的评价方法也并未成熟。基于Shear-Lag理论,提出一种改良的计算分析方法来描述杆状支护材料、交界面和被支护体之间的耦合作用机理。分析锚杆拉拔试验中由耦合到破坏的整个过程,提出一个计算交界面其实粘结强度的新方法。普通拉拔试验中,交界面的平均剪切强度低于其真实强度。二者的差别受支护杆的锚固长度和试件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若忽略试件材料的变形模量,可能导致试验的计算值与其实强度之间出现很大的偏差。分析不同变形模量试件体的拉拔试验过程,对于软岩支护中金属体的室内拉拔试验,建议试件材料的变形模量和相应的锚固长度。圆形隧道周边锚杆的受力状态分析表明,锚杆受力后存在拉拔区、中性点和锚固区。中性点的位置不但和隧道的几何尺寸有关,还与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关.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3.
华信商厦深基坑锚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锚杆支护在我国深基坑开挖和支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对其工作机理和计算方法的研究尚不完善。以一个锚杆支护的深基坑工程为享例,对工程锚杆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试验,测试了锚固体在岩土中摩阻力的分布规律,得出了锚杆的抗拔力,以此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锚固体与岩土体间的摩阻力沿锚杆长度不是均匀分布的,其分布规律与摩阻力水平有关,在孔口附近最大,而从孔口沿锚杆长度逐渐衰减;锚杆的承载力与注浆方式有关,且对基坑的开挖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采用玻璃钢螺旋锚锚固河南省邓州市引丹灌区北干渠膨胀土渠道水上渠坡的混凝土框架梁节点和水下渠坡的混凝土板,联合土工格栅、土工泡沫(EPS)用于修复该渠道滑坡试验段(长50 m)的锚杆现场拉拔试验。无灌浆锚杆的拉拔力在30 kN以上(平均36 kN),灌浆锚杆的拉拔力在37 kN以上(平均45 kN)。分析了锚固参数如上覆土层厚度、锚杆钻进长度以及锚固后至拉拔前的时间间隔、灌浆锚杆拉拔时锚具附近锚筋的劈裂破坏等对玻璃钢螺旋锚抗拔力和拉拔位移的影响,并分析了锚固的土类对玻璃钢螺旋锚最大拉拔力的影响。最后通过试验中的观察,总结了玻璃钢锚筋常见的破坏形式。  相似文献   

15.
土层锚杆拉拔界面松动破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界面黏滑本构模型假定和剪切位移法基本原理,推导了土层锚杆拉拔临界松动荷载理论公式和锚杆拉拔荷载与松动长度内在关系表达式。界面黏滑特性致使锚杆剪应力重新分配,引起荷载进一步往里端传递,加剧里端锚固体损伤劣化。依据界面抗剪强度与残余强度之间大小关系将土层锚杆拉拔松动破坏类型划分为渐进式和突发式两种形式,并给出了破坏类型定量判别标准及其所对应的锚杆拉拔极限荷载理论解。最后,结合已有的锚杆拉拔试验资料,通过计算对比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tails of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using large-scale inclined pullout apparatus on sheet geosynthetic and geogrid embedded in run-out, I-type, and L-type anchors. The influence of the type of sand on the behaviour of the sheet and the geogrid is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both the sheet and the geogrid, I-type anchor provides approximately 50% and L-type anchor provides 90% higher pullout force than the run-out anchor. The maximum pullout force increases by more than 20% as the inclination of pullout force increases from 0° to 30° for both the sheet and the geogrid.  相似文献   

17.
黎洪林  赵冬  杨艳 《山西建筑》2010,36(26):95-96
从锚杆锚固系统的组成出发,考虑了灌浆体和岩土体界面为锚固系统薄弱面的情况,推导出了全长粘结式锚杆轴力及抗拔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及其适用性,为全长粘结式锚杆的设计计算及工程实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粘结型内锚头抗拔力的计算是地锚工程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锚杆、浆体和岩土间共同作用的计算模型,给出了锚头内力分布和力的传递规律的理论解,为进一步分析地锚在岩土中的锚固特性,发展锚固工程设计方法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19.
孙凯  孙玥 《预应力技术》2008,12(4):27-31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现有土层中扩大头锚杆、锚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压力型预应力锚索弹性受力状态,认为土体中扩大头压力型预应力锚索能有效提高锚固力,是值得推荐应用的结构,并对该类型锚索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应用介绍。  相似文献   

20.
全长粘结式锚杆抗拔力计算公式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锚固系统的组成出发,考虑锚杆灌浆体界面强度和灌浆体岩土体界面强度对全长粘结式锚杆抗拔力的影响,以及浆体与岩土界面的塑性区发展,推导得到全长粘结式锚杆的抗拔力计算公式。通过比较算例,抗拔力计算公式得到证实,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