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除氧剂在水质达标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质达标是油田注水开发中的一项关键因素,注水系统的腐蚀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在分析注入水腐蚀原因的基础上,针对溶解氧是腐蚀最主要的因素,采用了投加除氧剂的方法使水质达标。对比油田传统用除氧剂亚硫酸钠Na2S03和复配型除氧剂CY—Z的除氧效果,结果表明:CY—Z可以有效去除油田注水中含有的溶解氧,降低腐蚀速率,对油田注水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油田注入水水质不达标,腐蚀性强等现状,通过多次室内实验,现场验证,工业性试验,终于找到了一种可调整pH值,调整水体阴阳离子比例,控制腐蚀,抑制结垢,杀死细菌实现水质达标的综合处理工艺。同时开发研制了简单实用的水处理剂-A,B,C剂,其中是污水处理及注水用新型系列处理剂中的主剂。它在油田污水处理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渤海在产油田注水开发特征及水处理工艺特点,统计了30座平台的注入水水质指标,分析发现,其中50%平台固悬物不达标,主要原因是核桃壳过滤器处理效率低;其中36%平台含油不达标,主要原因是输水管线内含有油污;其中7%平台亚铁不达标,主要原因是水源井水含亚铁过多;其中30%平台铁不达标,主要原因是输水管线内腐蚀;20%平台SRB细菌不达标,主要原因是长期使用同一种杀菌剂。分析指出了渤海注水的突出矛盾,为渤海在产油田进入高含水期指明了改造方向。  相似文献   

4.
油田污水处理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污水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油、悬浮物、添加剂以及其他有碍注水,易造成注水系统腐蚀和结垢的不利成分.所采用的技术包括重力分离、粗粒化、浮选法、过滤、膜分离以及生物法等十几种方法.各油田或区块的水质成分复杂、差异较大,对处理后回注水的水质要求也不一样,因此选择的处理工艺也不相同.研制新型设备和药剂,开发新工艺,应用新技术已成为油田污水处理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主要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问题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油田污水处理的是去除水中的油、悬浮物以及其它有碍注水、易造成注水系统腐蚀、结垢的不利成分。各油田或区块的水质成分复杂、差异较大、处理后回注水的水质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处理工艺应有所选择。为了能合理地、经济地选择水处理工艺流程,应对各单项工艺或组合工艺的处理功能有所了解。我国油田污水处理回注的整体技术、工艺、管理水平低、不能及时引进、消化国际蝗技术与设备,没有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这也是我国大部分油田污水处理回注站处理效率低、水质无法达标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水质改性技术应用于临南油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注入水水质不达标,腐蚀、结垢问题突出,给油田开发带来了一系列问题.2000年,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在临南油田引进水质改性技术,从根本上提高了临南油田注入水水质,解决了多年来困扰油田生产的腐蚀、结垢问题.改性后的水质基本达到了注水标准.  相似文献   

7.
双河油田注水水质不达标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影响双河油田注水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因素,认为:(1)产出污水含S^2-高达60mg/L,而处理工艺没有采取除S^2-措施,是赞成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2)产出污水含有一定量的残余聚合物,使斜板沉降罐,过滤罐的净化效果变差。在动态测定条件下,这种含硫污水对铁的腐蚀速度为1.6-2.3mm/a,超过布颁标准(0.076mm/a)21倍以上,由于腐蚀不断发生,在外输过程中,悬浮物含量不断增加,水质更加恶化。  相似文献   

8.
注入水改性技术在临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南油田产出水矿化度高,所含成分具有强腐蚀、结垢倾向,注入水严重不达标,给油田开发带来一系列问题。文中分析了临南油田的腐蚀结垢原因,介绍了注入水水质改性的工艺原理、室内评价及改性过程;注入水改性后,水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管网、井筒腐蚀结垢减轻,注水井注水状况好转,低渗油藏水驱动用储量增加,油田开发指标变好,对改善开发效果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准东采油厂沙南油田联合站原油处理采用稀油处理工艺,随着探井稠油及吉7致密油进入系统,污水水质、水型发生变化,使污水处理工艺及药剂体系适应性变差,处理后的污水难以达标。针对沙南油田联合站污水处理系统工艺现状、污水水质情况,筛选出适合沙南油田联合站污水处理需求的药剂体系,同时优化处理工艺、简化工艺流程,使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达到沙南油田注水指标要求,提高了水质达标率,为类似情况的污水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田开发工艺的日益增多,原始水处理工艺存在水处理水质不达标、腐蚀结构严重和二次污染等问题。而影响回注水水质稳定的主要因素为Fe2+、细菌、H2S和少量溶解氧;注水系统中沿程水质二次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管线内污垢和细菌大量滋生。为控制水质使其达标,通过日常生产中的经验累积,开发了源头控制和沿程控制两种水质控制模式。源头控制模式主要是控制腐蚀结垢及细菌繁殖,去除原水中亚铁、硫及成垢离子,提高水质稳定性;沿程控制模式主要是加强过程控制,消除残留细菌,破坏其滋生环境并抑制腐蚀,延缓沿程管线污染和老化。沿程水质稳定技术在现场实施后,有效解决了水质不达标问题,注水井口水质稳定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新疆油田部分区块由于采出水水质存在不稳定因素,加之配套处理工艺无法有效解决现有的问题,往往导致井口注水水质无法长期稳定达标。通过室内研究分析,长输管网的二次污染和外输水水质本身存在不稳定性,水中还有易氧化的还原性离子和存在较严重的碳酸盐自结垢趋势,是影响井口注水水质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经优化筛选,确定了结垢控制技术、电解杀菌技术、空气氧化技术的应对措施,分别研制开发出对路的处理工艺和配套的新型药剂配方体系,为新疆油田长期稳定注水从而提高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采用旋转挂片腐蚀实验对影响腐蚀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方法、水质、循环水温度、转速、pH值、铁离子浓度、细菌个数等因素,对缓蚀剂的缓蚀效果有影响;冷态实验方法比热态实验方法腐蚀速率低,且受循环水温度影响较小,热态实验方法随循环水温度的升高,腐蚀速率加大;循环水中钙加碱的浓度或pH值提高时,腐蚀速率下降,铁离子浓度升高或细菌个数增加时,腐蚀速率升高。  相似文献   

13.
氧化-混凝法用于油田回注污水处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报道了过氧化辅助混凝法处理油田回注污水的研究结果。简述了方法原理。在室内实验研究中将油田污水先用石灰乳处理,使pH值升至7.07~7.3,先后加入合20%H2O2的氧化剂和混凝剂聚硅酸铝铁,沉降后的上清液经砂滤器过滤即得到净化污水。加入氧化剂5mg/L和混凝剂60mg/L,使污水中含油、悬浮固体、总铁、舍硫(S^2-)分别由146、43、26、8.0mg/L降至2.8、2.1、0.1、0mg/L;与单独使用混凝剂相比,混凝剂的最优加量范围由80~100mg/L扩大至40~90mg/L,适应处理水量变化的能力大大增强;氧化剂最优加量范围为4~6mg/L.在中原油田采油三厂进行的现场试验中,过氧化辅助混凝法(5mg/L氧化剂 60mg/L混凝剂)处理后的污水,舍油、悬浮固体、总铁、舍硫、MF、TGB、SRB、腐蚀速率等指标均大大优于混凝法(90mg/L混凝剂)处理后的污水,特别是MFF值高达42,TGB和SRB茵数为0,腐蚀速率为0.0386mm/a;在水处理流程中,被处理水的腐蚀速率除混合罐内高于来水外,均低于0.076mm/a;处理后污水合氧量低,水质的稳定性提高。图5表4参5。  相似文献   

14.
细菌繁殖和Fe2+暴氧产生沉淀是造成注水水质二次恶化的主要原因。针对江汉油田老二站污水高含铁、SRB(硫酸盐还原菌)等细菌的水质特点,在水处理工艺流程前端不添加杀菌剂,使SRB在流程前段繁殖,利用SRB代谢产生的S2-与水体中Fe2+结合产生FeS沉淀以除去水体中铁离子。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合理调整杀菌工艺,水处理工艺末端水体含铁量由原来的48mg/L降为10mg/L左右、铁离子去除率由20%上升到83.3%,SRB的除铁作用明显。SRB对油田高含铁污水具有良好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后的化纤污水水质特点和化纤装置循环水系统工况条件,研究开发了污水回用循环水水质稳定技术。该技术采用杀菌剂和复合缓蚀阻垢剂,在某企业化纤装置循环水系统应用2年的结果表明:现场监测试管平均腐蚀速率为0.042 mm/a,平均黏附速率为133.20 mg/(cm2•a),均优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循环水考核指标,完全满足生产装置对循环水的要求,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金属管道氧腐蚀的机理分析,知金属腐蚀速率随溶解氧含量增加而加快。在调查中原油田文二污水处理站的水源中溶解氧和工艺进氧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分别对清水含氧及排污池水,冷凝废水和锅炉废水中含氧以及工艺进氧等引起的腐蚀制定了控制溶解氧的策略和方法。实施这些策略和方法后,文二污水站内管网设备腐蚀降低,外供水质合氧为零,使注水水质完全达标。  相似文献   

17.
吐哈油田温米区块已进入多元驱油试验开发阶段,现有污水处理装置已无法满足多元驱开发水质要求,本文采取节点耦合评价分析方法寻找水质恶化影响因素,通过工艺优化改造、预防工艺研究、室内絮凝沉降试验,提高装置处理效率,实现装置出口、井口水质达标,为吐哈油田转变开发模式下的污水处理水质达标技术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8.
对丹江口水库水和北京燕山地区新鲜水的水质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了其阻垢和腐蚀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水水质波动不大,作为循环冷却水使用时,水质较好,其与稀释后的燕山地区的新鲜水比较,所表现出的腐蚀和结垢特性相差不大。研制出的适合丹江口水质的水处理复合配方YSW-DJK,在动态模拟试验中,浓缩倍数能达到5倍左右,试管腐蚀和黏附结果达到中国石化"好"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