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西方各种建筑教育理念对中国建筑教育影响的时代背景下,文章从中国20世纪20年代以来建筑教育对其艺术、人文精神建构的角度,思考在以现代主义建筑教育为核心的要求下改革“鲍扎”式的教育体系的辨证意义,并指出在当代适应现代建筑教育方式的同时,以传统建筑教育为基础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一些有典型意义的当代西方建筑实例的抽取和分析,从面的二维和三维变化、表皮化处理、多重界面等四方面,归纳总结了"面"元素在当代西方建筑形态中的运用,希望这样的思考可以给我们的建筑实践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隈研吾,作为一位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对日常的生活自觉反省并对日本传统文化深刻思考,运用多种方式将其体验固化在建筑中。本文通过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对隈研吾的建筑作品和思想做一个总结,以期对同为东方国度的中国的建筑理论研究和实践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建筑人类学的视角,以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的评奖标准为参照,基于我国获奖项目南京颐和公馆的分析,探讨建筑遗产保护理论。阐述了建筑遗产在建筑人类学视野下思考的四个问题:一是明确建筑遗产曾经的用途;二是明确其经历的持续演变过程;三是明确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的切入点;四是明确与当代利益的冲突,为建筑遗产保护理论提供良好的启示和全新的观察角度。  相似文献   

5.
从普利茨凯奖看世界建筑文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先觉 《华中建筑》2000,18(4):12-19
论文从普利茨凯奖的评选过程中探讨了当代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着重论述了普利茨凯建筑奖获与建筑精品的关系、普利茨凯建筑奖获得者的类型、普利茨凯奖获得者的简历和普利茨凯建筑奖对新建筑文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通过对现代主义以来西方建筑评论的主要流派和思想方法的简单回顾,引出对当代中国建筑评论现状与问题的思考,深讨在多元的西方理论工具和复杂的中国社会文化境遇之间如何建立一种有批判性并映射当下现实的建筑评论视角。  相似文献   

7.
建筑奖的存在,是对当代建筑的偶像或反偶像的一个内在隐喻。建筑奖在规模和思想的解放程度上所呈现的意义,无疑与当代的激进思想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阐述了当代商业建筑的发展趋势映射出的哲学理念以及对社会的影响。首先是品牌式建筑的大量出现和其创造的换位思考的意义.即:由所有人的不同感知和对结果的不同层面的认同和反对的集合所构成。这里存在着建筑艺术应该围绕的主题,是以形而上学为主还是以唯物主义为主的思考。另一方面.西方当代建筑的趋势很显然是西方前卫哲学和审美的代言,建筑不代表功能和美观,而是过多地表达了建筑师的个人话语和过分地强调形而上学思想。也引起了我们对于哲学应该在建筑设计中充当什么角色的思考。并且由后形而上学文化的兴起昭示了破碎的解构主义建筑思想和禁欲式的纯粹空间艺术设计思想的衰退。  相似文献   

9.
新书推介     
《建筑师》2013,(5):130-130
内容推荐 建筑理论的多维视野 这本文集来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为研究生开设的当代西方建筑理论课程,其中收入了西方一些著名建筑历史理论家在这个课堂里的精彩演讲。也汇集了国内外多位学者为这门课程带来的丰富内容,旨在开展对后现代时期一些重要建筑理论与建筑问题的深入学习与讨论。文集强调当代建筑理论的多维视野和多元思想,关注建筑理论的基本途径和思维方式。以此引发对中国建筑状况的批判性思考和学术思想的活跃交流。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上海建筑形态变迁——从西方极少主义建筑思潮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西方现代建筑理论,以当代上海建筑形态为研究对象进行述评,从极少主义建筑思潮(TheArchitectureofMinimal-ism)的本质出发,从建筑形态语言角度总结当代上海建筑形态得失。近20年来,上海的建筑无论在技术和设计上都取得了辉煌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查尔斯·詹克斯的宇源建筑理论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宇源建筑学是查尔斯·詹克斯在研究西方当代建筑中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在这个理论中,詹克斯试图借助当代科学的最新概念解释西方当代建筑发展中所出现的复杂现象。相对于其前期的后现代建筑理论,宇源建筑学更加重视现代科学作为建筑创作源泉的合法性,并部分承认了高技派、解构派建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大师及其后的印度建筑——印度现代建筑发展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毅 《世界建筑》1999,(8):28-33
本文论述了半个世纪以来印度现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三位西方建筑大师在印度的创作对印度建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印度本土建筑师在大师离开之后,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现代之路。  相似文献   

13.
缪小龙 《华中建筑》2011,29(9):189-194
根据亲临澎湖实地的考察及参阅大量史料,论述与研究了澎湖岛的历史沿革;代表性传统聚落及民居佳作;主要宗教建筑天后宫、观音亭、石敢当;澎湖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以及和闽南传统民居的同与异.  相似文献   

14.
刘松茯  李鸽 《华中建筑》2011,29(6):12-14
该文简要地梳理出"先锋"与"建筑"组合到一起的整个经历,清晰地勾勒出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的前身--先锋派建筑,从最初的理念形成,到发展成熟,并最终失去了"先锋"身份的全过程.并且通过对"先锋"本质的深入解析,描绘出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的具体特征.  相似文献   

15.
建筑中的表现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书元 《新建筑》1998,(4):7-14
建筑中的表现主义,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意义,不仅是一次创作 和设计思想的革新运动,还是一次审美和文化革新运动。表现评论从诞生到现在,就一般潜流,自对终地汇聚于世界建筑发展的大潮之中,地当代建筑发生并将继续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分析荷兰诺克斯事务所在三个不同领域——研究、艺术和建筑方面的工作,力图探寻其设计技巧与方法论的关系。设计技巧从纯物理模型到类比计算再到现在的脚本编写,这种进步亦反映出科学技术进步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夏昌世的创作思想及其对岭南现代建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岭南现代建筑的一代宗师夏昌世先生生平及创作思想的分析.阐述他如何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下,执着坚持现代主义建筑精神,在建筑设计创作及建筑教育上影响及带动了岭南现代建筑发展的风气。夏先生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与岭南地域特色相结合,对岭南现代建筑的发展和走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刘全 《中外建筑》2007,(6):8-41
文章首先介绍了建筑现象学的研究分类;然后分析了美国当代建筑师斯蒂文·霍尔的建筑理论,从建筑现象学的研究入手解读其实践作品与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陈永生 《中国园林》2005,21(6):72-74
针对中国现代园林创作中"泛西化"的表现主义倾向,以寻求园林艺术发展创新的趋势为议题,通过研究中西传统园林文化在现代条件下的传承与借鉴,探讨现代中国园林的创作策略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模式"和"视觉至上"思潮的强势介入下,建筑的本土性、民族性日趋消解和扭曲,本应隐喻的传统元素也荡然无存。文章试图在符号学的角度下,从现代审美意象出发,探究传统文化与当代建筑设计的关联性,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意在寻求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中的正确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