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各种新兴高科技产业层出不穷,它们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有着区别于传统产业生产模式的特点,其产业模式特点直接影响其产业园区的规划选址.研究借鉴了相关产业园区的选址经验,结合中山市全通现代教育服务科技产业园规划选址实践,探讨新兴高科技产业园在规划选址和用地规模上的特点,希望对其他新兴高科技产业园的规划选址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前世界进入新经济时代,创意产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创新力和整体竞争力的标志。以上海中心城区挂牌创意产业园区为对象,分析整体空间分布特征和产业分异特征,用"创意度"评价发展状况,归纳各园区主导产业类型,依此对园区分类。进一步分析园区产业分异的形成机制,在理论框架下归纳创意型企业选址因素,构建指标体系,以软件研发类、建筑设计类园区为例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各类型创意产业在选址中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为了提升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形成跨界合作,"飞地经济"应运而生。阐述"飞地经济"的基本内容,并针对"飞地经济"新模式存在的区域产业融合开发、区域产业融合园区建设一集区域产业融合政策落实等问题,对其发展途径进行了全面探析,全面了解与掌握区域经济与技术发展方向,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空间布局工作,将不同产品链转向不同区域,确定区域产业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共推长效机制,建立协调运维机构,争取政府政策扶持,内联外引,不断拓展园区共建新模式,以期在改善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上海建设科技》2010,(4):I0007-I0007
上海临港奉贤园区 上海临港产业区规划面积218km,是上海市政府“十一五”期间确定重点建设的装备产业基地,也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授牌的装备制造和航空产业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5.
何泉 《安徽建筑》2009,16(5):28-30,33
产业园区是目前我国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主导力量之一,其对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黄山市既是风景优美的山水型城市,也是生态脆弱的敏感区,因此其产业园区的发展路径注定有很多与其他城市不同的地方。文章分析了黄山市产业园区与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过程,指出了演进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产业园区如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了4点建议:建立产业园区科学选址方法;强化产业空间聚集,规划建设产业新城;建立城市环状组团结构的快速交通体系;打造山水文化,传承徽派文化。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内燃机产业园区绿色设计的概念,创新了内燃机产业园区的设计,对园区生产的内燃机产品、园区的选址、绿化、工艺、设备选型、建筑及公用动力设施等诸多方面的绿色设计进行了阐述,旨在倡导设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的生态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7.
单晓菲 《城市建筑》2014,(18):13-15
在上海转型发展的今天,产业园区的规划实践如何体现科学的弹性,成为了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漕河泾开发区、紫竹高新区和临港装备产业区做法的归纳和分析,探讨了在上海新的历史条件下,产业园区在管理实践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郊区”、“轨道”和“城镇依托”一直是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选址的3个重要标准,这样的选址易于营造和建设.但新一轮选址中开始出现远郊区、远离轨道、远离城镇的“飞地型”,如何进行规划成为难点.相对以往的大型居住社区,“飞地型”有3个重点问题需要解决,分别是交通、就业与配套.通过研究香港、新加坡等国内外的相关经验,破解“飞地”型选址,需要引入“市镇”的理念.通过融入区域,导入交通,导入就业,导入服务,形成“自给自足”的新市镇,才能使“飞地型”大社区满足保障性人群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30)
在分析黄河三角洲临港产业区产业发展现状与布局的基础上,依据重点产业选择的原则,构建了包括产业经营规模、产业经营效益、市场能力和资本实力4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的临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黄河三角洲临港产业区产业竞争力模型,鉴于评价中存在大量的模糊现象和模糊概念,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各级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化处理。  相似文献   

10.
鲁南临海产业区发展概况 鲁南临海产业区下辖日照市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莒县工业园和五莲工业园,目前主要有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钢铁建材、临港物流、轻纺化工、食品加工和造纸等产业.园区布局较为分散,规格不高,缺乏国家级的园区. 新形势下区域一体化发展对产业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