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前,国产双峰聚乙烯SLC—B(25)催化剂在上海石化塑料部4号聚乙烯装置上成功进行了四次工业化应用试验,其性能、效率都达到了进口催化剂的水平,实现了北欧双峰聚乙烯工艺催化剂国产化,预计每年可为上海石化降低生产成本上百万元。  相似文献   

2.
《浙江化工》2008,39(7)
日前,国产双峰聚乙烯SLC—B(25)催化剂在上海石化4PE装置上成功进行了四次工业化应用试验,其性能、效率都达到了进口催化剂的水平,圆了北欧双峰聚乙烯工艺催化剂实现国产化的梦。“双峰聚乙烯”催化剂实现”以国代进”后,预计每年可为上海石化降低生产成本节约人民币上百万元。  相似文献   

3.
《工业催化》2009,17(5):74-74
国产双峰聚乙烯SLC—B(25)催化剂在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塑料部4号聚乙烯装置上成功进行了4次工业化应用试验,其性能和效率都达到了进口催化剂的水平,实现了北欧双峰聚乙烯工艺催化剂国产化,预计每年可为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降低生产成本上百万元。  相似文献   

4.
双峰聚乙烯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月  李勇智 《广东化工》2007,34(8):42-44
本文简介了世界聚乙烯的发展概况,综述了双峰聚乙烯的性能特点,介绍了双峰聚乙烯主要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方法,简述了双峰聚乙烯产品及其应用领域,对国内外不同双峰聚乙烯催化剂合成的聚合物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我国高档聚乙烯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5.
双峰聚乙烯因兼具优良的加工性能和优异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PE100、PE100RC等高等级管材的生产,其在聚乙烯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工业上基本采用双釜串联工艺生产双峰聚乙烯,该工艺设备投资及能耗较高,且均被国外公司垄断。相比之下,单釜双峰工艺因采用双金属中心催化剂在单一反应器中生产双峰聚乙烯,其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更低,且更加绿色环保,因而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综述了本课题组近期基于铬系催化剂开发的新型双金属中心双峰聚乙烯催化剂,同时对其他双金属中心聚乙烯催化剂进行了介绍,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世界聚乙烯催化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小明 《化工文摘》2005,(5):45-48,53
综述了国内外聚乙烯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非茂金属催化剂、双功能催化剂、双峰或宽峰分子量分布聚乙烯复合催化剂等的研究开发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单反应器双峰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及其表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单反应器法生产双峰聚乙烯所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单反应器催化体系及催化剂多活性中心的表征测试手段等方面进行论述。重点介绍了单反应器催化体系中复合催化剂体系和单组分催化剂体系的制备方法及特性,总结了单反应器双峰聚乙烯催化剂多活性中心性质表征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探讨了单反应器双峰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8.
宽/双峰分子量分布聚乙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宽/双峰分子量分布聚乙烯具有优异的性能、良好的市场前景。阐述了国内外宽/双峰分子量分布聚乙烯及其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郭常辉 《工业催化》2016,24(11):1-5
日本三井油化公司研发的淤浆法聚乙烯CX工艺控制技术先进,流程布局合理,牌号切换快捷,是应用广泛的聚乙烯生产工艺之一,主要用于生产高密度聚乙烯。介绍CX工艺流程,对日本三井油化公司开发的PZ和RZ系列催化剂、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研发的BCH和BCE系列催化剂、辽宁向阳科化集团开发的XY-H系列催化剂、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发的NT-1催化剂以及中国石油自主研发的PSE-101催化剂等常用的CX工艺聚乙烯催化剂进行综述,对我国CX工艺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和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塑料市场     
《塑料工业》2005,33(9):64-64
成都塑料节水龙头获发明专利;PP冰箱专用料;扬子石化新型DIP助催化剂应用于聚丙烯生产;新型双峰聚乙烯催化剂将实现国产化;大庆石化20万t高压聚乙烯装置投产;天津建成全国最大降解塑料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1.
UCC气相流化床工艺的聚乙烯催化剂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丽英 《工业催化》2002,10(6):31-34
介绍了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UCC)聚乙烯催化剂的发展情况及钒基催化剂、生产双峰聚乙烯的双金属催化剂、双功能催化剂的有关专利和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广州石化公司与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共同开发的国产浆液催化剂在广州石化聚乙烯装置已经通过工业化试验,标志着我国用于聚乙烯生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浆液催化剂开发取得了重要突破.打破了进口催化剂一统天下的格局。  相似文献   

13.
聚乙烯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评述了双峰聚乙烯技术,茂金属催化剂和采用液态冷凝技术的乙烯气相聚合工艺的新进展。介绍了生产双峰聚乙烯产品的各种双反应器工艺和单反应器工艺,指出双反应器工艺是目前国际上采用最广泛的工艺,而单反应器工艺目前仍处于开发试验中,是生产双峰聚乙烯产品未来发展方向。液态冷凝气相聚乙烯工艺利用冷凝液体的蒸发潜热及时移走反应热,极大地缓和了反应器散热问题,使得反应器单位体积的聚乙烯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将液态冷凝技术与超高活性的茂金属催化剂配合使用是当今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4.
据海外媒体报道,Univation技术公司的高性能催化剂Prodigy BMC100最近实现工业化生产成功。采用这种催化剂可在一个单一反应器中生产具有双峰分子量分布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薄膜级树脂。与以往采用两个串联淤浆反应器生产双峰HDPE的工艺相比,采用Prodigy催化剂可用单一的气相聚乙烯反应器生产HDPE,通过使用这种催化剂可使产品具有双峰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双峰聚乙烯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对现有聚乙烯催化剂进行配方及工艺改进,观察了催化剂颗粒微观形态、进行了催化剂元素分析。将催化剂应用于某工业装置进行工业化试验,对催化剂的活性、氢调性能、聚合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氢调性能较对比催化剂敏感。  相似文献   

16.
BCE催化剂制备双峰PE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开发了BCE高效聚乙烯催化剂.并模拟超临界工艺制备出双峰聚乙烯树脂。BCE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约为参考催化剂的2倍)和良好的氢调敏感性;与参考催化剂相比,该催化剂制备的聚乙烯树脂具有较高的堆积密度(0.39g/cm^3)和较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重均分子量低于1000的部分较少。  相似文献   

17.
《工业催化》2007,15(7):61-61
2007年3月,中国石化扬子石化公司针对聚乙烯装置进口催化剂活性不足、粉末堆积密度低等影响和制约生产负荷的瓶颈问题,与北京化工研究院密切合作,对由北京化工研究院最新研制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催化剂BCE在聚乙烯装置上成功进行了工业化试验生产,各项指标合格,生产负荷得到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把茂金属催化剂负载在Ziegler-Natta催化剂上制备了ZM复合催化剂,在单一聚合反应器内研究了ZM催化剂用于乙烯聚合制备双峰聚乙烯的性能。考察了催化剂中茂金属化合物的含量、聚合过程中反应温度、助催化剂的用量和共聚单体1-己烯的用量对催化剂乙烯聚合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ZM催化剂可以在单反应器内催化乙烯聚合得到分子量分布呈双峰的聚乙烯,聚乙烯的分子量分布达到155,聚合活性可达2.52×107 g/molMt·h。  相似文献   

19.
《工业催化》2008,16(1):36-36
截至2007年12月中旬,中国石化催化剂分公司2007年出口各类催化剂产品首次突破10kt,发货达12773.87t,销售收入达到2.6亿元。出口产品除了原有的FCC催化剂、DCC催化剂、加氢催化剂、聚乙烯催化剂和聚丙烯催化剂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外,又增加了连续重整催化剂、甲苯歧化催化剂、吸附剂和多种分子筛新品种,第一次出现了所属各分(子)公司全部实现出口创汇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茂金属催化剂和Z—N催化剂结合在一起制成的新型复合催化剂具有双活性中心,用于乙烯聚合可得到双峰分子量分布的聚乙烯,并且聚乙烯具有优良的综合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新型复合催化剂以氯化镁为载体,以茂金属化合物和四氯化钛为双活性中心,解决了茂金属载体化后聚合活性大幅度下降的难题,相对地减少了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的用量,克服了由茂金属催化剂制备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窄、加工困难的弱点,为茂金属催化剂的开发应用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