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行了普通混凝土(OPC)和高性能混凝土(HPC)试件在质量分数为3.5%,12.5%,25%的醋酸钙镁(CMA)溶液中的浸泡试验,测定了腐蚀过程中混凝土试件的质量变化和相对动弹性模量,跟踪了试件表面的剥落特征,比较了硅酸盐水泥HPC和抗硫酸盐水泥HPC的抗CMA腐蚀性.结果表明:CMA对水泥混凝土的腐蚀破坏以表面剥落及其引起的质量损失为特征,反映内在质量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并没有显著降低;混凝土的CMA腐蚀剥落程度与CMA溶液浓度和腐蚀时间有关,当浸泡腐蚀时间超过450 d以后,其腐蚀剥落现象开始加剧,而且浓度越大,腐蚀剥落越明显;25%质量分数CMA溶液对OPC具有非常严重的腐蚀破坏,对P·Ⅱ52.5水泥HPC的腐蚀破坏最小,对P·HSR42.5水泥HPC的腐蚀破坏介于两者之间;CMA对混凝土的腐蚀破坏属于表面腐蚀剥落,并不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腐蚀微裂缝,这为今后研究CMA对混凝土的腐蚀破坏机理提供了可靠的试验基础;采用P·Ⅱ52.5水泥HPC可以解决机场道面水泥混凝土的CMA机场道面除冰液的腐蚀破坏问题,为中国北方地区机场道面HPC的研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面冻融法,研究了不同甲酸钾除冰液浓度作用下机场道面混凝土冻融前后的性能,并对机场道面混凝土表面剥落物质量、介质吸入率、超声波相对动弹性模量和孔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除冰液作用下,混凝土的孔隙水饱和度显著提升,使混凝土冻融后的破坏程度加剧;在除冰液浓度作用下,混凝土冻融时的表面剥落物质量和介质吸入率与冻融介质的性质及混凝土孔隙水饱和度有关,大小顺序皆为:6%>12%>24%>0,超声波相对动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内部结构复杂程度有关,除冰液浓度对超声波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影响大小顺序为:24%>6%>12%>0;随除冰液浓度(6%、12%、24%)增加,单面冻融后混凝土的平均孔径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单面冻融试验,分析了不同冻融次数、冻融介质(水、盐、飞机除冰液)和纤维掺量下混凝土的质量损失、动弹性模量及抗压强度,研究了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单面抗冻性及其损伤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3种冻融介质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均减小,而质量损失出现相反情况。3种冻融介质对混凝土的损伤程度最严重为盐溶液,其次分别为水溶液、飞机除冰液。对于水冻与盐冻,混凝土掺入玄武岩纤维能够提升其抗冻性。通过拟合发现,二次多项式模型的拟合精度高于指数型模型,说明二次多项式模型更能准确表征单面冻融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4.
主要进行了LC20、LC30、LC40浮石混凝土在清水中和浓度为16.55%的氯化钠盐渍溶液中的快速冻融循环试验,计算出了各个强度浮石混凝土在不同冻融介质中的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利用origin对浮石混凝土在清水冻融和盐渍溶液冻融下的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进行了拟合曲线分析,建立了以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为损伤变量的冻融损伤模型,并预测了其剩余寿命,结果表明:浮石混凝土强度越大,抗冻耐久性寿命越长;清水冻融循环下浮石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寿命比盐渍冻融循环下更长。并且得出,相对动弹性模量比质量损失率更适合作为损伤变量来建立浮石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5.
青海盐湖地区的建筑物长期遭受氯离子的侵蚀及季节性冰冻破坏,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配合比水泥基灌浆料在不同NaCl溶液浓度(10%,15%,20%)下的抗冻融侵蚀性能,并探讨水泥基灌浆料外观形态、质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氯离子和冻融侵蚀共同作用下对水泥基灌浆料的破坏大于单一冻融作用下的破坏;在一定的氯离子浓度范围内,随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试件的抗冻性能降低;而高浓度的NaCl溶液可以有效降低水的冰点,提高其抗冻性能;掺入适量的矿物掺合料,水泥基灌浆料可展现出良好的抗冻性能。为将水泥基灌浆料推广到氯离子和冻融侵蚀共同作用下的实际工程中提供可靠的理论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水泥混凝土在不同融雪剂盐冻环境作用下的抗冻特性,对4种(氯化钠NaCl、氯化钙CaCl_2、醋酸钙镁CMA、硫酸钠Na_2SO_4)不同种类盐溶液在5种浓度(0%、3%、6%、12%、25%)下的质量损失情况、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等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溶液低浓度下,路面水泥混凝土的起皮、剥落现象严重;高浓度情况下,路面水泥混凝土的起皮、剥落现象越不明显。从质量损失率对比可得:NaCl> CaCl_2>Na_2SO_4> CMA。从相对动弹性模量大小可得:无机盐和有机盐试验组的动弹性模量大于氯盐试验组。从强度大小对比可得:CMA> CaCl_2> Na_2SO_4> NaCl。综合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铺洒融雪剂后的抗冻性能优劣情况依次为CMA> CaCl_2> Na_2SO_4> NaCl(>表示优于)。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纳米SiO2改性陶粒混凝土在不同溶液冻融环境下的抗冻性能,设计了四种溶液(水、硫酸盐、碳酸盐、复合盐)冻融环境,采用快速冻融法,以质量损失率及相对动弹性模量为指标对其冻融损伤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抗冻性能退化模型。结果表明:在盐溶液冻融环境下,陶粒混凝土质量损失及相对动弹性模量高于水冻环境;当盐溶液浓度相同时,硫酸盐溶液冻融环境对混凝土的质量及动弹性模量的损伤较碳酸盐溶液强,复合盐类溶液冻融损伤居中;基于试验数据建立的抗冻性能模型可较好地反映纳米SiO2改性陶粒混凝土在不同冻融溶液环境下的冻融损伤规律。  相似文献   

8.
橡胶粉改性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相对动弹性模量和质量变化率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水灰比为0.45的基准混凝土及再生骨料掺量(质量分数)为25%、50%和75%的混凝土在水中和3.5%氯化钠溶液中的抗冻性,并掺入细骨料体积5%和10%的橡胶粉对其改性。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冻性随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而下降;再生骨料掺量为25%和50%时,其对抗冻性的影响较小,掺加橡胶粉可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再生骨料掺量为75%时,其对抗冻性影响显著,掺加橡胶粉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与基准组混凝土相比,最大冻融循环次数仍下降30%以上;水冻的破坏特征为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过大,掺入5%橡胶粉的抗冻性能最好;盐冻的主要破坏特征为质量变化率超过规定要求,掺入10%橡胶粉的抗冻性能最佳;橡胶粉对抗盐冻性能的改善明显优于抗水冻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砂浆快速冻融方法对聚合物改性硫铝酸盐水泥抗冻性进行研究,发现冻融次数超过150次后,聚合物改性硫铝酸盐水泥砂浆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质量损失率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聚合物掺量超过4%时,降低幅度较小,抗冻性能最佳;以氯化钠溶液作为冻融介质的情况下其破坏程度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面冻融法,以试件表面剥落量作为混凝土抗冻性能的评定参数,探讨了经不同浓度乙二醇溶液浸泡后的机场道面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结果表明,混凝土经中低浓度乙二醇溶液浸泡后,冻融破坏严重,当乙二醇浓度为3%时,冻融破坏达最大值;通过机场道面混凝土破坏机理分析,破坏主要受混凝土中溶液吸入率、除冰剂自结冰膨胀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