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天然砂作为主要渗滤介质建立污水处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分别以洗浴污水、生活污水和受污染河水作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的水力负荷条件下,用两种不同的运行方式(定期投配一定量的污水,淹水和落干交替运行)对不同水质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缩短淹水周期,加大系统淹水和落干的频率,可以明显改善人工快渗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总结众多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阐述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对主要污染元素氮、磷、有机物的主要去除机理和去除过程,以及净化过程中的限制因素。此外,还分别介绍了CRI系统的主要运行参数,总结了不同滤料、温度、配水方式对系统净化效率的影响和目前国内对CRI系统的强化和改良进展。针对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CRI系统应进行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攻关重点为硝态氮的强化去除,并对其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人工快渗工艺污水处理厂投资及运行成本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快渗(CRI)污水处理工艺近年来在我国中小城镇及农村小型污水处理厂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结合重庆市龙溪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工程中9座采用该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实际情况,分析了CRI工艺在不同规模条件下应用投资与运行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生活污水,工程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不小于1m/d的条件下,CRI系统对服务区生活污水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和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其对SS、COD_(Cr)和NH_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74%、91.12%和84.34%;处理出水中SS、COD_(Cr)和NH_3—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25mg/L、25.7mg/L、4.32mg/L。  相似文献   

5.
人工快渗(CRI)系统是一种广为人知的无动力生态处理技术措施,但传统CRI系统存在对氮、磷去除率普遍较低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海绵铁、沸石、火山岩、红壤土和杂沙作为填料,构建了一个改良型CRI系统,在水力负荷为1 m~3/(m~3·d)的条件下,以实际生活污水为试验进水,进行为期20天的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运行16天后出水TP、TN和NH_3-N浓度均趋于稳定,稳定后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0.21 mg/L、8.38 mg/L和2.34 mg/L,能分别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的0.5 mg/L、15 mg/L和5 mg/L的限值。TP、TN和NH3-N三项指标的总平均去除率为84.44%,远高于传统CRI系统的44.06%总平均去除率。该研究成果为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提供了一项行之有效的生态治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人工快渗(CRI)处理工艺具有管理简单、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等特点,适用于小城镇污水处理。目前,CRI的氧化还原环境主要依赖湿干交替运行,试验设置了三组不同的CRI系统,对设置通风管优化复氧环境和采用不同填料去除磷效果进行了研究,进一步论证了CRI系统在城镇污水处理方面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小城镇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介绍了人工快速渗滤(CRI)工艺在重庆市某沿江小城镇小型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经过近一年的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表明,该工艺投资省、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可回用作厂内绿化和道路浇洒用水.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行设计的室内土柱实验装置模拟渭河渗滤系统,研究了含有硝态氮污染的河水以及苯胺污染的河水在渭河渗滤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及净化机制,得出:河流渗滤系统对硝态氮污水有很大的净化作用,其净化机制主要是反硝化作用,对硝态氮的去除率达到100%;河流渗滤系统对硝态氮和苯胺共存的污水也有很大的净化能力,其净化机制主要是反硝化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对硝态氮和苯胺的去除率均达到100%。最后定量研究了二者在河流渗滤系统中净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行设计的室内土柱实验装置模拟渭河渗滤系统,研究了受氨氮污染的河水在渗滤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及净化机制,其环境行为包括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结果表明:河流渗滤系统对氨氮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其净化程度与该渗滤系统的环境条件有关,如果为氧化环境,则对氨氮污水净化程度较高;若为还原环境,则净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0.
由于农业、化工业的发展,地表河流不同程度的受到硝态氮和苯胺的污染。长期以来,人们只是感性认识到河流渗滤系统对入渗的地表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很少从理论上研究河流渗滤系统对污染的河水的净化作用程度如何。为此采用自行设计的室内土柱实验装置来模拟渭河渗滤系统,模拟研究了含有硝态氮污染的河水以及苯胺污染的河水在渭河渗滤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及净化机制。得出河流渗滤系统对硝态氮污水有很大的净化作用,其净化机制主要是反硝化作用,对硝态氮的去除率达到100%;另外河流渗滤系统对硝态氮和苯胺共存的污水也有很大的净化能力,其净化机制主要是反硝化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对硝态氮和苯胺的去除率均达到100%。最后定量研究了两者在河流渗滤系统中净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分散型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迫切需要开发经济、实用、高效、简便并能有效脱氮除磷的原位污水处理技术.地下土壤渗滤系统是利用土壤及生存于该环境中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对污水中污染物进行去除的一种生态学方法,具有费用低,运行管理简单,处理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处理分散排放的生活污水,成为污水土地处理技术中的研究新热点.在参阅大量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地下土壤渗滤系统的工艺原理和基本工艺类型,通过对水力负荷、土壤的选择与配制、氮的去除、磷的去除及土壤渗透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地下土壤渗滤系统的净化机理及影响工艺性能的因素,并对该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指出地下土壤渗滤系统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污水生态处理技术体系及应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基于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 ,根据循环再生、和谐共存、整体优化、区域分异等污水生态处理原理 ,对慢渗生态处理系统、快渗生态处理系统、地表漫流生态处理系统、污水湿地生态处理系统、地下渗滤生态处理系统等技术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与概括 ,就其应用条件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以推进污水生态处理系统的技术创新和在我国各地区的广泛应用 ,为全面实施污水处理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的污水无害化、资源化战略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李萌  黎小东  敖天其  郭会 《人民长江》2017,48(20):21-27
为了有效地分析巴河州河汇合口(渠县境内)以上流域非点源污染问题,应用GIS技术进行水文分析(水系提取、流域划分)以及污染源的空间分异分析。基于评估区的水环境污染现状,选取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城镇地表径流、集中式畜禽养殖、化肥污染五大污染源,采用源强系数法和输出系数法进行COD、TN、TP 3种污染物的流失量计算,并分析其污染负荷,。结果表明:(1)评估区的91.93%的负荷来源于为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化肥污染、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最主要的污染源为农村居民生活污水。(2)评估区重点治理乡镇为三汇镇。研究成果较为清晰地分析出研究区非点源污染的分布情况,指出了需要重点治理的地域和污染源。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各大城市中,香港和深圳的污水处理系统可以称得上是比较完善的.然而深圳河作为深港两地的界河目前污染却十分严重,水质为劣Ⅴ类,在旱季水体发黑发臭.针对深圳河湾水系复杂的水污染问题,着重围绕增大深圳河水系的环境容量和减少排入深圳河水系的污染负荷两方面开展研究,采用河流、海湾水动力学及水质数学模型等方法,对深圳河(湾)水系生态环境需水量、污水截排工程、引调水工程、污水资源化工程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评价,为深圳河湾水系水质改善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工程、技术、经济、环境效益和环境影响以及可持续性的系统分析和比较,确定了近期的可持续性污染治理方案,明确了中远期的目标及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室内土柱试验装置模拟饱水的渭河渗滤系统,研究了苯胺污水在饱水的RBF中的环境行为及净化机制。结果表明:饱水的RBF对苯胺污水有很大的净化作用,净化率达到100%,RBF可以防止污染河流对沿岸地下水的影响。同时RBF中反硝化作用也很强烈,使系统具有很大的脱氮功效。  相似文献   

16.
分散型污水处理难度大,人工快渗技术为其提供了一种适宜的可选技术,但该技术存在复氧效果差、脱氮除磷效率低、稳定性不佳等弊端。为解决这些问题,构建了改进型人工快渗系统,考察了其对分散型污水的处理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多层复合有氧区的组合设置可实现高效复氧,获得较高的有机污染物和NH4+-N去除效率;缺氧区的改良使铁自养反硝化和氢自养反硝化成为可能,同时反硝化时间延长,保障了良好的TN去除效果;污水中的磷素污染物通过各类滤料的吸附及滤料表面微生物的转化而实现高效去除。通过逐步增大水力负荷的进水方式,可实现改进型人工快渗系统对污染物的稳定去除,为分散型污水的净化提供一条性能优良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适应于小城镇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的自然处理技术,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一个4层11指标6方案的综合评价体系,从技术性能、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等角度对人工湿地、稳定塘、慢速渗滤系统、快速渗滤系统和地下渗滤系统、地表漫流系统等6种技术进行综合评价,以选取最优方案。同时采用专家打分法对6种技术进行评价,最终计算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的分值最高,是小城镇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案的首选。  相似文献   

18.
《治淮》2020,(9)
正为实现徐州市(市区及跨区域)省级水功能区达标,满足奎河黄桥国控断面、欣欣路桥省控断面水质要求,完成市政府消除奎河市区段欣欣路桥断面劣V类水质目标,同时进一步提升市区奎河水环境与水生态质量,实施徐州市区奎河综合整治工程。泰河泰奎大沟调蓄池是徐州市区奎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之一,其功能为控制雨季超量合流污水溢流污染及初期雨水污染,因此调蓄池选址需根据管网系统布局、排放口分布和污水干管等位置,综合确定选址位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杂用水量激增,污水资源化过程中传统的除氮成本又难以承受。试验采用人工快滤(CRI)技术,运用室内土柱模拟的方法,得出3种湿干比(3 h/9 h,6 h/18 h,8 h/40 h)条件下,渗滤介质不同的两土柱对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73.61%、69.68%、67.59%和79.57%、75.27%、71.38%;同一土柱相同湿干比条件下,运行时间越短氨氮去除率越高。试验结果对比得出人工土壤配比柱2优于柱1,说明选择合适的介质对污染物去除的重要性,而缩短运行周期对去除率的影响不很明显。  相似文献   

20.
宝鸡市雨水径流岸边渗滤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对城市河湖水体污染的贡献越来越受到关注.针对城市雨水径流,采用岸边砂渗滤系统处理,进行了工程设计和建设,建成"宝鸡市金渭湖雨水岸边渗滤系统示范工程".运行结果表明,渗滤池对水中有机物和悬浮物的去除率达80%以上.该工程将城市雨水管网、集蓄、处理及排放连为有机整体,为解决雨水径流污染城市河湖水体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