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消防》1996,(11):4-5
10月18日是安徽省消防协会10周岁生目。10年来,这个学术团体主动与消防行政部门配合,团结和组织广大消防科技和专业工作者,积极开展消防学术、技术交流,普及消防科技知识,加强消防咨询服务.为提高全民消防意识,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促进安徽消防事业发展,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应韩国东海产业株式会社邀请,以青岛公安消防局副政委胡来宏为团长的赴韩国消防考察团一行4人,于9月21日至26日对韩国消防进行了实地考察。在韩期间,考察团受到了韩方的热情接待,参观了韩国中央消防学校、韩国消防检定公司及消防车辆、消防器材生产厂家,达到了加深了解、相互交流的目的,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韩国消防机构健全韩国消防局隶属于国家内务部,下设15个消防本部,116个消防署,6个消防航空队,4个消防艇队,57个救助队,634个消防派出所,3个出张所及中央消防学校1个,地方消防学校5个。韩国除以上国家消防编制…  相似文献   

3.
《浙江消防》2005,(5):F0002-F0002,1
为进一步推进“大接访”工作深入开展,广泛听取、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建议.普及消防知识,提高全民消防意识:8月21日上午,省消防总队党委统一部署,总队及各市消防支队均由军政主害带队,全体党委成员及有关人员参加,统一走上街头在当地主要广场公开面对面接待来访群众.协调处理群众信访问题,并向过往群众发放消防宣传资料,开展消防文艺表演、业务咨询、消防装备器材及宣传图片展示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廖世杰 《山东消防》2002,(11):15-15
南昌市西湖区是江西省省会中心城区之一,常住人口54万余人,有11个街道办事处,16个派出所,125个社区居委会。 多年来,南昌市西湖区立足社区,服务居民,在旧城区改造的基础上,以建设社区消防自救点为突破口,积极开展社区消防工作,保持了全区火灾形势的平稳,受到全国人大《消防法》执法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一、因势利导,设立消防自救点,织就社区消防自救网。 西湖区是南昌市的老城区,公共消防设施欠账多,消防安全形势严峻。1988年,南昌市西湖区尝试性地在居民密集区的居委会建立了一批群众性的消防自救点,配备…  相似文献   

5.
海玮 《城乡建设》2011,(12):21-21
11月9日全国消防日,2011年消防日的主题是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各地举办多种形式的防火演练。积极宣传和普及消防常识。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  相似文献   

6.
段静缘 《中国消防》2012,(20):53-55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可以看出,我国把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文化氖围营造和民众意识养成作为防灾减灾的重中之重。提高居民消防意识,增强消防文化是应对灾害、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的重要举措。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营造良好的防灾减灾文化,以期推动本国消防工作的完善。因此,了解世界其他国家消防文化的养成,对减少火灾的影响和损失,培养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无疑具有很大启发。  相似文献   

7.
倪国红 《安徽消防》1994,(12):15-15
今年11月9日.是全国消防宣传日,这一天,“增强国民消防意识,促进消防法制建设”这个共同的信念像一条看不见的红线,将江淮两岸数百万人的心连系在一起,丰富多彩的“11·9”消防宣传日活动在全省各地掀起的高潮一浪接着一浪。  相似文献   

8.
1998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正式实施。它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消防事业和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是消防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的重要里程牌,标志着我国消防事业进入了依法治火的新时期。五年来,我省的消防工作紧紧围绕贯彻实施《消防法》这一主线,坚持依法治火,有力地推进了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张驰 《中国消防》2012,(21):1-1
一年一度的“119消防日”,是消防部队的“节日”,也是开展全民消防宣传教育的好日子。 1992年,公安部为了增强全国人民的消防安全意识,让“119”这个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字更加植入人心,特地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全国消防日”。  相似文献   

10.
关于消防责任事故罪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俗话说“水火无情”。一场大火,可以将人们辛勤劳动创造的大量财富毁于一旦,甚至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和健康。我国每年都因为火灾而造成了为数众多的人身伤亡以及国家、人民财产的巨大损失。究其原因,相当多的火灾是因为行为人消防意识淡薄、违反消防管理法规造成的。为了加强消防管理,减少火灾隐患,我国在1997年颁布的新刑法中规定了消防责任事故罪。  相似文献   

11.
6月15日中午,渝中区公安分局消防处组织辖区内的25个派出所分管领导、专职消防民警近80人顶着烈日参观了消防教育馆,这是该区为加大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力度,提升消防执法水平,落实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责任而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  相似文献   

12.
按照德国法律规定:凡常住人口超过8万人的城市,就必须设立全勤消防队,每天24小时受理消防业务。不足8万人的小城镇,要设日勤消防队,雇用消防职员,办理日常消防业务。目前德国16个州有24个消防局,3.4万名消防职员,130万义勇消防队员。女性消防职员135人,女性义务消防队员4.5万人。消防局在接到民众的火灾报警求救电话之后,8分钟之内必须赶到现场,  相似文献   

13.
晓流 《时代消防》2003,(1):10-12
山东在社区消防建设和小城镇消防规范建设方面一直做得不错,是全国的典型,2002年10月22日至25日,由公安部、民政部和建设部联手组织的“全国城市社区消防建设暨小城镇消防规划建设工作会议”就在这里召开。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民政、建设和消防系统的20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听取了山东省政府等7个单位的经验介绍,实地参观了济南市、青岛市、威海市和潍坊市的社区消防建设、志愿者消防站、小城镇消防规划建设和特勤消防站建设。记者也有幸目睹了山东城镇消防的无限风光。社区构筑城市消防第…  相似文献   

14.
实事求是,进一步完善消防法规体系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文章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结合工作实践,对消防立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的观点,探讨了执行消防法规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工作中亟需立法保障的几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5.
韩丽娟 《山东消防》2003,(12):72-73
消防宣传的重要性是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消防工作,宣传系于一半”,这句话很有道理。消防是一个社会性的事业,它需要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如果人们的消防意识和消防知识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就谈不上这个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江泽民同志对消防事业的精彩论述,揭示了新时期消防工作的特点和方向,是对消防工作的规律性的科学总结和经典概括。理解、宣传和贯彻执行这种规律和原则成为每个消防人的天职,这样,消防宣传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了。现就新的历史时期消防宣传工作的特点和方向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徐孟强 《建筑》2012,(21):36-37
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对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将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所有建设工程实行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改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人员密集型场所和特殊建设工程,实行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对其他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和消防验收实行备案抽查"。由于各地对法律条文的执行尚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麦肯希关于美国9.11事件报告中指出的当前消防通信存在的问题,把卫星通信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应用到消防通信中。介绍了卫星通信的发展历史、技术特点、组建消防应急指挥VSA7卫星通信系统需要解决的几个技术问题以及消防卫星通信应用现存的几个制约因素,最后得出结论:消防通信终极解决的消防卫星通信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广大。  相似文献   

18.
11月9日,是我国法定的消防宣传活动日。今年,是上海市第十七届“119消防日”,“学消防,创平安,促和谐”是“119消防日”系列活动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上海遵照市委、市政府、公安部、市公安局关于加强消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的“五进”工作,推出了消防博物馆开馆、消防站全面开放、大型消防灭火演习、119电视短剧等一系列社会化消防宣传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与此同时。上海市各区、县也纷纷举行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声势浩大的系列活动,掀起了119消防宣传的高潮。对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今年的11月9日是全国第15个“119”消防日。今年消防日的主题是:消除火灾隐患,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背景新闻 1月11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就消防工作做了重要批示:“要切实加强消防检查工作,隆冬季节,要防患于未然”,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好朱总理的指示精神,长沙市公安消防支队迅速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消防执法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