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采用L-脯氨酸为模板,仿生制备用于固定脂肪酶的二氧化硅载体.SEM、IR表征得知,制备的仿生载体为粒径约3um的SiO2微球,氮气吸附表征得知,SiO2微球内部孔径大小约16.8nm.载体固定脂肪酶的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脂肪酶的相对最佳条件:酶液质量浓度5mg/mL,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7h,pH=8,最高固载率可达82.3%,酶活1067U/g载体.  相似文献   

2.
以γ-Al2O3,ZrO2,CeO2及复合氧化物Ce0.5Zr0.5O2为催化剂载体,浸渍法负载Cu0制备催化剂.测试了不同载体的Cu0催化剂对CO选择性氧化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行为与载体的性质密切相关.载体中添加CeO2的催化剂在低温下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应用XRD,H2-TPR,H2滴定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性能.发现活性组分CuO与载体之间有强烈的相互作用.载体CeO2具有持久的供氧能力,使催化剂有优良的抗还原性能,因此表现出了较好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从学术信息载体、学术信息交流媒介、现代科学信息传播渠道3个方面,叙述了载体是科学信息物化的客观依存体、支撑体和传播介质,是科学信息的承载者、传递者,是科学信息得以存续、传播的物质基础,是学术信息交流的重要介质和依存体.学术信息交流媒介作为独立的学术信息承载物和交流工具,各自以不同方式传递各种不同类型的科学信息.并对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存储、电子媒介和交流渠道进行了详细阐述,进而分析了载体和媒介的相互关系.载体和媒介决定了学术信息交流的方式和效率.利用各种载体和传输媒介衍生出多种不同的学术信息交流渠道和方式.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要素,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得以实现的物质前提和基础.从历时态和共时态两个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要素进行划分,客观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存在样态,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系统架构,进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效选择和科学运用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负载型纳米ZrO2/Al2O3复合载体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大孔Al2O3为基载体,用沉积-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负载型纳米ZrO2/Al2O3复合载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比表面与孔径测定仪等对载体和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负载型纳米ZrO2/Al2O3复合载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适宜的孔径分布,ZrO2第二载体在基载体上分布较均匀,粒径分别为19和15nm,复合载体的比表面积分别为101.6和113.5m^2/g.  相似文献   

6.
几种固定化耐冷菌载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向低温污水中投加耐冷菌,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率可大幅提高,但菌体流失快,重复使用性差.结合吸附法与包埋法,对聚胺脂泡沫、破碎陶粒、柱状活性炭等几种载体进行生物固定化,形成生物载体.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生物载体的效果取决于载体的孔径及表面的粗糙程度,载体固定化效果为:聚胺脂泡沫>陶粒>活性炭.经过60d的连续运行,载体上的耐冷菌的活性良好且有大量的增殖,生物载体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为:聚胺脂泡沫>陶粒>活性炭。  相似文献   

7.
胶溶剂对TiO2成型载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iO2粉体为原料,采用挤条成型的方法制备了TiO2成型载体。考察了制备过程中胶溶剂类型柠檬酸含量、硝酸含量以及粘结剂/柠檬酸复配比等对TiO2成型载体性能的影响,并用抗压强度测试、比表面积(BET)、扫描电镜(S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胶溶剂的加入均可不同程度提高TiO2成型载体的抗压强度,但对载体的比表面积影响不显著。柠檬酸质量分数3%时载体的抗压强度最高;加入硝酸可提高载体的抗压强度外,还可使载体的孔径分布集中。采用适宜的粘结剂/+7檬酸复配比,有利于制备抗压强度高、孔径分布集中、表面缺陷少的TiO2成型载体。在硝酸质量分数3%、m(粘结剂)/m(柠檬酸)为4:6,焙烧温度700。C的制备条件下,载体的抗压强度、比表面积和孔容可分别达125.8N/cm,48.6m^2/g和0.33cm^3g。  相似文献   

8.
以邻香草醛和4,4'-二氨基二苯醚为原料合成的双邻香草醛(二苯醚)苯亚胺配体与四氯化钛反应制备双邻香草醛(二苯醚)苯亚胺钛络合物,并以SiO2-PEG复合物为载体制备载体化新型四齿配体烯烃聚合催化剂,考察PEG改性对SiO2的影响及载体催化剂的聚合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可将PEG链接到SiO2载体表面;在50℃、Al/Ti摩尔比为1500时,催化剂活性最高,达到3.21×10^5g/(mol·h),Al/Ti摩尔比为1000时,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达到最大值4.01×10^5.  相似文献   

9.
研究添加活性炭载体、活性炭滤层对硫酸盐还原相反应器的启动及硫酸盐还原茵(SRB)在反应器中分布的影响.采用两组平行的经改造的UASB反应器,一组添加活性炭载体并在反应器上部添加活性炭滤层(1^#),一组不添加任何载体(2^#),对比分析硫酸盐还原相反应器启动过程中各分析相的变化、SRB生物相差异及SRB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两组反应器均能成功启动,但1^#启动时间比2^#时间短.1^#形成的颗粒污泥粒径约为1.0-1.2mm,约为2^#的2倍.2^#中仍有部分结构松散的絮状污泥.1^#SRB主要分布在反应器的底部的活性炭载体上和反应器上部的活性炭滤层的下部,而2^#SRB较均匀分布在反应器各部分,因此2^#出水色度差.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固定化聚醚砜微囊载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相转化法制备了聚醚砜(PES)通孔膜微囊载体,该PES微囊载体呈球形囊状,外径约2mm,壁面密布指状通孔孔道,孔径分布窄,中值孔径13.6μm,载体内外表面粗糙,并具有较大的孔容、孔表面积和空隙率,空隙率高达91.7%。在厌氧处理人工废水的静态实验中,使用通孔膜微囊载体的沼气产量高于使用基体型多孔聚合物载体和未使用载体的情况:在31d内,使用载体的累积沼气产量达到881ml,使用基体型多孔聚合物载体和未使用载体的仅分别为715ml和517ml;厌氧菌群大量存在于载体内部和断面通孔内。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通孔膜微囊具有良好的微生物固定化载体性能。  相似文献   

11.
论碱矿渣水泥及混凝土的缓凝问题及缓凝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缓凝问题对碱矿渣水泥及混凝土应用的影响;讨论了碱矿渣水泥的凝结特点及现有缓凝措施的适用性,认为捅用有效的缓凝剂才是解决该胶凝材料系统易于出现速凝现象的根本途径;有效缓凝剂作用机理及新型复合缓凝剂的研究仍是碱矿渣水泥及混凝土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铁路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稳定可靠地工作,依据PID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基于MSP430系列低功耗单片机的减速顶驱动电源.经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可测试故障、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缓凝剂在石膏中作用效果如何,取决于石膏pH值、石膏细度、石膏品种、石膏水灰比及水化温度等诸多因素,主要考察了石膏pH值、石膏细度和石膏品种对缓凝剂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膏pH值、石膏细度和石膏品种不同,缓凝剂对石膏凝结时间和强度的作用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数种缓凝剂对碱碳酸盐矿-矿渣灌浆材料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用于碱矿渣水泥的部分缓凝剂均不适用于碱碳酸盐矿-矿渣灌浆材料,而缓凝剂BaCl2无论是以粉末形式还是以溶液形式掺入,均可很好地改善该灌浆材料的流动性能,有效延长其凝胶时间并促进材料后期强度的发展,但早期强度降低。以粉末形式掺入时,3d强度降低约3696左右。同时分别探讨了BaCl2溶液和粉末BaCl2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缓凝剂对建筑石膏结构与强度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SEM扫描电镜、MIP压汞测孔技术等测试手段.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柠檬酸、多聚磷酸钠、骨胶3类常用典型缓凝剂对建筑石膏水化早期液相过饱和度、晶体形貌以及硬化体孔结构的影响,研究了石膏强度损失的内在原因和机制.结果表明:缓凝剂降低了胶凝材水化早期液相过饱和度,改变了二水石膏结晶习性和晶体形貌,晶体明显粗化,晶形也由针状转变为短柱状,大大削弱了晶体间的搭接,硬化体孔径增大,大孔比例明显增加,孔结构劣化,并最终导致建筑石膏强度的大幅度降低.强度损失与其缓凝效果基本成正比,掺量越高,缓凝时间越长,强度损失越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多缩乙二醇(PEG)与甲基丙烯酸(MAA)的酯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阻聚剂、反应介质、温度和PEG分子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速率和多缩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DEGMA)纯度及转化率的影响,获得了PEG/MAA酯化反应的适宜条件及最佳原料配比。  相似文献   

17.
缓凝剂对水泥稳定粒料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通用水泥拌制的混合料有较长的延迟碾压时间,研究了缓凝剂ZL和木钙对水泥稳定粒料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掺加缓凝剂的方法延长水泥稳定粒料的延迟碾压时间。ZL和木钙均可将水泥稳定碎石的延迟碾压时间延长到9h。在效果相近时,ZL比木钙更加经济适用。ZL和木钙两种缓凝剂对水泥稳定粒料土的强度发展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缓速器是一种辅助刹车系统,有延长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寿命的功效,根据物体穿过极性相反的线圈磁场时,将产生电涡流,把物体的动能转化为热量消耗掉,由该理论研制出了缓速器,作为汽车的辅助制动装置。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缓速器具有安全、实用等特点,符合汽车辅助制动装置的要求。目前已经成功开发出该产品作为辅助制动系统应用于汽车上。  相似文献   

19.
空间柔性操作臂的动力学/控制耦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哈密顿模型,对关节处含谐波减速器的空间柔性操作臂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在考虑谐波减速器柔性效应的前提下,分析臂杆运动过程中的动态约束类型,得到了包含系统控制参量和谐波减速器刚度系数的模态频率和振型方程. 综合关节和臂杆的柔性,建立了耦合系统控制律的动力学方程. 通过仿真计算不同控制参数下系统的动力学响应,验证所建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液力缓速器价格高,传统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热衰退严重,自励缓速器控制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外转子构造的电磁液冷缓速器结构.设计了2 000 N·m缓速器样机的三维模型,对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对外转子缓速器制动力矩进行理论推导,分析系统磁路、热场等问题,并对内热源进行处理.利用成熟的有限元法对电磁场模型、制动力矩特性以及温度场进行三维瞬态仿真分析,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