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国烟草病虫害防治研究策略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烟草病虫危害是烟叶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在对我国烟草病虫害发生现状和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烟草病虫害防治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2.
烟草病虫害远程在线诊断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岩烟区是老烟区,烟草病虫害的发生较为频繁,危害也较为严重,严重影响烟叶的产量和品质。据估计,病害所造成的全国烟叶产量损失一般年分占总量的10%-15%。由于龙岩市从事烟草植保的专业人员较为缺乏,建立和健全烟草病虫害预警防治体系因而显得尤为重要。该体系的建立及完善有助于实现对病虫害的适时在线远程诊断,达到“早发现早防治”的目的,使全市烟草病虫害防治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促进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清江流域烟草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清江流域的烟草病虫害发生种类,分析了植物源农药和综防技术在该产区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清江源烟区烟草侵染性病害20种,害虫2纲8目25科90余种,烟草害虫天敌种类2纲7目80余种;外施0.3%苦参碱后,中部和下部烟叶化学成分更具协调性,中部烟叶感官质量的综合得分高于对照样品,且对烟青虫和烟蚜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值得推广应用;通过实施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减少了烟草病虫害的发生,降低了防治成本,提高了烟叶产质量。  相似文献   

4.
烟草病虫害远程在线诊断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岩烟区是老烟区,烟草病虫害的发生较为频繁,危害也较为严重,严重影响烟叶的产量和品质.据估计,病害所造成的全国烟叶产量损失一般年分 占总量的10%~15%[1].由于龙岩市从事烟草植保的专业人员较为缺乏,建立和健全烟草病虫害预警防治体系因而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我主要从事烟叶生产工作 ,贵刊的“栽培与调制”、“病虫害防治”栏目对我在生产与科研工作中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如 2 0 0 2年第 6期刊登的《烟草赤星病的综合防治技术》、2 0 0 2年第 7期刊登的《豫西烟草脉斑病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研究》等论文 ,对有效控制我县烟区赤星病和脉斑病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过去烟田发病后 ,用药乱而杂 ,防效甚微 ,现在则可以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防治次数减少了 ,防效提高了 ,烟叶产、质量效益逐年提高 ,烟叶生产得到了稳定、健康的发展。从 10多年烟叶生产的一线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 ,只有运…  相似文献   

6.
《中国烟草学报》2009,15(4):88-88,F0003
中国烟草东北农业试验站于1995年3月在黑龙江省烟草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主要开展烤烟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与预测预报技术研究、特色栽培与烘烤技术研究、士壤化验与施肥技术研究、烤烟生产配套机具研发和烟草生物技术研究及烟草进出口烟叶检测等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烟叶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工作内容有很多,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烟叶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烟叶出现病虫害问题不仅仅影响烟叶的种植进程,最主要的是影响烟叶的种植生产质量。因此为了有效地提升烟叶的生产质量,我们在烟叶种植过程中就要对烟叶的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重视烟叶的病虫害防治在我国的烟叶种植生产中至关重要。文章主要针对烟叶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预测以及防治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阐述,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以及分析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烟叶种植病虫害防治力度,同时也为我国的烟叶种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创新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烟草植保技术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我国烟草植保技术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在对近年我国烟草病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近期烟草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草病虫害是烟草生产中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我国烟草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与国际上一些烟草生产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为提高我国烟草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搞好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至关重要.笔者论述了我国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的进展,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在对我国烟草植保技术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在对近年我国烟草病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近期烟草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烟叶植保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症结,分析原因并给出对策,以郴州市烟草生产为例,针对主要病虫害田间发生率高的问题,采用头脑风暴法结合定量分析,运用"PDCA"思维和QC管理工具,找出了烟草站一次性发放农药、化学防治成本高、技术员指导方式不佳等3个要因,提出了"烟草站精准发放农药"、"生物防治配合物理防治技术"、"精准指导"等对策并应用,有效地降低了烟草主要病虫害田间发生率,减少烟农经济损失,生态效益和烟叶质量安全显著提升。2017年郴州烟区生物、物理防治技术推广面积为2.8万hm2,主要病虫害发生率2.90%,因病虫害造成的烟农经济损失较2016年减少949.51万元,化学防虫农药使用占比仅4.54%。  相似文献   

12.
世界烟草病害形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烟草从种子、幼苗到成株的生长及烟叶调制、烟叶和烟制品贮存的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受到病害不同程度的侵染与危害,严重威胁着烟草的产量和品质,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加强烟草病害的防治,是保证烟草产质的重要措施。因此,了解世界烟草病害的现状及趋向,对从事烟草病害的工作者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烟田蚜虫与病毒病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我国烟草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据调查我国烟草上发生侵染性病害有60多种,而为害最重损失最大防治又比较困难的病害是病毒病害,特别是蚜传病毒病害。在烟田发生的蚜虫有50多种。蚜虫对烟草的为害分为两种,一是直接为害:即刺吸烟株汁液和分泌蜜露污染烟叶;二是间接为害:即作为传毒介体传播多种烟草病毒病害,如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CMV)、马铃薯Y病毒病(PVY)和烟草蚀纹病毒病(TEV)等。   相似文献   

14.
烟仓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烟仓害虫对储存期烟叶及其制品造成了很大为害。对最常见的两种烟仓害虫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发生与防治作了介绍。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加强仓储管理、高温和低温杀虫、化学药剂防治、使用烟叶保护剂和加强虫情监测等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月26~27日,全国烟草植保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座谈会由中国烟叶生产购销公司主办。中国烟叶生产购销公司刘建利副处长主持了座谈会,陈江华处长作了总结讲话,王刚博士出席了会议。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烟叶公司、烟草研究所和特邀嘉宾出席了这次座谈会。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王凤龙主任在座谈会上作了新型农药试验示范工作报告和全国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网工作报告;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湖北、湖南、陕西、广东、福建、河南、山东、黑龙江等省(市)参加新型农药试验示范的承担单位在会上…  相似文献   

16.
入世后我国烟叶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论述了我国烟叶生产和出口现状;对入世后我国烟叶出口面临的问题,着重对入世后我国烟叶出口,烟草病虫害危害,烟叶安全卫生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出口烟叶的检验检疫,烟草生产基地建设,烟草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烟草行业标准化建设和人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烟草学报》2012,(2):108-109
近年,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以优质、生态、安全为目标,在烟草根结线虫生物防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并研制出"烟草病虫害智能远程诊断及GIS监测预警系统"和"烟草花叶病毒(TMV)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等植保新技术,在烟叶生产中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龙岩烟区植保应急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强大的基层烟草站和烟草病虫害测报站网络为基础,并以现代烟草农业为理念,借助机械化、信息化等手段构 建了烟草“植保应急”服务体系。经过近3 年来的应用实践表明,烟草“植保应急”服务体系能有效通过远程在线、QQ 群、 电话、手机照片、技术交流平台等方式进行烟草病虫害灾情的诊断与处理。具有早发现、早防治的特点,能实现对病虫害灾 情的实时监控,可达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而减轻其带来的“3R”问题,并对提高烟叶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 该体系还具有“公共植保”的理念,能快速、简便地减少由于病虫危害等引起的烟叶损失。建议把该体系推广到烟区基层烟 叶生产中。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烟草野火病的症状、发生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烟草野火病的发生对烟叶结构的破坏、对烟叶光合特性和对烟株体内主要物质代谢的影响;对烟株体内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烟草野火病的防治手段和措施;对烟草野火病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统计技术在烟草农业研究中的应用综i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统计技术在烟草品种分类与综合评价、生态因素与烟叶品质关系、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烟叶品质指标关系分析、烟叶分级等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常用统计技术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