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了心型灯罩塑件的工艺特点,详细介绍了的心型塑料灯结构设计和模具设计的过程。本模具采用一模两腔,即一次成型两个壳件的组合;并简单介绍了镶件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介绍在卧式注射机上生产滑雪板底板,底板中间层的不锈钢片采用嵌件方式进行生产,一方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减少了装配,保证了产品的外观。金属嵌件注射模的生产一般在立式注射机上进行,较少使用卧式注射机,如何设计在卧式注射机上生产的金属嵌件注射模,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就不锈钢嵌件在模具中的定位问题、注射成型工艺、顶出结构系统等注射生产中涉及到的内容进行论述交流。  相似文献   

3.
以塑料电器壳体为例,论述了基于Moldex 3D模流分析CAE的塑料注射成型模具设计方法。针对该薄壳类塑料制品的塑料注射成型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包括零件电器壳体用ABS树脂材料性能分析、聚碳酸酯(PC)材料性能分析、零件的塑料注射成型工艺过程分析、针对该薄壳类塑料制品的侧向分型注射成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研究及相关技术图样资料分析等。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带金属嵌件塑料模具的结构和设计要点,介绍了两种模具结构设计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注射过程中金属嵌件准确、高效定位的难题,为类似带金属嵌件的塑件注射成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矿灯槽盖塑料制件的结构特点,设计出不采用复杂的侧抽芯机构,而是采用斜孔特殊成型和成型推杆等结构的注射模具,模具制造容易,成本低,同时介绍注射成型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款金属电器底盒的结构特征及使用成型需求,从解决生产成型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出发,详细地论述了电器底盒成型时每个工序模具的生产过程及模具结构特征.电器底盒的冲压成型共采用了冲孔压型、落料翻孔、切舌和耳括成型、侧面形成、压型等工艺,与之配套地使用了五副冲压成型模具进行形成加工.各生产工艺分布合理,配套模具结构简单,构思新颖巧妙,所需生产辅助工序少,便于以流水线的形式进行生产,具有一定的创新和推广借鉴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汽车连杆盖的传统锻造工艺是一坯一件,该锻造法最高的班产量只有1200件左右。下面介绍一种较先进的连杆盖生产新工艺——一坯多件锻造法,班产量可达2500 件以上。这种锻造新工艺能够较大地提高生产率,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并能减少模具数量及制模费用,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一坯多件即利用一个坯料一次成型多个锻件。一坯成型多少个锻件要视  相似文献   

8.
匡焱 《机械》2016,(9):49-52
以汽车内储物箱盖的成型过程为实验对象,主要研究了碳纤维复合增强塑料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模具温度、熔体温度、注射时间、V/P转换体积对注塑成型的充填时间的参数分析,还分析了成型过程中各参数对材料的机械性能的影响。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参数取值,分析了注塑时间与填充时间的变化趋势,零件温度与模具温度的变化趋势;研究了模具温度、熔体温度、注射时间、冷却温度等工艺参数对纤维取向的影响。研究结果取得一些合理的工艺参数和注塑成型过程质量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
车身覆盖件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面质量直接影响了整车的外观品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汽车企业的工艺及制造水平。文章以福汽启腾MPV车型顶盖外板为例阐述车身覆盖件成型缺陷产生原因,对CAE工艺分析、模具制造、调试等阶段的成型缺陷进行分析研究,从理论到实际介绍车身覆盖件成型开裂、起皱、回弹等缺陷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话务机座盖的工艺特点,对制件的成型特点,注射成型条件,模具的设计要点、结构和工作过程作了阐述。试制的话务机座盖一次试模成功,塑件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1.
文章叙述了扣板塑件的注射成型工艺分析,扣板模具的Pro/E模具设计、模具的虚拟装配干涉检测,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复杂模具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的自动生成、加工仿真等。  相似文献   

12.
基于UG的车载电脑前框模具设计与前模型腔的数控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款车载电脑前框注射模的设计和模具前模的数控加工为例,较为详尽地讲述了运用UG软件进行注射模设计和数控加工的工艺和步骤。  相似文献   

13.
UG软件实现了CAD/CAM/CAE技术在模具设计中的综合应用,其中Moldwizard模块是用于注射模具自动设计的专业模块。Moldwizard为设计模具的型芯、型腔和滑块等提供了更进一步的建模工具,使模具设计变得更快捷和更容易,其最终结果是创建出与产品参数相关的三维模具,并能用于加工。本文以电话机外壳为例,介绍了运用Moldwizard设计模具的过程,并最终设计出三维模具图,模拟了模具加工仿真过程。  相似文献   

14.
黄富 《工具技术》2011,45(3):59-63
以一款打印机的托纸板注射模的设计和模具后模的数控加工为例,详尽地介绍了运用UG软件进行注射模设计和数控加工的工艺和步骤.  相似文献   

15.
采用CimatronE软件对数码相机面壳凸模进行三维造型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介绍了数码相机面壳凸模的加工工艺.实例表明,在模具加工中采用CimatronE的数控加工技术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制造周期.  相似文献   

16.
针对鼠标上盖的结构特点,在UG5.0软件平台上,利用UG/Motdwizard模块,采用一模两件方案,设计与产品参数相关的三维实体注塑模具。利用UG/CAM模块,分析模具型腔的数控加工工艺,生成刀具加工轨迹并进行模拟仿真,最后生成数控程序;从而实现了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一体化,缩短了模具制造周期。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拟的注塑工艺分析设计集成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模具设计、制造和注塑工艺作为模具设计开发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因素 ,提出了在模具设计阶段并行地进行注塑工艺方案设计的思想。开发了一套基于 C- MOL D系统的注塑工艺方案设计系统 ,该系统是基于并行设计思想 ,集成了 CAD和注塑过程 CAE分析系统部分信息的新平台 ,为在模具设计阶段进行注射工艺方案的并行设计和在注射工艺方案设计阶段进行工艺方案评价提供了一个集成环境  相似文献   

18.
Cimatron E7.1软件在模具数控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具体加工实例从Cimatron E数控加工,工艺流程分析,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三个方面阐述了cimatron E7.0在模具数控加工方面的应用,讲解了其加工刀路的设计其加工过程的模拟。  相似文献   

19.
3D micro-electrode used in micro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micro-EDM) is difficult to be fabricated. Based on laminated object manufacturing (LOM) process, this paper superimposed multilayer 2D micro-structures together to fit out 3D micro-electrode and applied it in micro-EDM to process 3D micro-cavity mold. Firstly, 100-μm-thick Cu foils were cut by wire-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WEDM) to obtain multilayer 2D micro-structures, and then these 2D micro-structures were connected together to fit out 3D micro-electrode through vacuum pressure thermal diffusion welding. Secondly, under the effect of 80-V voltage, 0.2-MHz pulse frequency, 800-ns pulse width, and 4200-ns pulse interval, the 3D micro-electrode was applied in micro-EDM and 3D micro-cavity mold with high surface quality was obtained. Thirdly, in order to reduce the adverse impact of electrode wear on machining precision of 3D micro-cavity mold, 3D queue micro-electrode was used to process the same 3D micro-cavity mold, in which the first electrode is for rough machining and the others for fine machining. Finally, based on the above studies, two kinds of 3D queue micro-electrodes were fabricated, and the 3D micro-cavity molds with surface roughness Ra?=?0.48 μm were obtained through micro-EDM. Compared with the scanning 3D micro-EDM process, the 3D micro-cavity mold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up and down reciprocating method of the 3D queue micro-electrode, featuring simple machining process and high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20.
基于Moldflow的电度表端盖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Moldflow/MPI模块对电度表端盖的成型工艺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整注塑工艺参数如模具温度、熔料温度、注射时间和注射压力等模拟产品的实际生产过程,尽量避免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及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利于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