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宋鑫  曾靖 《石油沥青》2012,26(6):19-24
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选用路基顶面压应变和沥青层底弯拉应变作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指标。利用APBI程序,计算了不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在不同胎压、不同轴重作用下的路基顶面压应变和沥青层底弯拉应变。根据轴载换算等效原则,分别计算了基于路基顶面压应变和沥青层底弯拉应变的不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在轴重、胎压不同工况组合下的轴载换算指数。研究结果表明:与以沥青层底弯拉应变为设计指标相比,基于路基顶面压应变的轴载换算方法受结构组合、轴重和胎压的影响较小,更适宜用于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轴栽换算。  相似文献   

2.
1 引言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指以混凝土板作面层的路面。一般由面层及基层构成。混凝土以其具有的刚性 (抵抗由轮载产生的弯拉应力 )被称为刚性路面 ,这是与沥青路面被称为柔性路面相对应的名称。混凝土路面由基层和混凝土板组成。基层宽度 ,原则上比混凝土板每侧宽出 5 0cm。在设置沥青混合料垫层时 ,考虑模板安装 ,基层宽度每侧可比一般情况宽出 10cm。,即每侧各加宽 6 0cm。土基是路面以下约 1m厚的部分 ,是决定路面厚度的基础部分。对路堤从其顶面算起 ,对挖方路面从开挖面算起 ,向下约 1m厚的部分。土基包括隔离层以及为得到均匀承载力的土…  相似文献   

3.
马明 《石油沥青》2009,23(3):45-48
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是我国常用的基层结构形式,但由于设计强度高易导致其开裂并形成面层反射裂缝,这导致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较严重的水损害.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对比分析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掺加一定剂量乳化沥青后,基层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以及干缩性能的变化情况,研究在确保基层强度的前提下增加基层柔性及提高抗收缩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张玉斌 《石油沥青》2011,25(1):17-20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高速公路在重栽交通下出现裂缝、坑槽等一系列病害后,往往需要处理基层,通过大粒径沥青碎石在处治基层的工程实践,总结了大粒径沥青碎石的特点及注意事项,供工程养护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外围油田2013年及以后的产能建设中,除特殊情况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或砂石路面外,其余井排路均宜改为沥青碎石路面,面层厚4 cm,基层改为15 cm水泥稳定类半刚性基层,底基层可不变或改为水泥稳定土。沥青碎石路面是现在井排路较为适合的路面结构,但其自身由于具有较大的空隙率而容易进水,引起路面基层软化沉陷,进而造成路面沉陷和松散。今后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将半开级配的沥青碎石路面改为密级配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相似文献   

6.
BZ气田为渤海最大的变质岩潜山凝析气田,具有储渗类型多样、特高含凝析油、应力敏感性强的特点,目前尚无类似开发实例。通过网格之间流体渗流的等效方式建立砂砾岩、半风化带、潜山内幕三类复杂储层并存的油藏模型,利用应力敏感实验获得BZ气田渗透率残余系数表达式,结合反凝析特征规律开展流体渗流-多孔介质变形动态耦合及评价。研究表明:多渗流系统精细表征及耦合是精细油藏数值模拟基础,流固耦合效应是影响开发效果影响的关键;考虑BZ气田裂缝发育,构造高部位注气易形成气顶驱,扩大波及体积;考虑反凝析特征,保持地层压力高于露点压力能最大限度降低凝析油的损失;按冬季供气需求阶段性循环注气有利于形成压力脉冲,扩大波及体积,提高凝析油采收率。研究成果对类似复杂裂缝性凝析气藏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庆伟  郭平 《石油沥青》2012,26(2):36-40
为了深入研究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最大应力点位的分布,通过建立沥青路面结构力学模型,分析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剪应力和拉应力在不同层间接触条件下的分布规律,从中得出剪应力和拉应力最大值对应的点位,然后研究了车辆荷载、面层模量和厚度对最大应力点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层间接触条件下,最大剪应力点位在轮胎中心点对应下距路表6 cm深度处;面层最大拉应力点位在轮胎中心与轮胎边缘之间中心点对应下的下面层层底处;基层最大拉应力点位在轮隙中心点对应下的基层层底处。  相似文献   

8.
以动力学、断裂力学和有限元理论为基础,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带裂缝沥青路面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行车速度、裂缝深度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裂缝路面结构的路面弯沉随着行车速度的增加而减小,面层层底最大拉应变和面层最大剪应力则对行车速度不敏感。当沥青路面面层已开裂,应力强度因子和路面弯沉随着裂缝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面层层底最大拉应变和面层最大剪应力则均比元裂缝时小,层底最大拉应变随着行车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利用乳化沥青具有良好的亲水、亲油性与柔韧性的特点,在半柔性路面路面材料的水泥基灌浆材料中引入了乳化沥青,制备出了乳化沥青改性灌注式半柔性路面材料,并进行了体积稳定性、动态弹性模量、低温抗裂与疲劳性能测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乳化沥青能够降低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水泥基灌浆材料与沥青间界面的粘附等级,并能够有效的降低半柔性路面材料的动态弹性模量,提高其低温抗裂性能与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0.
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能有效避免沥青路面产生结构性疲劳开裂。我国对于沥青路面承载能力和抗车辙能力在重载交通下的适应性,尚无长期性研究定论。在某典型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和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受力特征分析基础上,结合实体工程进行了长期性能跟踪观测,对其路面车辙与裂缝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泡沫沥青及乳化沥青混合料作为最常用的柔性再生混合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现行路面设计要求较低及路面所用集料粒径的增大,部分水分会穿过面层渗入到基层,这就要求基层具有良好的水稳性.本试验选取4个沥青含量,采用湿劈裂强度及干湿劈裂强度比两个指标对两种混合料的水稳性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混合料成型机理、试验现象及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乳化沥青混合料水稳性优于泡沫沥青混合料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半柔性路面基层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芝 《石油沥青》2010,24(2):49-55
介绍了丰柔性路面基层及混合料的特性,混合料的研究过程和试验结果以及该技术在公路路面基层中的试验路应用。  相似文献   

13.
许国伟 《石油沥青》2011,25(4):31-34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较多水分拌和,经过摊铺和碾压,并在自然条件下养生水分散失后,空隙率较大,路用强度不能达到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标准,一般只应用在路面结构的基层或下面层,再面层加铺热拌沥青混合料。由于热拌沥青混合料铺筑温度高达150~170℃,摊铺与碾压过程中,对乳化沥青再生下面层加热并产生二次压实,势必对其产生影响。通过对乳化沥青再生下面层在热拌混合料铺筑前后性能指标的研究分析,提出在进行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室内设计时,需考虑到二次压实影响,改进室内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昆安高速公路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全寿命经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经济分析(Life-Cycle-Cost-Analysis,简称LCCA)法对昆安高速公路第十三合同段优化前的半刚性沥青路面和优化后的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这两种路面结构分别进行了全寿命经济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与成本-效益指标均大大优于传统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重庆地区高速公路使用效果更好的新路面结构,结合重庆涪南高速沥青路面工程,进行了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在重庆地区高速公路路面工程下面层的应用研究。研究中为降低湖沥青改性沥青加工难度和确保湖沥青下面层的工程质量,取消软化点评价指标,以弥补湖沥青改性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差、抗车辙能力弱等缺点。通过改进的湖沥青复合改性方案对25%掺量的特立尼达湖沥青改性AC-25C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并与常规沥青路面性能进行对比,同时进行试验路验证,为重庆地区湖沥青改性应用于路面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沈孔健 《石油沥青》2012,26(1):29-31
以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为基础,结合壳牌土基容许顶面压应变公式,推导得到基于路基顶面压应变等效时轴载换算公式。应用路面结构计算程序Apbi,计算不同轴载、不同胎压作用下路基的顶面压应变。根据轴载换算等效原则。计算了基于路基顶面压应变的全厚式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在不同轴重、不同胎压下轴载换算指数。结果表明,不同胎压、不同轴重等情况对轴载换算指数的影响较小,各种情况下轴载换算系数的平均值为0.988;计算得到基于路基顶面压应变的轴载换算指数为4.94。分析结果可为今后全厚式长寿命沥青路面轴载换算指数的取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