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催化裂化稳定汽油饱和蒸气压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炼油厂FCCU中,汽油蒸所压是反映FCCU汽油产品质量的一项关键指标,FCCU现场稳定汽油蒸气压的高低及平稳与否,不仅决定汽油产品质量,也影响汽油收率。本文综合分析国内外在FCCU汽油蒸气压控制与优化指导操作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并针对影响汽油蒸所压的因素进行工艺分析,发现我们引进美国汽油蒸气压控制方案D-1中的技术不足之处,又相继找到操作不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采用先进的控制方法,利用在线仪表和计算机实现催化裂化汽油蒸气压在线闭环控制。该系统投用后,取得了良好的工业运行效果,能优化平稳控制产品质量,使蒸气压波动范围下降到2kPa以下,提高了催化裂化汽油的收率和馏出口合格率,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针对汽油调合组分化学组成差异大、烃类与乙醇混合溶液的非理想性,导致乙醇汽油调合过程产品质量控制困难的现状,对6种不同来源的汽油馏分进行组成分析,同时在各汽油馏分中添加体积分数为10%的乙醇制备6种汽油馏分的乙醇汽油(E10),测定汽油馏分及其E10的蒸气压和馏程,探讨乙醇的添加对汽油馏分蒸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富含芳烃的重整汽油E10的蒸气压增幅最大,为17.5 kPa,富含饱和烃的加氢裂化重汽油E10、直馏汽油E10、烷基化汽油E10、异构化汽油E10的蒸气压增幅为1.5~10 kPa,富含烯烃的催化裂化汽油E10的蒸气压基本不变。6种汽油馏分E10的10%、50%馏出温度均有所降低,有利于汽油低温启动、加速性能的改善。优化乙醇汽油调合组分油的组成(尤其是控制芳烃含量)是控制乙醇汽油蒸气压不超上限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催化裂化稳定汽油饱和蒸气压预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了汽油蒸气压的主要影响因素之后,作了合理的简化,,以C4组分为桥梁,把汽油蒸气压与稳定塔的实际操作参数联系起来,建立了汽油蒸气压的实时估计模型,经过在炼油厂的实际在线运行,表明该模型具有令人满意的精度,可用于稳定塔汽油蒸气压的闭环控制与优化操作。  相似文献   

5.
为将C5抽余油作为汽油调合组分,在某公司1.5 Mt/a的催化裂化汽油脱硫装置上新增了C5抽余油加氢反应系统。投入运行后,该系统出现了精制汽油硫质量分数超20μg/g、新增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波动大和精制汽油蒸气压超标的问题。分析原因后,采取了调整C+5抽余油加氢系统投用方案,调整吸附进料换热器E101壳程跨线、原料汽油温度和原料汽油蒸气压、稳定塔塔底温度等措施,有效地将精制汽油硫质量分数控制在12μg/g以内,蒸气压控制在72 kPa以下,新增的C5抽余油系统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6.
以延安炼油厂200万t/a催化裂化装置稳定塔为例,在实施多产汽油方案后,分析各个操作变量(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回流比、进料位置等)对稳定塔操作及液化气和稳定汽油质量控制影响,寻找最优的操作工况,确保稳定塔操作平稳和产品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7.
催化裂化主分馏塔与稳定塔的关联性分析及稳定塔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分析了催化裂化装置的主分馏塔与稳定塔之间操作控制的关联性,基于状态反馈预测控制概念,根据装置的操作控制特点及现有测点情况,建立用于稳定汽油饱和蒸气压实时控制的简化状态空间数学模型,使用实测状态变量反馈和计算换热量设计预测控制前馈的方法,减弱主分馏塔对稳定塔操作控制的影响,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及抑制干扰能力,对预测控制系统进行在线计算和修正,改善和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综合性能,稳定塔状态反馈预测控制系统在多套催化裂化装置DCS层上成功实施,表明了数学模型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金陵分公司1300 k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流程改造及优化措施,对流程改进前后在分离效果和能耗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经过改造,FCC干气中液化气的体积分数由3.0%~3.2~下降到1.0%~1.3%,稳定汽油蒸气压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实现了节能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催化裂化汽油蒸气压计算机闭环控制系统”通过技术鉴定钟君安(长岭炼油化工总厂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岳阳,414012)由长岭炼油化工总厂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研究开发成功的“催化裂化汽油蒸气压计算机闭环控制系统”,于1996年4月18日通过了中国石化总公司发展...  相似文献   

10.
催化裂化汽油稳定塔多变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多变量模型预测控制技术应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稳定塔的控制,有助于提高稳定塔的控制品质。 M P C控制器控制的变量包括汽油雷氏蒸气压、液化气中 C5 含量和塔顶温度3 个被控变量,塔底温度和冷回流量 2 调节变量,以及包括塔操作压力、回流温度和进料流量等3 个干扰变量。应用机理模型进行汽油雷氏蒸气压和液化气中 C5 含量的在线计算以满足在操作条件大范围变化的控制需要。为建立 M P C 控制器通过现场阶跃实验建立了稳定塔的传递函数动态模型矩阵。该控制器已在工业装置上投用,且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甲醇和增溶剂(甲基叔丁基醚(MTBE)、异丁醇和裂解汽油)在催化裂化汽油中的辛烷值调合试验、相溶性试验、饱和蒸气压调合试验、以及吸水性试验的结果。并介绍了催化裂化汽油与甲醇、增溶剂调配90号车用汽油的调配方案和调合油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生产国Ⅲ汽油过程中的优化措施,通过对比分析了不同催化裂化原料硫质量分数对催化裂化汽油产品质量、烟气排放、装置加工成本等产生的影响,确定合适的国Ⅲ汽油生产优化方案。实践表明,通过调整蜡油加氢处理装置加氢反应深度可控制精制尾油硫含量,降低装置氢耗。加氢处理尾油硫质量分数控制在0.38%时,催化裂化装置精制汽油硫质量分数达到170μg/g,催化裂化烟气中二氧化硫质量浓度达到800 mg/m3,通过与其它低硫汽油组分调合,成品汽油硫质量分数达到130μg/g,向催化裂化催化剂注入硫转移剂达到0.4%时,催化裂化烟气中SOx质量分数可以下降20%~30%,有效地保证催化裂化烟气硫质量分数达到环保排放要求。在满足国Ⅲ汽油产品质量以及环保排放指标要求的同时,控制催化裂化原料硫质量分数为0.38%,可增加直接经济效益8×107RMB$/a。  相似文献   

13.
利用基于数据挖掘的有效工具DMOS工业优化软件对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单元稳定汽油蒸气压过高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优化方案,并在生产上进行实施,成功地降低了稳定汽油蒸气压。  相似文献   

14.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工艺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脱硫技术已经成为各炼油企业提高汽油产品质量的关键技术,汽油中的硫化合物主要来自FCC汽油。文中阐述了FCC汽油中硫的类型和含量分布以及催化裂化脱硫机理及其转化规律,综述了国内外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的工艺特点及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轻汽油醚化技术在FCC汽油改质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FCC轻汽油馏分中的C5、C6叔烯烃与甲醇进行醚化反应转化为甲基叔戊基醚、甲基叔己基醚,降低汽油中烯烃含量的催化蒸馏中型试验,结果表明,将醚化油按自然比例与催化裂化重汽油馏分混合后,汽油的烯烃含量约降低5-9个百分点,蒸气压显著降低,抗爆指数提高1个单位以上。  相似文献   

16.
由长岭炼油化工总厂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研究开发的“催化裂化汽油蒸气压计算机闭环控制系统”于1996年4月18日通过了石化总公司发展部组织的技术鉴定: 该系统由在线汽油蒸气压分析仪(由长岭炼油化工总厂计算机应用研究所自行研制)和工业控制计算机组成。系统采用先进的预估控制技术,利用系统辨识方法,建立预估控制模型。软件采用模块结构,提作画面的设计适用、直观、并且汉化,操作界面采用菜单方式。便于设置和修改控制参数。以量程自适应记录曲线显示方式,为分析现场数据提供了方便。同时对部分重要参数的修改权限加密,防止误操作和无关人员的修改而影响控制,保证  相似文献   

17.
针对S Zorb进料换热器的结焦问题,分析了结焦形成的原因,研究了烷基化脱硫降烯烃反应对催化裂化(FCC)汽油结焦性质的影响,并优化了FCC汽油烷基化反应的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空速。结果表明:在备选的4种催化剂中,Amberlyst35树脂对FCC汽油烷基化反应的催化性能最佳,优化的FCC汽油烷基化反应温度为90℃、质量空速为1.0h-1、压力为0.5MPa;在优化条件下进行烷基化处理后,汽油的结焦量显著降低,但辛烷值、饱和蒸气压也有所下降。在烷基化反应后的汽油中添加C4混合烃,可以提高汽油辛烷值和饱和蒸气压,使烷基化汽油满足质量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齐鲁石油化工》2019,(4):324-330
降低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含量是生产清洁汽油的关键,而催化裂化汽油深度脱硫技术受硫化物稳定结构的影响,具有一定难度。文章主要从国内外专利、试验装置、工业应用三个方面对催化蒸馏技术应用于催化裂化汽油脱硫反应的技术进展情况加以总结,并对后期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1.6 Mt/a催化裂化装置的汽油生产现状,分析了原料组成、工艺条件、催化剂、汽油终馏点和蒸气压等因素对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的影响.结合闪蒸系统扩能改造,对装置提高产品辛烷值采取了调整措施,即增大掺渣比、提高反应温度和剂油比、提高汽油蒸汽压和再生催化剂定碳等.实施效果表明,汽油辛烷值达90.5以上,较优化前平均增加0.7单位,优化操作工况下月增效益约453.6×104lRMB¥,达到了提高汽油辛烷值的目标,降低了高标号汽油的调合成本,弥补下游装置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甲醇作为汽油调合组分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醇具有较高的净辛烷值和较高的调合辛烷值,在与烃类汽油调合时,是一种起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作用的含氧化合物。本文论述了甲醇与直馏汽油、烷基化油、催化裂化汽油以及催化重整汽油调合时的辛烷值调合效应、饱和蒸气压调合效应,以及调合油的相溶性、稳定性。为低浓度甲醇汽油的调合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