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牵引火炮在行军过程中连续制动导致的制动器温升安全隐患,利用红外测温技术、单片机技术、无线传输技术,设计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的牵引火炮制动器温升监测报警系统.分析系统的总体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进行了温度补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较为准确地测试制动器温度升高情况,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为监测和消除因温度升高导致的制动安全隐患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南非陆军的需求,南非国防采购署即将与南非迪奈尔路面系统公司签订合同,研制一种新型105毫米火炮系统。该新型武器被称为先进多用途轻型火炮,主要以现有105毫米火炮系统为参照,但在其性能方面将得到显著增强。南非陆军的关键要求是:该新型火炮必须耐用、可靠、易于操作,其射程必须在24~30千米之间,并能使用系列弹道兼容性弹药。  相似文献   

3.
经过多次试验,美国沃特夫列特·阿森纳公司成功研制出了35毫米膨胀波低后坐力炮,该炮采用了105毫米多用途火炮和弹药系统(MRAAS)的武器部件和摇摆炮膛装填系统,使后坐力降低75%,热负荷降低50%,火炮系统总重降低25%,同时保持弹丸的炮口初速和较小的炮口焰。美陆军根据膨胀波火炮的英文缩写RAVEN,将其命名为“渡鸦”。  相似文献   

4.
炮兵的间接发射及其武器孙/编译徐忠信/审校许多炮兵部队将弹丸和战斗部定义为他们的武器,而不把火炮和火箭发射装置定义为他们的武器。这种认识部分地和传统采用的以火炮以及火箭发射装置底盘为武器中心的观点相反,并且强调炮兵的任务是在准确的时间内把性能好的...  相似文献   

5.
火炮虚拟样机的总体框架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虚拟样机技术在火炮中的初步应用.在阐述火炮虚拟样机技术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火炮武器装备研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火炮虚拟样机的总体框架,建立了火炮武器系统设计、研制、试验和评估的集成化虚拟样机环境.以某车载火炮的总体方案为例,介绍了虚拟样机的建模、仿真,并分析了虚拟样机的性能,结果表明虚拟样机技术可有效地支持火炮武器系统的数字化设计研制.  相似文献   

6.
现代坦克装甲车辆的炮塔和火控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其火力的发挥。炮塔除了保障车内乘员的安全之外,主要作用是武器的平台,它必须能够承受住火炮射击时产生的冲击负荷,并保证武器能平稳地射击。火控系统用于控制火炮的射击,使其能够有效地攻击目标,故被称为火炮的“大脑”。炮塔一般来讲,坦克装甲车辆的炮塔上都装有武器以及武器控制和稳定系统。  相似文献   

7.
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的工作性能受发电机温升的影响较大,根据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的运行特点和结构特点,结合热力学相关方程对该装置运行过程中的发热源进行分析和计算;再根据圆柱体导热模型确定绕组的等效导热系数,并根据片层叠加模型确定铁心的导热系数;通过建立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温升计算模型,确定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各部位的温升状况;建立火炮后坐能量转换装置的三维温度场模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降低温升的措施。结果表明,在常温射击环境下完成单发射击,定子绕组平均温升为1. 05℃,可以满足火炮连续射击条件下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8.
提高老式坦克的三大性能,即除了增强提高其机动性和生存力外、还要提高其火力对于主战坦克来说,其武器选择在世去25年多的时间里,绝大多数都选择了120毫米滑膛炮。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计划都在研究。开发和试验140毫米火炮、然而,l20毫米火炮仍然是中期发展的土流。  相似文献   

9.
智能化是未来火炮武器系统的发展趋势。根据未来战场智能化装备的需求及国外智能火炮武器的发展现状,给出了智能火炮武器系统的定义,分析了以OODA循环为模型的火炮武器系统智能化内涵,总结提炼了以认知为基础、有中心及无中心智能协同、资源池能力柔性重组、算法和算力等智能火炮的主要特征。构建了以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控制、智能反馈为环节的智能火炮武器的系统架构,探讨了关键环节的智能化应用模块。最后阐述了火炮武器系统智能化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为火炮武器的智能化技术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某武器系统火炮失控与电磁兼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烈的电磁干扰是火炮火控系统产生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形成电磁干扰的3个条件是:有强烈的干扰源;有敏感的接收单元;存在于扰源到敏感接收单元的耦合通道。解决方案是:在武器控制组合内部的总线加上拉电阻;更换性能兼容且抗干扰能力强的总线芯片;将武器控制组合的电源加装LC以净化电路;在控制组合和功放之间加装I/O口滤波板。经过试验验证,该方案极大地提高了火炮火控系统的可靠性,使系统安全性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标表面温度实时变化引起毫米波辐射变化的规律尚未被研究的现状,使用3 mm直流Dicke式辐射计对不同表面温度条件下的目标辐射温度进行了测量,发现使用不同发射率材料的目标的辐射温度随表面温度变化的规律明显不同,材料发射率越高,目标辐射温度受表面温度的影响越大.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涂层金属板等目标的温变系数,并拟合出辐射温度随表面温度变化的规律.误差分析表明,拟合曲线与实测曲线基本吻合,反映了使用不同发射率材料的目标的辐射温度随表面温度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在还原性气氛流场瞬变温度测量中,过去一般采用全铠装式或接壳式热电偶,很难实现毫秒级的时间常数,新研制的大温变率流场中特种变送器,由镍铬-镍硅的偶丝裸露式极微细热电偶,及放大电路、冷端补偿电路和超量程限幅电路等组成的仪表放大器2部分构成,首次应用在还原性气氛流场温度测量中,获得了满足试验要求的毫秒级时间常数,其中,以精密电压基准LM385为核心器件的热电偶冷端补偿电路,在0℃-40℃环境温度范围内补偿,温度附加误差为0.2%,提高了系统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3.
DS1820是美国DALLAS公司生产的单线数字化半导体测温元件,测温分辨率为0.5℃。本文结合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20在惯性测量组件测温电路测试系统中的应用经验,针对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通信时序、传输协议、CRC校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4.
精密加工过程中旋转曲面温度在线监测的方法有:红外测温仪测温、CCD热像仪测温、红外传送信号的接触测量、温敏电容及涡流损耗测温.采用斯忒鄱-玻尔兹曼定律的红外测温选用红外传感头实现.基于红外CCD的红外焦平面热像仪以电子扫描代替光机扫描.红外传送信号的接触测量通过红外通讯传递热电偶的温度信号.利用温敏电容对温度敏感的特性,由电容变化可测量旋转曲面附近的温度.利用金属材料在交变磁场中因磁滞效应和涡流效应会引起的功率损耗,能测量出其所处温度场的温度.同时比较了这些方法的利弊,分析了它们的精度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池旭辉 《含能材料》2019,27(12):984-990
采用传统方法评估自然环境贮存固体推进剂的老化,需要详细、长期的环境温度数据,应用受到很大的局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自然温度季节、昼夜变化规律,以及气温的地域分布的特点,基于月均气温数据得到温度季节、昼夜变化模型的各项参数,建立了一个基于月均气温的老化等效温度计算模型,用于评估自然温度贮存固体推进剂的老化效应。应用本模型计算了: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硝酸酯增塑聚醚NEPE、复合改性双基(CMDB)三类典型固体推进剂在不同地区的老化等效温度。结果表明,老化等效温度显著大于年均气温,季节温差越大,差异越明显。固体推进剂的老化活化能越大,等效温度越向最大月均气温靠近,与年均气温的差异也越大。  相似文献   

16.
温压炸药爆炸过程的瞬态温度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更好地测量炸药爆炸过程瞬时高温,在原子发射光谱理论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瞬态多谱线测温系统,系统的时间分辨率可达微秒级。通过对三种配方温压炸药爆炸过程的实时测量,获得了其温度随时间分布的曲线。曲线的两个峰值如实反映了温压炸药爆炸过程中最初无氧燃烧反应和后续有氧燃烧反应。多组实验结果表明,多谱线测试系统相对偏差低于2.6%,重复性较好,可以部分消除双谱线法中因所选谱线组不同而引起的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7.
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在温度场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DS18B20是一种可组网的高精度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由于其具有单总线的独特优点,可以使用户轻松地组建起传感器网络,并可使多点温度测量电路变得简单、可靠.本文结合实际使用经验,介绍了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在AT90S8515单片机下的硬件连接及软件编程并给出了软件流程图.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导弹温度试验、综合环境可靠性试验和环境应力筛选的要求 ,对导弹传热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 ,讨论了加速因素和加速方法 .应用均匀设计方法制定了试验验证方案 ,进行了相应的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在不影响结构特性的前提下 ,变温率可以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作者研制的瞬态气体温度传感器.针对传感器敏感元件的结构设计,应用等效物理模型,对影响温度测试精度和动态响应的结构参数以及使用方法进行了计算分析.研制出的温度传感器经激波管动态标定,证明其具有百微秒级的动态响应.本文最后介绍了在倒拖工况下,柴油机缸内瞬态气体温度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0.
Glycidyl azide polymer (GAP) is one of the most recognized and prominent azide polymer. Because of its superior properties,GAP is used extensively as a high energetic binder or plasticizer in propellants to increase burning and specific impuls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research on the glass-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 of GAP and its precursor PECH (poly-epichlorohydrin) due to the Tg of binders is the key factor which can influence low temperature properties of solid propell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