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城市水源水的污染导致常规给水工艺处理不能满足安全用水要求,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简便的预处理技术来以减轻常规工艺的负担。人工湿地是一种由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构成,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协同作用净化水质的技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文章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应用在微污染水源水预处理方面的技术以及人工湿地技术在处理微污染水中的应用现状与不足。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省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是盐城市重点城市供水项目,项目建成后提高了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并同时提高了城市供水水质。该工程采用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的处理工  相似文献   

3.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湿地是应用天然湿地净化污水的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生态工程,它以独特的生态循环系统在国内外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文中系统地介绍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特质,综合分析了各种不同类型人工湿地的优缺点以及净化水质过程中的主要净水机理及其功能效应,对目前各种类型的人工湿地的技术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就影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有关问题提出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人工湿地是由天然湿地发展而来的。基于人工湿地净化水质的诸多优点和成熟的人工湿地建设技术,本研究将这项新型的水质净化技术应用于寇河的水污染治理中,在寇河建立可行的湿地水域。通过种植湿地植物构建人工湿地,处理寇河的水污染问题,一方面可以很好地解决寇河的水质富营养化问题,缓解辽河的水体净化压力,另一方面可通过人工湿地构建实习水环境生态的建设和恢复,利于河道景观的建设,并通过实际的技术实施,形成一套可在小支流推广应用的河道人工湿地构建技术。  相似文献   

5.
南方某水库补充水源存在污染风险,采用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净化水质,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布置及主要设计参数,并介绍湿地基质的配比及植物的选择与搭配,总结人工湿地技术在处理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的工程经验。湿地处理系统出水可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V类水体标准。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永定河直接进入官厅水库的受污染水体、削减污染物总量,在黑土洼人工湿地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试验选取永定河引水口和湿地退水渠两个典型监测断面,取样采用标准化方法分析.重点对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湿地系统对官厅水库水质净化及水环境改善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季节变化会影响湿地的处理效率.该研究为北方地区利用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河道微污染水体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基于滏阳河苏里和莲花口断面水质情况和表面流人工湿地中试系统运行监测数据,采用综合评价法,构建表面流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数学模型,对表面流人工湿地净化滏阳河水体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以考察表面流人工湿地对滏阳河水质净化的可行性,从而为永年洼人工湿地示范工程的建设及运行提供技术支撑。评价结果表明,湿地出水pH、TP、NH3-N和CODMn指标均满足Ⅳ类水质标准要求,TN是主要超标因子;湿地出水各指标(pH除外)单因子评价指数在湿地净化过程中随着净化时间的推移基本呈下降趋势,对滏阳河水的净化效果初步显示出一定的技术可行性。研究内容对滏阳河水环境治理与自然湿地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应用人工湿地技术改善城市河湖水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人工湿地技术 湿地是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是一种高功能的生态系统.人工湿地是根据自然湿地净化污水原理强化后的水质净化技术,融合了土地处理和水生植物处理技术.由于人工湿地具有生态、高效、节能的特点,受到世界各国推崇,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试验研究,目前技术上取得了很多成果.  相似文献   

9.
付凌  刘磊 《中国水利》2013,(21):38-40
为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永定河直接进入官厅水库的受污染水体,削减污染物总量,在黑土洼人工湿地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试验选取典型监测断面取样,采用标准化方法重点对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湿地系统对官厅水库水质净化及水环境改善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经过多年运行的湿地,出现了堵塞、水质深度处理能力下降、植物维护等问题,经过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该研究为北方低温地区利用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河道微污染水体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验证人工潜流湿地系统在养殖污水净化方面发挥的作用,基于查干湖野鸭湾野鸭救护繁育站为研究对象的水循环体系,以养殖尾水水质净化为目标,采用复合垂直流潜流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进行养殖污水净化处理,开展人工潜流湿地水质净化系统研究。工程建设运行后于鸭舍、沉淀池、湿地出口设置3处水质检测采样点,通过对水质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潜流湿地系统的水质净化效果,为吉林西部河湖连通区典型湖泊湿地生态修复及黑臭水体治理提供技术样板。  相似文献   

11.
入库滩涂是入库河道水质净化和环境治理的最后一道重要防线。对水库入库滩涂原地形地貌进行设计改造,合理配置水生植物及群落,在入库滩涂及河道上建设兼顾水质净化功能和景观功能的复合型梯级湿地系统,该系统将滞留塘和人工湿地这两项生态水质净化技术进行优化组合,取长补短,梯级治理,起到减少水库淤积,加固岸坡、净化入库水质、美化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表面流人工湿地+近自然人工湿地+生态稳定塘组合工艺。设计实施了济宁市截污导流蓄水区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通过生态修复措施恢复了湖滨带湿地的生态功能,提升入南四湖水体水质。  相似文献   

13.
靖德兵  洪剑明  尹炜 《人民长江》2008,39(16):22-24
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常用的人工湿地植物种类及相应多种类复合湿地植被的生态特征与净化功能,指出复合植被有利于处理多种类物质形成的复合污染、丰富湿地微生物种群和提升湿地的景观娱乐价值.在复合植被系统中,植物个体间通过对光等环境因素的竞争以及根系分泌物、枯落物释放化感物质来影响植被群落的稳定性,普遍地进一步提高了人工湿地系统的污水净化效率.因此,建设多种类复合湿地植被不仅是提升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效率和生物多样性、游憩品质效果的重要途径,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湿地占地面积大的缺陷,促进了湿地在人口密集区域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河流湖泊污染状况十分严重,流经城市的河流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营养化问题。目前,城市河流在截流污染源、完善城市管网和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采取的水污染防治技术措施主要有:底泥疏浚、人工增氧、调水引流水质改善、植物修复技术、湿地净化技术等河湖水质强化净化技术。郑州市贾鲁河河滩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将几种水污染防治技术有效地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在城市河流水污染治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究。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受农村生活源与农业面源污染的水体,开展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技术研究。研究区位于贵州省盘县,设计人工湿地处理来水能力为3.5万m3/d,人工湿地面积45 hm2。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后可基本实现水质净化目标,使其达到景观水体标准,不仅有效保障处理水质,更可营造城市水景,可改善研究区所在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以分宜县龙须沟水环境提升项目为例对水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面流人工湿地群提升水源地入库河流水质的适用性及效果。在完成控源截污和内源治理后,龙须沟流域仍存在一定面源污染和雨季溢流污染问题,表面流人工湿地群可提高生态净化能力,适用于提升沿线分布有池塘及沼泽地的微污染河流水质。龙须沟沿线建设了5座表面流人工湿地组成的人工湿地群,总占地面积为458 813 m2,统计分析2021年水质监测数据,入湖口水质稳定达到了地表Ⅲ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7.
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保护饮用水源的实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述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专有技术的由来,并结合石岩人工湿地一期工程叙述了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工艺原理、技术特点、植物特点、处理效果等,结果表明采用垂直流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系统保护饮用水源,能达到污水净化和美化环境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8.
进水负荷是影响人工湿地水质预处理净化效果的重要因子,以盐城市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盐龙湖工程)为研究对象,探究人工湿地水质处理工艺在4种不同进水负荷范围内对水质的净化效果。通过1 a多的测验分析表明,人工湿地对原水水质改善效果明显,随着进水负荷的不断升高,对TP、TN、NH3-N和SS的去除率逐步下降,DO的提升率则表现为随进水负荷的增大而增大。各指标的去除量在进水负荷为20万~30万m3/d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9.
研究利用人工湿地对水源保护区内的城市住宅小区初期雨水的处理效果,对于人工湿地处理初期雨水的科学性、有效性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东莞万科松山湖花园小区初期雨水水量、水质,以及经人工湿地运行和处理后的水量、水质结果等开展研究和分析,结果显示,经人工湿地处理后的水质可回用为绿化用水,能产生较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南陵县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需要通过建设中水回用压力管将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的中水提升至后港河人工湿地深度净化后补给市桥河,经过生态湿地和湿地公园处理后水质考核指标需达到地表水准V类,以满足城区市桥河、古亭河生态用水要求,达到补水活水效果。为此选择了后港河人工湿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串联加上人工浮岛湿地组合工艺来对城区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进行深度处理。经过实验测试,得出的结果是:出水COD浓度低于40 mg/L,符合GB 3838-2002标准中V类水质的要求;NH3-N浓度低于2mg/L,达到GB 3838-2002标准中V类水质的要求,这意味着它满足了设计要求。同时,该人工湿地NH3-N去除率为77.50%,COD去除率为51.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