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混凝土因自身的特殊性能,在工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原材料、配合比及混凝土输送、浇筑、养护等环节出现的问题,会使混凝土工程产生一些质量通病,现就提高混凝土表面观感质量谈一些体会。蜂窝产生原因:发生蜂窝质量通病的原因大体上可分为四种:一是混凝土配合比不科学或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配合比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魏党生 《工程质量》2003,(11):45-46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监理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进行行探讨。1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1.1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水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漏振或振捣时间不足。(3)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或溜槽造成离析。(4)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过程包括配合比的确定、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工序。在每道工序中都有相应和相关的技术要求,这些技术要求的实现程度,最终决定了混凝土的质量状况。在混凝土施工各工序中,浇筑这一环节,对混凝土的内在质量和表面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中,露筋、裂缝、鼠洞、蜂窝、麻面的出现,甚至结构的整体性(如施工缝)、混凝土的强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技术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文胜 《山西建筑》2012,38(14):241-243
分析公路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成因,从广西六寨至河池等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对混凝土质量控制采取的措施进行论述,提出了从质量管理体系及混凝土配合比等方面解决公路工程混凝土通病的措施,以期减少混凝土工程质量隐患,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6.
陈业 《山西建筑》2010,36(26):209-210
针对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通病展开探讨,分析了蜂窝、麻面、露筋、孔洞、表面不平整、缺棱掉角等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避免或减少质量通病,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7.
郑鹏 《建筑与预算》2010,(1):102-102
混凝土工程在施工时,经常发生裂缝、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通过对混凝土工程几种质量通病产生原因的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刘邦 《山西建筑》2014,(12):249-250
针对混凝土施工的特点,分析了蜂窝、麻面、裂缝、和易性不好等常见的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通病,提出了全方面的预防质量通病的措施和治理方法,以确保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9.
刘四杰 《山西建筑》2011,37(23):117-118
结合具体实例,针对混凝土工程中出现的麻面、露筋、蜂窝、孔洞等质量通病进行了分析,分别阐述了各种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指导实践,保证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施工时,经常会发生一些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在施工中只能进行防治不能根除,发生质量通病的原因有很多:混凝土蜂窝、麻面、骨料显露和颜色不匀及砂痕、裂纹、外形尺寸偏差、露筋及缝隙夹层等。因此,我们应针对这些质量通病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给工程带来质量隐患。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混凝土浇筑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材料、施工工作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等)、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现场模板、操作人员等各种因素变化或不当的分析,找出了现浇混凝土产生裂缝、泌水及离析、强度偏低、混凝土蜂窝、孔洞、露筋等主要通病问题的原因以及预防方法;使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岗位操作员工在实际生产中能够引以为戒,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2.
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而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预防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某工程案例,从板低露筋、胀模、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竖向混凝土结构与楼板交界面蜂窝现象等方面阐述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分析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形式,如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缺棱掉角、强度不够等,分析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清水混凝土相关研究与工程应用得到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清水混凝土研究的深入、推动清水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提高,以济南轨道交通全清水混凝土工程建设为依托,开展了针对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表观质量评价方法、质量通病预防等配制与施工关键技术的系统研究。工程实践表明:采用的清水混凝土专用配合比设计方法、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评价方法、清水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应对措施等清水混凝土配制与施工关键技术可行、有效,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现浇混凝土施工中经常存在着蜂窝、麻面、孔洞、露筋、强度偏低、裂缝、外形尺寸偏差等一些常见质量通病,分析了这些通病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监理主要检查内容及处理方法,以提高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6.
归纳了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混凝土工程中裂缝、蜂窝、麻面、强度不足等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混凝土温控、浇筑、养护及裂缝控制的技术要点,以提升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工程施工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如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缝隙等质量通病,影响结构的安全。最大限度消除这些混凝土质量通病,是建设好工程的必要条件,也是广大技术人员急需掌握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邹丹 《四川建筑》2011,31(2):187-188
在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施工过程中,普遍容易产生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如表面不平整及产生蜂窝、孔洞等,从而造成因抹灰层过厚产生空鼓脱落等质量问题。文章通过介绍清水混凝土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对建设项目如何应用清水混凝土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道桥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其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环境中的温湿度、腐蚀性,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配合比等均有不同程度影响,施工的不规范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之一;道桥工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裂缝、气泡、蜂窝等质量问题,不但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影响了外部美观,严重时导致质量安全事故,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应当在对原材料质量严格把关的同时加强施工规范性,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大气泡、蜂窝等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对砼工程检测中,经常发现一些质量通病,轻则影响外形美观,重则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保证工程结构的安全性,是工程技术人员急需掌握的。本文就砼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和防治进行粗浅探讨,供有关人员借鉴参考。1蜂窝1·1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1·2产生的原因1·2·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级配差、石子、水泥材料及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1·2·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搅拌机搅拌性能下降,造成搅拌不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