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和建设,旧城更新、旧城改造成为城市设计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掌握城市发展与城市更新之间的关系成为重中之重。城市老城区重点片区的保护和更新的最终目的是在保护的基础上,使得该片区体现城市特色和风貌并得以发展、延续。许多城市在旧城区的更新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的城市肌理,盲目的商业开发,使得"千城一面"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通过基于城市肌理保护的视角对济南老城区的空间进行研究,分析如何从空间的角度来延续济南老城区的场所精神,进而起到保护济南老城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本土传统建筑和传统城市景观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如火如荼地城市化发展,使得城市老城区遭到不断蚕食,传统民居被拆毁,历史街区正逐个消失,城市特色风貌建设越来越流于平庸,缺乏特色.衢州古城也同样面临如此困境,传统城市空间的保护和延续迫在眉睫.城市设计作为塑造城市空间和环境的手段,对于建立城市的品质和特色,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利用城市设计手段,探索衢州古城传统空间保护与传承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张潇 《建筑与文化》2024,(4):254-256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镇风貌整治越来越成为重塑城市新风貌和推进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面对现存城镇风貌整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何在保护原有风貌特色的同时,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需求,是目前整治规划中亟须解决的重要内容。本次研究以云南省镇雄县老城区风貌整治规划为例,通过对功能布局、空间形态和历史文脉的分析,尝试以多元融合的思路对风貌整治规划进行探索,以期为具有类似的规划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部分一线、二线城市都加快了地铁建设的脚步,地铁地面建筑如何与城市风貌相融合,也得到了建筑工程师的关注。地铁地面建筑在城市风貌中成为不容忽视的部分,是连接地上城市和地下轨道的重要门户,既要具有标识性、导向性,又要与周边的城市建筑风貌相融合。以北京老城区的实际工程为例,结合国内一些特色城市的地铁地面建筑风貌设计,探讨地铁地面建筑对老城区城市风貌的影响,提出地铁地面建筑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设计手法和思路,为城市地面建筑设计和建设提供实践经验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城市的发展已经从快速化、规模化的扩张时期进入存量化、精细化的更新时代,老城区作为一个城市的发展源点,有着众多的历史记忆和厚重的文化积淀,老城区的保护与更新作为城市化进程新的增长点,已成为持续而有影响力的课题。文章以广德老城区为例,从保护地方文化、展现特色风貌的视角入手,通过现场探勘、文献查阅、部门座谈、居民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全面把握老城区特征,剖析核心问题,了解民生诉求,重点关注老城区在建设进程中保护与更新之间的矛盾,对广德老城区的历史溯源、商业地位和风貌特色等进行全面系统化的梳理,对老城区的保护与更新工作提出系统性改造模式。同时,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落实并充实宏观规划的要求,对具体街区的发展提供现实的指引;通过城市设计手段构建广德老城区整体的保护与发展的引导内容并提出保护与整治措施,为保护与更新工作提供抓手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黎懿贤 《城市建筑》2023,(10):50-53
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建筑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貌,保留着不同的空间特征。如何推进片区整体建筑风貌改造,以及对片区建筑进行置入、保护及修缮,是街区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难题。在符合城乡审美韵味和文化品位的城市设计背景下,文章探究了将城市设计理念融入历史街区的建筑设计与改造过程中的必要性,提出把握片区建筑设计的整体方向的城市设计理念,并针对不同风貌的建筑提出不同的设计与改造路径:新建建筑置入、建筑单体改造、建筑群落整合、建筑功能置换。以更加全面的视角对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文化保存着城市记忆,记录着城市历史变迁的沧桑岁月。传统城市空间环境承载着湘潭特有的码头文化,保护老城区现存的历史街区及建筑风貌成为湘潭城市建设地域性延续的重要支撑。本文从全新的角度引入“点、线、面、体”的概念,对老城区传统空间形态四个组成部分——码头节点、街巷骨线、空间肌理、建筑形态进行了分析,为城市建设中的地域文化保护与传统更新工作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欧洲多层面控制建筑高度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卓娃 《规划师》2006,22(11):98-101
建筑的高度是城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沉积下来、表征人与空间关系的体现之一,也是各个城市凸显自我风貌特征的重要载体.对建筑高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和引导,是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和整体景观的重要手段.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在城市历史保护地区,出于景观、美学的要求,对建筑高度进行总体上的控制,并针对不同规划层面的保护对象和风貌景观,采用不同的建筑高度控制方法,以从建筑体量角度保护城市发展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9.
新的城市建筑环境不能从根本上替代人们对旧街区的记忆,新建筑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原有的城市建筑环境。城市建筑环境应尽可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象一些传统优秀街区应保护其原有风貌。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速度最快的是城市,7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的城市发展,也曾以破坏老城区的建筑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10.
马清  刘淑永 《规划师》2007,23(9):50-53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青岛端连接线经过滨海老城区.老城区三面环海,地形起伏大,内有大量风貌保护建筑,路网密度大,道路断面尺寸小,有多套单行系统.连接线规划根据以上特点,统筹兼顾,在保证基本交通功能的基础上,重视研究重大交通设施对城市用地、城市空间、老城区的更新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老城区改造,是近年来国内城市建设中的难点和热点。其中,很多老城区的建筑和风貌,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内涵,被列入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然而,即使是在保护区内,很多建筑依然被人为的拆除、重建,一些建筑重建后仅仅是风貌留存,一些建筑则直接被投入市场,与保护的初衷大相庭径。究竟症结何在?为深度剖析其因,本刊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国家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张杰教授。  相似文献   

12.
要在近几年城市工作会议中提出,要推动发展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营造街区环境和建筑风貌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面对新时期发展契机和机遇,城市空间结构转型和交通骨架的重构提升需加大老城区更新改造治理力度。该文以孝感市槐荫大道街景整治为例,利用GIS技术、实景三维技术、入户调查等信息化手段,深度剖析槐荫大道两侧建筑立面与空间存在问题,探究建筑整治影响主要因素,考虑平衡资金投入与实施工程效果的匹配程度最优解,提出拆除更新、重点整治、风貌协调等建筑分类的方法与思路,有效落实城市风貌和街区形象。  相似文献   

13.
街道作为开展城市活动的重要场所 空间,其风貌品质会对人的体验产生直接影 响。然而,当下城市街道风貌缺乏系统的规 划管控。本研究构建了规划语境下的街道 风貌规划管控体系,包含上位与相关规划 落实、街道风貌管控规划编制、沿街建筑建 造(整治)手册引导以及典型街道城市设计 四个部分。其中,上位与相关规划内容的落 实是街道风貌管控规划的前提和要求,沿街 建筑建造(整治)手册为具体街道管控和建 造实践提供建筑选型数据,典型街道的城市 设计是整套风貌规划管控体系重要的检验途 径和优化依据。以云南省镇雄县老城区街道 风貌管控规划为例,简述该规划管控体系的 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如何处理好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与城市特色建设之间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作为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传统民居建筑融入现代城市生活不仅延续了城市文化特色,还为城市发展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该文将"共生"的思想引入到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实践,尝试从人文生态学的角度对历史建筑保护的内涵做出解读,并结合沈阳市老城区传统民居易地迁建保护这一工程实践,从建筑与环境的共生、空间与功能的适应、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的契合三方面研究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共生性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以安阳老城区街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街巷的功能类型、景观类型等进行分析,对其历史形态进行了研究,分类总结了安阳老城区街巷空间的整体现状,并探讨了老城街巷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提出运用类型学对安阳老城街巷进行保护和更新,有利于城市风貌的传承。  相似文献   

16.
《规划师》2017,(10)
随着城市更新时代的到来及风貌保护要求的提高,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上的作用也进一步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发展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文章探讨了城市设计在不同规划层面的特点,提出城市更新和风貌保护的城市设计思路与方法,并通过城市旧区及历史街区、郊区老城及古镇、风貌道路及滨水廊道等线性公共空间、工业区转型更新四种城市更新类型的实践案例来诠释基于城市更新和风貌保护的城市设计与城市治理的重要性,以及规划师如何运用城市设计方法搭建政府、开发商、设计师和市民等多方协调平台,以实现共治共赢的城市治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的发展超过规划预期,加之老城区拆迁困难,导致新老城区对比强烈,老城区面临一系列问题,其中以"提升建筑外观形象、城市街区环境品质"为主的风貌改造设计工作为重中之重。论文从前期策略和建筑设计策略2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围绕旧城改造中的平屋面设计策略进行分析,为老旧建筑屋面改造工作提供具有可行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杭州城市建设需求的转变,城市风貌特色成为城市精神的体现,城市风貌塑造成为城市新的发展诉求。当代杭州一方面极力保护"三面云山一面城"历史空间格局,力求延续"中国传统山水空间的典型意境",另一方面则面临着保护压力下难以抵挡的发展洪流。以杭州为例,试图探索如何从总体城市设计角度进行城市风貌管控,协调好城市特色塑造与风貌管控之间的关系,坚持以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保护为核心,保持和延续"诗画江南、灵秀精致、山水城相依"的历史风貌格局,发展和营造"拥江而立、疏朗开放、城景文交融"的大山水城市特色风貌,并从建立系统的风貌管控体系出发,引导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脉。  相似文献   

19.
遗址保护的研究涉及考古学和建筑学两学科知识的交叉,但是如何利用地下空间保护和展示遗址的研究还比较少。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结合新竹迎曦门遗址保护中地下空间的利用案例,从保护历史文物风貌,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处,及文物的收藏和安全等角度,阐述了通过利用地下空间有效保护遗址,促进城市和谐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老城区的城市更新是当前城市发展的瓶颈,基于"城市双修"理念进行实践探索,从景观、市政和建筑三方面对老城区生态和景观风貌进行综合提升,并提出"三位一体,系统工程"的工作模式,找到老城区更新提升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