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景观一直以来在汉传佛教寺院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对佛寺声景进行定性研究,分析声景观的实用功能与美学功能,从时间、场所和内容三个方面总结了声景的特征,然后选择四个典型的汉传寺院作为案例,从声音、人的评价和声场三个角度定量分析佛寺声景观,以期对佛寺声景的设计和保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张东旭  张嘉琳  孔春晓  陈雷 《建筑科学》2021,37(10):75-80,88
本文分别选取辽宁及周边地区汉传和藏传佛教的4座代表性寺院,通过录制寺院内声音分析其物理和心理声学参数,实测佛寺声场找出室外院落及大雄宝殿室内的声场特征,发放调查问卷找出人对两类寺院内声环境评价规律,从声音、声场和声环境评价3个方面来对比汉传和藏传佛教寺院声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在声音方面藏传佛教诵经声起伏变化较大,汉传佛教法器声更加平稳和缓;在声场方面城市型汉传佛寺平常日的院落声级全天变化幅度较小;在寺院声环境评价方面,受访者对藏传佛寺的声环境满意度更高,且山林型佛寺的满意度优于城市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沈阳地区汉传佛教寺院现状调研,选取6个重点寺院进行测绘及历史资料收集,分析这些寺院的环境选址、规划布局、建筑类型、建筑的尺寸比例等要素,并与其他地区典型的汉传佛教寺院进行对比,总结沈阳地区汉传佛教寺院的特征,最后运用Ecotect软件对寺院内风环境进行模拟分析。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沈阳汉传佛教寺院的保护、修复、重建等工作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汉传佛教大雄宝殿内空间要素与声源指向对声场的影响机制,首先通过实测和计算机声学模拟,确定古建筑室内材料的声学参数和软件的参数设置,然后建立并分析佛寺大雄宝殿的计算机声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佛殿内的空间要素中,佛像可以起到声扩散体的作用,特别是设置在侧墙位置的次要佛像能够显著影响声场的混响时间及STI值,佛殿内设置的各类装饰织物能够起到吸声体作用,对声场影响主要体现在混响时间RT30和EDT上,声源的指向性主要影响EDT和C80值。  相似文献   

5.
将实地照片与现场录音在实验室中进行重放,是实验室声景模拟研究的常用方法.本文运用该方法,对华侨大学校园声景观进行实验室模拟评价,将其结果与实地调研结果进行对比,探讨了实验室模拟声级对声景评价结果的影响,并在最佳模拟声级条件下分析实验室声景模拟评价与实地评价的异同,最后对实验室模拟方法在声景评价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归纳总结,相关结论可以为声景观实验室模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声景: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从单纯降低噪声级到整体声景设计的发展趋势给声环境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声景的研究专题出现在声学及噪声控制领域的各大重要国际会议上,针对声景的研究联盟也相继建立.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就声景的理解、收集、标准化、设计、普及五个方面综述了声景的研究及实践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7.
8.
为了研究黑龙江省汉传佛寺的发展及庭院声环境,本文选取6座黑龙江省典型汉传佛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整理、寺院建筑测绘及声环境测量,总结了佛寺的发展历史与空间布局特征,并结合调查问卷对寺院声环境作出评价,最后运用ODEON声学软件模拟佛寺声场,分析寺院空间布局与声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传统景观设计中,人们常常运用植物的建造功能构成各具特色、不同类型的景观空间。本文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3个典型的景观空间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声漫步法进行实地调研,并通过物理参数测量、主观问卷数据统计和语义差异法分析等方法,对这些景观空间的声环境质量、声景构成、声景元素喜好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被调查空间的声景现状与优质声景仍存在差距,亟待改进;而且,人们对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的心理感知和声景喜好均存在差异,值得关注。相关结论可以为不同景观空间的声景设计和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城市步行街空间设计因素对声景感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于城市空间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声环境作为城市空间物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声环境感知的客体指标的角度出发,通过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城市步行街空间中A计权声压级和混响时间对于声景感知评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A计权声压级对于空间声景的舒适度、放松性、交流性、强度感及空间感均有显著影响.而混响时间可以影响交流性、空间感及舒适度,对声景优化也有重要的意义.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步行街空间通过对空间尺度和界面材质进行设计可以提升声景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从佛教建筑外部环境与外部空间、建筑的种类与造型的宗教特征、内部空间、造像与装修风格这几个方面揭示了汉传佛教宗教空间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水乐洞是西湖诸洞中特色的洞穴景观代表,其蕴含着深刻的风景营造意义和人文价值。本文以水乐洞文化声景为研究对象,相关文献资料为依据,挖掘其“水乐”意象及追溯水乐文化的来源,从声源、声环境及声文化三个方面剖析水乐洞文化声景的特征,由此了解声景营造中有形与无形造景要素的融合。进一步研究水乐洞声景的文化感知,探讨“视觉”之外的感观在园林体验中的重要性,由此提出当今对水乐洞保护与利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水乐洞是西湖诸洞中特色的洞穴景观代表,其蕴含着深刻的风景营造意义和人文价值。本文以水乐洞文化声景为研究对象,相关文献资料为依据,挖掘其“水乐”意象及追溯水乐文化的来源,从声源、声环境及声文化三个方面剖析水乐洞文化声景的特征,由此了解声景营造中有形与无形造景要素的融合。进一步研究水乐洞声景的文化感知,探讨“视觉”之外的感观在园林体验中的重要性,由此提出当今对水乐洞保护与利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虚拟现实(VR)推动了城市规划与 设计的技术发展,也推动了声学环境研究的 发展。声景可听化作为声景评价标准中重要 的组成部分,在虚拟现实的条件下人们如何 感知声景仍然有很多问题未被解决。本文 从声传播理论出发,提出从不同声音回放方 式、声传播过程到声源模拟的声景可听化框 架。为完善这一框架,对声景进行可听化重 现,并通过主观评价来校验声音重现的效 果。通过主观评价实验表明,在可听化框架 指导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声音场景,可 以为声景评价过程提供真实且具有沉浸感的 重现体验。本文明确了可听化技术框架在虚 拟现实下进行声景评价的可行性,进一步完 善了面向声景感知的虚拟现实可听化研究。  相似文献   

15.
声景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谋  庞弘 《风景园林》2016,(5):88-97
基于景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视角,从理念发展、研究框架、方法、近期成果和问题等多个方面对声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声景的质量对环境体验、健康有着显著影响,从其概念的提出到研究的大量开展,声景的探索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热门课题。声景与传统的噪声控制有着理念上的区别,近几年声景研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进展,包括多种声景地图绘制技术的发展、声景设计的实践等。若干个研究框架和模型已被提出,并有一系列研究方法被发展出来,但该领域至今仍未建立起公认的研究体系,并存在部分研究结果可靠性不够、概念向公众普及不足等问题。最后对我国的声景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竹颖  林琳 《山西建筑》2014,(34):41-42
针对当前景观设计领域中"视觉至上"的倾向,引入并阐述声景的概念,提出声景应当成为重塑城市景观的重要切入点,并就声景规划设计的层次、途径及手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城市景观的进一步深化与提升提供新的视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声音景观正被逐渐破坏殆尽。针对当前城市景观规划中以视觉为中心的倾向,本文对公共空间中的声音景观进行了分析,引入了声景观设计的概念与方法,并指出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借景、对景、点景、障景等手法运用于城市公共空间声景设计,可使空间景观更加完整和富有场所感。  相似文献   

18.
景观一直以来都是以视觉体验为核心来设计的,然而我们对景观的感知是由包括视觉在内的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的综合体验。这其中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官,因此本文从听觉角度入手,重点研究和探讨自然环境声景观的营造方法,希望为今后声景观的设计提供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适合中小城市公园声景的设计原则与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勘测调查法、询问调查法,对聊城市人民公园的声音景观进行了主客观评价,针对人民公园声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为今后城市公园的声景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郑欣悦 《城市建筑》2023,(3):217-220
本研究结合古典园林景观的特点,以福州西湖公园为例,探究声景体验与古典园林景观的关系。基于声景观概念,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声景漫步、SD语义分析法等调研分析方法,对该园区进行声景观及声景体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布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游客在公园中的声景体验,同时也减弱了其对环境噪声的敏感程度。基于该结论,针对福州西湖公园提出声景观优化设计方案,可为类似的中国古典园林城市公园声环境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