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针对宁波市西线水库群联网供水系统的特点和工程实际,建立了水库群联合供水模拟模型。该模型以系统年总供水量最大为目标,以水量平衡、输水能力、供水保证率等为约束,采用基于规则且考虑供水权重系数的模拟法求解。利用该模型对宁波市西线水库群联合供水系统进行可供水量分析,为该市水库群联网供水系统局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童俊 《给水排水》2020,46(4):70-75
市政供水是城市的生命线,保障城市供水、提升供水水质,对于改善城市生活和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提出了2035年上海市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标愿景下,关于"城乡供水体系满足直饮要求"的规划充满挑战也令人期待。介绍了上海在实现市政自来水直饮方面拥有水源水库系统布局、水厂处理技术工艺提升、管网和二次供水系统改造升级、智慧水务平台基本建成、地方水质标准颁布实施等坚实基础及战略优势。同时,提出了针对直饮目标在管网输配和二次供水方面的技术难点,最后,从直饮水水质评估体系、供水模式、管网输配水与二次供水技术提升、技术示范和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针对实现市政自来水直饮的目标提出了综合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沿海城市供水系统易受咸潮、台风以及洪涝灾害等自然因素影响,从而导致城市供水安全风险加大。为增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提高城市供水系统抗风险能力,采用矩阵分析法,以沿海某城市单一水源供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供水系统的典型特征,结合韧性城市的理念,分析多环节、多因素存在的风险,建立定性描述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供水系统风险评估体系,综合评价城市供水系统风险等级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其他城市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干旱地区集约型灌溉农业的供水特点,基于大系统分解协调技术中的目标规划法,用模拟技术生成子系统非劣解集,提出目标规划模拟方法,建立多水库供水系统目标规划模拟模型.在优化调度的基础上研究实时调度方法,并编制出操作性强的交互式实时调度软件.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供水突发事件中常见的风险源,从城市供水系统的各个环节出发,涵盖水源、水厂及管网等方面,形成了应急和备用水源、应急处理、应急清水储备、应急清水调度、应急救援等设计技术,提出了关键技术指标和设计参数,并结合我国西南某市应急供水工程设计案例,制定了系统性的城市应急供水工程设计方案,为应急供水工程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提高城市在应急状况下的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城市供水系统运行效率、供水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政府监管角度,以运行效率、供给效果、综合效益3个维度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综合评分对城市供水系统效能进行评估,从而推动城市供水行业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提升技术与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城市供水系统高质量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多水库供水系统在干旱期的运行策略,根据供水可靠性、破坏恢复能力和单一时段供水破坏深度等水库供水风险指标以及数学规划原理,建立了适用于多水库供水系统在连续干旱期内运行调度策略分析的多目标混合线性整数规划模型;并针对所建模型的结构特征,提出了求解模型的分步计算寻优搜索法.该求解方法概念清晰、计算过程简便,使原来规模较大而复杂的混合规划问题变得易于解决.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技术路线合理,可操作性强,在干旱期供水系统运行调度方案研究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山区供水因其特殊性,对供水水质、供水水压以及供水保障率等方面的安全性要求通常较其他地区更高,山区供水系统是精准脱贫任务的主要考核指标。通过对太行山区农村供水系统的风险类型及特性进行分析,明确指标筛选方法,建立太行山区供水系统风险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科学评估太行山区农村供水安全提供评价体系,服务这一地区供水系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
大连市供水管网GIS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连市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信息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将城市的供水设备、供水管线、供水设备材料、水厂等有关运行的技术数据,通过地理空间空位,建立起空间信息管理系统,以便对城市供水系统进行管理、分析、评价、规划,实现对供水管网数据的管理,提供丰富快捷的查询、分析和统计等功能。目前系统已经建成。文章介绍该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包括系统建设背景、目标、设计原则、架构、功能、实际应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城市应急备用水源需求和规模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我国水污染事故频发,单一水源城市缺少应急水源储备,应急供水设施的建设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正在实施的《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中尚无应急供水系统规划的相关内容.因此亟需开展城市应急供水规划调控技术方法的研究,总结城市应急供水系统规划的关键指标,指导城市应急供水系统规划.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重点研究了城市应急备用水源的需求和规模确定方法.东莞市作为单一水源城市,其常规水源存在有机物或重金属突发污染风险,需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分析确定东莞市极限最低应急需水量为65万m3/d,正常供水情况下备用水源规模至少应为1 059万m3;压缩水量供水情况下,应急调蓄设施规模至少应为195万m3.  相似文献   

11.
华北某大型油田城市的供水管网在我国工业城市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用水量在时空范围内快速变化。通过对供水管网微观模型的建立及典型管网实测数据校核,开发了相应的供水系统工况分析平台。利用该供水系统工况分析平台对该油田城市供水管网进行多工况分析,对现有管网进行分析评价。结合供水管网供水方向明确、合理分区、支环结合、安全输配的规划思想,对该市供水管网分别作出中期和长期规划分析,并通过供水系统工况分析平台做出多工况、多时段工况分析及校核。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供水系统安全性的总体要求出发,分析了水源、供水设施、用水户三个环节在供水系统中的效应,提出了水源均衡性、水源应急保障性、供水设施可靠性、城镇用水满足度和水生态安全性五项指标。基于协同学方法构建了每项指标的计算方法,实现了对城市供水安全的综合性评价。以厦门市为实例,提出了不同的水源连通方案,并计算了供水系统安全性的有序度熵值。通过比较分析五项指标的有序度,推荐了最佳方案。研究证明了水源连通工程对更大范围内的水源优化配置和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作用,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城市供水调水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运用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的方法,建立了多水源联合供水调度的优化模型。该模型以供水调度系统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模拟了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外来水源等多种水源联合供水,并对多种水源的调水目标进行优化。以区间形式给出优化结果,为决策者提供宽裕的决策空间。利用该方法,可充分考虑系统中不确定因素对系统成本的影响,更真实的反映多水源联合供水系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以玉林市城市供水方案为例,通过综合分析,提出城市供水方案评价的8个特征指标,包括97%保证率可供水量、水质、输水距离、工程投资规模等4个定量指标和工程地形复杂程度、水源保护的难易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水源污染风险4个定性指标。采用德尔菲法(Delph i)将定性指标量化,并将量化后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藕合,应用多目标系统模糊优选模型,从4个方案当中优选出最佳供水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特大型山地城市工业化发展及人口数量剧增,城市区域供水量急剧增加,用水需求快速增长,区域供水管网互连互通问题也逐渐被重视。以重庆市为例分析山地城市供水系统特点与问题,研究水资源组成及分布特征、水资源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协调与矛盾、城市供水区域划分与供水问题现状、城市区域用水供需平衡判断及供需缺口计算、区域用水与水资源分布的矛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区域供水管网互联互通的方法,以提高供水系统的保障程度。  相似文献   

16.
不确定条件下的多水源联合供水调度模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针对城市供水调度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运用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的方法,建立了多水源联合供水调度的优化模型。该模型以供水调度系统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引入概率分布及区间数表示不确定性,模拟了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外来水源等多种水源联合供水过程,并对多种水源的调水目标进行优化。以区间形式给出优化结果,为决策者提供宽裕的决策空间。利用该方法,可充分考虑系统中不确定因素对系统成本的影响,更真实的反映多水源联合供水系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在人口增长、社会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多重影响下,城市缺水问题日益严重,多水源供水成为解决此问题的主要途径。本文建立了城市多水源供水优化模型,以澳大利亚墨尔本为例,针对不同气候和需水情景研究了海水淡化与外调水在城市供水系统的配置问题。结果显示,两种水源均能够提升需水临界点、提高供水可靠性,实现增强供水系统安全性的目标。正常气候条件下,两种水源对供水系统改善效果近似,考虑供水成本,应优先采用外调水水源;干旱气候条件下,稳定可靠的海水淡化水源优于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外调水水源,但成本较高。增加供水水源、实施需求管理是保障城市供水系统安全的重要措施,城市供水多水源的配置应综合考虑供水可靠性与供水成本。  相似文献   

18.
刘百德 《给水排水》2012,38(2):107-113
基于《城市供水行业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和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简述了北京数字供水系统规划与建设涉及的范围、体系结构和系统。重点介绍网络建设、管网GIS系统、查表营销服务系统和客户发展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9.
针对黄河下游地区引黄供水系统监测识别技术落后、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特征污染物不明确等现状问题,开展了针对藻、有机污染物、有害微生物等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优化构建了城市供水水质风险识别集成技术体系,研发了水质保障能力综合评估系统,建立了引黄供水系统水质数据库及污染物“四级”控制体系;研究成果整体应用于山东省引黄供水系统水质风险识别与评估,明确了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及工艺应对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0.
陈利群  王亮 《给水排水》2012,38(12):119-124
城市供水系统是城市水资源利用的媒体,鉴于供水设施使用年限一般大于50年,研究缺水大城市供水系统的演变可为缺水城市供水系统管理、城市规划、城市水资源配置提供合理的借鉴。选取北京和乌鲁木齐城市研究北方平原、山前带型大城市供水系统演变的历程。研究认为:①城市地形地貌通过影响城市发展方向来影响城市供水设施的演变,是供水设施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供水设施规划需识别城市发展方向,合理安排规划期内设施,同时预留远景设施能力;②城市水源开发经历了由本地水源到外调水源的过程,城市规模增长引起水资源需求增长以及有限可用城市水资源是城市水源演变的主要推动力;城市规划应强化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合理保护远景水源;③城市分区供水是大城市供水系统演变的必然结果,安全供水、节能降耗是城市分区供水的主要推动因子;④受城市地形、城市水源空间分布的影响,不同城市供水系统布局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模式,城市供水系统规划布局应合理协调近远期关系;⑤城市水源水质对城市水源演变有重要影响;⑥大城市供水系统演变是城市下游河道环境质量严重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北方缺水大城市应加大中水利用力度,开源节流,保护水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