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饮用水中抗生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饮用水中抗生素污染的来源及潜在危害,阐述了臭氧氧化及生物活性炭技术处理微量抗生素污染的机理,概括了最近几年国内外关于饮用水中抗生素物质控制技术的研究成果,指出臭氧生物活性碳技术在抗生素微污染水处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微塑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新型环境污染物,几乎存在于任何环境介质中,在海洋、河流、陆地、大气、土壤中均发现有微塑料污染。为更好地了解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研究情况,详细介绍了淡水系统中的微塑料采样和预处理方法,并探讨了其发展方向。其中,采样方法涉及水体、沉积物及水生生物方面;在微塑料的提取方面,比较了不同提取溶液和提取方法的优缺点;在样品消解方面,分析了不同消解液和消解方法的优缺点。最后针对现阶段微塑料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工作展望,以期为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采样及预处理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饮用水中异臭异味物质的来源和分类,介绍了感官分析法、仪器分析法、传感器分析法及免疫检分析法用于测定饮用水中微量异臭异味物质的研究概况,探讨了饮用水中异臭异味物质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饮用水中的重金属的污染逐渐引起重视,特别是铅污染。如何选用有效可行的方法对饮用水中的铅进行测定是众多水质分析者共同的问题。对饮用水中痕量铅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并从检出限、精密度、标样回收率等方面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可为水质分析者在饮用水中铅的测定方法选择上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危害及去除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及其危害,并从加强水源水保护,采用替代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去除消毒副产物的前驱物质、消毒过程中已产生的消毒副产物,制定严格的饮用水水质标准5个方面论述和比较了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各种去除途径及进展,并指出了去除副产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卤代苯醌(HBQs)是近年来饮用水中新检出的一类未受控消毒副产物,相比于三卤甲烷、卤乙酸等受控消毒副产物,其在水中的存在浓度更低,仅为ng/L水平,而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更强,同时具有生殖发育毒性。由于长期接触HBQs可能存在健康风险,综述了饮用水中目前HBQs的存在水平、前驱物、毒性及生成影响因素、控制与去除技术等进展,拟为将来对HBQs的深入研究提供支持,对其潜在健康风险的评估和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废弃塑料最终以微塑料形式经各种途径进入自来水,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关自来水中微塑料来源的研究和检测技术发展的文献时有报道。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自来水中微塑料的来源和检测技术发展的研究现状,讨论分析了样品采集方法、预处理方法和常用的6类检测技术使用条件及优缺点,针对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消毒副产物总致癌风险的首要指标参数--卤乙酸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利用国际和国内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数据 ,计算了各种消毒副产物的致癌风险。分析结果显示 :(1)饮用水中三卤甲烷和卤乙酸浓度的相关性不好 (R2 ≤ 0 4887) ,说明不能从一类消毒副产物的浓度来推断另一类消毒副产物的浓度 ;(2 )在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总致癌风险中 ,卤乙酸的致癌风险占 91 9%以上 ,三卤甲烷的致癌风险则在 8 1%以下 ;(3)饮用水中卤乙酸浓度与消毒副产物的总致癌风险之间相关性极好 (R2 ≥ 0 919)。综合以上三点 ,建议将饮用水中卤乙酸浓度作为控制消毒副产物总致癌风险的首要指标参数  相似文献   

9.
微塑料污染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长江流域水体中微塑料污染的已有报道,分析了长江流域水体微塑料的空间分布和污染特征,探讨了长江流域微塑料污染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结果表明:长江水体微塑料污染具有较高的空间异质性,表层水微塑料丰度在几十到几万 个/m3之间,沉积物中丰度在几十到几千个/kg之间;与国内外其他流域相比,长江流域水体微塑料污染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湖泊和水库的微塑料丰度普遍高于河流型水体;长江流域水体微塑料以聚酯类、聚乙烯和聚丙烯为主,形态多为纤维状、碎片和薄膜状;长江流域从上游至下游水体微塑料丰度逐渐升高,且多数水体微塑料丰度呈沿岸高、中心低的分布特征。控制长江流域水体微塑料污染,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塑料废物的管理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0.
氟污染是饮用水中污染的特别突出的问题,饮用水中氟的去除方法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本实验的目的就是根据天然沸石的物理化学性质,用改性后的沸石对饮用水中氟离子的去除进行有关的静态实验研究,并通过动态实验总结出适合实际除氟中的沸石用量和进水流量对氟离子去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问题已引发了全球的关注,有关微塑料的报道研究很多,尤其是微塑料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较多。微塑料作为水环境中的新兴持久性污染物,对微藻的环境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微藻作为初级生产者,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系统地总结国内外关于微塑料对微藻影响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不同浓度、尺度、不同表面电荷的微塑料对微藻的环境行为影响,同时分析了微塑料与其他有毒污染物对微藻的联合毒性影响,并就微塑料对微藻影响研究的途径做出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彭继军 《给水排水》2007,33(4):27-29
目前没有专门针对饮用水中除草醚的检测方法,根据除草醚与DDT分子结构相似的特点,进行定性试验,发现利用水质监测站现有填充色谱柱,可以检测饮用水中除草醚.在此基础上借鉴GB 5750-85中六六六、DDT检测方法进行了回收试验和标准偏差的测定,均能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我国自来水净水工艺过程中剑水蚤存在现状及其影响,提出了加强剑水蚤等水生生物的监测对保证饮用水安全性的重要意义,介绍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地表水、饮用水中剑水蚤鉴定及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4.
TiO2光催化技术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iO2光催化技术能有效降解饮用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使之彻底矿化,并且具有很好的杀菌和抑制病毒活性的作用,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饮用水处理技术.就光催化技术对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腐殖质和内分泌干扰物的降解,微生物的灭活等诸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与评述,并指出对其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性和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国淡水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及生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和赋存特征,阐述了复杂环境介质中化学消解等前处理方法和光谱分析等定性技术在分析微塑料污染特征中的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了微塑料污染对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我国淡水水体的微塑料污染形势严峻,需深入研究微塑料的分析方法和生物效应及作用机制,尽快加强淡水水体的防治和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6.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于饮用水中频繁检出,造成一定的健康风险。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在饮用水中的污染对我国市政直饮水和高品质饮用水的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阐述了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特性、检测方法及在包装饮用水、水源水、供水管道和二次供水系统中的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17.
张勤 《江苏水利》2012,(6):40-41
磷是水质评价的重要指标,磷在水中的逐渐富集,将引起藻类物质的大量滋长,使水质富营养化。水质的富营养化将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损害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生长,降低水的透明度,降低水资源在饮用、景观和养殖等方面的利用价值。天然水和废水中的磷是以各种磷酸盐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8.
应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将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及中国知网CNKI作为数据源,以2007年1月1日—2021年7月24日发表的有关淡水环境微塑料研究的文献为分析对象,通过分析淡水微塑料研究的相关文献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突显词分析、作者合作共现及机构合作共现等内容,对淡水微塑料相关的研究现状及新兴趋势进行分析。发文量分析表明,国内外近几年对淡水微塑料研究的热度持续升高,近两年涨幅较大,主要集中于中国、美国与德国等。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发现国内外关于淡水微塑料的研究方向大体上相似,其中微塑料在淡水环境中的分布、淡水微塑料在沉积物中的分布与污染特征及微塑料对淡水环境的影响等都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及突显词分析,发现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生态风险,如对淡水生物的影响是目前淡水微塑料研究的新兴趋势。除此之外,纳米塑料也是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长江源区水体微塑料组成及分布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高度关注。长江源是“中华水塔”,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之一,但是对该区域微塑料的污染水平及分布尚不清楚。本研究调查了长江源区河流水体微塑料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在各采样点中均检测到微塑料,其丰度范围为247~2 686 个/m3,平均丰度为(1 823±949)个/m3;粒径<0.05 mm的微塑料占主导地位,约为总数的70%;96.2%的微塑料形状为碎片,透明色微塑料比例最高;此外,这些微塑料中最常见的聚合物类型是尼龙和聚乙烯,比例均在30%左右。研究表明长江源区正在受到不同种类微塑料的污染,在该区域的微塑料研究应该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0.
高锰酸钾法降低饮用水中三氯甲烷的研究硕士生:张凤娥导师:顾平副(天津大学土木系300072)本文论述了滦河水的水质特征,针对地表水预氯化存在的问题———生成三氯甲烷,研究了以高锰酸钾预氧化替代预氯化,将净水工艺的加氯点后移,以减少水中三氯甲烷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