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工升降机基础设置在地下室顶板时,大多数采用钢管脚手架、型钢进行回顶,给后续施工带来不便。针对此问题,对超高层施工升降机基础免支撑加固技术的设计方法、加固工艺以及安全监测要求进行了阐述。通过计算,电梯基础采取加固措施后,结构配筋能承受施工升降机荷载需求,结合具体超高层工程应用实例验证,施工升降机从开始安装到最终拆除,结构梁板底部未出现开裂等异常情况,电梯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2.
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是常用的地下室顶板回顶措施,钢管截面尺寸较小,承载能力弱,地下室顶板需回顶的面积大。钢管支撑回顶占用地下室会影响地下室机电管线的安装及装饰装修工程,本工程采用方钢柱支撑体系作为地下室顶板回顶措施,用4根200 mm×200 mm×5 mm的方钢柱进行回顶,并在方钢柱上下两端分别焊400 mm×400 mm×10 mm的钢板,用加劲板加固。论文阐述施工升降机基础方钢回顶施工技术的构造特点、设计计算,并对产生的效益进行归纳,为类似需对施工升降机基础回顶的工程在应用拼装式回顶体系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地下室顶板上设置的施工人货电梯基础大都采用在顶板上浇筑,其下再搭设钢管脚手架支撑加固的方法,存在一定的质量和安全隐患。为此,介绍一种基于地下室结构体系上建造施工人货电梯基础承重平台的施工新技术,即将施工人货电梯荷载直接传递至地下室结构体系的柱、梁构件上,这样,既无需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又不影响后浇带留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类似项目借鉴。  相似文献   

4.
由于地下室裙房的原因,施工电梯往往不能直接设置在地基上,而必须安装在靠近塔楼的地下室顶板上。施工电梯的安装必须解决以下问题:(1)地下室顶板能否满足施工电梯使用荷载要求;(2)施工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荷载对楼板的影响(塔楼和裙房之间设置后浇带、后浇带两侧梁板结构近似于悬臂状态)。以往处理此类问题时,多根据经验在施工电梯基础范围内用支  相似文献   

5.
《门窗》2017,(3)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居住质量,因此,建筑行业也随之发展起来。高层建筑现阶段在建筑行业较为流行,但是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修建两站出行通道,一是楼梯,二是电梯。这主要是因为高层建筑楼层较多,人们在出行时如果走楼梯将会耗费大量的体力,而且对于病人的出行十分不便,所以安装电梯。而修建楼梯的主要目的是在发生火灾或者电梯无法正常使用时,可以让居民通过楼梯出行。这也就充分的说明电梯对高层建筑的重要性,当前,高层建筑下都有地下室,因而电梯也需要通到地下室,但这就需要对地下室的顶板进行加固,以便于电梯安全的降落在一楼。本文则将对施工电梯基础坐落于地下室顶板的施工技术进行探究,并提出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重庆来福士广场项目采用施工电梯整体基础转换工艺,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建模分析,设计出符合要求的转换标准节与基础钢梁,在不拆除施工电梯的情况下,完成施工电梯的基础转换,将施工电梯基础转向上方楼层,实现低区楼层后续工作的提前插入施工。  相似文献   

7.
<正>1施工升降机基础型式现状调查施工升降机主要指建筑用客货梯,多用于建筑工地或现有建筑物,是一种主要运送工人及物料到各个不同楼层的垂直运输设备,属于特种设备。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施工升降机基础主要有两种方案:方案1,安装在地下室顶板结构上部,方案2,安装在建筑物外侧基坑回填土上部。方案1:对于直接安装在地下室顶板结构上的电梯基础,需要对顶板结构承载力进行受力验算。若能够满足原结构设计要求,可直接在结构上部进行安装,不需要对地下室顶板  相似文献   

8.
针对常规钢管扣件架体回顶加固施工电梯占地面积大、材料用量大、成本高,影响后续施工等特点,电梯基础采用常规的钢管扣件架体回顶方法存在施工难度大、施工速度慢等难点。采用单根工字钢柱回顶加固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技术,利用单根工字钢柱对施工电梯部位进行加固回顶,地上部分无需浇筑混凝土基础,具有施工方便、安全性高、节约人力物力等特点,顺利完成了本项目11台电梯的回顶加固,经实践证明该方法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施工电梯是高层建筑施工必备施工机械,是解决施工人员上下和部分材料垂直运输的主要机械。厂家要求施工电梯基础落在地基土上,然而不少高层建筑因施工要求或施工电梯附墙等原因.需将施工电梯设置在裙搂地下室混凝土顶板上。本文介绍两个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0.
结合实际工程,对多层地下室条件下施工电梯基础加固的多种方法进行比较,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同时介绍了施工电梯基础承载力计算及施工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1.
<正>施工电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其主要任务是垂直运输,使用周期从主体结构直到装修完成,因此,施工电梯的安全使用尤为重要。由于施工电梯在每个楼层均须停站,故从施工电梯到楼层面均须搭设平台。本文主要介绍SCD200/200施工电梯楼层平台的施工技术,该楼层平台安全可靠、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12.
高层建筑施工由于楼层高度过高,在采用核心筒先于外框结构施工的施工组织安排中,为提高施工电梯运转效率,对核心筒部位施工电梯进行高位基础转换设计及应用,可有效缓解施工电梯压力,同时释放核心筒施工电梯底部施工作业面,保证施工进度。在东莞国贸中心T2塔楼施工过程中应用该技术,通过ANSYS软件进行计算分析,验证两种工况下结构稳定性满足要求,并通过工艺保障措施确保了项目工期与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0引言盘扣式脚手架因安全、快捷、美观已成为近期发展的趋势。当遇到落地式脚手架高度不够、楼层边界外扩、首层脚手架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长期保留等情况时则必须设置悬挑基础。而各施工单位在满足规范与计算之余对于悬挑基础是否设置横梁、横梁与立杆固定节点等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当架体落于地下室顶板高低跨位置时,基础的处理方式同样是必须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建筑施工中的脚手架技术是保证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的关键。根据南通大剧院不规则结构及楼层结构层层递退的特点对脚手架工程的方案进行选择及分析。通过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与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的对比,最终选用经济合理的落地式双排脚手架施工方案,来满足上部结构施工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5.
陈钧颐  赵春潮  陶桂华 《建筑技术》2005,36(11):829-830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由于地下室、裙房等诸多原因,施工电梯基础往往不能直接设置到地基上,给使用施工电梯带来困难,我公司在海口南华大厦(地下2层,地上30层),济南天润苑小区4号楼(地下1层,地上12层),南京大学科技楼二期工程(地下2层,地上29层),深圳罗湖广场(地下3层,地上1253层),  相似文献   

16.
代立社  李启 《建筑电气》1998,17(3):29-29
电梯做为高层建筑物内的垂直运输工具必不可少,电梯安装的常规作法是:先在土建预留的电梯井道内搭设专用的脚手架。施工人员站在井内脚手架上进行电梯安装。这种施工方法有很多弊端,尤其是在高层建筑上表现更为突出:①重复搭设脚手架。土建施工时(支摸、拆摸、钢筋绑扎等)脚手架需随井道的不断升高而搭设,而电梯安装有特殊要求,需重新搭设脚手架。造成了脚手架的  相似文献   

17.
上海基础公司科研楼,位于徐家汇天钥桥路地区。该建筑物地下基础为两层地下室,地上为五层楼层建筑,由上海第九设计院设计,基础及上部楼层由基础公司和市建四公司施工。虽然建筑规模不大,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工程在设计与施工技术上进行着数项科研试验。 1.基础工程:地下连续墙作为基础地下室主体结构墙。科研楼地下结构由人防地下室及地下停车库两层地下室组成。地下连续墙作主体结构边墙以承受五级人防水平冲击波荷载及水、土侧向压力;地下连续墙与底板由梁、柱、隔墙连成箱形基础共同承受上部楼层及地下停车室的垂直结构使用荷载。该工程中地下连续墙墙厚为60厘米,墙  相似文献   

18.
充分考虑实际工程项目的复杂施工情况和较高的施工要求,针对现有施工电梯楼层防护门在安全性、美观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对传统的施工电梯楼层防护门及其安装技术进行改进创新,设计出一种能更好地适用于整体提升式爬架支护形式的新型高层建筑施工电梯楼层防护门——免架体可调节外用施工电梯防护门,同时配套提出了免架体可调节外用施工电梯防护门。实践应用效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施工电梯楼层防护门安全、美观,实用性强,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9.
施工电梯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简称"外爬架")是施工现场常用的两种施工设备,通常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外爬架覆盖了主体结构顶部4~5层,施工电梯在"外爬架"下面2~4层,两种设备是分离的,施工人员无法通过施工电梯达到"外爬架"覆盖层,更不能到达"外爬架"顶部作业层,施工效率很低。在分析了施工现场施工电梯和"外爬架"工作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节点设计、部件改造、施工工艺等研究,将施工电梯与外爬架进行整合联动,使施工电梯可以运行到外爬架覆盖的楼层,最高可达施工作业层,有效提高了施工电梯的使用效率和整个施工管理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一、增补基础 嘉兴某工地施工电梯基础,土建施工时安装两根[16槽钢,在地下室顶板上悬挑,作为施工电梯的承力结构(图1)。施工电梯安装单位认为悬挑结构变形大,承载力不足,风险太大,拒绝安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