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以浙江省低丘红壤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构造削弱阴影等干扰的FCD模型,和混合像元法计算植被覆盖度的方法,进行水土流失研究.根据水利部颁布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结合植被覆盖度、坡度、利用现状等因子进行土壤侵蚀强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红壤区内植被覆盖情况良好,覆盖度基本在30%以上;整体水土流失程度较轻,但是耕地等农用地的侵蚀情况较为严重,特别足红壤区内耕地的强度侵蚀的面积占其总面积的17.65%.另外,耕作侵蚀也是土壤侵蚀非常重要的凶素,在估算土壤侵蚀强度的时候也应重视.目前浙江省需要补充大量耕地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鉴于红壤水土流失易发的特点,在低丘红壤开发时要重视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SEBS模型的藏北那曲蒸散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EBS模型为研究高原非均匀地表区域蒸散量估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为高原气象台站稀少地区蒸散量变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应用SEBS模型,利用MODIS遥感数据反演所需的地表物理参数(如反照率、比辐射率、地表温度和植被覆盖度等),再结合气象站地面观测数据,包括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气压等,对藏北那曲地表能量通量和蒸散量进行估算;最后分析了蒸散量与气象因子、NDVI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10年藏北那曲蒸散量呈春夏季高,秋冬季低的变化趋势,蒸散量较大区域为研究区南部、东北部和区域内的水体;中部和西北部地区蒸散量较小。气温和地表温度对蒸散量的影响较明显,随着气温和地表温度的升高蒸散量不断增大,NDVI对蒸散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SEBS模型在估算高原地区蒸散量方面具有一定的精度,可以满足区域日蒸散发估算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基于SOTER数据库,利用USLE方程对海南岛土壤的现实和潜在侵蚀量进行了定量估算,结果表明海南岛92.82%的面积土壤侵蚀量在500t/km2·a以下,侵蚀主要发生在中坡度坡地和高坡度丘陵区;而由于其所处的特殊气候区,潜在侵蚀量巨大,中度以上侵蚀面积达到全岛的90.67%。酸性常湿雏形土、铝质湿润雏形土和铁质湿润雏形土相对侵蚀程度大,粉砂岩、泥岩地区最容易发生侵蚀。  相似文献   

4.
定量地估算光合植被覆盖度(fPV)和非光合植被覆盖度(fNPV)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植被生产力、土壤侵蚀和火灾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非光合植被在温带草原、热带稀树大草原、森林、沙地、农田等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衡量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重要指标。综述了目前利用高光谱和多光谱遥感估算fNPV的研究进展,讨论了PV、NPV和BS光谱特征的理论基础,总结了目前估算fNPV的两种主要方法:光谱指数法和光谱混合分析法,并分析了高光谱和多光谱两种主要遥感数据源实际应用。最后对fNPV估算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今后的fNPV估算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铅酸蓄电池作为电力通信设备重要的后备电源系统,其性能表现直接影响到电力通信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论文以蓄电池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影响蓄电池寿命的因素,依据蓄电池在实际环境中的运行状态,提出蓄电池寿命因子作为容量估算的修正因子,构建了改进后的蓄电池寿命估算模型。通过利用BP神经网络和改进的BP神经网络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的蓄电池寿命估算模型在估算效果上优于传统的估算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USLE/RUSLE模型中植被覆盖因子多光谱影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个土壤侵蚀模型中,准确确定植被覆盖影响因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以往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对植被盖度值的确定通常是通过对地表植被覆盖类型或借助植被指数进行分级赋值,这些方法存在着分类标准的不确定性和较大随机误差。本文针对水土流失方程中植被盖度确定问题,利用多光谱数据,使用改进型植被指数分析及混合像元线性分解方法,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对土壤侵蚀模型中植被因子进行了遥感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7.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汇,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CO2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生物量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最主要的参数,准确估算森林生物量及森林的变动引起的生物量变化受到科学家的普遍关注,并成为碳循环科学研究中的焦点。以生态敏感区滇西北香格里拉县为研究区,在野外森林样方调查数据的支持下,综合3S技术、地理学、生态学、气象学等相关知识,筛选了9个植被指数、2波段灰度值、生长季降水、生长季积温、生长季总辐射量、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多个因子,组合成遥感综合因子层、地理综合因子层与水、光、热共同构成变量,建立了区域森林生物量估算模型,并进行了检验,模型的R、R2、aR2及F统计量分别为0.809、0.655、0.661、101.436;样地实测值与模型估测值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常数项(a)和回归系数(b)分别为0.09和1.021;用22个野外实测样点生物量数据对估算模型进行独立性检验,平均估算精度达到76.43%。说明模型的估算精度总体稳定,基本满足生物量估算精度要求,可用于该区域的森林生物量估算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电子对抗中,对电磁覆盖识别的研究,需要在已有少量电磁数据情况下利用插值方法对电磁场覆盖范围进行重建.在研究高斯函数有限元插值算法的基础上,针对伸缩因子难以确定问题,提出利用原始数据估算伸缩因子的方法,对区域划分方法建立自适应伸缩因子网格,以减少估算过程中的三角剖分操作和计算耗时.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在自适应伸缩因子情形下的算法比固定伸缩因子情形下具有更高的精度,且与采用三角剖分的线性插值算法具有相近的计算效率,应用于电磁覆盖范围重建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利用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地形数据以及森林调查数据反演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新方法,以尺度生长理论为基础,利用环境和地形因子、森林资源调查样地数据等资料,估算了三峡库区森林树高、树高与胸径之间的尺度关系、以及森林胸径分布图,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生物量样地数据建立了胸径和生物量之间的尺度关系方程,反演得到2008年研究区的生物量为1.34×108t和碳储量为6.37×108t.  相似文献   

10.
基于栅格GIS土壤侵蚀地形因子的提取算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了基于栅格GIS土壤侵蚀地形因子的计算方法和流程,在ARCGIS栅格模块中利用AML开发了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地形因子的计算程序,并给出了程序核心部分的编码。实际应用表明,计算结果的精度依赖于数据源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土壤侵蚀分析——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土壤侵蚀与温度、降雨量、植被指数、地形指数、水热指数和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关系,本文对重庆市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土壤侵蚀进行了分析.在定义土壤侵蚀综合指数的基础上,将年平均温度、大于0°积温,大于10°积温,年降雨量,干燥度、湿润度,地形综合指数、植被指数、热量指数、水分指数,水热指数,和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等分级数据统一成格网大小为100 m*100 m的栅格(grid)数据.然后,利用GIS的叠加统计分析功能,将这些数据与100 m*100 m格网大小的土壤侵蚀栅格(grid)数据进行叠加统计分析,从而揭示出了土壤侵蚀与这些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土壤侵蚀及其环境影响因子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开放大系统,有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土壤侵蚀是该系统中的核心所在,各环境影响因素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影响着土壤侵蚀。降雨和径流是系统中影响侵蚀的直接动力因子,水文子系统(降雨、径流)、侵蚀子系统、植被子系统、人口子系统、畜牧业子系统、农田子系统等六个子系统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构成了这一系统的整体。其中每个子系统在系统中都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反馈的、时间响应的。就目前而言,能够解决时间响应,并将系统定件、定量相结合的较好方法应属于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在以往的土壤侵蚀定量研究模型中,都难于解决这些问题,从目前广泛使用的美国W·H维希迈尔和D·D史密斯的“通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区域坡度坡长因子提取算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区域土壤侵蚀研究、水土保持环境效应评价、流域水文分析等的应用效率,设计新的坡度坡长(LS)因子算法,利用正向-反向遍历算法取代原累积坡长算法,以获取区域尺度下的LS因子。实验结果表明,在计算精度允许的范围内,新算法使计算机运行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飞机纵向运动方程复杂,现有的气动参数获得方法不易实现,不便于分析与控制,利用RBF神经网络进行参数估算,建立了飞机短周期纵向运动参数估算的RBF神经网络模型;研究了高效RBF和严格RBF网络对模型的估算,分析了RBF分布参数对估算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RBF网络用于飞机纵向运动参数的估算,具有适应多变量、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能较好地估计纵向运动方程中的未知参数.  相似文献   

15.
偏心因子是油品的重要物性数据之一,也是石油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建模中不可或缺的参数。石油馏分的物性数据,包括偏心因子在内,都没有固定的参考值,必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估算。这里对石油馏分偏心因子常用的估算方法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研究,并对各种方法估算的准确性进行了评价。主要介绍了Pitzer法、Edmister法、Lee-Kesler法和Twu法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范围。实例研究结果表明,Lee-Kesler法的估算误差最小,其余三种方法均较大。Pitzer法、Lee-Kesler法和Twu法分别在正常沸点低于500 K、740 K、760 K时估算效果更好,Edmister法没有表现出更适用于哪个温度范围,估算误差比较稳定均衡。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遥感植被生物量估算模型自变量相关性分析综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应用遥感估算植被生物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利用遥感信息参数以及其它因子构建模型时,往往要挑选一些对生物量具有显著影响的因子作为自变量,因此自变量个数的确定、自变量的选择对估算模型的可靠性及精度影响很大。从单变量模型、多变量模型以及参数、非参数模型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植被生物量估算遥感信息模型自变量相关性,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植被生物量估算模型自变量的选择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TSEB平行模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蒸散发遥感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复杂地形条件下和干旱半干旱植被稀疏条件下的蒸散发遥感估算一直是蒸散发区域遥感估算的难点、热点问题。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表起伏、覆被不均一、植被稀疏的特征,选择陕甘交界区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 TM资料求取地表特征参数和地表能量平衡各参量,采用TSEB平行模型反演出该区域的瞬时土壤蒸发、植被蒸腾和土壤-植被总蒸散发量,经过尺度转换,得到日蒸散量;并利用附加阻抗法和FAO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实际蒸散发,对TSEB平行模型法遥感估算结果进行了间接精度评价,比较验证结果表明TSEB平行模型法估算的蒸散发结果合理,精高较高。  相似文献   

18.
基于ArcGIS Engine和.NET的土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当前土壤侵蚀研究和应用工作的需要,建立了土壤侵蚀信息系统。系统采用集成开发模式,基于.NET平台和ArcGIS Engine利用C#语言编程实现。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框架设计及其实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黄土地区土壤侵蚀强度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炜 《环境遥感》1995,10(4):250-268
本文介绍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强度的模糊分析模型的构造原理和方法。利用模型子集的理论建立了土壤侵蚀强度分级的隶属函数,构造了土壤侵蚀强度计算表,用该表计算得出了土壤侵蚀强度指数,并用模糊相容度的原理对土壤侵蚀强度进行分等定级。用该模型对陕北安塞县的土壤侵蚀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能客观地反映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强度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电池荷电状态(SoC)估算算法在处理器运算过程中计算量大,耗费处理器资源多的问题,提出在SoC估算中同时增大辨识时间尺度和估算时间尺度;采用带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辨识电池模型参数,并探究不同大小的时间尺度对SoC估算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辨识时间尺度和估算时间尺度增大,SoC估算精度下降且计算量快速下降,计算消耗时间呈指数减少;当时间尺度过大时,SoC估算精度难以保证,计算消耗时间减少不明显,收敛时间长;在综合考虑估算精度和计算耗费时间情况下,可以找到一个最优的时间尺度用于保证SoC估算精度同时大大降低计算量;该方法为后续实现电动汽车SoC在线估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