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32)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育教学环境得到了优化,教师和家长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开始重视起来。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写作时运用语文知识,单纯地读书写字的学习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意识,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散思维,提升写作水平。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发散性思维训练素材,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若能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加以引导,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这在满足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时,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9)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小学低年级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为主,中高年级是学生思维的转变阶段,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作为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内容不容忽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有针对性训练、课后拓展及家庭作业的布置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21)
在现行的小学英语教育模式中,由于缺乏英语的语言交流环境和符合小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的特点的教学方法,导致英语课堂缺乏生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也因而无法得到有效提高,这引发了教育者的思索。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具有发散性思维的学生在学习时效率非常高,我们针对这一发现进行了教学创新,希望能够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展开探讨,论述了如何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训练,最终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成果。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8)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发散思维的特性,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达到发展思维、培养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创造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做了一次探索。发散式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的特点。它突破习惯思维的限制,使人产生新的构想,提出新的方法,并使人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较多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5)
<正>小引:写作是书面表达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锻炼都有很大帮助。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变得越发重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发散性思维对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学生的文学素养是在平时的学习和写作中积累的,学生在特定语境中运用语言或者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学习能力和价值观的体现。高中阶段是学生的思维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学生的思维都在由具象性思维向发散性思维转变,学生应该努力发展自身的发散性思维,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但是,  相似文献   

7.
培养创新思维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而创新思维的重要部分是发散思维。在教学中有目的地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分析了发散思维的特征,并结合其特征及理论力学教学的特点,运用多向辐射、正向反求、同中求异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2)
文章阐述了利用联想法培养5~6岁幼儿发散性思维,促进美术教育发展的目的、内容及其反思。利用联想法培养5~6岁幼儿发散性思维,促进美术教育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利用游戏刺激联想培养发散性思维,第二部分为运用声音塑造画面培养发散性思维,第三部分为通过材料引发联想培养发散性思维,第四部分为选用实物展开联想培养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1,(19)
<正>目前,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是课堂教学的重点,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小学生的作文整体呈现出内容相似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不强,素材比较固定,总是重复使用,限制了作文水平的提高。本文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7)
<正>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从教学受体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主体,从而满足新课改形式下对苏科版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像许多其他科目一样,对学生发散性思维方式的培养是学习该门课程的目的,同时,运用发散的思维去学习这些课程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的学习同样如此;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无疑将会对培养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大有裨益。一、构建讨论式课堂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3)
<正>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高级水平,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创新思维主要是指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独创性、敏捷性的综合表现。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了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0,(12)
<正>为了提升作文教学效率,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采用生活化教学视角,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升写作素养。一、创新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特性,遵循新课标要求,通过多元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从随堂测试结果中了解学生阶段学习情况。目前语文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与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关,在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很难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除此之外,教师习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4)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托尼·博赞创建的,又称为"心智导图",它具有逻辑性、形象性,通过图形、符号、关键词等要素的组合运用,将各知识点的层级关系进行梳理,并运用思维导图的发散性,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通过教师的发掘和引导,培养学生思维导图特性;通过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课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18)
<正>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日常教学中多角度挖掘文本内容,多层次理解文本内涵,关注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逻辑性和批判性。也要求教师从不同思维角度出发关注问题设计的整体性、指向性、层次性和深度性,以问题为导向,达到真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拓展内涵、发展思维"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0,(8)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小学阶段,数学是奠定小学生数学基础的重要学科,也是所有学科中相对较难的学科,而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准确性。面对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效果一直不明朗。但是,高效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能够良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实现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如何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是教师重点探讨的问题,提出相关策略以供相关教育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1)
<正>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的积极性、深刻性、灵活性、求异性、创造性等是发散思维的特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进行训练与培养。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4)
21世纪需要具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人才。而传统教育培养的大多是继承型人才。为了时代的需要,教育工作者也要在教学过程中作出调整,溶入新的目标要求。发散思维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就很好地体现了新时代新要求。通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转变思维方式,用不同思路掌握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旨在对发散思维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更好的发挥作用提出一些尝试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2)
本文将综述发散思维的心理学理论,然后从六个方面阐述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20,(10)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便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更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最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成为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但就目前的教学而言,部分教师在学生发散思维培养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问题,所以就此方面进行探讨解决。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6,(24)
<正>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范畴,是一种求异思维。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思维质量,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在新课讲授中,加强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1.寻果溯因,理解基本地理概念、原理与规律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正向思维去获得并理解地理概念、地理原理与地理规律,也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