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节水灌溉方式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5  
张庆华  白玉慧  倪红珍 《水利学报》2002,33(1):0047-0052
本文提出了用于节水灌溉方式优化选择的项目综合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理论和方法,建立了综合考虑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技术评价和社会评价以及内部收益率、净现值、效益费用比、投资回收期、灌水均匀度、灌水强度、灌溉水利用率、节水灌溉方式的安全性、可靠性、地形适应性、作物的适应性、施工难易程度等因素的节水灌溉方式选择的层次分析模型,阐述了综合评价节水灌溉方式的总排序、单排序及其各影响因素权重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于节水灌溉的优化选择是平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发展的一项有效途径,利用综合评价的方法,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资源三个方面,并根据当地的地形适应性、经济收益、投资效益可靠性等因素对节水灌溉方式选择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层次分析模型的创建,以此评价节水灌溉的优化方式,为旱田节水灌溉的方式做出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节水灌溉综合效益评价及灌溉方式优化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实施和运行的各主要影响因素入手,建立完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工程模糊集理论和墒-信息理论为指导,构建系统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对于不同的节水灌溉方式进行客观的定量评估,正确评价节水灌溉的综合效益,优化选择适宜塔里木盆地的节水灌溉模式.通过对波涌灌、闸管灌、水平畦灌等不同灌溉方式综合评价,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水平畦灌是最适合塔里木盆地的地面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4.
桑华  李琳 《水资源研究》2009,30(2):46-48
运用层次分析理论和方法,建立了综台考虑新疆吐鲁番节水灌溉方式研究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技术评价和社会评价以及内部收益率、净现值、效益费用比、投资回收期、灌水均匀度、灌水强度、灌溉水利用率节水灌溉方式的安全性可靠性、地形适应性、作物的适应性等因素的节水灌溉方式选择的层次分析模型,阐述了综合评价节水灌溉方式的总排序、单排序及其各影响因素权重的计算方法。根据分析结果,新疆吐鲁番地区选择喷灌灌溉的方式更为经济、可靠、合理。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区域节水灌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水灌溉是灌溉农业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及当地供水条件,以尽可能少的灌溉水投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最佳,而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的统称.提出了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对区域节水灌溉进行研究,并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这一理论及模型,为节水灌溉工程方案的合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综合经济评价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集对分析理论采用联系数辩证统一刻画确定和不确定系统,并可定量分析和刻画确定和不确定发展趋势,克服了传统方法不能定量数学表达确定和不确定转化的哲学理念。选用信息熵与集对分析探讨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综合评价模型,依据信息熵理论确定方案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待选节水灌溉项目方案与理想方案的集对同一度计算其贴近度,综合评价待选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方案。  相似文献   

7.
经过多年的节水改造辽阳灌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进一步提升灌区水利设施的灌溉效率和管理水平有必要对节水改造效果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为解决层次分析法在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性较强的问题,文章将具有较强适用性和受主观因素干扰较低的CAO算法和AHP法相耦合,从灌区运行、经济效益、灌溉方式和种植类型4个方面构建了AHP-ACO模型。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确定了经济效益、节水效益、作物种植各运行管理4个子系统中各参数的权重,对灌区优属度采用蚁群算法计算,综合评价了辽阳灌区节水改造效益。结果显示:节水改造项目的建设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辽阳灌区综合效益,该评价结果基本反映了灌区运行的实际状况;在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评价中AHP-ACO法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与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类似灌区的效益评价和节水改造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可为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其综合效益评价提供一种新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节水灌溉方式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节水灌溉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当地供水条件,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降水和灌溉水获取农业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而采取地多种措施的总称。节水灌溉的发展给社会及环境带来的影响难以估量的,正确客现评价节水灌溉综合效益,为优化选择各种节水灌溉模式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北票市为例,利用AHP法和模糊数学原理建立节水灌溉方式优选模型,从工程技术、社会评价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评价3种较为常用的节水模式,最终确定滴灌为北票市现状技术条件下的最佳节水方案。  相似文献   

10.
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成功与否要以效益来衡量。文章提出了对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及各种效益指标的计算,并分析比较了不同节水技术的效益情况,对于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优化选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灌溉试验是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促进灌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据。根据多年从事灌溉试验和灌溉试验站管理经验,结合灌区现代化建设需求,对灌溉试验站建设与运行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灌溉试验站应具备试验研究、资料收集、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学术交流和节水科普等功能;建设内容包括大田试区、测坑试区、大型蒸渗器试区、气象观测站、实验室、水源工程及灌排系统、办公生活区等;应加强选址、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环节的建设管理。最后,从机构队伍建设、财政支持、科研合作、评价考核等方面提出了灌溉试验站运行管理的建议。研究成果可为新建试验站建设与规划和已有灌溉试验站的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比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省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供需矛盾突出,发展农业节水尤为重要。选择适合河北省各区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对全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建立适宜节水灌溉工程体系为目标,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技术可行性3项指标为准则,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4项工程节水技术进行比选,最后选出适合河北省实际情况的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3.
应用层析分析法对广东省德庆县黄铜降水库灌区的节水潜力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灌区节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结果显示,目前黄铜降水库灌区节水处于中级发展状态,有较大节水潜力可挖。应用该方法对灌区节水潜力进行评价,方法简便、结果合理,可为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管理与制定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陈雪英 《人民长江》2018,49(5):41-44
河北省山丘区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水平很低,农业灌溉水资源浪费严重,有针对性地编制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该省当前山丘带面临的农业灌溉问题与水资源平衡状况的基础上,围绕体系建设,提出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规划理念与相关标准,以及规划的内容与技术路线。提出的理念与方法对当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合理、可行、节约为原则,在对灌区特点及存在问题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引黄灌区水源取水工程最佳模式,并引入半结构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对田间灌溉技术优选进行了研究.成果在彭楼引黄灌区应用取得了满意结果表明:该成果能有效地提高灌区灌溉工程决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21世纪北方干旱内陆河灌区农业高效用水的发展趋势,开展了北方干旱内陆河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探索该类型区农业高效用水技术及发展模式。通过组装、集成近几年来研究开发的适应于干旱内陆河灌区农业高效用水的新技术,提出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方案、抗冻胀防渗渠道的结构设计、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及相应的灌区管理技术,形成干旱内陆河灌区农业高效用水综合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7.
根据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评估资料,构建了反映灌区节水改造效果的多层次指标体系.利用多层次多目标模糊理论和方法,建立了灌区节水改造效果多层次多目标模糊评价模型.将熵权法和专家法结合起来,获得了模型评价的综合权重,提高了评价权重的可靠性运用.运用该模型对黄河流域部分灌区的节水改造效果进行了评价和排序,结果表明,改造效果与灌区规模、条件以及投资大小有关,改造效果中等以上的灌区主要是投资较大、前期基础好、以及运行管理状况良好的大型灌区.  相似文献   

18.
承德市水资源时空分布上的严重不均,使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承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分析了承德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新技术建立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为水资源配置、调度等提供决策支撑;应用风能提水灌溉工程,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采取技术措施,增加水资源渠道,缓解城镇水资源短缺局面.这些新技术的研究应用,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灌区节水改造项目主要是为了解决缺水地区水有效利用率偏低的问题,通过采取渠道防渗、防冲刷措施,有效减少渗漏,提高水利用系数,使得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关键是要正确分析灌区情况,确定灌溉方式,准确论证计算渠道的设计流量。本文通过对续灌、轮灌等不同的灌溉方式以及对灌溉过程中不同的灌溉要求展开论述,为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