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二维非规则碎片匹配的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相似性的二维碎片轮廓匹配算法。该算法根据碎片轮廓上各点的曲率值来确定轮廓上的特征点,按照特征点对轮廓进行分段,将二维碎片的匹配简化为特征段的相似性度量与可匹配性验证。对可匹配的轮廓段进行欧氏变换以拼合两个轮廓曲线,自动地检测在当前变换下两个轮廓是否有重叠情况存在。没有重叠的两个轮廓组合起来更新为一个新的轮廓,进行再匹配直至重建过程完成。实例表明,算法是有效、稳定的。  相似文献   

2.
轮廓跟踪的TN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灰度图像二值化时,断边往往会导致伪边界的生成,因此在边界检测时断边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提出一种可处理断边的轮廓跟踪方法,在遇到断边沟时,通过自适应步长,能自动跳过断边沟并跟踪出真正需要的轮廓.该方法还具有边界上采样点的疏密度与边界的曲率相适应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杨浩  尹东  洪日昌 《计算机仿真》2006,23(9):119-122
提出一种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桥梁自动识别新算法。该算法从桥梁与河流的位置关系出发,结合遥感图像的成像特点和桥梁目标的形状特征,运用模糊处理,轮廓搜索和直线拟合识别桥梁目标。整个算法流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在底层处理运用二维特征模糊分割水体区域;然后在中层处理中,通过水体轮廓搜索潜在桥梁点,并进行直线拟合提取初略桥梁目标;后处理中则对由于环境干扰所造成的断点进行连接,恢复出完整桥梁。试验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具有识别速度快,识别准确率高及虚警率低等优点,且整个算法完全自动,不需人工干预。  相似文献   

4.
手工绘制轴测图过程通常较繁,目前工程图样基本上使用计算机绘制。使用AutoCAD绘轴测图的方法与手工作图方法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的不同。本文根据作者多年来在AutoCAD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介绍了使用AutoCAD绘制轴测图的四种方法。其中方法一至三是利用AutoCAD原有的功能生成轴测图,方法四是本文独创性的方法,该方法借助于AutoCAD的二维编辑命令来直接生成轴测图。对四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并论述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图形编辑程序的使用当选用主菜单中的1号或2号任务时,AutoCAD就进入绘图编辑状态。这时,主菜单被清除。如果是刚开始绘制新图,则屏幕的绘图区是空白的(见图1)。在屏幕的右方显示出屏幕菜单,在屏幕的下方有3行命令提示区,并出现提示符:Command:这表明AutoCAD正处于命令状态,准备接受命令。这时,您就可以选择AutoCAD命令去建立、编辑或输出图形了。用户可以直接用键盘在Command:提示符后面键人命令,也可以通过屏幕菜单输入命令。当给出命令以后,AutoCAD就处于数据输入状态,等待用户输入相应的数据。当所需数据或其他信…  相似文献   

6.
布尔运算本是布尔代数中的一种运算,现在流行的各种针对光栅图和矢量图的软件(Photoshop、CorelDraw、3Dmax等)几乎无一例外引入布尔运算作为一种辅助绘图手段,AutoCAD中的布尔运算对二维及三维图形都可应用,而且在应用于复杂三维实体造型时比常规方法更显简化。此时可用简单实体构建出复杂的三维实体模型。AutoCAD的布尔运算:并(UNION)、交(INTERSECT)、差(SUBTRACT)。并:UNION命令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实体合并成单一实体,不论操作对象是否有公共部分;差:SUBTRACT命令将若干被减实体对象减去另外若干要减…  相似文献   

7.
AutoCAD三维建模中经常会遇到空间位置不同的点呈现出重合的位置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利用AutoCAD软件系统所提供的精确绘图辅助工具和命令,诸如对象捕捉等来拾取点对象时,很有可能会出现误操作。而运用坐标绘图法能够精确到空间中的任意一个点位置,避免在遇到重合位置点时错误捕捉拾取对象的情况。本文采用实例讲解了在AutoCAD三维建模中运用坐标绘图法的优势、技巧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ECT系统中三维图象重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讨论了在ECT系统中利用二维断层图象进行三维表面重建的方法。首先对二维断层图象序列进行抽取轮廓、细线化、轮廓线追踪处理;然后对两相邻断层图象进行轮廓匹配;在两层已知(重建)图象轮廓中间插入若干个插值图象时采用同经度方向位置校准轮廓加权平均方法获得插值轮廓;最后在相邻的已知轮廓或插值轮廓采用最短对角线法进行三角片表面重建。仿真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方法可以较好地重建物体的三维表面。  相似文献   

9.
一些专业化较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由于其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其生成的图形一般要进入AutoCAD中进行修改和编辑,以完善图面质量。灵活运用AutoCAD强大的修改编辑功能,可以对我们的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建立命令别名 在绘图和编辑过程中,为了避免频繁地使用下拉菜单、边菜单或在命令提示行键入命令全名而带来的时间浪费,AutoCAD中提供了一些命令别名,即命令简写。例如:如果要画一条直线,可以直接在命令行键入字母L(命令全名为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在AutoCAD14.0环境下对任意复杂装配图进行消隐的方法 ,以及实现该方法中所采用的轮廓搜索。将所搜索轮廓用AutoCAD的Region命令建立成若干个面域 (Region) ,对面域进行布尔运算 ,实现消隐。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多年从事计算机二维机械图绘制的过程中,发现以下几种能够提高绘图效率的方法往往被初学者忽视。这些方法在AutoCAD R14或AutoCAD2000中均可使用。1.直接距离法定点AutoCAD中确定点的方法有相对坐标、绝对坐标及点捕捉法,坐标输入方式有直角坐标或极坐标法。一般最常用  相似文献   

12.
区域填充极点判别算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深入分析现有的边标志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图像处理的区域填充算法.在图像处理中,经轮廓跟踪得到的轮廓点是目标区域内的像素,这与边标志算法的边界像素的约定不一致.文中算法利用轮廓点与其前后邻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将轮廓点分为极点和非极点,再对扫描线上的非极点进行两两配对和填充.在具有较高运算效率的同时,该算法适用于任意复杂形状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
YS-MCAD是基于AutoCAD平台的机械设计和二维绘图软件。随着版本的提高,其功能日趋完善,越来越贴近用户的使用习惯。目前的YS-MCAD6.5版本以AutoCADR14为平台,完善的功能、稳定的性能,受到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一、绘图和编辑功能1.YS-MCAD6.5全部从底层改写并增加了AutoCAD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将原有的画线、画圆、矩形(如图1所示)等绘图命令增加至十几种,独立的中心线命令,使之不再作为直线命令的一种线形设置。图1选择矩形选项2.辅助线绘图功能可以根据某一视图向其他方向投影,利用投影开关自动生成其他视图的轮廓…  相似文献   

14.
在上两期介绍的编辑命令中还有几个比较重要的命令如BREAK(断开)、TRIM(修剪)、FILLET(倒圆角)、CHAMFER(倒棱角)等由于篇幅关系我们不再详细介绍了,请读者边用边学或查阅有关资料。在本讲座最后一讲,我们重点介绍一下辅助作图命令。一、HELP(求助)命令1.功能向用户提供AutoCAD的命令清单,或向用户提供某一命令的简要说明,包括命令的格式、选择项及注意事项。2.格式及操作Command:HELP/(或?/)Commandname(RETURNforlist):对于上述提示,如果输入命令名,则系统向您提供该命令的简要说明;如果输…  相似文献   

15.
根据拓扑性质知觉原理,视觉原语是从整体到局部,拓扑感知优先。根据此仿生原理,建立感知目标物的形状拓扑信息的数学模型。首先提取物体三维轮廓信息;将空间图形轮廓降维映射到二维投影平面中进行处理;建立提取空间图形拓扑特征的数学模型。将轮廓拓扑空间同胚映射到(Hausdorf或度量空间或)二维投影平面,保持了拓扑不变性,因此便于分析出拓扑特征,可继续应用拓扑映射原理,分析点集拓扑。最终,拓扑特征与知识库模型相匹配,识别出物体。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软件AutoCAD从70年代末期问世以来,经过近20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现已推出13.0版,其优美的用户界面、强大的功能和二次开发的应用更增添了它的胜力。它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用户。但很多AutoCAD12版的用户基于习惯使用或其它原因,认为12版已足以应付目前的工作,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使用AutoCAD13版。事实上,13版相对12版作出了较大的改进(其软件程序的长度从12版的1.1百万行增加到2.2百万行),增加了70多条命令,删除了60条命令,并对50多条保留命令做了强化,其新增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二维平面…  相似文献   

17.
黄涛  周启海 《计算机科学》2007,34(11):208-211
本文依据同构化凸壳构造基本定理,提出了效率更高的双域单向水平倾角最小化圈绕二维点集凸壳新算法,实现了对卷包裹凸壳算法、单域单向水平倾角最小化圈绕凸壳算法的改进与创新。本新算法的同构化特点是:1)“初始顶点与双域生成”处理:找出给定二维点集S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即Y轴坐标值最小点(若有多个最小点,则只取最左的最小点)和Y轴坐标值最大点(若有多个最大点,则只取最右的最大点),作为凸壳逆时针圈绕的初始顶点;并以这两个初始顶点为端点的线段,把原二维点集划分为两个独立的子点集S右、S左。2)进行单向“圈绕寻找下一新顶点”:A)在S右内,过逆向次新顶点作X轴正向射线,并找出当前子点集内对该逆向次新顶点正向射线(为始边的)倾角最小的点,此最小点即为S右逆向最新顶点;B)在S左内,过次新顶点作X轴负向射线,并找出当前子点集内对该逆向次新顶点负向射线(为终边的)倾角最小的点,此最小点即为S左逆向最新顶点。3)删除对已得各项点所构成的子凸壳各内点。4)仅当所剩当前点集非空时才从“2)”继续作逐边双域单向圈绕。  相似文献   

18.
AutoCAD2000对实体的编辑是采用“命令+选择对象+参数”的模式,一般情况下当命令行出现“选择对象”时只要点击需编辑物体的任何一条轮廓线,使此物体的所有轮廓线都变为虚线时,就表示此物体已被选中。但有时需一次编辑多个物体,一个一个地选择显得慢,其实AutoCAD的精髓就是精确与快速。下面就教你几招:1.拉框法:包括正选、反选,鼠标左键点击点1从左往右拉再点击点2为正选,所有轮廓线都在两点形成的矩形框中的物体才被选中。而反选为从右往左拉,只要物体的任一轮廓线被矩形框压上,此物体就被选中。如图1所示,正选…  相似文献   

19.
光成型法是将三维实体模型转化为一系列二维平面,再逐层固化叠加成型。为此,利用0bject ARX编程,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获取立体模型的结构特征,再经过处理得到所需的二维平面数据图形;同时,运用区域二叉树原理,拾取平面图形所含的各轮廓环,并生成一个单一区域,再按照光成型法的层叠成型原理,对区域逐层“拉伸”,实现三维实体模型的重组再现。另外,通过实时显示,动态地展示了截交和三维再现的过程,以便于检验所得平面图形数据和成型物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对AutoCAD环境下根据三维模型创建二维平面视图,尤其是剖视图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方法之一是将三维模型上平行于投影面的表面或表面的轮廓线经复制、编辑、补线等操作,即得到对应于该投影面的视图、剖视图。方法之二是利用截面命令(section)或截面平面命令(sectionplane)创建穿过三维模型的横截面,再经编辑、补线等操作,将该横截面创建成所需的剖视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