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要闻     
《石油与装备》2013,(6):17-18
2020年后印度将引领全球石油需求增长 国际能源署(IEA)首席经济学家Fatih—Birot近日表示,美国将在2015年超过俄罗斯和沙特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在2020年之后,印度将引领全球石油需求增长。IEA称,2030年前后中国预计将赶超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中东地区的石油消费量也将超过欧盟。  相似文献   

2.
据国际能源机构(IEA)发表的《中国能源展望》报告预测,未来20年,随着石油在中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比重日益上升,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在2020年将达到800万桶/日,将超过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石油净进口量之和。 IEA预测,2020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占能源总消费量的比例,将由1996年的20%上升到26%; 1995-2020年,中国能源总需求将由8.64亿吨油当量增加到21.01亿吨油当量。目前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很低,仅占能源总消费量的2%。按计划2000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将达到250…  相似文献   

3.
据BP公司2009世界能源统计评论,2008年世界石油消费量下降42×10^4b/d,为1982年以来最大的下降数。经合组织石油消费量下降150×10^4b/d,主要由于美国下降近130×10^4b/d所致。中国再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增长国,增长26×10^4b/d。在中东、中南美、非洲和前苏联等出口地区石油消费量增长高于前10年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4.
据BP公司2011年初发布的首个前瞻性分析报告《BP2030能源展望》预测,未来20年,天然气将成为全球产量和消费量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除欧洲外,世界其他地区天然气产量均保持增长,产量和消费量增长最大的是亚洲,其中中国消费量增长将占亚洲总量的56%;中东地区产量和消费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口的增长,全世界的能源需求将会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目前全世界的能源日消费总量达1.60亿bbl油当量,其中石油的日消费量为6500万bbl,天然气的日消费量为3600万bbl油当量,全世界剩余的石油探明储量为1万亿bbl,中东产油国占三分之二。在最近40年中全球已累计计产油近6000亿bbl,按照目前的储采比,全世界已证实的石油量尚可采42年左右,到21世纪,大的跨国公司将被迫投资转向开发成  相似文献   

6.
2013年,全球石油消费总量9133万bbl/d,生产总量8681万bbl/d,生产特点表现为美国的创纪录增长及北非和中东地区部分国家严重的供应减产;全球炼油总能力9495万bbl/d,增量主要来自中国和沙特;全球天然气消费量53476亿m3。产量33905亿m3,贸易量1033.9亿m3;全球煤炭消费量38.27亿t油当量,各区域价格均出现下跌;非化石燃料增长超出平均水平,在全球发电量中的比重几乎达到1/3,可再生能源是其增长的最大动力。全球贸易失衡是过去10年影响全球经济的潜在因素,通过减少美国赤字和中国盟余正在成为全球能源平衡解决方案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数字新闻     
<正>50亿美元委内瑞拉国家石油(PDVSA)近日表示,委内瑞拉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收到来自中国的50亿美元贷款用于开发原油项目。在过去10年,中国成了委内瑞拉的首要投资国,借款总额超过460亿美元,并同意以石油偿还。187.29万吨随着腈纶和ABS树脂等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丙烯腈的表观消费量不断增加。2014年我国丙烯腈的表观消费量为187.29万吨,比上年增长2.37%,2009年——2014年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5.72%。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在其最新发布的《2019年国际能源展望参考案例》的报告中预测,2018—2050年,全球能源消费量将增长近50%。这种增长大部分来自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非经合组织)的国家,集中在强劲的经济增长推动需求的区域,特别是亚洲。该报告指出,包括炼油、采矿、制造业、农业和建筑业在内的工业部门在所有最终用途部门的能源消耗中占最大份额,在整个预测期间占最终用途能源消耗的1/2以上。2018—2050年,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世界工业部门的能源使用量增加了30%以上。到2050年,全球工业能源消耗量达到约315千兆英热单位(1英热单位=1 055.056 J)。  相似文献   

9.
BMI研究机构的分析师最新的分析表明:2009年,全球石油消费将增长0.9%。OECD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将下降1.3%,非OECD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将增长2.3%。BMI估计石油需求会增加到每天50万桶,北美地区的石油需求量增加到每天52万桶,欧洲地区的石油需求量有小幅的下降。国际能源署也给出了同样的预测趋势。  相似文献   

10.
声音     
<正>伊核协议对世界能源版图的影响远远超出伊朗本身。总体来说,由于油价承压,中东石油输出国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协议促成在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家大力发展核能,可能进一步导致石油消费量的减少。—9月17日,新加坡国立大学能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施训鹏发表文章称,伊核协议不仅使核能在伊朗成为可能,而且会促进核能在中东其他产油国家的发展未来几年全国将形成8万亿至10万亿元的环境保护市场规模,环保产业逐渐  相似文献   

11.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特别是作为国民经济“血液”的石油,自上世纪60年代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以来,其重要战略价值经久不衰。2002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今后能源的需求量还将进一步增加。而日本石油几乎百分之百依靠进口。中日两国的石油进口地区又都集中于中东地区。中日在能源领域可谓“狭路相逢”必有一争。2004年下半年以来,中日之间先是俄罗斯石油输送管道之争,后来是中国在东海海域开发油气田遭到日方的阻挠……双方在能源领域的竞争大有不断升级之势。  相似文献   

12.
2003年以来,中东石油消费每年增长5%以上,预计今年达到5.2%(超过30万桶/日)。这将使中东地区的石油需求达到612万桶/日,占全球的7%左右。沙特和伊朗的石油需求分别为234.7万桶/日和190.7万桶/日。即使是小产油国巴林,去年的石油消费增长了8.3%,而阿曼、卡塔尔和科威特为6%。相比之下,去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了5%(增加35万桶/日),而美国为0.5%(增加10.5万桶/日)。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国对能源尤其对石油的需求迅猛增长 ,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美林一份研究报告称 ,尽管中国采取了宏观调控政策 ,但中国石油需求在未来 5a的增长可能超过政府预期 2 0 %~ 2 5 %。到 2 0 10年 ,中国对石油的日均消费达 (10 0 0~ 110 0 )万桶 ,其中超过 6 0 0万桶须依靠进口。美林的预测比中国政府及国际能源署 (IEA)预测的日均消耗约 80 0万桶还要高。美林认为 ,中国长期以来都根据GDP增速的一半来测算石油需求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已经过时 ,无法真正反映出中国在经济结构转型时期的真实石油需求状况。中国为经…  相似文献   

14.
TE200506001美国国际能源战略趋势及中美能源合作可能性〔刊〕/夏立平(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战略研究室)∥当代石油石化.-2004,12(9).-29~32美国是世界上石油消费量最多的国家,进口石油仍将是美国能源的主要来源。为确保美国国家能源政策目标的实现,美国一直实施石油进口来源最大限度多元化的政策,增加国内石油战略储备,使用军事力量保证进口原油稳定安全运输,以确保石油供应可靠安全。中国和美国在能源领域既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又有合作的巨大潜力。(许德联摘)TE200506002中东能源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刊〕/李伟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室…  相似文献   

15.
向海洋要油气   目前,世界石油工业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全球油气储量增长乏力,远远无法弥补每年的产量,然而全球的油气消费量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未来巨大的油气需求将如何得以满足,这是摆在世界石油工业面前的一个大难题.根据BP2005年能源统计资料,全球对于油气的需求正在强劲增长.1981年的油气消费量各为29.9亿吨和1.47万亿立方米,而到2004年已分别达到40.4亿吨、2.69万亿立方米.而且,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预测,从2000-2030年,世界石油需求预计年均增长1.6%,其中到2030年达到57.69亿吨;天然气的需求量年均增长2.4%,到2030年达到42.03亿吨油当量;未来油气仍将在世界一次能源需求中居主导地位,到2030年油气需求占世界一次能源总需求的65%,而且在2015年天然气将超过煤炭成为一次能源中第二大能源种类.   ……  相似文献   

16.
国际能源机构 (IEA)近期发表了题为《2 0 0 0年世界能源前景》的研究报告。该报告长达 4 56页 ,内容十分丰富。现将该报告有关石油的几个主要观点摘要如下。(1)需求 :1998年 IEA预测 ,1997~ 2 0 2 0年世界石油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 1.8% ,现上升到1.9%。预计 2 0 10年世界日均石油消费量为 9580万桶 ,2 0 2 0年则从 1998年预测的 11150万桶提高到 11470万桶。非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总需求量占世界石油总需求量比例约在 2 0 10年后超过经合组织 ,并将于 2 0 2 0年从现在的 4 3%增长到 55%。尽管如此 ,仅拥有 3.5亿人口的经合组织北美成员国…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能源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7.1亿吨标准煤,与上年相比增长4.8%,为近7年最快增速。其中,煤炭消费量为39.1亿吨,与上年相比增长1.0%;石油表观消费量为6.25亿吨,与上年相比增长7%;天然气消费量为2766亿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全球油气剩台可采储量分别为2260亿t和208万亿m^2.非常规油气资源可能是常规油气资源的9~10倍,常规石油供应量增长将主要来自欧佩克,油气呈现出消费东移和生产西移的趋势,天然气将成为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能源。过去3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5.6%,2011年增至4.7亿t,今后20年年均增长率约为3.5%;2011年天然气消费量达到1;507亿m^2。近几年来,中国与欧佩克国家在原油贸易、勘探开发以及在中国的投资方面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未来两者之间随着合作的加强将会形成长期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9.
国家统计局发布初步核算数据,我国去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达32.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9%。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媒炭消费量增长5.3%,原油消费量增长12.9%,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8.2%,电力消费量增长13.1%。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01%。去年我国进口原油2.39亿吨,同比增长17%,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3个百分点,超过55%,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整个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10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9.9亿吨标准煤,比  相似文献   

20.
新使命 据最新发布的<2004 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在2003年有两个国家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着特别的影响:中国和俄罗斯.对应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9.1%的增幅和不断提高的能源消耗,中国能源需求总量猛增了13.8%.2003年,中国的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核能消费的增长均超过了10%.仅中国就占世界石油需求增长总量的41%,约每天60万桶;同时中国的石油进口也增长了32%,达到了每天260万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