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获得了产生拮抗绿脓杆菌抗菌蛋白的菌株。从土壤样品中筛选拮抗绿脓杆菌的菌株,采用形态学和16S rDNA分析鉴定其分类地位,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分离菌发酵产物拮抗绿脓杆菌的活性,采用硫酸铵沉淀、分子筛分离发酵上清中的目标蛋白,测定了目标蛋白的蛋白酶敏感性、高温耐受性。结果表明:从土壤中分离出的该株不动杆菌,从其发酵产物中纯化出的目标蛋白有拮抗绿脓杆菌的活性;该目标蛋白对蛋白酶K或高温敏感,处理后可降低或丧失抗绿脓杆菌的活性,该抗菌蛋白相对分子量约35 KD。  相似文献   

2.
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丰富, 作为一种寻找开发药物的重要资源已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本 实验对中药仙鹤草内生真菌进行分离, 获得30 株内生真菌, 其中由根中分离得到17 株, 茎中分离 得到7 株, 叶中分离得到6 株.并采用形态学观察方法, 对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菌株进行初步鉴定, 其分别归属于青霉属, 顶孢霉属, 镰孢霉属, 根霉属, 酵母属, 珠网霉属, 毛霉属和核盘菌属等8 个真 菌属.采用平板对峙法, 研究各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 通过初步筛选, 共计9 株表现抑 菌活性.再进一步用内生真菌发酵萃取液做抑菌活性, 发现仅3 株菌株有抗菌活性, 都属于镰孢霉 属.为后续的活性物质分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获得高效拮抗菌株,防治月季黑斑病.[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分离月季、银杏、钩腾、黑老虎、山苍子5种植物内生菌,以月季黑斑病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进行初筛,并对拮抗圈大于5mm的内生菌进行复筛.[结果]5种植物共分离出内生菌69株,其中37株细菌,3株放线菌和29株真菌;初筛出20株菌对月季黑斑病菌有拮抗效果,拮抗圈大于5mm的有8株,其中细菌7株,放线菌1株;复筛表明菌株YJX2与菌株YXF1抑菌效果较好.[结论]研究表明,菌株YJX2与菌株YXF1可作为月季黑斑病生物防治备选菌株.  相似文献   

4.
从三七的种子和根等部位分离三七内生菌,分离纯化后共获得三七内生菌11株。用薄层层析法对发酵液中皂苷类活性物质进行定性检测,并采用香草醛-硫酸显色法定量分析发酵液中皂苷的含量,筛选出一株可以产皂苷的内生菌株N3。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此株菌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内生菌株N3最适发酵条件为以蔗糖为碳源,牛肉膏为氮源,pH 7.0,温度28℃。  相似文献   

5.
为了从分离得到的海洋真菌中筛选并鉴定具有杀松材线虫活性的菌株,本文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采自青岛近海海域样品中的真菌进行分离,使用浸渍法对菌株的培养滤液和菌丝破碎液进行杀松材线虫活性测定,同时根据菌落形态、大小、色泽等特点的不同,经进一步纯化得到6个纯菌株,对这些菌株进行杀线活性测定,经初步筛选得到2株具有较强杀线活性的菌株,菌株HZ-1-1处理28h时杀线活性最高,其培养滤液和菌丝破碎滤液的线虫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72.6%和84.1%;菌株HZ-1-2处理32h时杀线活性最高,其培养滤液和菌丝破碎滤液处理的线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6.3%和58.8%。选出活性表现最强的菌株HZ-1-1进行后续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菌株HZ-1-1为轮枝孢属(Verticillium)的真菌。本研究对由松材线虫引起的松树萎蔫病的生物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富集-分离-筛选的方法从花园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两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絮凝剂产生菌.通过研究2B菌株在不同培养时间的生长情况、培养液中pH值变化情况及絮凝活性等,从而得出絮凝活性与菌生长量成正相关,且该菌产生的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具有较高的絮凝活性和稳定性.环境因素对絮凝剂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2B菌株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基为查氏培养基;菌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初始pH值为7~9,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为72 h,通气量为150 r/min.研究表明,2B菌株所产絮凝剂絮凝高岭土悬浊液的最适宜pH在大于7的偏碱性条件下,Ca2 、Mg2 和Al3 等金属离子对其絮凝具有促进作用,絮凝率可高达94.6%.  相似文献   

7.
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西瓜田长期连作种植所产生的土壤退化、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土壤真菌性病害增加、西瓜减产、品质下降等问题,从患病的西瓜植株上分离出致病菌-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从宁夏环香山地区压砂瓜集中连片种植区采集健康土壤中分离筛选对西瓜枯萎病致病菌有抑菌效果的拮抗菌株,并对拮抗菌株的防病效果以及分类鉴定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平板稀释法筛选出对目标靶具有拮抗作用的拮抗细菌。通过初筛选取8株对目标靶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进一步进行复筛试验。经过数据分析,G-1的抑菌率最大,且与其他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筛选出对目标靶拮抗最强的拮抗菌为G-1。根据形态学观察、细菌生理生化鉴定和16 S r DNA序列的同源性分析,确定拮抗菌株G-1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  相似文献   

8.
从云南,贵州,河北,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等地采集土样28个,采用常规平板稀释法分离获得的细菌菌株414个。以茄病镰孢菌为主要靶标菌,对分离菌株进行抑菌测定,筛选出强拮抗菌13株,并用附着在茄子,番茄等上9种病原菌对其进行拮抗作用测定,发现所获拮抗细菌具有广谱抗性。筛选出具广谱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B073、B153,其发酵淮中活菌在温室内人工接种条件下进行温室接种防病试验,对茄病镰孢菌防治效果分别  相似文献   

9.
对一株自行筛选的生防链霉菌S1-5进行了种的鉴定、拮抗活性测定以及抗菌性能的研究.通过对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生理生化特征进行综合试验分析,鉴定该菌株为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S1-5抑菌活性、抑菌谱,结果表明S1-5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蕃茄叶霉病菌(Fulria fulva)、烟草疫霉菌(Phyto phthora nicotianae)、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以及水稻纹枯病菌(Rhizotonia solani)四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杀螨试验结果显示S1-5产生物活性物质还对棉花红蜘蛛有一定的杀伤力,是一株值得开发的抗菌杀螨放线菌菌株.  相似文献   

10.
从大曲中分离筛选获得1株产3-羟基丁酮的菌株G7,以葡萄糖为主要碳源,此菌株在38℃,180r/min恒温振荡培养96h,3-羟基丁酮产量达到24.30g/L.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strain).将该菌株作为出发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简称ARTP)诱变,并进行48孔板初筛及摇瓶复筛,同时对所获菌株进行遗传稳定性分析,最后得到1株遗传性状稳定的3-羟基丁酮高产菌株G7-6,其产量可达31.65g/L,比诱变前提高了30.25%,且转化率较高,为27.31%.  相似文献   

11.
致嗅放线菌的分离培养及其致嗅代谢物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放线菌代谢致嗅物质的影响因素,对典型的致嗅放线菌进行分离和培养.分别采用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对放线菌进行培养和分析,同时利用气相色谱质联联用仪(GC-MS)对培养过程代谢嗅味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经过分离和鉴定,能代谢嗅味物质二甲基异莰醇(MIB)和土臭素(geosmin)的典型菌种是淡黄链霉菌(又名放线菌5460),发现培养方式、培养基组分、培养基中溶解氧、培养温度等都会影响放线菌的代谢嗅味物质的种类和质量浓度.目标菌在液体培养和平板培养时均产生嗅味物质,但种类有所不同,在液体培养时只产生geosmin,而在平板培养则检测出MIB和geosmin.GC-MS谱图分析发现有其他嗅味物质如苯甲醇和2-甲基莰烷,它们很可能是水体另外臭味物质的产生源.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甘露糖-Sepharose4B亲和柱从半夏总蛋白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12kD的半夏凝集素,经质谱分析明确其为半夏凝集素单体。将该12kD凝集素单体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并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凝集素对HeLa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O.004、0.02、0.1mg/mL)半夏凝集素具有一定促进HeLa细胞增殖的作用;高浓度(0.5、1mg/mL)半夏凝集素有一定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粤北凡口铅锌矿废弃地优势植物香蒲(Typhaorientalis presl)、苦楝(Melia azedarach)、苎麻(Boehmeria nivea)和蓖麻(Ricinus communis)中分离筛选出的具有抗重金属铅、锌能力的45株内生真菌为研究材料,利用CAS检测液显色反应、钼锑抗比色法和Salkowski法,分别筛选出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产铁载体菌株30株、溶磷菌株3株和产吲哚乙酸(IAA)菌株18株。并选取具有产铁载体、溶磷或产IAA能力较强的菌株作为代表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和ITS序列分析,鉴定结果显示:WB-21为曲霉属(Aspergillus)、BM3为旋孢腔菌属(Cochliobolus)、BM5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菌株XP3.21为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ZMP5-3为篮状菌属(Talaromyces)。  相似文献   

14.
半夏疏松愈伤组织诱导及高产半夏蛋白悬浮株系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高产半夏蛋白悬浮株系。从半夏块茎、叶柄、叶片三种植物组织中选出最优外植体,以正交实验分析该外植体组织培养和继代培养最适条件,建立半夏蛋白悬浮株系,采用单因子法筛选高产株系。结果显示:以半夏块茎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其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2,4-D 2.0 mg/L+6-BA 1.0 mg/L;其继代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2,4-D 1.0 mg/L+6-BA 1.0 mg/L+NAA 0.05 mg/L;高产半夏蛋白悬浮株系最优培养基为:MS+6-BA 0.4 mg/L+NAA 0.1 mg/L,生长良好且可生产较多半夏蛋白。  相似文献   

15.
分别对产酸脱硫反应器中数量上占优势的硫酸盐还原菌和产酸菌进行分离,获得两株优势菌SRB-ZH07和AB-ZH01,探讨了pH值、COD/SO4^2-比和氧对它们生长的影响以及二者对不同底物的利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pH=7.0时,SRB-ZH07和AB-ZH01的生长最好,硫酸盐的去除率也最大.pH值在6.0和7.0时,AB-ZH01生长的比较好.以乳酸为惟一碳源时,SRB-ZH07对硫酸盐的去除率最高,达到94.24%;以葡萄糖为惟一碳源时,AB-ZH01的生长最好.SRB-ZH07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长,在有氧条件下的生长速率高于无氧条件,但在有氧条件下不能够去除硫酸盐.乳酸做惟一碳源,COD/SO4^2-比值大于2.0时,硫酸盐去除率较高,在80%左右,COD/SO4^2-比值小于2.0时,SO4^2-去除率较低,低于50%。  相似文献   

16.
人参总皂苷的发酵及其产物的抗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4种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其中菌株YS2能够有效地将人参茎叶总皂苷和人参提取物中的人参皂苷转化为稀有人参皂苷Rg3;菌株YS2和YS7的人参发酵物对结肠癌colon26-M3.1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180μg/mL和170μg/mL.根据IT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确定菌株YS2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相似文献   

17.
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陶瓷刀具材料——SiC晶须(SiCw)增韧和SiC颗粒(SiCp)弥散增韧Al2O3陶瓷刀具JX-2-I,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同A(Al2O3),AP(Al2O3/SiCp)和AW(Al2O3/SiCw)等材料相比较表明,在JX-2-I材料中具有明显的增韧叠加效应,详细研究了晶须增韧和颗粒弥散增韧的协同作用,建立了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8.
解磷微生物的分离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是植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为生物固氮所必需,土壤中大部分磷以难溶态存在,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解磷微生物可以促进土壤难溶磷向有效磷的转化。基于目前耕地有效磷缺乏的现状,通过对解磷微生物初筛、复筛培养基的研究,探索了解磷微生物的筛选模型以及各地解磷微生物的多样性,对不同类型土壤中分离出的2000多株解磷微生物的溶磷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菜园土中有机质含量高,解磷微生物最多,从全国各地土样及种子表皮中分离出芽孢杆菌P17菌株、短杆菌P10菌株和红酵母Y3菌株等解磷微生物;不同地域、同种地区不同类型土壤中溶解难溶性无机磷和有机磷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存在显著差异;无机磷平板初筛模型可以有效分离样品中的解磷微生物,溶磷效果需结合复筛模型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19.
利用pET-32-SUMO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可溶表达三叶半夏凝集素C端结构域(P-D2),并研究其凝血活性、糖结合特异性以及肿瘤抑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P-D2蛋白的产量为5mg/L。该蛋白具有凝集小鼠红细胞的活性,可以被D-甘露聚糖抑制,但不能被D-乳糖、D-葡萄糖、D-麦芽糖抑制。P-D2蛋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表明其对肝癌细胞Bel-7404以及结肠癌细胞SW-620都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凋亡现象观察实验发现P-D2蛋白可以诱导癌细胞Bel-7404的凋亡。这是首次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表达了可溶的半夏凝集素C端结构域,为其他凝集素的可溶表达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对比了北美规范CSA S136-07和中国规范GB 50018-2002关于冷弯薄壁型钢C形截面受弯构件的名义抗弯强度。首先介绍了2本规范计算名义抗弯强度的方法,然后分析了控制构件名义抗弯强度的2个主要参数,即弯扭屈曲应力和有效截面模量,并对2本规范进行了深入对比,最后对典型的6 m跨长的C形托梁构件进行了名义抗弯强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依据GB 50018-2002计算的弯扭屈曲应力不小于依据CSA S136-07规范计算的结果,而根据GB 50018-2002计算的翼缘有效宽度则远远小于根据CSA S136-07规范计算的结果;2本规范名义抗弯强度的不同主要由C形截面翼缘尺寸和构件所受荷载类型控制;当翼缘尺寸较小,名义抗弯强度主要由弯扭屈曲而非局部屈曲控制时,如果构件用于均布荷载,则GB 50018-2002的计算结果大于 CSA S136-07规范的结果,但是当构件用于抵抗均布弯矩时,则没有区别;当翼缘尺寸较大,名义抗弯强度主要由局部屈曲而非弯扭屈曲控制时,在2种工况下GB 50018-2002的计算结果均小于CSA S136-07规范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