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距村庄民房仅170m的公路路堑开挖硐室爆破中,通过精心合理地确定爆破方案、参数设计及主要技术措施,确保了爆破安全,使爆破的个别飞石、爆破震动及空气冲击波得到很好的控制,同时也取得很好的岩石破碎效果,边坡受到了保护,使爆破得以成功。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汉黄快速铁路路堑开挖中通过采用大孔距爆破、光面爆破、孔内微差爆破技术,使路基边坡平整稳定,块度均匀,确保了爆破质量、施工进度和周围环境安全,对类似阵地道路、场坪边坡开挖施工具有借鉴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洛界高速公路No .4标段地处丘陵 ,附近有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区龙门石窟。在这样复杂环境下进行路堑开挖爆破 ,采取超钻孔预裂爆破、不耦合装药、选用低爆速低威力炸药、微差起爆控制单响药量等技术措施 ,有效地降低了爆破震动 ,保证了边坡成型和稳定以及被保护对象的绝对安全 ,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4.
根据边坡开挖的设计要求和边坡开挖爆破的复杂条件,设计采用预裂爆破和深孔控制爆破相结合的微差爆破技术,部分地段采用浅孔控制爆破技术,爆破施工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紧靠电气化铁路既有线控制爆破开挖复线路堑,是铁路建设施工的技术难题。作者根据不同地形、地质条件及施工要求,采用了硐室松动、深孔药室松动和小台阶浅孔微差等爆破技术,成功地指导了株六复线某标段的爆破施工,并总结出了一套控爆施工方法,为类似爆破工程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6.
在泰安市东岳大街西段改扩建工程公路边坡开挖过程中,根据该路段的边坡开挖的设计要求和边坡开挖爆破的复杂条件,设计采用台阶松动预裂爆破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爆破参数和装药结构,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为今后类似爆破工程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深孔微差爆破在京沪高速公路路堑开挖中的应用,并对爆破效果进行了分析。以施工工艺及安全防护等方面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对指导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洛界高速公路No.4标段地处丘陵,附近有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区龙门石窟.在复杂环境下进行路堑开挖爆破,对钻孔方向及角度的控制、不耦合装药、线装药密度及装药结构、微差起爆控制单响药量起爆网路等方面进行了全过程控制.有效降低了爆破震动对高陡边坡的伤害,保证了边坡成型和稳定以及被保护对象的绝对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9.
路堑开挖工程中经过的山体不同,岩性各异,岩石整体性也不尽相同,为了安全,顺利,快速开挖,针对郑大专线穿过砂岩山全的复杂性,进行了实地勘察和严格的方案设计,采用预裂和微差爆破技术,顺利完成爆破施工。  相似文献   

10.
采用硐室加预裂一次成型综合爆破技术爆破双壁路堑在我国尚属首例。实践表明此种技术能有效地改善主体石方的爆破效果,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工期,解决以往硐室爆破难以解决的边坡稳定和边坡质量问题,同时达到不清底、不刷坡一次成型的目的。此次双壁路堑硐室加预裂一次成型爆破的设计方案合理,参数选择准确,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西南地区小断面隧道爆破开挖时围岩稳定性差、超欠挖严重、爆破振动速度过大等问题,从水压爆破、准直眼掏槽形式、毫秒延时爆破三个方面对相关爆破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并从理论上给出了取得良好降振效果的最优毫秒延时范围。结果表明:1)水压爆破技术和准直眼掏槽形式的使用,能较好地改善爆破效果,形成较好的隧道轮廓和掏槽效果,但是无法控制爆破振动大小。2)从波形叠加的角度对隧道毫秒延时干扰降振原理进行了分析,得到了23ms~46ms的最优毫秒延时理论值范围。3)经现场验证,不良地段选用25ms延时作为相邻炮孔延期时间,掏槽眼与辅助眼、辅助眼与底板眼之间选用45ms延期时间的隧道断面延时设置能够将振动速度控制在1cm/s以下,降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吕淑然 《中国矿业》2005,14(6):52-55
毫秒延期爆破所选雷管的精度直接影响爆破网络的设计和分段间隔的选取,这是影响爆破质量和爆破地震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普通毫秒延期雷管,雷管段别又直接影响到雷管精度的。基于此本文就雷管段别对地震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对于多段毫秒延期爆破,最大段药量发并不预示着一定产生最大振动速度。基于我国大多数矿山及各类爆破工程基本采用普通毫秒延期雷管这一事实,此现象预示着目前我国爆破安全规程中,以最大药量计算和安全校核爆破最大振动速度是偏于保守的。通过对不同段别毫秒延期雷管地震效应的研究,得到适合黑山铁矿爆破条件,具有良好爆破效果和一定降振效果的雷管为第6~10段,最佳段别第7段毫秒延期雷管。  相似文献   

13.
何理  钟冬望  涂圣武  操鹏 《金属矿山》2015,44(10):11-17
利用地震工程中应用较为成熟的反应谱理论对精确毫秒延时控制爆破地震进行研究,设计开展了边坡爆破开挖相似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同毫秒延时对爆破地震反应谱特性的影响,考虑结构密集振型间相互影响,结合完全二次项组合法(CQC)求得结构反应总效应值。结果表明:短毫秒延时控制爆破地震反应谱曲线体现为多峰值特性,且峰值对应周期范围窄,通常在几毫秒区间内;随孔间毫秒微差的增加,反应谱峰值对应结构自振频率逐渐降低,愈趋接近构筑物自振频率,不利于构筑物安全;合理孔间延期时间选取时,应综合考虑爆破振动强度、岩体爆破效果和构筑物动力效应特性3个方面因素;试验条件下,合理孔间延期时间为2 ms。  相似文献   

14.
地下变电所硐室贯通控制爆破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控制煤矿井下新开变电硐室与老变电所硐室贯通时的危害,采用了毫秒微差爆破、中空掏槽、周边光面爆破、松动开挖等一系列控制爆破技术,并分别对变电所硐室贯通前10~4 m段、贯通前4~2 m段和贯通2 m段进行爆破参数选择和炮眼布置,现场爆破震动的检测表明了爆破参数选择合理,施工工艺可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定量分析研究毫秒延时爆破破岩过程特征物理量分布演化机制,进一步优选爆破参数、完善毫秒延时破岩机理,进行了室内毫秒延时台阶爆破相似模型实验。应用高速摄影机和超动态应变仪建立综合实验研究系统,对毫秒延时爆破进行动态实时监测,得到台阶自由面处裂纹扩展规律和延时时间对边坡表面应力峰值及内部应力场叠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确保后序药包起爆时已形成新自由面的最小临界延时为9 ms;设计延时为15 ms或25 ms时,可降低对边坡表面应变峰值影响程度;为促进相邻炮孔爆炸应力波充分叠加、增强岩体破碎效果,孔间延时最大临界值为15 ms。综合考虑坡体应力状态及台阶爆破效果双重因素,实验条件下最优孔间延时为15 ms。  相似文献   

16.
贾党育 《矿冶工程》2017,37(1):25-28
为了分析评价隧道爆破开挖对洞口段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以武靖高速矮子寨隧道工程为依托, 采用FLAC3D软件建立了相应数值分析模型模拟隧道爆破开挖施工过程, 计算分析了爆破施工对洞口段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隧道爆破施工产生的振动效应会极大降低隧道洞口段边坡的安全系数, 并且会增大边坡地表位移沉降; 锚杆支护有助于提高振动荷载作用下处于失稳状态的边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在滦赤线第一合同段路堑开挖深孔控制爆破工程中,针对其复杂的爆破环境,采用孔内、孔外毫秒延时爆破技术,设计了合理的爆破方案,确保周围设施和建筑物的安全,取得了预想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18.
煤矿岩巷毫秒延期爆破振动测试与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博  马芹永 《煤炭学报》2013,38(2):209-214
为了提高煤矿硬岩巷道掘进爆破效果、降低爆破振动效应,对毫秒延期爆破参数进行优化及实施,实测爆破振动速度。分析了爆破参数与爆破振动信号特征之间的关联性,针对电雷管存在延期误差,应用小波变换时-能密度法识别确定毫秒爆破中实际延期时间,提出了降低爆破振动效应的技术措施。研究表明:采用合理的毫秒延期爆破参数方案,可以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垂直方向爆破质点峰值振速可以作为煤矿岩巷的安全判据;时-能密度法能够有效地识别出各段雷管的起爆时刻,确定实际延期时间。  相似文献   

19.
南山矿凹山采场减震爆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决凹山采场爆破对边坡及采场内外建筑物影响的问题,在分析了预裂减震、短微差顺序起爆减震、孔底空气间隔减震的基础上,采用3种减震技术在现场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凹山采场采用短微差减震技术取得较好效果,而孔底间隔爆破技术对临近边帮减震爆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