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江西樟东坑钨钼矿床“上钨下钼”垂向分带规律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西大余樟东坑钨钼矿属外接触带石英单脉型矿床,含矿石英脉具"上钨下钼"垂向矿化分带规律,近年在矿区深部发现蚀变花岗岩钼(钨)矿化,矿床呈现"上脉下体、上钨下钼"成矿构式。初步分析认为,这一成矿构式是区域构造应力与成矿花岗岩演化耦合的结果,隐伏花岗岩侵位高度是影响石英脉垂向矿化分带的主导要素,蚀变岩脉是矿区花岗岩型钼(钨)矿找矿标志和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2.
江西宝山钨多金属矿床“一体多位”成矿定位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宝山钨多金属矿地处南岭东西向构造岩浆带铅厂南北向断陷带,宝山燕山期花岗岩体侵位于石炭系碳酸盐岩-含钙碎屑岩中,沿接触带形成套筒状夕卡岩蚀变矿化环带。花岗岩内出现浸染状钨钼矿化,岩体顶部接触带产出帽壳状夕卡岩钨多金属矿化,接触带上部产出项圈状夕卡岩钨多金属矿化,接触带下部外侧产出似层状夕卡岩钨钼多金属矿化,接触带深部梓山组底部可能产出叠生富硫化物多金属矿化,接触带外侧构造裂隙有脉状钼铅锌矿化,构成以岩体为中心接触带多个部位矿化的"一体多位"成矿定位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大吉山矿区脉状钨矿深部矿石组份研究,预测矿床深部矿化的实际资料,阐明当脉状钨矿床下延到一定深度,将出现主产矿化元素降低,乃至无工业意义的“矿化根部”。从其矿物组合变化的宏观地质现象,进行矿石组份的研究,获得有利于预测矿化的信息,为矿床深部的综合评价,矿石的综合利用,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钨业》2017,(4):8-15
樟斗钨矿床地处南岭钨锡成矿带中段崇(义)—(上)犹—(大)余矿化集中区西华山—扬眉寺矿带北段,矿区产出外接触带石英脉型和云英岩化花岗岩脉型两种钨矿化类型。含钨石英脉组有石窝里北组、石窝里、火烧壁和高壁—苧麻园四组,各组矿脉总体走向近东西,在平面呈右侧幕、剖面上呈后侧幕形式产出。云英岩化花岗岩脉钨矿体产于高壁—苧麻园脉组的深部,走向北东东,向北陡倾,呈火焰状侵入寒武系浅变质岩中。含钨云英岩化花岗岩脉属矿区深部找矿新发现,是今后找矿突破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赣南钨矿床地质勘查和矿山生产资料的分析,结合近几年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工作的发现,提出脉钨矿床深部细粒花岗岩钼(钨)矿化新类型,并指出其找矿前景和对矿山资源保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常福龙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金成矿带以西乌拉山—大青山金成矿带内,为一断裂构造和热液蚀变控制明显的脉型金矿床,主要与硅化和钾化热液蚀变有关。矿区地质特征表明该矿床经历多期成矿叠加,主成矿期热液蚀变主要分3期,早期以面状的硅化-绿泥石化为主;中期成矿阶段以脉状的硅化、钾化和黄铁绢英岩化为主;晚期以面状或脉状的碳酸盐化和高岭土化为主。通过对该矿床的研究,建立矿床地质成因模式,探讨常福龙金矿床的形成机制与主要控矿地质因素,认为该矿床的东南部和北西部是很好的找矿空间,应进一步在该地区的深部加强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7.
鱼菜花岗岩型锡钨矿床与第二阶段花岗岩有关。通过与第三阶段花岗岩相关的锡铌钽矿床特征对比,二者存在一系列差异,应属于一种新的矿化类型。在隐伏含矿岩体的顶上带,发育多种类型线细脉及细晶岩脉,可作为预测寻找隐伏花岗岩型矿床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钨业》2017,(5):9-16
大吉山钨矿床是我国著名的大型钨多金属矿床,以外接触带石英脉型W-Mo-Bi矿体为主,兼具内接触带蚀变花岗岩型Ta-Nb-W-Be矿体,是南岭"五层楼+地下室"或"上脉下体"型钨矿床的典型代表。大吉山钨矿床品位的概率分布型式研究表明,无论是脉状矿体,还是蚀变花岗岩型矿体,WO_3品位均呈现出分布范围宽、低品位频数高、高品位频数低,即接近对数正态分布的概率分布型式,这暗示其钨成矿过程均较复杂,均受多种地质作用和/或物理化学条件控制。  相似文献   

9.
烧锅营子金矿区按含金矿脉排列、矿脉构造、产生条件、矿石组合和建造,可将矿脉划分为石英脉型、蚀变岩型、复合脉型和复脉带型等四种矿化类型金矿,具有一定的水平,垂直分带趋势和矿化地质特征.矿区围岩蚀变发育,蚀变分带因矿化类型不同,其发育程度各异,复合脉型金矿系矿区最重要的金矿类型,其蚀变分带模式,以含金石英脉为中心,向两侧依次为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黑云母花岗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碎裂状黑云母花岗岩→碳酸盐化黑云母花岗岩→钾长石化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蚀变作用期次可划分为成矿前钾长石化,成矿早期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成矿期硅化、黄铁矿化,成矿晚期碳酸盐化和高岭土化、与金矿化关系最密切者乃是硅化、黄铁矿化.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西华山钨矿床为高温热液长石一石英脉黑钨、白钨共生矿。矿脉的围岩为花岗岩和云英岩。矿脉与围岩接触处有强烈的围岩蚀变,即花岗岩的矽化与云英岩化,围岩的矿化主要与云英岩有关。据测定原矿的比重为  相似文献   

11.
于长湖  臧兴运  李永先 《黄金》2014,(12):19-21
奶子沟金矿床分布于夹皮沟成矿带南部高级变质区中。矿体围岩为晚侏罗世奶子沟岩体二长花岗岩、中太古代变质深成侵入体东北岔片麻岩及古家沟片麻岩。控矿构造主要为张扭性北西向断裂带,其次为近东西向压扭性断裂带。矿石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蚀变矿物主要有硅化石英、绢云母、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等,金品位与硅化石英及黄铜矿、方铅矿关系密切。结合重力资料及区域矿床分布特征,认为该矿床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赣北莲花芯钨铜钼多金属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石英脉型矿床,与大湖塘钨矿田毗邻。主要的赋矿围岩为晋宁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主要的蚀变类型为硅化蚀变,矿石矿物类型主要为黄铜矿、白钨矿、黄铁矿和辉钼矿的组合,矿体主要受NW和NWW向的断裂构造控制,大量发育石英脉,矿化类型和矿石成因上与石英脉有着明显联系,矿化主要是见于石英脉内和石英脉两侧的围岩和硅化蚀变带中,矿化的强度向石英脉两侧不断减弱。化探取样结果显示该区有较高的W、Mo、Cu的异常。综合地质与化探的信息,划出三个找矿靶区,分别是分别是W-Mo-Cu多金属矿靶区,W-Mo多金属矿靶区和W矿靶区。  相似文献   

13.
汝城钨矿矿床地质特征及边深部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汝城钨矿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区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认为汝城钨矿边深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矽卡岩型白钨矿、石英脉型黑钨矿和蚀变花岗岩型钨矿找矿前景,并由此圈定了3处边深部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14.
秦岭造山带三叠系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多年来未得到突破,陕西凤县温江寺金矿的发现给本区微细浸染型金矿找矿带来契机,研究区该金矿带已控制长约10 km,温江寺金矿赋存在下三叠统任家沟组粉砂细砂岩—粉砂质泥板岩—碳质泥板岩—碳质泥灰岩—薄层灰岩薄互层中,沉积成岩黄铁矿莓球含As 0.5%。早燕山期斑状斜长花岗岩脉顺层侵入该含矿沉积层中,为成矿带入Mo-Bi-Te相关组分。晚期递进性韧—脆性剪切带的改造,容矿沉积岩在多期、多阶段活动下表现为片理化(近EW向)和破碎控矿构造带(近EW-NE向交会),构造带中花岗岩脉形成蚀变岩石,产生的含矿热液形成扁豆体—透镜体状及脉状矿体,就位于控矿韧—脆性构造带中。热液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作用特征,矿化具有自形、半自形微细浸染结构构造特征,载金矿物为含砷黄铁矿、毒砂和硅化石英,含少量辉锑矿,显示Au-As-Hg-Sb地球化学组合特征。  相似文献   

15.
周月霞  于天利 《有色矿冶》2010,26(3):6-9,15
本文通过对五龙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的论述,总结出区内金矿床的成矿环境及矿床类型。针对石英脉型、硅化花岗斑岩型及蚀变岩型三种主要矿床类型,分述了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及成矿规律,指明了找矿方向,分析了该区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河南汝阳县竹园沟钼矿床是新近发现并探明的斑岩型钼矿床,该矿床最大特点是赋矿岩石全部为花岗岩类岩石。矿床的成矿母岩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斑岩,该类岩石常具似斑状结构,说明其成岩是浅成的。根据矿床矿石内各类脉体的先后顺序及含矿性,结合矿物的共生组合关系及结构构造特征,将矿化划分为四个热液作用阶段:即①石英脉阶段;②辉钼矿一石英脉阶段;③辉钼矿一钾长石一石英脉阶段;④萤石一钾长石一石英脉阶段。结论是:第②、③两个阶段是矿床的主要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17.
胶东谢家沟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时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谢家沟金矿床进行的地质学, 年代学研究表明, 矿石中的金主要以微细粒金包裹于黄铁矿、黄铜矿等矿物之中; 矿石绢英岩化强烈,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钾化, 是典型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对该金矿床进行系统的K- A r法年代测定, 结果表明谢家沟金矿的成矿年龄为105~ 130Ma, 与前人研究的胶东地区金矿的成矿年龄相一致, 说明它们是同一期岩浆热事件的产物, 都与区域性分布的郭家岭花岗岩的成岩时代相吻合, 二者具有成因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虎林先锋北山金矿床蚀变及矿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荣祥  全传顺 《黄金》2003,24(6):11-15
先锋北山金矿床为产于白垩系下统皮克山组中酸性火山岩中的火山岩型金矿床。矿体赋存于强硅化碎裂斜长流纹岩、热液角砾岩,硅化带外侧依次为绢云母--泥化带、青盘岩化带。自然金与石英共生,说明金矿形成于热液活动的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19.
江西茅坪钨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茅坪钨锡矿床是一个石英脉型和云英岩化花岗岩浸染型共存的矿床。石英脉型钨锡矿床产于燕山早期(γ52-2b)隐伏花岗岩外接触带,赋存于寒武系中下统浅变质岩中,多组成矿裂隙发育,产状复杂,在走向上相互交叉,在倾向上交叉呈"X"型,呈共轭形式出现;云英岩化花岗岩浸染型钨锡矿床位于石英脉型钨锡矿床下部,赋存于燕山早期(γ52-2b)隐伏花岗岩内接触带小突起部位,呈似层状,透镜状沿花岗岩顶部呈面型分布,构成"上脉下体"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0.
石英脉型黑钨矿床找矿评价的几个地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地表标志带和隐伏花岗岩进行隐伏、半隐伏石英脉型黑钨矿床预测和评价,必须研究其地质地球化学类型,只有属于钨锡硫化物型的标志带,才具有找矿评价意义。对隐伏花岗岩体预测研究,不仅要研究隐伏岩体的地球化学类型,还应研究岩体多期多阶段的成岩成矿作用,才具有找矿评价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