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根据高炉在冶炼强度提高时,整个高炉纵截面的煤气流分布趋向均匀化的实际情况,对无料钟炉顶布料制度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炉料在炉喉料面上分布与等高度布料之间的机理关系,认为无料钟炉顶采用倾角跳变布料制和螺旋布料制是可以近似实现等高度布料、使煤气流趋向均匀分布的一种重要的手段。本文推导和建立了三种等高度布料时炉料在炉喉料面上落料轨迹的数学模型(倾角跳变布料一种、螺旋布料二种)和有关数据,对开发无料钟炉顶布料技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建 《炼铁》2010,29(6)
对首钢京唐5500m~3高炉炉顶1:1布料试验进行了总结。采用激光网格和图像采集的方法,得到了料流轨迹的实测数据。试验结果验证了首钢炉顶技术的可靠性,有力支撑了高炉实际生产操作。  相似文献   

3.
无钟炉顶布料协同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无钟炉顶布料过程中炉料的运动过程分析了料流宽度数学模型,指出了等面积法多环划分档位的不足,即档位宽度从高炉中心到边缘逐渐减小,这和实测料流宽度变化趋势相反。提出了按料流宽度进行多环划分的新方法、档位布料圈数与料层宽度协同性原则、料层宽度分布与料面形状的协同性原则,并将协同性原则应用于某2 500 m3高炉的开炉,为高炉的高效、合理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丁金发  毕学工 《河南冶金》2005,13(6):7-9,24
对国内外无钟炉顶布料模型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评论;介绍并讨论了布料轨迹的各种检测方法。结合无料钟炉顶装料设备的结构参数分段计算了料流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5.
酒钢1号高炉无料钟炉顶的布料角度和料流阀经调试完善后,1999年7月份进行了多环布料工业试验,并取得了降低焦比14.59kg/t的效果。多环布料更加细化了传统的分装装料制度,能充分发挥无料钟炉顶布料灵活、准确的优势,是酒钢高炉装料制度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料流调节阀是无料钟炉顶精确调节布料速度的唯一手段,它与布料溜槽共同控制和保持矿料合理、均匀的布向高炉内的料面。料流调节阀开度值的大小和开口形状直接影响高炉布料的合理性与均匀性。通过对国内大型无料钟炉顶设备中常见的四种形式料流调节阀的深入研究与分析,总结了每种形式料流调节阀的优缺点,并绘制了开启角度与开口面积的曲线,给出了驱动原理图和阀板开启角度精度曲线,对生产实践和高炉冶金设备选型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炉无钟炉顶布料料流宽度数学模型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高炉实际操作过程中炉料的料流宽度与档位划分不一致,无钟炉顶布料后煤气流分布波动变化大,高炉顺行困难的问题,对布料操作中料流宽度计算的不足,重点考虑了炉料的受力变化对料流宽度的影响,分析了科氏力对料流宽度的影响,提出了分段考虑科氏力来计算料流宽度,修正计算了溜槽出口水平宽度的误差,建立了无钟炉顶布料的料流宽度数学模型。通过工业现场1∶10的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数学模型计算料流宽度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将料流宽度和溜槽倾角调整相一致的原则应用于2 500 m3高炉,达到了布料分布合理,气流稳定,高炉顺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无料钟炉顶高炉布料气流分布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鹤桂  谢国海 《炼铁》1989,(5):48-53
通过1:10模型试验,研究了无料钟炉顶单环、双环布料基本参数(溜槽倾角、批重等)对气流分布的影响,得出了无料钟炉顶布料时气流分布的基本规律,建立了气流分布与布料参数之间的优化数学模型,并探讨了数学模型在高炉实际生产中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炉无钟炉顶布料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高炉无钟炉顶布料的规律,简述了半环布料调节的基本原理,以及双料罐我钟炉顶产生周向发布不均的根本原因和消除方法,分段计算了无钟布料装置中料流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10.
高炉炉喉料面形状对高炉煤气流分布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调整炉顶布料参数并控制料面形状是调节高炉煤气流分布的重要措施.文章介绍了宝钢股份公司一高炉炉顶布料模型的主要试验和理论基础,展示了模型的主要显示界面和布料参数,并分析了该模型的一些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中型高炉选用无料钟炉顶时涉及到的炉顶设备高度计算、布料功能选择、料流阀控制方式与精度、密封阀密封方式等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芜湖新兴1 280 m~3高炉采用BT型串罐式无料钟炉顶布料系统,从开炉至生产不断摸索、总结和优化高炉布料规律的过程。重点介绍了特殊炉况和季节变化时无料钟布料矩阵的变化情况。优化后的无料钟炉顶布料矩阵使高炉煤气流分布更合理,煤气利用率提高到50%以上,燃料比降低到505 kg/t左右。  相似文献   

13.
串罐式无料钟炉顶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串罐式无料钟炉顶的工艺设备组成 ,给出了串罐式无料钟炉顶的工艺流程图 ,重点讲述了无料钟炉顶控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如原料的准备、炉顶的操作方法、布料矩阵、下料闸 (料流调节阀 )的控制、倾动溜槽的控制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 ,探尺系统等。  相似文献   

14.
孙平 《冶金自动化》1994,18(3):9-12,18
本文介绍了武钢新3号高炉的无料钟炉顶控制技术,它包括无料钟联锁控制方法,原料准备与无料钟布料的矩阵,二级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并着重介绍了布料料流检测方法和多环布料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武钢2号高炉无料钟炉顶的工艺特点、炉顶布料设备的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叙述了无料钟炉顶布料模式的改进。通过改进布料溜槽及下料闸等设备控制方式,完善自动化系统,实现了角度布料及料流量补偿,达到了布料模式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陈洁 《四川冶金》1990,12(2):13-18
利用无钟炉顶料流轨迹方程,结合重钢具体条件进行计算和分析,提出了布料溜槽合适的操作范围,并指出选择溜槽的布料范围时,应综合考虑无钟炉顶的结构特点,炉料粒度偏析,O/C比的分布和料线高低。  相似文献   

17.
离散单元法高炉无钟炉顶布料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成城  杜鹤桂 《钢铁》1998,33(3):4-8
从动力学角度,采用离散单元法研究炉料颗粒的受力和运动,建立高炉无钟炉布料数值计算模型,模拟无钟炉顶布料过程和料面形状,模拟与实测对比表明,两者基本吻合,证明离散单元法在高炉无钟布料应用中可行,并为高炉无钟炉顶布料的机理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炉布料制度能够调节煤气流,控制高炉顺行,在高炉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离散元方法对焦炭在高炉炉顶设备内的偏析行为进行模拟研究,主要针对串罐式无钟炉顶设备和并罐式无钟炉顶设备,并对其料罐和料面的模拟结果进行讨论。模拟结果表明:由于渗透作用,焦炭颗粒在料罐内会发生偏析,串罐和并罐罐体结构不同,其偏析现象亦不同;焦炭颗粒运动到溜槽时,由于溜槽的旋转,料流轨迹会发生变化、焦炭在下降过程中存在一定距离的偏移;并罐式布料器由于料罐重心与高炉中心线不重合,焦炭在料面上的质量偏析现象比串罐式严重。在无钟式炉顶布料器布料过程中,炉料的偏析现象直接影响煤气流在高炉内部的分布,当大颗粒集中在炉喉中心时,中心透气性好,中心煤气流得到发展。反之,中心煤气流受到抑制,边缘煤气流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9.
袁方 《炼铁》2004,23(2):31-33
通过对马钢9号高炉料流轨迹的测定,找到了料线、布料挡位和溜槽倾角的关系,为高炉开炉后实现多环布料提供了理论依据。9号高炉的生产实践表明,350m^3级高炉无料钟炉顶,同样可以实现多环布料,并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炉布料制度能够调节煤气流,控制高炉顺行,在高炉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离散元方法对焦炭在高炉炉顶设备内的偏析行为进行模拟研究,主要针对串罐式无钟炉顶设备和并罐式无钟炉顶设备,并对其料罐和料面的模拟结果进行讨论。模拟结果表明:由于渗透作用,焦炭颗粒在料罐内会发生偏析,串罐和并罐罐体结构不同,其偏析现象亦不同;焦炭颗粒运动到溜槽时,由于溜槽的旋转,料流轨迹会发生变化、焦炭在下降过程中存在一定距离的偏移;并罐式布料器由于料罐重心与高炉中心线不重合,焦炭在料面上的质量偏析现象比串罐式严重。在无钟式炉顶布料器布料过程中,炉料的偏析现象直接影响煤气流在高炉内部的分布,当大颗粒集中在炉喉中心时,中心透气性好,中心煤气流得到发展。反之,中心煤气流受到抑制,边缘煤气流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