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8 毫秒
1.
针对西藏某铜矿磨矿系统与浮选系统处理能力不匹配、浮选时间不足、选矿回收率较低的问题,对该选矿厂浮选工艺流程进行了改造和生产实践。通过利用闲置浮选机设计一套独立快速浮选系统,达到了有用金属"能收早收"的目的,有效延长了精选系统的浮选时间,同时缓解了粗扫选作业的浮选压力。工艺改造后选矿指标有了大幅度提升,铜回收率由71.69%提高至75.65%,金回收率由38.37%提高至43.01%,银回收率由38.91%提高至55.72%,钼回收率由20.78%提高至22.38%,年增加经济效益可达人民币8 140万元,生产实践效果与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开展煤炭地下气化过程中能量转化环节效率优化,有利于提高煤炭地下气化系统实际生产效率和经济性。利用煤炭地下气化模型试验系统,进行了不同气化剂氧气体积分数条件下的地下气化模型试验,并结合热力学第1定律和热力学第2定律建立了煤炭地下气化系统■评价模型。结合实际试验数据和物料平衡、热量平衡、■平衡等理论模型,分析了不同氧气体积分数的气化剂对煤炭地下气化系统■效率及不可逆■损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炭地下气化系统是具有较高有效能量转化效率的系统;气化剂氧气体积分数是影响煤炭地下气化系统■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气化剂氧气浓度为40%,60%和80%条件下,煤炭地下气化炉的综合■效率分别为67.47%,73%和78.52%,外供■效率分别为47.36%,61.00%和57.73%,不可逆■损分别为32.53%,27.00%和21.48%。提高氧气体积分数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效率并降低不可逆■损失;在利用纯氧作为气化剂时,地下气化系统■效率可达到84.72%,外供■效率可达68.86%,不可逆■损可低至15.28%。对比地面气化系统,煤炭地下气化系统的有效能转换率大于高炉系统和发生炉系统、低于焦炉煤气的生产过程。水碳比是影响外供■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提高绝热燃烧温度、减少煤炭地下气化系统的热量损失和提高传热系数可以降低不可逆■损。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高浓度煤泥水的浮选效果,结合喷射式浮选柱(JFC)与旋流微泡浮选柱(FCMC)的分选优势,构建了JFC与FCMC组合工艺试验系统(JFCFCMC系统),对比分析了FCMC及JFCFCMC系统处理高浓度煤泥水的分选指标。结果表明:精煤灰分相当的前提下,与FCMC相比,入料浓度为100,120,140,160 g/L时,JFCFCMC系统的精煤产率分别提高2.85%,1.82%,0.93%,1.20%,平均提高1.70%;浮选完善指标分别提高1.17%,0.56%,1.48%,1.59%,平均提高1.20%;0.50~0.25 mm煤泥的浮选完善指标分别提高8.22%,6.15%,8.83%,9.51%,平均提高8.18%。JFCFCMC系统能充分发挥JFC与FCMC的优势,实现高浓度煤泥水的全粒级高效分选,与FCMC相比,显著改善整体分选效果,且浓度越高,分选优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提高银山铅锌矿铜选矿指标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铜业公司银山铅锌矿通过采用铜硫混合精矿与铜硫分离作业一次精选尾矿一并进入再磨的新工艺 ,有效地提高了该矿铜硫系统的选别指标 ,铜精矿品位提高 1 .0 0 3 % ,铜、金、银回收率分别提高 3 .2 %、5.81 %、5.91 %。  相似文献   

5.
提高浮选回收率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工艺流程、药剂用量、影响磨矿细度的因素、浮选机配置和加药系统的改进,使江西天宝选矿厂金浮选回收率由调试初期的86.33%提高到92.43%,提高了6.1%。精矿品位也由38.88g/t提高到64.64g/t,达到了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提高石圪台选煤厂的原煤入选量和产品质量,从原煤煤质和工艺设计、洗选设备三个方面详细分析煤泥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减少次生煤泥量、提高设备沉降效率、增大压滤系统处理能力等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并在现场予以实施。现场生产表明:改造后次生煤泥量下降30%以上,压滤系统处理能力提高10%以上,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铜矿峪矿选矿厂在PYD2200圆锥破碎机采用料位控制技术,实现"挤满式"给矿,达到了提高碎矿系统能力、降低碎矿粒度的目的。试验表明,采用该技术后,细碎通过能力与碎矿系统能力分别提高50t/h,细碎产品粒度合格率提高15%,碎矿最终产品粒度合格率提高2.5%,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内某铅锌选矿厂磨矿分级循环系统的循环负荷高、水力旋流器分级效率和球磨机磨矿效率低等问题,对现场磨矿分级系统进行流程考察和问题诊断,对试验样进行了岩矿性质测定和工艺矿物学研究,基于矿石碎磨特性开展了球磨机磨矿介质尺寸和级配的理论计算、实验室磨矿对比试验、工业应用试验。球磨机介质级配优化后,磨矿分级系统中-0.074mm粒级的返砂比由试验前的467.19%降至224.66%,分级量效率由试验前的52.26%提高至68.34%,分级质效率由试验前的46.72%提高至57.21%,磨机-200目利用系数由0.24t/(m3·h)提高至0.40t/(m3·h),磨机磨碎+0.15mm粗粒级效率由21.95%提高至38.09%,实现了磨矿分级系统中球磨机和分级机效率双提升。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效果,基于粘度改善技术影响分选效果的机理分析,以唐山矿业分公司选煤厂的东系统作为应用试点系统,以西系统作为参比系统,开展粘度改善技术的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从等误密度处(或实际分选密度处)的错配物含量来看,东系统的约为0.70%,西系统的在1.02%以上;在同一入料、同一精煤灰分时,东系统的精煤产率比西系统高0.74个百分点,总精煤产率提高0.5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以无水碳酸钠、腐殖酸钠、鞣型减水剂(AST)作为磷酸钙-水系统外加剂,评价外加剂种类及用量对磷酸钙-水系统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加剂用量的增加,磷酸钙-水系统的相对黏度均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当外加剂用量为1%~1.5%时,均会明显降低磷酸钙-水系统相对黏度,进而提高磷酸钙-水系统的流动性。其中外加剂AST对提高磷酸钙-水系统的流动性较为显著,当AST用量为1.5%时,可使磷酸钙-水系统的相对黏度达到1.03 s/s,磷酸钙-水系统的流动性最佳。  相似文献   

11.
章简述了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矿山地质工作业绩,分析了矿山地质现状,提出了新世纪矿山地质工作的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2004年国际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我国航油集团下属子公司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投资石油衍生品交易而发生巨额亏损。本文详细介绍了这次事件发生的背景,并从行为金融、风险防范等几个角度分析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旋转阻尼式调速系统为液压式调速系统,液压式调速器普遍存在的缺陷是油压波动。由于调速系统各部套之间的动作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给油压波动的故障诊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不能得到确定的诊断结果和解决方法,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了旋转阻尼式调速系统故障的诊断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李永学 《煤》2003,12(4):7-9,12
论述了电牵引采煤机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和工作原理。介绍了Digital公司生产的GP70系列触摸屏与GE Fanuc系列90—30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相互连接、系统区位对应关系及通讯方式。设计了控制系统所要求的控制画面和显示程序。现场运行表明该显示系统直观、清晰、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15.
露天矿边坡角的确定,关系到矿山能否实现安全生产和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文中着重介绍了在包钢白云鄂博铁矿东矿,开展露天矿边坡勘察研究中所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其特点,以及为各分区边坡设计所推荐的坡角及其加陡后预测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李华 《陕西煤炭》2020,39(2):132-134,124
神东公司大多数综采工作面在使用华宁KTC101控制系统,以实现对运输设备的集中控制。首先介绍了华宁KTC101控制系统在神东公司综采工作面的设备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及运行方式,并阐述了该系统在综采工作面的布局和运输设备的参数设置。通过对其控制原理和实际工作时常用方式的分析,总结了一些常见的控制器、接触器、扩音电话故障处理方法,可以使操作人员更加熟悉设备性能,极大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王海洲 《中国矿业》1997,6(1):72-75
回顾了酒钢选矿厂铁精矿脱水技术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地浸井场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怀杰  李智  岑秉聪 《铀矿冶》2003,22(3):148-154
伊宁铀矿地浸井场自动监控系统是一个集散型控制系统。从系统的监控对象、软硬件结构、功能设置等方面阐述了系统的基本构成和设计思想,就系统中涉及的主要技术问题,讨论了系统的程序实现方法并说明了系统所具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效的生产调度信息管理系统,可实现矿山生产业务管理的计算机化,并能帮助企业高层决策者及时发现矿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生产调整提供依据。在对矿山生产调度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C/S模式的矿山调度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以包钢集团巴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露天铁矿为实例,进行了具体的实现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易建湘  罗秋红 《矿冶》1998,7(4):69-72,68
凡口铅锌矿主井双斗提升机引进西门子公司可控硅直流传动系统,其位置环控制采用数字控制技术。该数控技术主要利用基本的逻辑电路模块对数字化仪所产生的脉冲进行整理、校正、运算、BCD码变换等,产生数字输出对提升系统运行过程的位置进行监视和控制,使提升机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